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模范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九年级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模范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九年级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
九年级·化学部分(70分)
一、单选题(2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葡萄酿酒 B.瓷碗破碎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2.下列物质中,未计入北京市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3.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后的残余固体 B.液氧
C.食盐水 D.清新的空气
5.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则的是( )
A.为了操作方便,对于没有毒性和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去拿
B.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实验者
C.为了节约药品,剩余的药品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D.为了节省时间,给物质加热时,可以不要预热
6.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原子不能运动
B.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C.不同种类的原子,不能够相互结合成分子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7.下列反应中既为化合反应又为氧化反应的是(  )
A.水氢气+氧气
B.镁+氧气氧化镁
C.水+二氧化碳→碳酸
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8.以下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 B.N C.O2 D.Hg
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B.木炭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10.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的量不足,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换成木炭
D.由此实验可推测氮气难溶于水
二、填空题(22分)
11.现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三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进行填空:①人类维持活动不可缺少的气体是 ;②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气体是 。
12.实验室现有10mL、20mL、100mL的量筒,现量取18mL的盐酸,应取 mL 的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 保持水平;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读出读数为18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 18mL(填“<”、“>”或“=”)。
13.玻璃仪器内壁洗干净的标准
14.燃放鞭炮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害气体,是因为爆竹成分中含有硫磺。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用给出的化学知识点解释下列现象(填字母序号)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
E.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1)水蒸气和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
(2)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逐渐鼓起来 。
(3)“文明乘车、从我做起”。乘坐公交车时、不要在车厢里食用臭豆腐等食物: 。
(4)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1kg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
16.如图所示,A是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从A中可知,钨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钨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钨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容易形成 (填阴或阳)离子。
(2)B~E四种粒子中: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②其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有 (填字母序号)
③与B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 (填化学符号)。
三、实验题与推断(21分)
17.有A、B、C、D、F五种物质,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C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烧红的B放入D中,B立即熄灭,且D物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F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则:(填名称或符号均可)
A是 ;B是 ;C是 ;D是 ;F是 。
18.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实验时红磷过量的原因是 。
(2)图1中待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3)若换用图2完成实验,实验结束后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小于1/5,除去未冷却到室温这个因素,还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条)。
19.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
结论: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 和 .
(4)在该实验中,蜡烛受热熔化为 变化,蜡烛燃烧为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这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变化前后是否有 生成.
(5)小红在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请你也参与小红的探究活动,你认为小红的以下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四、计算(7分)
20.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而1个铁碘原子的质量是2.11×10-25Kg,求碘的相对原子质量。
21.已知X原子的质量为M,C-12原子的质量为X原子的质量的2倍,Y原子的质量为N,求Y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3页 共4页 ◎ 第4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