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地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图为某日局部地球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图中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存在差异。甲地相较于乙地( )
A.正午太阳高度更大,白昼时间更长
B.正午太阳高度更大,白昼时间更短
C.正午太阳高度更小,白昼时间更短
D.正午太阳高度更小,白昼时间更长
2.与重庆相比,每年12月22日曾母暗沙(4°N)地区( )
A.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C.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D.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3.茧状星云内有个正在形成的星团,直径将近15光年。编录号为IC5146的茧状星云,距离地球约4000光年(1光年≈9.46万亿千米)。图为天体系统结构图。IC5146的茧状星云最可能位于( )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欧洲研究小组推测2030-2040年太阳活动将减少,太阳活动减少将导致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减少60%,太阳进入休眠状态。读太阳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4.图中①②③层分别为( )
A.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B.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C.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D.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5.太阳活动( )
①发生在太阳大气层
②可能引起地球上发生水旱灾害
③发生在太阳内部
④对人类生产生活不会产生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据科学家预测2024—2025年是太阳活动高峰期,自2023年12月以来,国内多地出现人们目击极光的纪录,这种多年一遇的美景引起了不少年轻人的兴趣。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大自然,去追寻“极致的美景”。天文专家提醒,观测极光必须先考虑安全因素,根据情况做好保暖等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极光现象在我国只有个别地区偶尔可见,专家提醒国内追光者要做好保暖工作。我国偶尔可见这种现象的地区和时间是( )
A.北方地区的夜间
B.低纬度冬季夜间
C.高海拔山地夜间
D.北极地区白天
7.太阳活动高峰期可能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是( )
A.全球变暖
B.地球上磁针指向不准确
C.全球性洪涝灾害更严重
D.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8.如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圈层是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氢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为岩浆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2025年4月24日00时08分云南大理州洱源县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软流层 、
C.地幔 D.地核
10.图中表示岩石圈范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北京时间下午3时,某学校(40°N,105°E)地理兴趣小组借助太阳的位置用手表确定正南方向(表面朝上)。下图所示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2.2013年2月15日叶卡捷琳堡时间7时15分左右,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天体陨落事件。该天体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发生爆炸,产生大量碎片,形成了所谓的“陨石雨”。 叶卡捷琳堡所处的时区为( )
A.零时区 B.东二区
C.东四区 D.东八区
13.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14.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24小时
B.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
C.地球自转360°为一个昼夜交替周期
D.地球自转周期是365日6时9分10秒
读下图“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丁地的经度是( )
A.100°E B.100°W
C.40°S D.40°N
16.甲、乙、丙、丁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7.甲地位于丁地的( )
A.东南 B.东北
C.正西 D.西北
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据图可推断( )
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
B.②地金属矿产丰富
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
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
19.图中可能为山地地形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如图为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所在半球及原因是( )

A.北半球,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北半球,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南半球,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D.南半球,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21.图中四点坐标位置相同的一组是( )
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下图为南极洲某冰架(陆地冰或与大陆架相连的冰体)30多年来面积变化遥感监测图。完成下面小题。
能正确表示南极洲冰架面积变化的顺序是( )
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23.地理信息技术在精准测量冰架退缩速率的作用是( )
A.遥感技术可获取冰架分布影像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统计冰架面积
C.遥感技术可分析冰架变化趋势
D.地理信息系统可监测冰架运动数据
2023年11月,厦门街头出现了500辆数据采集车,实时采集大量视频数据,传输到位于宁夏中卫的闽宁云专属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计算助力无人驾驶。完成下面小题。
24.宁夏布局大数据产业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是( )
A.能源充足 B.靠近市场
C.劳动力廉价 D.技术先进
25.无人驾驶数据采集主要依赖于( )
A.GIS B.GNSS
C.RS D.GPS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6.在公转轨道的a、b、c、d四位置中,地球距太阳最近的是( )
A.a B.b C.c D.d
27.当地球处于c位置时,湖南正值( )
A.冬至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春分日
28.在a-b-c-d公转过程中,湖南白昼时间长于黑夜的时期是( )
A.a→b→c B.b→c→d
C.c→d→a D.d→a→b
29.地球在a位置附近时,湖南省气候的特点是( )
A.春雨绵绵 B.高温多雨
C.低温少雨 D.秋高气爽
30.读“太阳直射点位移简图”,回答下题。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下列日期中一年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
A.国际儿童节 B.国际劳动节
C.我国国庆节 D.我国教师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每空两分,共16分)
图甲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乙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图表示的日期是 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乙图中 (填序号)位置。
(2)图甲中晨线为哪一段 。
(3)甲图所示C点的时刻为 ,E点的昼长为 。
(4)如乙图所示,太阳直射点由②向③移动期间,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当太阳直射点从①→⑤时,所用时间是 。
(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④位置时,出现极昼的范围为 。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空两分,共24分)
(1)填写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 、② 、④ 、⑤
(2)图中⑥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 米,陡崖崖顶高度范围为 米。
(3)在小河旁有A、B两个取水口(AC和BC两条线)把水引到C处,应选择的方案是 线 。
(4)若在甲、乙、丙三处中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 处最好。原因是 。
(5)图中河流干流流向是 若要在图中修建水库,最合适的选址为 处,理由是 。!
2025-2026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地理(答题卡)
(3) (4) (5) 32(共24分) (1) ① 、② 、④ 、⑤ (2) (3) 理由是 (5)流向 选址 理由是
姓名 班级 准 考 证 号
! 0 0 0 0 0 0
! 贴条形码处 1 1 1 1 1 1
! 2 2 2 2 2 2
! 3 3 3 3 3 3
! 4 4 4 4 4 4
! 5 5 5 5 5 5
! 6 6 6 6 6 6
! 7 7 7 7 7 7 正确填涂 ! 错误填涂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填涂相应的考号信息点。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解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书写,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作解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 8 8 8 8 8 8
! 9 9 9 9 9 9
一、单选题 (每个2分 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A A A A A A A A A A
! B B B B B B B B B B
! C C C C C C C C C C
! D D D D D D D D D D
31(共16分) (1) (2)
! !高三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 据图示信息可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这一天是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乙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甲点位于北回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小于90度,甲正午太阳高度小于乙,AB选项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故甲地昼长大于乙,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
2.答案: C
解析:
3.答案: B
解析:
4.答案: D
解析: 太阳大气层自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图中①②③层是太阳由内向外的顺序,所以图中①②③层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答案: A
解析: 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层,①正确,③错误;
太阳活动增强的年份对地球气候有影响,可能会产生水旱灾害,②正确,④错误。
①②正确,故选A。
6.答案: A
解析:
7.答案: B
解析:
8.答案: C
解析: A、①圈层是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故不符合题意;B、②为地壳,岩石圈是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共同组成,故不符合题意;C、③为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故正确;D、④为外核,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9.答案: A
解析:
10.答案: B
解析:
11.答案: A
解析: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当地的地方时12点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太阳每小时大约向西运行15度,这样可以根据当时的时间推算太阳偏离正南方的角度,然后以手表为量角器(手表上1小时的间隔为30度)测出正南方。北京时间下午三点,当地(105度)地方时为下午两点。此时太阳位于正南偏西30度的位置,在手表上就差一个小时的角度,所以,当3点时针指向太阳时,2点时针指向正南。所以选A。
12.答案: C
解析: 2013年2月15日叶卡捷琳堡时间7时15分,此时世界标准时间3时15分(零时区),叶卡捷琳堡时间比世界标准时间早4小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叶卡捷琳堡所处的时区为东四区,故选C。
13.答案: A
解析: 地球自转线速度总体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图示四地的纬度由低到高排序为甲乙丙丁,因此,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甲>乙>丙>丁。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答案: B
解析: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4秒,地球自转360°59′为一个昼夜交替,周期为1太阳日。故选B。
15.答案: A
解析: 东西经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为180°,据图中信息可知丁在介于80°到120°的中间经线,且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经度递加,可判断为东经度100°,故A正确,BCD错。
故选A。
16.答案: C
解析: 纬度的变化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递加,据图可知,丙位于南极点上,纬度最高为90°S,故C正确;
甲是40°S,乙是20°S,丁是40°S,故ABD错。
故选C。
17.答案: C
解析: 甲和丁纬度相同,甲的经度为20°W,丁的经度为100°E,在劣弧范围内,东的在东,西的在西,可判断甲地位于丁地的正西方向,故C正确,ABD错。
故选C。
18.答案: B
解析:
19.答案: D
解析:
20.答案: A
解析: 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地面某点距自转中心越远,运动半径越大,则自转线速度越大。读图可知,图中a处的线速度介于870—900之间,比同纬度b地(介于840—870之间)地区大,a点自转线速度大于b点,故a点的海拔高于b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1.答案: C
解析:
22.答案: A
解析:
23.答案: A
解析:
24.答案: A
解析: 大数据产业数据中心需要的是凉爽的气候、充足的能源,宁夏光能、风能资源充足,经济相对落后,耗能产业少,多余能源比较廉价,能源廉价充足是数据中心布局于此的主要优势,A对;宁夏地处西北,远离东部主要市场,B错;大数据中心不依赖廉价劳动力,C错;技术优势全国共享,没有太大地域差异,且宁夏经济不发达,无法吸引高端人次聚集,无技术优势,D错。故选A。
25.答案: C
解析: 驾驶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无人驾驶的数据采集车进行视频拍摄,这种视频拍摄属于遥感技术,C对;无人驾驶数据采集时也要用到定位功能,即用于GNSS,但数据采集的直接行为不是GNSS,排除B;RS的主要作用是在空中平台获取地理信息,GIS的主要作用是分析和处理地理信息,GPRS是无线通讯技术,都不是无人驾驶数据采集的主要技术,排除AD。故选C。
26.答案: A
解析: 地球公转形成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其中一焦点之上。在公转过程中地球在近日点上距离太阳最近,约为1月初。这时距离a点,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时地球所在点最近。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27.答案: B
解析: 图中c点是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回归线附近,是北半球的夏至日,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28.答案: B
解析: 自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至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北半球是夏半年,在此期间,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均大于夜长,对应图中的b→c→d,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29.答案: C
解析: 湖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a点在12月22日前后,为湖南的冬季,此时湖南的气候特征是低温少雨,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30.答案: C
解析: 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离这两个节气越近,昼夜长短相差越小。国庆节离秋分日近,昼夜长短相差最小,故选C。
31.
(1)答案: 6月22日;②
解析: 由图甲中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位于北半球,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故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时间为6月22日前后;与图乙中的②位置相同。
(2)答案: BC
解析: 图甲中,弧BC随着地球自转由黑夜即将进入白天,所以弧BC为晨线。
(3)答案: 0:00 ;24小时
解析: 甲图C所在经线位于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故C点的时刻为0点,E点位于北极圈上,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E点的昼长为24小时。
(4)答案: 减小;一年
解析: 乙图中,太阳直射点由②向③移动期间,即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京距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越来越远,故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在减小;当太阳直射点从①→⑤时,所用时间是一个回归年。
(5)答案: 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
解析: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④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此时是北半球的冬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32.答案:
(1)鞍部;山谷;山峰;山脊
(2)150;250≤崖顶<300
AC
(4)丙;等高线更稀疏,坡度比更平缓
(5)由北向南;A;此地为盆地出口处,为峡谷地形,水流急,工程量较小
解析:
(1)读图可知,①位于两山之间是鞍部;④处中高周低是山峰;②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⑤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表示山脊。
(2)由所学可知,陡崖的相对高度公式为:(n-1)×d≤△H<(n+1)×d,其中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读图,重叠的等高线条数为2条,等高距为50米,根据公式,得出结果,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大于等于50米、小于150米。因此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过150米。据图可知,陡崖崖顶大于等于250米、小于300米。
(3)读图可知,AC线虽然引水距离较长,但因为A点海拔比C高,因此水引出后可以顺着地势自流,而B处地势比C处低,很难把水引到C处。因此选择AC线。
(4)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地相比,甲乙两地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修建梯田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丙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在丙处修建梯田,有利于水土保持。
(5)读图,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依据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可知,干流向北向南流。图中盆地处为口袋形地形,适宜蓄水,A为盆地的出口,且等高线密集,表明为峡谷地形,修建大坝的工程量较小,因此最合适的选址为A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