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九年级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开卷考试,只允许查阅教材。满分6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2.本次考试实行网阅,请按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 选择题请用2B铅笔涂卡。其它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书写。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1. 下面的时间轴展现了某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该古国的代表性文明成果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种姓制度 C. 金字塔 D. 甲骨文2.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该材料主要表明庄园法庭( )A. 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 B. 稳定了领主和佃户间的平等关系C. 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D.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佃户的利益3. 下表所示目录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一书,据此判断,该阶段的显著时代特征是(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60页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65 页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70 页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75页A.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 封建时代的欧洲C. 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扩展 D. 资本主义的兴起4. 列宁指出:“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列宁所说的“桎梏”在法国大革命中表现为( )A 黑人奴隶制度 B. 资产阶级统治 C. 殖民掠夺压迫 D. 旧有封建统治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后期而不是在早100年或1000年时?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海外大扩张之后欧洲惊人的经济发展中找到。”由此可知( )A. 工业革命和海外扩张同时开始B. 工业革命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C. 经济发展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D. 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相互促进6. 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材料中“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 )A. 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 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启了近代化进程C 保留了农奴制残余,影响经济社会发展D. 解放了农奴,增加了劳动力7. 对下面地图解读正确的是( )A. 欧洲正在走向联合,一体化进程加快B.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处于东西夹击之中C. 修建柏林墙,德国分裂,美苏对抗升级D. 德国法西斯疯狂扩张,加速了二战爆发8. 有人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比作一场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为:“S+O2点燃SO2”。那么方程式中的“点燃”指的是( )A. 斯大林格勒战役 B. 萨拉热窝事件 C. 凡尔登战役 D. 偷袭珍珠港9. 下表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该人物是( )时间 1893年 1895年 1917年 1921年事件 参加了秘密的马克思主义小组 组建工人阶级 解放斗争协会 领导十月革命实施“新经济政策”A. 马克思 B. 李大钊 C. 列宁 D. 罗斯福10. 1929年的经济危机发生后,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个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材料直接反映出( )A. 经济危机导致世界经济秩序濒临崩溃B 经济危机激化了阶级矛盾C. 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D. 经济危机加速了法西斯上台11. 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 ( )A. 导致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 推动了两极格局的形成C. 逐步瓦解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D. 推广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12. 有学者认为:俄乌冲突下百年变局与冷战思维的扩张、地区政治的紧张,使国际局势宛如一个正在旋转的万花筒,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该学者意在强调( )A. 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B. 和平与发展成为了时代主题C. 经济全球化加剧国家间冲突 D. 经贸合作可以缓和政治矛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3题10分,14题14分,15题12分,共36 分)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亚历山大东侵,洗劫和烧毁了亚洲一些古老的城市,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掠为奴隶,以野蛮、残忍、落后的手段毁灭了许多东方文明。但是,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东方的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亚历山大的东征,还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道路。——摘编自《世界上下五千年》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从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1)据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归纳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3)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方式。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因素归类表类别 解释 示例 共同作用生产解放 是指排除、克服、革除生产力得以发展的阻力、束缚、桎梏。为生产力的发挥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等思想解放 是指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桎梏,以新的思想、观念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 ①②等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制度解放 是指对现行制度的重大修改和根本变革,或者对现行制度的废除和新制度的建立。 ③④等民族解放 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自由的斗争。 拉美独立运动、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等(1)结合所学知识,把表格中①②③④内容补充完整。(2)从表格“类别”栏的“思想解放”和“制度解放”两个因素中任选一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先阐明观点,再结合具体史事说明。)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根据战后新的力量对比建立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确立了战后列强在欧洲、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各种和平条约总是由战胜国拟订,惩罚敌人是和平条约中惯用的手段。战争导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又导致了新的战争。——摘编自万楚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从体系建制角度分析其弊端》材料二 二战期间,美、苏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通过许多宣言、公告和协议,最终确立了国际新秩序——雅尔塔体系。它们根据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处置战败国时,它们吸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教训,既要确保德国和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又要避免强加在其身上过多的重担。它们非常重视战败国的民主建设,战后五十年间雅尔塔体系下的国际秩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摘编自黄玉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材料三 关于国际秩序演变的原因,当前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存在几种较为普遍的观点:首先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新老强国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使国际秩序发生转型;大规模战争也是推动国际体系变迁的重要因素,两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力量对比,新的国际制度也伴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出现;除此之外,新兴大国的崛起与传统大国之间的关系对国际秩序的重新构建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摘编自武岑《近代以来国际秩序演变综述》(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凡尔赛条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雅尔塔会议是哪一年召开的?(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同点。(3)据材料三概括世界格局演变的原因。(4)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回答,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应当如何应对?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九年级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开卷考试,只允许查阅教材。满分6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2.本次考试实行网阅,请按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 选择题请用2B铅笔涂卡。其它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书写。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3题10分,14题14分,15题12分,共36 分)【13题答案】【答案】(1)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对东方文明造成严重破坏;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道路。(2)在多领域取得领先成就;保存并传播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为欧洲带来知识潮流,促进文艺复兴;传播中国四大发明等东方文化到西欧等。(3)暴力冲突(战争)、和平交流【14题答案】【答案】(1)①②: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③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1861年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等(2)示例1: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14世纪中叶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反对教会“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示例2: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18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巨大影响。示例3:制度解放推动人类社会进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示例4:制度解放推动人类社会进步。1868年,面对内忧外患,明治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实行一系列改革,效仿西方,全面改造日本。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明治维新也对中国等国家的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15题答案】【答案】(1)巴黎和会;1945年(2)不同:前者由英法美主导,后者由美苏主导;前者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后者体现了资本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前者最大程度削弱战败国,后者将战争惩罚与民主建设结合起来;前者具有脆弱性后者具有相对稳定性等。(3)两次工业革命;大规模战争;大国间关系等。(4)应对:注重科技,发展经济,占据有利地位;合作共赢,妥善处理大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推动全球治理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