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1.2025年1月,北京国家图书馆展出了一批古埃及莎草纸文献,内容涉及土地测量、医学诊断和法律审判。学者指出,这些文献不仅反映了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还展现了他们对数学、医学和法学的系统性认知。由此可知,古埃及文明( )A.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 B.长期保持独立未受外族入侵C.科技水平始终领先于其他文明 D.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2.《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如果自由民租田耕种但不出产谷,则以未尽力耕耘论处,除了照交田主谷物外,如田地荒芜,还必须将其所荒芜之田犁翻耙平,交还田主。这一规定反映了古巴比伦( )A.注重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B.重视保护私有财产C.法律体系非常健全 D.佃农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3.在古印度的司法实践中,若婆罗门与首陀罗发生纠纷,即使婆罗门存在过错,处罚也会轻于首陀罗;而吠舍若伤害了刹帝利,会被处以比伤害同等级成员更重的刑罚。这一现象说明种姓制度( )A.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B.导致司法体系完全崩溃C.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D.有利于调解不同阶层矛盾4.公元前5世纪,雅典使斯巴达和其他所有的希腊城邦黯然失色,这是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黄金时代。这里的“黄金时代”是指( )A.成为希腊地区最大的城邦 B.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C.迈出了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D.地中海成为雅典的内湖5.“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北非尼罗河流域、西亚两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爱琴海地区,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这说明( )A.人类早期文明相互交融 B.文明的起源具有一致性C.世界文明发展具有多元性 D.亚非地区是早期文明的发源地6.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思想高尚……尽力遵循理性而生活”。从中可得出二者的共同点是( )A.融合了东西方的文明 B.忽视对现实的关注C.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D.关注对人本身的研究7.封君对封臣要尽一些义务或责任,如要维持封臣的生计,确保封臣对土地财产的享有,保护封臣的人身安全;而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保证封君安全,不能疏于防卫,不能随意反叛,不能加害封君的身体和财产。由此可知,西欧封君与封臣之间( )A.等级界限森严 B.义务相互对等C.权利义务交织 D.关系平等互利8.中世纪西欧庄园中有擅长各种工作的人,如木匠、铁匠、金银匠、鞋匠、渔民等,庄园里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农奴生产制造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庄园( )A.自给自足特征明显 B.农奴生活质量较高C.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奢靡浪费之风盛行9.拜占庭帝国一位著名统治者以恢复旧日罗马帝国的荣耀为己任,在位时期文治武功显赫,建立了“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个帝国”的新秩序。其中“一部法律”是指(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10.如图所示内容,表明日本的大化改新( )A.效仿中国并兼具自身特点 B.形成了幕府专权的局面C.学习隋唐文学艺术并创新 D.确立了完备的典章制度11. “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而且是一种社会和政治体系以及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它是阿拉伯人文明独特的印记。”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C.佛教 D.印度教12.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图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 ”处是( )A.西欧城市的兴起 B.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C.西欧庄园的建立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3.“这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恩格斯语)在这个时代,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的巨人,他们几乎全都置身于时代运动中,他们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这场运动不是简单的文化复兴,它被认为是( )A.电气时代的来临 B.全球化的出现C.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14.从但丁到莎士比亚,欧洲涌现出一批新的思想者,他们勇敢地“从内心世界感受自身”“探索自己的灵魂”,他们创作的文艺作品“客观地呈现主观感受”,“我”“我们”出现的频次明显增加,这一现象表明欧洲出现了( )A.“君权神授”理论 B.三权分立学说 C.人文主义思潮 D.进化论观点15.《全球通史》指出,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A.打破了地区之间的对立 B.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C.消除了地区之间的隔阂 D.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体16.观察下图,指出驶过太平洋的船队是( )A.达·伽马船队 B.麦哲伦船队 C.迪亚士船队 D.哥伦布船队17.下图漫画说明( )A.欧洲人口大量占据世界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殖民掠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欧洲商业中心向大西洋沿岸转移18.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都是发生在14—16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对近代社会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揭露和批判了基督教会的黑暗C.使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 D.复兴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19. 欧洲奴隶贩子经常挑动非洲部落之间的战争,然后用自己带去的货物向胜利的一方换取黑奴。黑奴在被运往美洲的途中,由于疾病等原因大多死去,葬身鱼腹。材料旨在强调黑奴贸易( )A.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B.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动力C.充满了暴力与压迫的残酷性 D.为美洲地区带来了大量劳动力20.下表大事年表的主题应是( )时间 14世纪中叶 15世纪 16世纪 17世纪事件 建立了租地农场 意大利著名艺术家达 芬奇创作《最后的晚餐》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英国殖民者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A.封建时代的欧洲 B.探寻新航路 C.走向近代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21题8分,第22题8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共30分。请把每题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21.在六七世纪的亚洲大陆上,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翻开了历史的新一页。根据探究,回答下列问题。【探究一两国对比】材料一:六七世纪时,日本处在奴隶社会时期,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材料二: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落间矛盾丛生,商路不畅,造成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依据表中的材料,概括6、7世纪时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分别面临怎样的危机。(2分)【探究二日本改革】名称 ①(从646年开始)经济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政治 中央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②;设二官八省制地方 设国、郡、里三级根据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出表格中①②处的内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改革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探究三阿拉伯文化】有同学在学习了阿拉伯帝国后做了以下总结:(3)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归纳阿拉伯人的文化贡献。(1分)图片反映了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上起到怎样的作用?(1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材料三 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基本条件。(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怎样的运动?(2分)(3)材料三中说“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请举两例予以说明。(2分)(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23.近代以来,世界不断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西欧各国的统治者和形成中的资产阶级都渴望从东方获取黄金、白银和贵重商品。而这时,东西方之间的交通要道被奥斯曼土耳其控制,贸易受阻,西欧人开始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使孤立、分散的世界走向整体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雏形开始出现。材料三 欧洲人发现南北美洲并来此定居时,带到新大陆来的禽畜和作物,加上偷偷溜上船的老鼠,不小心带来的杂草种子,所有这些组成了一个“生物旅行箱”,这个旅行箱由原产于欧洲的,加上来自非洲的和亚洲的一些物种组成。(1)在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得出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1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2分)(3)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是谁?(1分)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2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初,欧洲的奴隶贩子从西欧港口出发,用运奴船将廉价商品和枪支弹药运到西非海岸;再在西非用货物换取黑人作为奴隶,然后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在美洲,卖掉黑奴后,把得来的金银和生产原料运回欧洲。材料二 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的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对通过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材料三 英国的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奴隶贸易兴起后,它一跃成为英国的第二大港口。18世纪下半期,利物浦贩运的黑奴占英国奴隶贸易的5/8,占欧洲的3/7。当地的一位作家也不得不说:“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的资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这又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鲜明写照。(1)请问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1分)(2)材料二中的“宗主国”具体指哪些国家?(至少写出两个国家)(2分)(3)从材料三中的哪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质?(2分)(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事件?(2分)九年级历史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答案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C B C D C A C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D C D B C A C C非选择题21.(1)日本:严重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动荡;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落间矛盾重重,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并遭受外族入侵。(2)①大化改新;②中央集权制度;影响 :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为日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或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3)贡献:阿拉伯数字或传播中国的四大发明等;作用: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桥梁作用。22.(1)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人们思想的变化(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2)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3)但丁创作了长篇诗作《神曲》;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戏剧。(4)思想解放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推动了思想的解放。23.(1)观点:“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史实依据: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2)原因:资本主义的萌芽;西欧各国的统治者和资产阶级对黄金白银的渴望;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的陆路交通。(3)人物:哥伦布。主要影响:促进了新旧大陆的人员、物种交流(或丰富了人类物质生活);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或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24.三角贸易(2)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3)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4)评价:①给非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或促进了美洲的开发)。(意思相近即可,但必须答出积极、消极两方面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ocx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