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2026 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考前模拟数学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复数 满足 1 + i = 1 i 2,则 的虚部为( )A. 1 B. 2 C. 1 D. 22.已知集合 = log2 ≤ 1 , = | 2| ≤ 1 ,则 ∪ =( )A. ( ∞,3] B. (3, + ∞) C. (0, + ∞) D. (0,3]3.已知平面向量 = 1, 5 , = 1, 2 ,若 // ,则 =( )A. 113 B. 3 C. 3 D.1134.已知数列 是等比数列,若 5 3 = 12, 6 4 = 24,则 2024 =( )A. 22023 1 B. 22023 C. 22024 1 D. 220245.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得的圆台上底面半径为 1,下底面半径为 2,且该圆台侧面积为 3 5 ,则原圆锥的母线长为( )A. 2 B. 5 C. 4 D. 2 526 2.已知双曲线 : 2 2 = 1( > 0, > 0)的焦距为 4 3,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6,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A. =± B. =± 22 C. =± 2 D. =± 3 7.已知圆 : 2 + 2 4 6 + 4 = 0 关于直线 : + 1 = 0( > 0) 1 1对称,则2 + 3 的最小值是( )A. 2 B. 3 C. 6 D. 48 3.若 sin( ) = 5,cos2 = 35,且 , 都为锐角,则 sin( + ) =( )A. 24 B. 13 2425 25 C. 25 D. 1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幂函数 ( )的图象过点(4,2),则 (2) = 2B.若函数 ( 1)的定义域为[ 1,2],则函数 ( + 2)的定义域为[2,5]C.若函数 ( ) = 2 + 4 在(1,2)上只有一个零点,则实数 的范围为(4,5)D.函数 ( ) = cos + 1 , ∈ [ π π π π2 2 , 2 ]的单调增区间为[ 6 , 2 ]第 1页,共 7页10.已知函数 ( ) = tan 2 + π6 ,则( )A. ( )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B. ( ) π的最小正周期为2C. π直线 = 12是 = | (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D. 11π12 , 0 是 (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11.某校开展“强国有我,筑梦前行”主题演讲比赛,共有 4 位男生,6 位女生进入决赛.现通过抽签决定出场顺序,记事件 表示“第一位出场的是女生”,事件 表示“第二位出场的是女生”,则( )A. ( ) = 3 55 B. = 9 C. ( ) = ( ) D. ( ∪ ) =1315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12.已知实数 , 满足2 = 3, 3 = 2,则 = .13 1+ .已知数列 1 满足 = 1 ( ≥ 2, ∈ ),若 1 = 2,则 2024 = . 114 2 2.椭圆 2 + 2 = 1( > >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 2, 是椭圆上一点,直线 1的斜率为 2,∠ 1 2 =90°,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 13 分)在 中,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且 3 sin = 2 cos2 2.(1)求角 ;(2)若 为边 上一点,且 = = 33 = 1,求 的值.16.(本小题 15 分)已知函数 ( ) = ln + ln 32 .(1)若曲线 = ( )在点 1, (1) 处的切线与 轴平行,求实数 的值;(2)若 = 0,求 ( )的单调区间.17.(本小题 15 分)随着科技的发展, 技术已经深度介入普通人的生活,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为了调查 技术在普通人中的使用情况,一调查机构对此进行了调查,并从参与调查的市民中分别抽取男,女各 100 人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得到如下列联表:第 2页,共 7页性别 经常借助 技术 不经常借助 技术 合计男女 50合计 120(1)完成上述列联表,并根据小概率值 = 0.005 的独立性检验,分析是否经常借助 技术与性别有关联;(2)采用按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表中不经常借助 技术的人中抽取 8 人,再从这 8 人中随机抽取 3 人,记 3 人中男性人数为随机变量 ,求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2参考公式: 2 = ( )( + )( + )( + )( + ), = + + + . 0.050 0.010 0.005 3.841 6.635 7.87918.(本小题 17 分)如图,在四棱锥 中, ⊥平面 , // , ∠ = 90°, = 2, = = 1.(1)证明: 是直角三角形.(2)若 = 1,求平面 与平面 夹角的余弦值.19.(本小题 17 分) 2 2 1已知椭圆 : 2 + 2 = 1( > > 0)的离心率为2,右焦点为 , (0, 3)是 上一点.(1)求 的方程;(2)过 的直线 交 于 , 两点,求 (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的最大值.第 3页,共 7页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13.1314. 53 /13 515.【详解】(1)依题意, 3 sin = 2 cos2 2,由正弦定理可得 3sin sin = 2sin cos22,因为 0 < < π,所以 sin ≠ 0,所以 3sin = 2cos2 2, 法一:即 2 3sin 2 cos 2 = 2cos2 2,0 < < π π 因为 ,所以 0 < 2 < 2,cos 2 ≠ 03sin 3所以 2 = cos 2,所以:tan 2 = 3 , π π所以2 = 6,即 = 3.法二:即 3sin cos = 1,π所以 2sin 6 = 1,即 sin π = 16 2,π π因为 0 < < π,所以 6 < 6 <5π6 ,π π π所以 6 = 6,即 = 3.(2)因为 = 1, = 3 π,又因为 = , = 3,第 4页,共 7页所以 为等边三角形,2π则 = 1, ∠ = 3 ,2 2 2由余弦定理得 cos∠ = + 2 = 12,所以 2 + 2 = 0,解得 = 1 或 = 2(舍去),故 = 1.16.【详解】(1)由题意知 ′( ) = + 1 ln 3 ′ 5 2 + 2 2,则 (1) = + 2,又因为曲线 = ( )在点 1, (1) 处的切线与 轴平行,故 + 52 = 05,解得 = 2.(2) = 0 ( ) = ln 3时, 2 ,定义域为(0, + ∞),5 ′( ) = 1 ln 2 +3 = 5 2ln ,令 ′2 2 2 2 ( ) = 0 可得 = e2,5 5当 ∈ 0, e2 时, ′( ) > 0,当 ∈ e2, + ∞ 时, ′( ) < 0,5 5所以 ( )的单调增区间为 0, e2 ,单调减区间为 e2, + ∞ .17.【详解】(1)2 × 2 列联表为:性别 经常借助 技术 不经常借助 技术 合计男 70 30 100女 50 50 100合计 120 80 200零假设为 0:是否经常借助 技术与性别无关联.根据表中数据,得: 2 = 200(70×50 50×30)2 25100×100×120×80 = 3 ≈ 8.333 > 0.005 = 7.879,根据小概率值 = 0.005 的独立性检验,可以推断 0不成立,即是否经常借助 技术与性别有关联,这种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 0.005.(2)采用按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男性抽取人数为 8 × 30 5080 = 3,女性抽取人数为 8 × 80 = 5,所以随机变量 的可能取值为 0,1,2,3,第 5页,共 7页0 3 ( = 0) = C3C53 =10 = 5,C8 56 281 2 ( = 1) = C3C5 30 15C3=8 56= 28,2 1 ( = 2) = C3C5 = 153 56,C8C3 0 ( = 3) = 3C5 = 1C38 56,所以 的分布列为: 0 1 2 3 5 15 15 128 28 56 56所以 ( ) = 0 × 528 + 1 ×1528 + 2 ×15+ 3 × 1 = 63 956 56 56 = 8.18.【详解】(1)在四棱锥 中,取 的中点 ,连接 , ,由 // , ∠ = 90 , = = 1,得四边形 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则 = 2, = 2,又 2 + 2 = 2,于是 ⊥ ,由 ⊥平面 , 平面 ,得 ⊥ ,又 ∩ = , , 平面 ,因此 ⊥平面 ,又 平面 ,所以 ⊥ ,即 是直角三角形.(2)以 为坐标原点,直线 , , 分别为 , ,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0,0,0), (1,1,0), (0,2,0), (0,0,1), = ( 1,1,0), = (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