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全国普通高考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Ti 48 Mo 96 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砖雕——青砖中的青色来自
B. 白瓷——主要成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 打铁花——利用了铁元素的焰色试验
D. 皮影戏——制作皮影人兽皮主要成分属于油脂
2. 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75%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消毒作用
B. 智能机器人的存储芯片主要成分是硅
C. 洗洁精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洁精中表面活性剂可使油污水解为水溶性物质
D. 月球探测器带回来的月壤样品中含磷酸盐晶体,其结构可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
3. 某烯烃分子的键线式为,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其名称为
A. 顺-3,4,4-三甲基-2-戊烯 B. 反-3,4,4-三甲基-2-戊烯
C. 顺-2,2,3-三甲基-3-戊烯 D. 反-2,2,3-三甲基-3-戊烯
4. 下列物质均为分子晶体,其中沸点最低的是
A. B. C. D.
5.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量气体体积 B.熔化纯碱
C.获得晶体 D.验证原电池中存在电子转移
A. A B. B C. C D. D
6. 甲醇与CO催化制备乙酸的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I为该反应的中间产物
B. 该反应有三个基元反应,反应ⅲ是决速步
C. 该过程涉及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D. 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7. 现有下列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混合物
B.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C. 反应Ⅰ中被氧化和未被氧化的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 X为,当完全反应时,所得与的分子数之比为
8. 甲氧苄啶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其合成路线中的一步反应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与足量加成后,所得有机物分子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B. Y中碳原子有3种杂化方式
C. Z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 可用溴水鉴别X、Y、Z
9. 超细NiO是一种功能材料,其晶体结构与氯化钠相似,但绝大部分都存在各种缺陷,当晶体中出现一个Ni2+空缺,会有两个Ni2+被Ni3+所取代,其晶体仍为电中性,晶体的二维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每个完美NiO晶胞中含有4个O2-
B. 若晶胞中出现1个Ni2+空缺,晶胞中Ni2+的个数变为3个
C. Ni2+填充在O2-构成的八面体中心
D. 若晶胞中Ni2+与Ni3+离子个数比为3:2,该镍的氧化物化学式为Ni5O6
10. 我国科学家利用如下装置实现了含硝酸盐的废水处理和PET[]废弃塑料水解产物的转化与升级。其中电极a(Cu)和电极b(Ni)上分别负载钴和镍钴作催化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极电势:
B. 电极a上的总反应式为
C. 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D. 当有转化为时,理论上有透过离子交换膜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加热固体,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显碱性
B 向等量苯和甲苯中分别滴加少量酸性溶液,充分振荡,苯中下层溶液为紫红色,甲苯中下层溶液为无色 苯环使甲基变活泼,甲基被氧化
C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蔗糖未水解
D 室温下,向溶液中滴入2滴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2滴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A. A B. B C. C D. D
12. 氯化亚铜(CuCl)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以低品位铜矿(主要成分为CuS、和铁的氧化物等)为原料制备CuCl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室温下,,,;
②CuCl易被氧化且在溶液中易与形成可溶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氧化浸取”后,铜元素全部转化为,铁元素全部转化为
B. “除铁锰”中,除锰原理为:
C. “还原”时,增大,可提高CuCl的产率
D. “还原”后,通过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CuCl固体
13. 为探究与的反应实质,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及现象
1 向溶液中滴加滴溶液。生成黑色沉淀
2 向溶液中滴加滴溶液,振荡后再滴加滴溶液。先生成蓝色沉淀,后全部转化为黑色沉淀
3 以浓度均为溶液和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铜片和石墨为电极。设计原电池,电流表指针偏转,铜片附近有红色物质生成,负极区溶液变浑浊
4 在玻璃板的中央滴加饱和溶液,使溶液平铺在玻璃板中央。取浓溶液快速洒在溶液上。立即产生黑色、黄色和红色固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1中生成的黑色沉淀为CuS,说明与只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B. 实验2中蓝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的反应为
C. 实验3说明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正极产物Cu,负极产物为S
D. 上述实验表明,与的反应产物与溶液浓度、反应条件等因素无关
14. 向饱和溶液中(有足量固体)通入HCl气体,调节体系pH促进溶解,发生反应,,]与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M代表或]。
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Ⅱ表示变化曲线
B. 当反应混合液的时,溶液中
C. 的平衡常数K的数量级为
D. 时,溶液中
15. 一定压强下,按投料,经反应Ⅰ、Ⅱ得到。
反应Ⅰ:;
反应Ⅱ:。
已知:(n是CO的化学计量系数),反应Ⅰ、Ⅱ的lgK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Ⅰ、Ⅱ正反应活化能均大于逆反应活化能
B.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的接触面积,反应Ⅱ速率增大
C. 1620K下,反应(g)平衡时
D. 其他条件不变,若只发生反应Ⅰ,向平衡体系中通入少量,重新达平衡后,将增大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60分。
16. 钼是一种战略金属元素,钼的化合物在许多领域有重要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Mo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为,Mo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为______。
(2)两种钼的配合物结构如下图,Mo原子的配位数是______,a和b中Mo的杂化方式相同,则①②处的键角大小比较①______②(填“>”“<”或“=”,下同);b分子中碳氧三键的键长______CO分子的碳氧三键的键长。
(3)晶体结构以六方晶系的2H型最稳定,层状晶体结构与石墨相似,每层由三层原子构成,中间的Mo原子层夹在两层S原子之间,形成了类似“三明治”的结构。
①关于该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中的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数
B.为离子晶体
C.晶体中Mo原子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Mo原子有3个
②能表现出半导体的性质,从结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
(4)氮化钼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氮化钼的化学式为______,如果填入氮化钼晶体的八面体空隙,一个晶胞最多可以填入______个。氮化钼晶胞参数为a nm,晶体的密度______(列出计算式,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7. 无水在工业上常作催化剂和刻蚀剂,某兴趣小组制备无水并测定其纯度。先合成,再与反应制备无水,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加热及夹持仪器略)。
已知:
ⅰ.合成的原理为;
ⅱ.的熔点为,沸点为,遇水剧烈分解为两种酸性气体;熔点为1.25℃、沸点为。忽略共沸。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为______,写出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打开,将三通阀调至______(填标号),打开,制取。仪器乙的作用为______。
a.b.c.d.
(3)当装置C中出现较多液体时,关闭制得的操作为:①调节三通阀的位置为;②调节温度计……,将C装置升温至______(填写温度范围);③加热E处硬质玻璃管。补充②中“……”的操作为______。
(4)测无水样品纯度。称取样品配制成溶液,加入的EDTA标准溶液,充分反应后,调节溶液pH,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浓度为的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无水样品纯度为______,若加入EDTA标准溶液后反应时间过短,则滴定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已知:为EDTA的阴离子形式,F、)
18. 伐尼克兰()是戒烟药的主要成分,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名称为______。
(2)反应①~④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3)I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G→H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反应⑦的作用是______。
(5)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______。
①含有一个苯环和一个碳碳三键
②能与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6)根据上述信息,设计以和为原料合成的路线(其他试剂任选)______。
19. 一种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部分掺杂Ti(Ⅳ)的、碳粉、铝箔等)回收碳酸锂和磷酸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①;;;
②磷酸铁溶液中存在以下两个平衡:;(络合物)。
③当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时,认为已完全除尽。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前需对电池放电处理,主要目的是______。
(2)“调”时需加适量生成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胶体起絮凝作用,促进含钛微粒的沉降。
(3)“调”过程中需隔绝空气,原因是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______。
(4)“氧化浸出”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适当升温有助于“氧化浸出”生成滤渣3,原因可能是______。
(5)滤渣3经热磷酸洗涤得电池级磷酸铁,生成废气用氢氧化钠吸收后可返回______工序循环利用。
(6)“氧化浸出”后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结合计算分析滤渣4的主要成分为______。
20. 将转化为碳酸酯是实现“碳中和”的理想途径之一,研究不同催化剂对制备DMC的影响,涉及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恒温恒容下若只发生Ⅰ,增大的比值,能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B.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若只发生Ⅱ,压强不再变化,反应一定达到平衡
C.若只发生Ⅱ,理论上投料比为时,DMC摩尔分数最高
(2)对催化剂分别进行热催化与光热催化与甲醇合成DMC的实验,曲线见下图(x代表催化剂中金属元素的摩尔分数)。
该反应的最佳条件是______(填“热催化”或“光热催化”),催化剂应选择______(填化学式),图示中DMC选择性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3)碳酸丙烯酯(PC)与甲醇酯交换也可以高效合成DMC。共沸物不易分离,在反应精馏过程中,的比值对塔顶DMC含量、PC转化率和DMC选择性的影响如下,则最佳的进料醇酯比为______。
(4)压力p下,向一密闭容器内通入和,仅发生反应Ⅰ和Ⅱ。平衡时,气相中部分含碳物种的摩尔分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b线对应物种为______(填化学式)。
②时,,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反应Ⅰ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______(列出式子即可,不用化简)。
2025年全国普通高考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Ti 48 Mo 96 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BC
【13题答案】
【答案】AD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60分。
【16题答案】
【答案】(1)第5周期ⅥB族
(2) ①. 6 ②. > ③. >
(3) ①. A ②. 硫原子位于同层,每个硫原子与3个Mo原子相连,仍含有未杂化电子可形成大键
(4) ①. ②. 2 ③. 或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恒压滴液漏斗 ②.
(2) ①. d ②. 吸收,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
(3) ①. ②. 水银球至三颈烧瓶支管口处
(4) ①. ②. 偏低
【18题答案】
【答案】(1)环戊二烯
(2)② (3) ①. 硝基、酰胺基; ②.
(4)保护亚氨基 (5) ①. 4 ②. 、、、
(6)
【19题答案】
【答案】(1),正极锂元素增多,提高Li元素的回收率
(2)
(3) ①. 防止Fe(Ⅱ)被氧化造成铁磷损失 ②.
(4) ①. ## ②. 加热促进电离,浓度增大,且升温更容易破坏的配位键,转化为更稳定的
(5)调
(6)
【20题答案】
【答案】(1)C (2) ①. 光热催化 ②. ③. 有副产物生成
(3)
(4) ①. ②. 85%或 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