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6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位于陕西省神木市的石峁遗址是中国史前文明重要的人类遗址。皇城台是遗址的核心区域,供社会上层人士居住,最高等级的墓葬也在皇城台之上。中下层人士则生活在城内的其他山峁之上。据此可知,石昂文明A.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B.呈现出明显的阶级分化C.领先于中原其他文明D.已经形成君主专制国家2.在商代的甲骨文记载中,关于“黍”的内容最为丰富。商代在占卜询问收成好坏时,甲骨文中多有“求黍”以及“求黍年”等字句,然而却未见“求稻”“求麦”之类的表述。据此可推知,商代A.食物来源具有单一性B.稻麦作物的种植尚未出现C.以黍为主要粮食作物D.农业生产受制于占卜活动3.图1所示是战国时期主要水利工程分布图。据此可知,战国时期。重要水利工程都江。都城一今国界图1A.生产力水平提高B.江南大规模开发C.工商业空前繁荣D.各国经贸往来多【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4.表1所示为战国时期韩国申不害变法期间实施的部分措施。这些措施表1变法内容具体措施整顿强族褫夺侠氏、公厘和段氏三大强族的特权,没收其府库财富,充盈国库整顿吏治加强对官吏的整顿、考核与监督,“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整编军队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统一的国家军队,并对其进行严格训练A.稳固了韩国霸主地位B.根除了贵族阶层特权C.推动了社会全面转型D.顺应了君主集权要求5.孟子对战国时期的某一位思想家的主张评论道,(这一主张)否定了亲情和家庭的特殊性,如果人人都这样,那就等于没有父亲,没有君主,这样的社会将变得混乱无序,这样的人如同禽兽一般。孟子评论的这位思想家最可能是A.老子B.墨子C.韩非D.荀子6.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后,便以巴蜀地区为基地,将“羌”“冉”“笮”“徙”“邛”“僰”“濮”等部落纳入其统治范围,进一步拓宽了与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等西南地区的通道。秦国这一举措A.扩大了君主专制的权力B.开启了陕西与西南的交流C.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D.有利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7.秦朝的中央机构中,丞相为最高行政长官,被视为百官之首。太尉为最高武官,掌军事,但秦朝仅存其职,实际上并未授人。御史大夫为丞相副职,负责监察百官。三公互不统属,直接向皇帝负责。这一制度安排旨在A.提高中央行政效率B.确保官员廉洁C.维护君主专制统治D.分散丞相权力8.秦朝政府的普通百姓、宗亲贵族、官吏、商贾的户籍分属不同类别。郡县官员负责户口登记和查验。户籍登记与注销由百姓自报,谎报者则要受罚。百姓迁移需在官府办理“更籍”手续,擅自将迁移遭惩处。秦朝政府此举A.提升了地方官员权力B.加剧了社会等级分化C.强化了社会管控力度D.确保了国家赋税征收9.陈胜占领陈郡后,“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对此深以为然。这说明秦末农民起义【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1.B2.C3.A4.D5.B6.D7.C8.C9.A10.D11.C12.A13.A14.C15.B16.A17.(1)表现:帝位传承方式上盛行禅让制:构建以仁和礼为基础的精神价值体系:部落首领具有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的权利。(6分)(2)趋势:王国与诸邦(诸侯国)互依并存的两级国家政权格局逐步确立。(2分)因素:商代内外服制度、西周分封制的确立;井田制的推行;五帝以来,政治与文化认同感逐渐增强。(6分)18.示例一论题: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为百家争鸣提供了条件。(2分)阐述: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及推广,使得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这一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为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的频繁,各国统治者为在激烈竞争中胜出,竞相招贤纳士,这为百家争鸣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私学兴起,学术下移,为百家争鸣奠定了学术基础。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背景下,旧的贵族等级体系走向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从不同立场出发,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各自的主张和见解,并彼此论战辩驳,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10分)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在经济、政治、教育、社会等多个方面为百家争鸣提供了条件,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文化的蓬勃发展,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2分)示例二论题: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阐述:略。(10分)示例三论题:百家争鸣深刻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的深度转型。(2分)阐述:略。(10分)(“示例”仅作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19.(1)历史背景:秦统一全国,建立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大臣在国家治理上存在分歧:法家成为秦朝的统治思想;部分方士散布流言;六国地区文化多元。(6分,答出三点即可)(2)影响:短期内控制了思想和言论,巩固了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2分)大量珍贵文献被焚毁,造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破坏;阻碍了思想的多样性和自由发展。(4分)【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0.(1)原因:大量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资源;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相对稳定;政府重视和推动。(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表现: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升:区域经济联系加强;商业中心和商业城市涌现;海外贸易活跃。(4分,答出四点即可)(3)影响:提升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民族交融的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 历史_扫描版.pdf 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 历史答案_扫描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