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单元测试·培优卷【原卷+答案解析+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单元测试·培优卷【原卷+答案解析+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资源简介

(共6张PPT)
北师大版2024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单元测试·培优卷
试卷分析
知识点分布
一、选择题 1 0.8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2 0.8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3 0.85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4 0.75 两、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巧算
5 0.7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6 0.65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7 0.65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8 0.64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经济问题
9 0.55 经济问题;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10 0.55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知识点分布
二、填空题 11 0.85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12 0.85 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13 0.65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4 0.7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5 0.7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16 0.60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17 0.60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18 0.60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19 0.55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20 0.55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知识点分布
三、判断题 21 0.85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22 0.85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无括号的运算顺序
23 0.75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4 0.6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25 0.55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四、计算题 26 0.85 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是0的乘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27 0.7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图文问题
28 0.65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两、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点分布
五、解答题 29 0.8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年龄问题
30 0.75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植树问题(两端都栽)
31 0.65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和差倍问题
32 0.65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33 0.64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提问题”“填条件”问题
34 0.55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经济问题;“提问题”“填条件”问题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单元测试·培优卷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
1.二年级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每5人一组,可分( )组。
A.4 B.5 C.9
C
先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求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除以每组的人数,即可求出可以分几组。
(25+20)÷5
=45÷5
=9(组)
可以分9组。
故答案为:C
2.下面算式中先算减法的是( )。
A.85-5×6 B.★-35÷7 C.3×(□-△)
C
混合运算,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有小括号的要先计算小括号内算式。
A.有乘法,有减法,应该先计算乘法;
B.有除法,有减法,应该先计算除法;
C.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应该先计算小括号内减法。
故答案为:C
3.计算81-27÷9和(81-27)÷9时,( )的说法是正确的。
A.运算顺序不相同,结果相同。
B.运算顺序和结果都相同。
C.运算顺序和结果都不同。
C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这两道混合运算,可以从运算顺序和运算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的结果再和每一项说法对比,即可找出正确答案,由此解答。
由分析得:
计算81-27÷9时,先算27÷9=3,再算81-3=78;
计算(81-27)÷9时,先算括号里的81-27=54,再算54÷9=6;
运算顺序和结果都不同;
故答案为:C
4.计算465+99时,下面方法不正确的是( )。
A.465+100-1 B.465+100+1 C.464+(1+99)
B
观察算式中加数的特点,先将其凑整(多加几,就再减去几或从另一个加数中移过几),再计算。
A.465+99=465+100-1,99接近100,原来是加99,现在是加100,多加了1,要再减去1;做法正确。
B.465+99≠465+100+1,99接近100,原来是加99,现在是加100,多加了1,没有减去多加的1;做法不正确。
C.465+99=464+1+99=464+(1+99),99接近100,从左边加数中分出1,加到右边加数99上,让其成为整数100;做法正确。
计算465+99时,下面方法不正确的是465+100+1。
故答案为:B
5.有18块糖果,拿走2块后,剩下的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块?正确的列式为( )。
A.18-2-2 B.18-2÷2 C.18÷2-2 D.(18-2)÷2
D
先算出剩下多少块糖果,用原有的总数减去拿走的数量求出还剩的数量,再除以平均分的份数可以求出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块,这里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减法处要加小括号,据此列式解答。
由分析可知:有18块糖果,拿走2块后,剩下的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块?正确的列式为(18-2)÷2。
故答案为:D
6.教室里一共有45张单人桌,每5张摆成一组,值日生已经擦完6组,算式表示( )。
A.还剩多少组课桌没有擦 B.还剩多少张课桌没有擦 C.已经擦了多少组课桌
A
一共有45张单人桌,每5张摆成一组。算式45÷5表示一共有几组。其中,值日生已经擦完6组。所以算式45÷5-6表示:还剩下多少组课桌没有擦。
教室里面单人桌的总张数÷平均每组的张数-已经擦完的组数=还剩下没有擦的课桌组数。即45÷5-6表示还剩多少组课桌没有擦。
故答案为:A
7.公园里原来有17棵松树,现在又栽了6行,每行4棵,现在一共有多少棵松树?列式为( )。
A.17+6×4 B.17+6+4 C.17-6+4 D.6×4-17
A
根据题意,又栽了6行,每行4棵,先用6×4求出现在多栽了多少棵,再加上原来的17棵,即可求出现在一共有多少棵松树。
17+6×4
=17+24
=41(棵)
列式为17+6×4。
故答案为:A
8.下列问题不能用列式7×9-12解决的是( )。
A.1千克莲藕9元,李阿姨买了7千克后,还剩下12元,李阿姨带了多少元?
B.蔬菜店运来7袋莲藕,平均每袋9千克,卖了12千克后,还剩下多少千克莲藕?
C.正值莲藕丰收,平均每户有9人的7户人家开始收藕,一段时间后,有12人离开,还剩下多少人在收藕?
A
(1)先用李阿姨买的莲藕重量乘每千克莲藕的价钱,再用得到的积加上剩下的钱就是李阿姨带的钱。
(2)先用莲藕袋数乘每袋莲藕的重量,再用得到的积减去卖了的莲藕重量,就是剩余莲藕的重量。
(3)先用户数乘每户的人数,再用得到的积减去离开的人数,就是剩余的收藕人数。
A.求李阿姨带了多少元,列式为7×9+12,符合题意;
B.求还剩下多少千克莲藕,列式为7×9-12,不符合题意;
C.求还剩下多少人在收藕,列式为7×9-12,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商店里有8盒钢笔,每盒5支,卖了19支,还剩多少支?正确的列式为( )。
A.8×5+19 B.8×(19-5) C.(19+5)×8 D.8×5-19
D
首先利用盒数×每盒的支数,可表示出总支数;根据剩下的支数=总支数-卖了的支数,列出算式,即可解答。
根据题意列式可得:8×5-19
故答案为:D
10.根据下图分析,下面列式错误的是( )。
A.75+75+75+60 B.75×3+60 C.75×2+60 D.75×4-15
C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用乘法计算;据此逐项分析,看哪个算式不能表示题图的意思,既是所求。
A.75+75+75+60表示3筐75个的苹果和1筐60个的苹果的总个数,能表示题图的意思,列式正确;
B.75×3+60表示每筐75个苹果,有这样的3筐多60个苹果的总个数,能表示题图的意思,列式正确;
C.算式75×2+60表示每筐75个苹果,有这样的2筐多60个苹果,不能表示题图的意思,列式错误;
D.把60看作75,60比75少15,75×4-15表示每筐75个苹果,有这样的4筐少15个苹果的总个数,能表示题图的意思,列式正确;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1.如下图,一杯酸奶比一瓶牛奶贵( )元,买一杯酸奶和一瓶饮料一共需要( )元。
1 8
根据题图可以发现,4瓶牛奶16元,用16除以4,得出1瓶牛奶的价钱,然后用1杯酸奶的价钱减1瓶牛奶的价钱,据此可求出一杯酸奶比一瓶牛奶贵多少钱;5瓶饮料15元,用15除以5,得出1瓶饮料的价钱,用1瓶饮料的价钱加上1杯酸奶,即可得出买一杯酸奶和一瓶饮料一共需要多少钱;据此解答。
5-16÷4
=5-4
=1(元)
15÷5+5
=3+5
=8(元)
综上可知,一杯酸奶比一瓶牛奶贵1元,买一杯酸奶和一瓶饮料一共需要8元。
12.程叔叔每天去绿道上散步,第一天走了40分,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走5分。程叔叔第三天走了( )分。
50
第一天走了40分,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走5分,所以第二天走了(40+5)分,第三天走了(40+5+5)分。
40+5+5
=45+5
=50(分)
所以第3天走了50分。
13.园园在计算(48-32)÷8时,不小心漏看了小括号,算出的结果是( ),比正确的结果大( )。
44 42
根据题意,看漏了小括号,应该是48-32÷8,这时先算除法,再算减法,算出结果。原来应该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算出正确的结果。再用错误的结果减去正确的结果,就是比正确的结果大多少。
48-32÷8
=48-4
=44
(48-32)÷8
=16÷8
=2
44-2=42
那么,算出的结果是44,比正确的结果大42。
14.算式72-45÷3,如果先算减法,那么需要把算式变成( ),计算结果是( )。
(72-45)÷3 9
算式72-45÷3,如果先算减法,要给72-45加上小括号,有小括号的算式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据此解答。
由分析可知:
(72-45)÷3
=27÷3
=9
算式72-45÷3,如果先算减法,那么需要把算式变成(72-45)÷3,计算结果是9。
15.在括号里填上“>”“<”或“=”。
(21+21)÷7( )21+21÷7 6×4+8( )41-72÷8
6×(3+5)( )6×3+5 20+18÷6( )(29-25)×6
< = > <
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出各算式的结果,再进行比较大小。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1)(21+21)÷7
=42÷7
=6
21+21÷7
=21+3
=24
6<24,所以(21+21)÷7<21+21÷7
(2)6×4+8
=24+8
=32
41-72÷8
=41-9
=32
32=32,所以6×4+8=41-72÷8
(3)6×(3+5)
=6×8
=48
6×3+5
=18+5
=23
48>23,所以6×(3+5)>6×3+5
(4)20+18÷6
=20+3
=23
(29-25)×6
=4×6
=24
23<24,所以20+18÷6<(29-25)×6
16.3个5的和比42少( );60减去30除以6的商,差是( )。
27 55
根据题意,求3个5的和比42少多少,要先算3个5的和用乘法3乘5,再用42减去它们的积;求60减去30除以6的商,差是多少,要先算30除以6,再用60减去它们的商;据此列式计算。
42-3×5
=42-15
=27
60-30÷6
=60-5
=55
所以,3个5的和比42少27;60减去30除以6的商,差是55。
17.小可去文具店花了18元买了3本笔记本,又花了4元买了一个笔袋。算式18÷3-4表示的意思是( )。
一本笔记本比一个笔袋贵多少元
根据题意,已知小可去文具店花了18元买了3本笔记本,又花了4元买了一个笔袋。用18除以3,求出1本笔记本的价格,再减去4,就是一本笔记本比一个笔袋贵多少元,以此答题即可。
根据分析可知:
18÷3-4
=6-4
=2(元)
小可去文具店花了18元买了3本笔记本,又花了4元买了一个笔袋。算式18÷3-4表示的意思是一本笔记本比一个笔袋贵多少元。
18.刘叔叔种植莲藕苗,一共种植了9行,前8行每行9株,最后一行种植了8株,刘叔叔共种植了( )株莲藕苗。
80
前8行每行种9株,用9×8表示前八行共种植的株数,再加上最后一行8株即可解答。
8×9+8
=72+8
=80(株)
刘叔叔共种植了80株莲藕苗。
19.比5个7的和多3的数是( );4个8的和比13多( )。
38 19
(1)由题意得,可以先算5个7的和是多少,列式为7×5。然后再加上3即可算出比5个7的和多3的数是多少,列综合算式为:7×5+3。
(2)由题意得,可以先算4个8的和是多少,列式为8×4,然后再减去13即可算出4个8的和比13多多少,列综合算式为:8×4-13。
7×5+3
=35+3
=38
8×4-13
=32-13
=19
比5个7的和多3的数是38;4个8的和比13多19。
20.王伯伯种了7行果树,每行6棵,其中苹果树有26棵,剩下的是橘子树。橘子树有( )棵。
16
先算果树的行数×每行棵数=总棵数,再减去苹果树有26棵,剩下的是橘子树。
7×6-26
=42-26
=16(棵)
所以橘子树有16棵。
三、判断题
21.计算6+12÷2时,先算6+12=18,再算18÷2=9。( )
×
据题意可知,题目中是加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需要根据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即可得出答案。
计算6+122,先计算122=6,再算6+6=12,所以题干不正确。
故答案为:×
考查学生对于混合运算计算法则的使用。
22.算式应该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
×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由此解答。
根据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可知:
算式6+3×9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3.40-20÷4与(40-20)÷4的运算结果相同。( )
×
40-20÷4先计算除法,再算减法,(40-20)÷4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据此计算出得数,再比较即可。
40-20÷4
=40-5
=35
(40-20)÷4
=20÷4
=5
35≠5
因此40-20÷4与(40-20)÷4的运算结果不相同,故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4.要使7×(□+4)=63,□里应该填5。( )

根据一个乘数=积÷另一个乘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已知一个因数是7,另一个因数是4加几的和,积是63,那么用63除以7得出另一个因数,再减去4即可解答。
63÷7-4
=9-4
=5
要使7×(□+4)=63,□里应该填5。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5.轩轩的体重是23千克,妈妈的体重是轩轩的2倍多8千克,妈妈的体重是38千克。( )
×
轩轩的体重已知,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个数×几,给23乘2,求出积再加8即为妈妈的体重,据此解答。
23×2+8
=46+8
=54(千克)
轩轩的体重是23千克,妈妈的体重是轩轩的2倍多8千克,妈妈的体重是54千克,所以原题干说法不对。
故答案为:×
四、计算题
26.直接写得数。
2400÷6= 12×4= 300÷5= 99×0= 320÷4=
0×5+3= 320+80= 5×80= 203×3= 39÷3=
400;48;60;0;80;
3;400;400;609;13

27.看图列式计算。
8个
根据题意,苹果的总数是40个,左边有16个,求每个袋子中苹果的数量。用苹果总个数减去左边苹果的个数,求出3个袋子里的苹果总数,再用3个袋子里的苹果总数除以3,即可求出每个袋子中苹果的数量。
(40-16)÷3
=24÷3
=8(个)
28.脱式计算。
427+124+76 630÷7-3 515+319-216
627;87;618
(1)从左到右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所以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所以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1)
(2)
(3)
五、解答题
29.明明今年9岁,爸爸今年36岁,爸爸55岁时明明多大?
28岁
爸爸比明明大的岁数不会改变,是36-9=27岁,爸爸55岁时明明的岁数是55减去二人相差的岁数,据此列式并作答。
55-(36-9)
=55-27
=28(岁)
答:爸爸55岁时明明28岁。
30.某公园有一条长320米的林荫道,其中一侧的两端各有一棵杨树,在杨树之间每隔8米种一株玫瑰花。一共要种多少株玫瑰花?
39株
因为林荫道一侧的两端各有1棵杨树,杨树中间种玫瑰花,两端都不用种玫瑰花,这是植树问题中两端都不种的问题,因此玫瑰花株数比间隔数少1。据此用林荫道的长度除以间隔的长度求出间隔数,再减去1即可求解。
320÷8-1
=40-1
=39(株)
答:一共要种39株玫瑰花。
31.四人年龄之和是87岁,最小的人10岁,最小的与最大的人年龄之和比另外两人年龄之和大7岁。最大的人的年龄是多少岁?
37岁
已知最小的与最大的人年龄之和比另外两人年龄之和大7岁,那么把年龄排在第二和第三的人的年龄和加上7岁,就与最小的与最大的人的年龄和相等,这样总年龄也多了7岁,是87+7=94(岁),那么用94除以2就得到最小的与最大的人的年龄和,再减去最小的人的年龄即可得最大的人的年龄,据此解答即可。
87+7=94(岁)
94÷2-10
=47-10
=37(岁)
答:最大的人的年龄是37岁。
32.买文具。
(1)买4个文具盒和1个削笔器一共多少元?
(2)书包的价格是钢笔的几倍?
(1)41元
(2)6
(1)用一个文具盒的价格乘4,就是4个文具盒的价钱。再加上一个削笔器的价格,就是一共多少元。
(2)用削笔器的价格加上书包比削笔器贵的价格,就是书包的价格。再用书包的价格除以钢笔的价格,就是书包是钢笔价格的几倍。
(1)8×4+9
=32+9
=41(元)
答:买4个文具盒和1个削笔器一共41元。
(2)(9+27)÷6
=36÷6
=6
答:书包的价格是钢笔的6倍。
33.
(1)芳芳买了2个书包和1个笔袋,一共花了多少钱?
(2)李老师买了4个篮球,付了500元,应找回多少钱?
(3)请你提出其他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1)143元
(2)28元
(3)21元
(1)1个书包64元,1个笔袋15元,用64×2表示买2个书包的价格,再加上15求出买2个书包和1个笔袋一共花了多少钱;
(2)1个篮球118元,李老师买了4个篮球,用118×4表示4个篮球共多少钱,再用500减去4个篮球的价格求出应找回多少钱;
(3)可以提:买1个书包和1个笔袋,付了100元,应找回多少钱?用100-64-15表示应找回的钱数。(答案不唯一)
(1)64×2+15
=128+15
=143(元)
答:一共花了143元。
(2)500-118×4
=500-472
=28(元)
答:应找回28元。
(3)100-64-15=21(元)
答:应找回21元。
(答案不唯一)
34.
(1)李叔叔带了100元,买1袋大米,剩下的钱可以买几袋面条?
(2)淘气买了4盒牛奶和1瓶矿泉水,共花了34元。矿泉水每瓶多少元?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1)6袋
(2)2元
(3)爸爸买了一盒牛奶,一袋面条,一袋大米共花了多少钱?78元(答案不唯一)
(1)用100元减去大米的价格,剩下的钱除以面条每袋6元即可;
(2)用牛奶每盒8元×4盒求出买牛奶的钱,再用34减去买牛奶的钱即可;
(3)可以提爸爸买了一盒牛奶,一袋面条,一袋大米共花了多少钱?把三种单价加起来计算即可。
(1)(100-64)÷6
=36÷6
=6(袋)
答:剩下的钱可以买6袋面条。
(2)34-8×4
=34-32
=2(元)
答:矿泉水每瓶2元。
(3)可以提:爸爸买了一盒牛奶,一袋面条,一袋大米共花了多少钱?(答案不唯一)
8+6+64
=14+64
=78(元)
答:爸爸买了一盒牛奶,一袋面条,一袋大米共花了78元。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单元测试·培优卷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共10分)
1.二年级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每5人一组,可分( )组。
A.4 B.5 C.9
2.下面算式中先算减法的是( )。
A.85-5×6 B.★-35÷7 C.3×(□-△)
3.计算81-27÷9和(81-27)÷9时,( )的说法是正确的。
A.运算顺序不相同,结果相同。
B.运算顺序和结果都相同。
C.运算顺序和结果都不同。
4.计算465+99时,下面方法不正确的是( )。
A.465+100-1 B.465+100+1 C.464+(1+99)
5.有18块糖果,拿走2块后,剩下的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块?正确的列式为( )。
A.18-2-2 B.18-2÷2 C.18÷2-2 D.(18-2)÷2
6.教室里一共有45张单人桌,每5张摆成一组,值日生已经擦完6组,算式表示( )。
A.还剩多少组课桌没有擦 B.还剩多少张课桌没有擦 C.已经擦了多少组课桌
7.公园里原来有17棵松树,现在又栽了6行,每行4棵,现在一共有多少棵松树?列式为( )。
A.17+6×4 B.17+6+4 C.17-6+4 D.6×4-17
8.下列问题不能用列式7×9-12解决的是( )。
A.1千克莲藕9元,李阿姨买了7千克后,还剩下12元,李阿姨带了多少元?
B.蔬菜店运来7袋莲藕,平均每袋9千克,卖了12千克后,还剩下多少千克莲藕?
C.正值莲藕丰收,平均每户有9人的7户人家开始收藕,一段时间后,有12人离开,还剩下多少人在收藕?
9.商店里有8盒钢笔,每盒5支,卖了19支,还剩多少支?正确的列式为( )。
A.8×5+19 B.8×(19-5) C.(19+5)×8 D.8×5-19
10.根据下图分析,下面列式错误的是( )。
A.75+75+75+60 B.75×3+60 C.75×2+60 D.75×4-15
二、填空题(共20分)
11.如下图,一杯酸奶比一瓶牛奶贵( )元,买一杯酸奶和一瓶饮料一共需要( )元。
12.程叔叔每天去绿道上散步,第一天走了40分,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走5分。程叔叔第三天走了( )分。
13.园园在计算(48-32)÷8时,不小心漏看了小括号,算出的结果是( ),比正确的结果大( )。
14.算式72-45÷3,如果先算减法,那么需要把算式变成( ),计算结果是( )。
15.在括号里填上“>”“<”或“=”。
(21+21)÷7( )21+21÷7 6×4+8( )41-72÷8
6×(3+5)( )6×3+5 20+18÷6( )(29-25)×6
16.3个5的和比42少( );60减去30除以6的商,差是( )。
17.小可去文具店花了18元买了3本笔记本,又花了4元买了一个笔袋。算式18÷3-4表示的意思是( )。
18.刘叔叔种植莲藕苗,一共种植了9行,前8行每行9株,最后一行种植了8株,刘叔叔共种植了( )株莲藕苗。
19.比5个7的和多3的数是( );4个8的和比13多( )。
20.王伯伯种了7行果树,每行6棵,其中苹果树有26棵,剩下的是橘子树。橘子树有( )棵。
三、判断题(共10分)
21.计算6+12÷2时,先算6+12=18,再算18÷2=9。( )
22.算式应该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
23.40-20÷4与(40-20)÷4的运算结果相同。( )
24.要使7×(□+4)=63,□里应该填5。( )
25.轩轩的体重是23千克,妈妈的体重是轩轩的2倍多8千克,妈妈的体重是38千克。( )
四、计算题(共22分)
26.直接写得数。
2400÷6= 12×4= 300÷5= 99×0= 320÷4=
0×5+3= 320+80= 5×80= 203×3= 39÷3=
27.看图列式计算。
28.脱式计算。
427+124+76 630÷7-3 515+319-216
五、解答题(共38分)
29.明明今年9岁,爸爸今年36岁,爸爸55岁时明明多大?
30.某公园有一条长320米的林荫道,其中一侧的两端各有一棵杨树,在杨树之间每隔8米种一株玫瑰花。一共要种多少株玫瑰花?
31.四人年龄之和是87岁,最小的人10岁,最小的与最大的人年龄之和比另外两人年龄之和大7岁。最大的人的年龄是多少岁?
32.买文具。
(1)买4个文具盒和1个削笔器一共多少元?
(2)书包的价格是钢笔的几倍?
33.
(1)芳芳买了2个书包和1个笔袋,一共花了多少钱?
(2)李老师买了4个篮球,付了500元,应找回多少钱?
(3)请你提出其他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34.
(1)李叔叔带了100元,买1袋大米,剩下的钱可以买几袋面条?
(2)淘气买了4盒牛奶和1瓶矿泉水,共花了34元。矿泉水每瓶多少元?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