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青岛十九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一化学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第Ⅰ卷题目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对应题目的代号上;第Ⅱ卷用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作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需要做“血液透析”,其原理与胶体的提纯有关
B. 铜制文物表面生成铜绿,它属于碱式盐
C. 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凝胶都可以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D. 湖水加入明矾可以净水,是由于明矾中铝离子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细菌和病毒而消毒
2.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胶体和溶液可以利用滤纸分离,这种提纯方式是渗析
B. 向煮沸的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 FeCl3溶液,可制得 Fe(OH)3胶体
C.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是一种物理现象
D.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3. 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容量瓶使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 25.0%,密度为1.19g/cm3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制过程只需要三种仪器即可完成
B. 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2.8 g
C.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烘干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
D. 所配得的NaClO消毒液在空气中光照,久置后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相同条件下,1体积的CH4与1体积的CO、CO2的混合气体所含碳原子数相同
B. 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分子数相同
C. 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D. 将98g H2SO4溶解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5. 根据反应①Fe+Cu2+=Fe2++Cu; ②2Fe3++Cu=Cu2++2Fe2+;③2Fe2++Cl2=2Fe3++2Cl-; ④HClO+H++Cl-=Cl2+H2O。可以判断出各微粒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HClO>Cl2>Fe3+>Cu2+>Fe2+ B. Cl2>HClO>Fe3+>Cu2+>Fe2+
C. Cl2>Fe3+>HClO>Cu2+>Fe2+ D. HClO>Cl2>Cu2+>Fe3+>Fe2+
6. 下列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Cu(OH)2和盐酸;Cu(OH)2和CH3COOH
B. BaCl2和Na2SO4;Ba(OH)2和(NH4)2SO4
C. NaHCO3和NaHSO4;Na2CO3和NaHSO4
D. NaHCO3和Ca(OH)2;Ca(HCO3)2和NaOH
7. 某同学欲探究与能否反应,设计装置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装置A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是长颈漏斗
B. 装置B中盛放碱石灰,目的是除去A中挥发出来的水蒸气和氯化氢
C. 装置A也可用于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制取
D. D中盛放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反应是否有水生成
8.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氯气和水反应:
B.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D. 少量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
9.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预期目的的是(已知: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氨气)
A. 图Ⅰ:比较和的热稳定性
B. 图Ⅱ: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图Ⅲ:除去中的
D. 图Ⅳ:a通入,然后b通入,c中放碱石灰
10. 在海洋碳循环中,通过下图所示的途径固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循环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 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为
C. 该循环减少了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D. 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之一为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矿物质水是指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了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而制成的。下图是某矿物质饮用水的部分标签,则对该饮用水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钾离子 氯离子 镁离子 硫酸根离子
A. 利用溶液可以检验该矿物质水中是否含有
B. 该饮用水中除上述四种离子外,无其他任何离子
C. 该矿物质水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D. 取该水样品,经过测定含有的物质的量为,则该水符合生产标准
12. 教材中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存在氯气不方便携带和尾气未处理等方面的不足。某兴趣小组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下图是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甲高锰酸钾固体可换为二氧化锰
B. 装置丙的作用是除水
C. 装置丁中有黄色火焰,产生白烟
D. 装置戊的作用是氯气的尾气处理,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代替
13. 下列关于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氢钠是常用的碱性膨松剂,其作用原理为
B. 用加热的方式除去溶液中的
C. 相同温度下,溶解度
D. 等质量的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多
14. 向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a点对应的溶液中:Na+、Mg2+、SO、NO
B. b点对应的溶液中:K+、SO、MnO、Cl-
C. d点对应的溶液中:F-、NO、Na+、ClO-
D. c点对应的溶液中:Na+、Ca2+、Mg2+、NO
15. 粗盐除含有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兴趣小组制备精盐的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过程中步骤①⑤的操作分别是溶解、过滤
B. 实验过程中步骤④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Ba2+和Ca2+
C. 实验过程中步骤⑦中的蒸发所用到的仪器是酒精灯、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D. 实验过程中步骤②④互换,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综合题
16. (Ⅰ)现有下列物质。
①酒精②硫酸③④溶液⑤铁⑥小苏打⑦胶体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2)⑥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向⑦中逐滴滴加②的溶液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Ⅱ)在两份相同的溶液中,分别滴入浓度相等的、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4)图中曲线①代表滴加___________溶液的过程,曲线②中B点之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A、D点对应的溶液均显_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17. 据光明网报道,陕西一名女子在打扫卫生时,误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使用,结果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某小组同学用84消毒液配制的溶液,并设计实验探究产生黄绿色气体的原因。
已知:ⅰ.84消毒液标签如下:
【产品名称】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规格】 浓度】 注意:①按一定比例稀释后使用 ②不得与酸性产品(如洁则灵)同时使用
ⅱ.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稀盐酸。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需用量筒量取上述84消毒液___________,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__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
(2)配制操作可分解成如下几步,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转移入容量瓶中
b.根据计算,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84消毒液
c.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将84消毒液倒入盛有约蒸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慢慢搅拌
e.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f.将稀释后的84消毒液沿玻璃棒注入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中
g.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使液面接近容量瓶上的刻度线
(3)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代号)。
A. 取用的84消毒液久置于空气中
B. 用量筒量取84消毒液后,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一并倒入烧杯中
C. 定容操作时,俯视刻度线
D. 定容后摇匀,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4)利用如图装置探究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产生黄绿色气体的原因,当注射器中的洁厕灵注入试管中时,可观察到湿润的淀粉试纸变蓝,支管口处产生黄绿色气体。
①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②上述装置存在缺陷,请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回答1条)。
③写出产生黄绿色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18.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需要提纯后才能综合利用。某同学利用给定试剂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设计了如图粗盐精制的实验流程。(提示:根据实验目的,请思考试剂的用量)
请回答:
(1)操作a和操作b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①是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如何检验溶液A中的硫酸根离子是否已经除干净___________。
(3)加入NaOH后,得到的沉淀B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试剂②是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加入试剂②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
(5)加入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盐酸的用量___________(填“少量”、“适量”或“过量)。
(6)如果加入试剂②后直接加盐酸,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9.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氯气性质的探究并制备无水FeCl3。查阅相关资料可知:①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②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装置B的作用为_______,同时用作安全瓶(监测实验时装置C中是否发生堵塞)。
(2)装置C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实验时装置C中Ⅰ、Ⅱ、Ⅲ处依次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填标号)。
选项 A B C D
Ⅰ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Ⅱ 碱石灰 无水CaCl2 浓硫酸 无水CaCl2
Ⅲ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3)E中冷水的作用为_______。
(4)若装置E中的导管连接g,则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连接g对该实验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
20. 为探究过氧化钠与和的反应产物成分,设计了如图实验:
(1)写出过氧化钠与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实验装置中D的作用是_______。
(3)请解释C装置中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_______。
(4)某兴趣小组探究反应后中型管中固体成分
①推测反应后中型管中固体成分可能为:a.;b.;c._______。
②为了验证与和的反应产物成分,他们将反应后的固体溶于水并进行如下具体操作: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 产生_______ 固体成分含有碳酸钠
Ⅱ.取适量Ⅰ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溶液中含_______
③由②中实验步骤Ⅰ和Ⅱ该兴趣小组得出结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蒸气反应固体产物和,请问该兴趣小组的结论_______(填“是”或“否”)正确,判断的理由是(结合化学方程式阐述):_______。
青岛十九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一化学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第Ⅰ卷题目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对应题目的代号上;第Ⅱ卷用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作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需要做“血液透析”,其原理与胶体的提纯有关
B. 铜制文物表面生成铜绿,它属于碱式盐
C. 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凝胶都可以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D. 湖水加入明矾可以净水,是由于明矾中铝离子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细菌和病毒而消毒
【答案】D
2.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胶体和溶液可以利用滤纸分离,这种提纯方式是渗析
B. 向煮沸的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 FeCl3溶液,可制得 Fe(OH)3胶体
C.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是一种物理现象
D.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C
3. 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容量瓶使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 25.0%,密度为1.19g/cm3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制过程只需要三种仪器即可完成
B. 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2.8 g
C.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烘干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
D. 所配得的NaClO消毒液在空气中光照,久置后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答案】D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相同条件下,1体积的CH4与1体积的CO、CO2的混合气体所含碳原子数相同
B. 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分子数相同
C. 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D. 将98g H2SO4溶解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答案】A
5. 根据反应①Fe+Cu2+=Fe2++Cu; ②2Fe3++Cu=Cu2++2Fe2+;③2Fe2++Cl2=2Fe3++2Cl-; ④HClO+H++Cl-=Cl2+H2O。可以判断出各微粒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HClO>Cl2>Fe3+>Cu2+>Fe2+ B. Cl2>HClO>Fe3+>Cu2+>Fe2+
C. Cl2>Fe3+>HClO>Cu2+>Fe2+ D. HClO>Cl2>Cu2+>Fe3+>Fe2+
【答案】A
6. 下列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Cu(OH)2和盐酸;Cu(OH)2和CH3COOH
B. BaCl2和Na2SO4;Ba(OH)2和(NH4)2SO4
C. NaHCO3和NaHSO4;Na2CO3和NaHSO4
D. NaHCO3和Ca(OH)2;Ca(HCO3)2和NaOH
【答案】C
7. 某同学欲探究与能否反应,设计装置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装置A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是长颈漏斗
B. 装置B中盛放碱石灰,目的是除去A中挥发出来的水蒸气和氯化氢
C. 装置A也可用于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制取
D. D中盛放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反应是否有水生成
【答案】C
8.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氯气和水反应:
B.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D. 少量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
【答案】D
9.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预期目的的是(已知: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氨气)
A. 图Ⅰ:比较和的热稳定性
B. 图Ⅱ: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图Ⅲ:除去中的
D. 图Ⅳ:a通入,然后b通入,c中放碱石灰
【答案】B
10. 在海洋碳循环中,通过下图所示的途径固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循环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 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为
C. 该循环减少了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D. 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之一为
【答案】C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矿物质水是指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了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而制成的。下图是某矿物质饮用水的部分标签,则对该饮用水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钾离子 氯离子 镁离子 硫酸根离子
A. 利用溶液可以检验该矿物质水中是否含有
B. 该饮用水中除上述四种离子外,无其他任何离子
C. 该矿物质水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D. 取该水样品,经过测定含有的物质的量为,则该水符合生产标准
【答案】BD
12. 教材中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存在氯气不方便携带和尾气未处理等方面的不足。某兴趣小组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下图是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甲高锰酸钾固体可换为二氧化锰
B. 装置丙的作用是除水
C. 装置丁中有黄色火焰,产生白烟
D. 装置戊的作用是氯气的尾气处理,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代替
【答案】BC
13. 下列关于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氢钠是常用的碱性膨松剂,其作用原理为
B. 用加热的方式除去溶液中的
C. 相同温度下,溶解度
D. 等质量的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多
【答案】B
14. 向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a点对应的溶液中:Na+、Mg2+、SO、NO
B. b点对应的溶液中:K+、SO、MnO、Cl-
C. d点对应的溶液中:F-、NO、Na+、ClO-
D. c点对应的溶液中:Na+、Ca2+、Mg2+、NO
【答案】BD
15. 粗盐除含有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兴趣小组制备精盐的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过程中步骤①⑤的操作分别是溶解、过滤
B. 实验过程中步骤④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Ba2+和Ca2+
C. 实验过程中步骤⑦中的蒸发所用到的仪器是酒精灯、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D. 实验过程中步骤②④互换,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综合题
16. (Ⅰ)现有下列物质。
①酒精②硫酸③④溶液⑤铁⑥小苏打⑦胶体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2)⑥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向⑦中逐滴滴加②的溶液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Ⅱ)在两份相同的溶液中,分别滴入浓度相等的、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4)图中曲线①代表滴加___________溶液的过程,曲线②中B点之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A、D点对应的溶液均显_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答案】(1) ①. ②⑥ ②. ①③
(2)
(3)刚开始时有红色的沉淀生成,继续滴加,红色沉淀溶解
(4) ①. 硫酸 ②.
(5)中性
17. 据光明网报道,陕西一名女子在打扫卫生时,误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使用,结果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某小组同学用84消毒液配制的溶液,并设计实验探究产生黄绿色气体的原因。
已知:ⅰ.84消毒液标签如下:
【产品名称】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规格】 浓度】 注意:①按一定比例稀释后使用 ②不得与酸性产品(如洁则灵)同时使用
ⅱ.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稀盐酸。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需用量筒量取上述84消毒液___________,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__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
(2)配制操作可分解成如下几步,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转移入容量瓶中
b.根据计算,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84消毒液
c.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将84消毒液倒入盛有约蒸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慢慢搅拌
e.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f.将稀释后的84消毒液沿玻璃棒注入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中
g.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使液面接近容量瓶上的刻度线
(3)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代号)。
A. 取用的84消毒液久置于空气中
B. 用量筒量取84消毒液后,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一并倒入烧杯中
C. 定容操作时,俯视刻度线
D. 定容后摇匀,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4)利用如图装置探究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产生黄绿色气体的原因,当注射器中的洁厕灵注入试管中时,可观察到湿润的淀粉试纸变蓝,支管口处产生黄绿色气体。
①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②上述装置存在缺陷,请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回答1条)。
③写出产生黄绿色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 ①. 7.5 ②. 容量瓶
(2)bdfagce (3)BC
(4) ①. ②. 在支管口处接气囊或连接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 ③. ClO-+Cl-+2H+=Cl2↑+H2O
18.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需要提纯后才能综合利用。某同学利用给定试剂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和盐酸,设计了如图粗盐精制的实验流程。(提示:根据实验目的,请思考试剂的用量)
请回答:
(1)操作a和操作b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①是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如何检验溶液A中的硫酸根离子是否已经除干净___________。
(3)加入NaOH后,得到的沉淀B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试剂②是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加入试剂②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
(5)加入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盐酸的用量___________(填“少量”、“适量”或“过量)。
(6)如果加入试剂②后直接加盐酸,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1) ①. 过滤 ②. 蒸发结晶
(2) ①. BaCl2溶液 ②. 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溶液浑浊,说明未除尽;反之,则说明已除尽
(3)Mg(OH)2 (4) ①. Na2CO3 ②. 、
(5) ①. 除去溶液中的和OH- ②. 适量
(6)CaCO3+2H+=Ca2++CO2↑+H2O、BaCO3+2H+=Ba2++CO2↑+H2O
19.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氯气性质的探究并制备无水FeCl3。查阅相关资料可知:①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②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装置B的作用为_______,同时用作安全瓶(监测实验时装置C中是否发生堵塞)。
(2)装置C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实验时装置C中Ⅰ、Ⅱ、Ⅲ处依次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填标号)。
选项 A B C D
Ⅰ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Ⅱ 碱石灰 无水CaCl2 浓硫酸 无水CaCl2
Ⅲ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3)E中冷水的作用为_______。
(4)若装置E中的导管连接g,则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连接g对该实验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
【答案】(1) ①. 分液漏斗 ②. 除去Cl2中混有的HCl
(2)D (3)使产物FeCl3冷凝
(4) ①. Cl2+2NaOH=NaCl+NaClO+H2O ②. 会造成产物FeCl3潮解而变质
20. 为探究过氧化钠与和的反应产物成分,设计了如图实验:
(1)写出过氧化钠与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实验装置中D的作用是_______。
(3)请解释C装置中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_______。
(4)某兴趣小组探究反应后中型管中固体成分
①推测反应后中型管中固体成分可能为:a.;b.;c._______。
②为了验证与和的反应产物成分,他们将反应后的固体溶于水并进行如下具体操作: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 产生_______ 固体成分含有碳酸钠
Ⅱ.取适量Ⅰ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溶液中含_______
③由②中实验步骤Ⅰ和Ⅱ该兴趣小组得出结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蒸气反应固体产物和,请问该兴趣小组的结论_______(填“是”或“否”)正确,判断的理由是(结合化学方程式阐述):_______。
【答案】(1)
(2)除去未反应的和水蒸气,排除对氧气检验的干扰
(3)过氧化钠与反应放热,烧杯内的温度升高,导致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部分氢氧化钙析出
(4) ①. ②. 白色沉淀 ③. ④. 否 ⑤. 反应后固体还可能含有少量未反应的,与水发生反应,生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