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泸州市高2022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指示区域内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留。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Mg 24 Ni 59
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我国突破EUV光刻技术,即将开启芯片新纪元!下列关于制造芯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制造芯片的半导体材料,常在过渡元素中去寻找
B. 酚醛树脂可用于制造光刻胶,它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 从石英砂到制造芯片的高纯硅,通常使用金属还原剂
D. EUV光刻技术制得的7nm及以下芯片,属于胶体
2. 光催化还原可助力碳中和,反应为:。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4种物质中有2种非极性分子 B. 反应物的VSEPR模型都是直线形
C. 反应共形成个σ键 D. 生成共转移个
3. 化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多糖和核酸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 蛋白质变性都有肽键断裂
C. 核苷酸间形成磷酯键连接成核酸 D. 结晶牛胰岛素属于蛋白质
4. 白藜芦醇具有抗肿瘤功效,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存在顺反异构体 B. 核磁共振氢谱有7组峰
C. 可与溶液反应 D. 可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5. 下列过程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SO2通入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B. 蓝色氯化四氨合铜溶于浓盐酸呈黄绿色:
C. 乙烯使酸性溶液褪色:
D. 向MgI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氯气:
6. 下列装置(夹持仪器省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装置
目的 A.牺牲阳极法实验证明Fe被保护 B.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
装置
目的 C.证明1-溴丁烷消去生成丁烯 D.证明非金属性:S>C>Si
A. A B. B C. C D. D
7. X、Y、Z、W、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短周期主族元素。由5种元素组成的某化合物是电池工业中的重要原料,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半径 B. 第一电离能:
C.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D. 电负性:
8. 苯甲酸苯甲酯常用于医药工业,其制备反应过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X是的同系物 B. Y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可能共平面
C. Z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D. 过程中涉及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9. 在非水溶剂中,将转化为化合物ⅱ的催化机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cOH不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 KI不能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C. 反应历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D. 该过程的总反应式:
10. 一种含镁、镍、碳3种元素的超导材料,镁原子和镍原子一起构成立方最密堆积(见图甲,部分原子省略),碳原子只填充在由镍原子构成的八面体空隙中。该立方晶胞在xy、xz、yz平面投影相同(见图乙),为两种原子投影的重合,晶胞棱长为ap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镍原子位于立方体的体心和面心
B. 组成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C. 该晶体的密度为
D. 每个Ni原子周围与其等距且最近的Ni原子数为8
11.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氨水滴入的溶液中 先产生白色胶状物,后溶解 是两性氢氧化物
B 向粉红色的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 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 存在转化:
C 向白葡萄酒中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紫色褪去 证明葡萄酒中含
D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A. A B. B C. C D. D
12.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性质 解释
A 酸性: 电负性,吸引成键电子的能力减弱,使O-H键中电子云偏向O的趋势变弱,更难电离出。
B 熔点:石墨>金刚石 碳碳键的键能:石墨>金刚石;碳碳键的键长:石墨<金刚石。
C 沸点: 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更大
D 溶解性: 阴离子半径越大,其电子云越容易被阳离子吸引变形,使离子键占比减少,共价键极性减弱,在极性溶剂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A. A B. B C. C D. D
13. 锂硫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b常用石墨烯嵌入S8的材料,S8生成多聚硫化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为负极
B. b极石墨烯起到导电作用
C. 放电时,b极可发生反应:
D. 充电时,转化为共失去2mol电子
阅读材料,照相底片未曝光的溴化银常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溶解并回收银。回答下列小题。
14. 常温下,向足量AgBr中滴加溶液,反应为和,其中与的关系如图所示(M代表,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所在曲线表示变化
B. 溶液中存在
C. 常温时AgBr的溶解度为
D. 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15. 从废定影液{主要含有等}中回收Ag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沉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 “沉银”与“焙烧”都涉及尾气回收处理
C. “滤液1”与“滤液2”的阳离子相同
D. “还原”可用惰性电极电解回收Ag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6~19题,共4题。)
16. 催化剂用于加氢合成甲醇,Cu是活性中心。并流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前体的实验步骤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总浓度为且物质的量之比为的混合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填名称)。
A. B. C. D.
(2)“并流沉淀”时,为调控两种溶液滴入的滴速,用传感器监测反应液pH,以获得最佳无定形(,若监测到pH偏低,可采取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在探究制备条件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实验中,图甲显示最适宜的pH范围是_______(选填“6~7””7~8”或“8~9”);图乙为测定“灼烧”所得催化剂前体的晶体结构图谱,该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实验。
(4)“陈化”前,进行“减压蒸氨”的目的是_______。
(5)研究发现,用溶液代替溶液,会降低催化剂活性。原因是_______。
(6)“灼烧”所得催化剂前体在催化加氢时,应优先通入_______并加热激活催化剂。
17. 氧化锆可用于特种陶瓷、固体电解质的生产。以锆石(主要成分为,常含少量Ti、Hf、Fe等元素)为原料,碱熔法生产并回收各种金属元素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Ti、Zr、Hf均为钛副族元素,它们的氧化物与NaOH熔融,生成溶解度较小且易水解的含氧酸盐(等)。
②。Zr元素在不同pH条件下的主要存在形式如下表:
pH <1 1~10 >10
Zr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
回答下列问题:
(1)Zr元素位于第五周期,其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碱熔”时常按物质的量加入锆石与NaOH,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滤液1”中的溶质是_______;“溶液X”中含有的金属元素主要有_______;
(3)“滤液2”中通空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沉淀Y”的化学式是_______。
(4)依据流程判断,可能属于_______氧化物(选填“酸性”、“碱性”或“两性”)。
(5)从“滤渣1”中分离提取的方法多样。上述方法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
18. 我国目前氨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首位。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
天然气重整制,先后经历以下过程:


(1)总反应的_______。常温下,①反应的,要使反应的,应_______(选填“升温”或“降温”)。
(2)生产时,②反应又分为:前后两段进行,其原因_______。
Ⅱ.合成氨
(3)合成氨反应在催化剂表面按下图机理进行:
步骤⑥破坏的是分子中孤电子对与铁原子的_______轨道(填符号)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决速步骤是_______(填序号)。
(4)以投入原料,分别在10MPa、20MPa、50MPa下,的平衡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_______。
②实际生产时,中混有少量稀有气体Ar。在保持450℃、20MPa下建立平衡,此时的平衡体积分数应为图中的_______(选填a、b或c),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_______。
③若起始时Ar的体积分数为x%,在下建立平衡,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25%,时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列出算式即可)
19. 从海鞘中分离得到的类似communesin家族的天然产物,具有抗病毒等多样生物活性。合成其中间体H的一条路线如下(略去部分试剂和条件,忽略立体化学)。
回答下列问题:
(1)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H分子中采用:杂化的碳原子数为_______。
(2)D→E可能产生副产物,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
(3)E→F中还有一种产物,其名称是_______。
(4)F→G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G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
(5)①反应中,DMAP的结构简式为:,其含有苯环不含的同分异构体共_______种。
(6)参照上述路线,由合成B有4步反应,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泸州市高2022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指示区域内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留。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Mg 24 Ni 59
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15题答案】
【答案】14. B 15. C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6~19题,共4题。)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D ②. 烧杯、玻璃棒
(2) ①. 加快水溶液的滴速或减慢混合溶液的滴速 ②. 或
(3) ①. 7~8 ②. X射线衍射
(4)减少与氨形成稳定配离子,提高催化剂前体产率
(5)催化剂中可能残留影响其性能
(6)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2) ①. ②. Zr和Hf
(3) ①. ②. 或
(4)两性 (5)大量使用盐酸和硝酸,腐蚀设备(增加废液处理的成本)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升温
(2)在以保证CO的转化(或反应)速率,降到以提高CO的转化率
(3) ①. d或“3d”或“” ②. ②
(4) ①. 50 ②. c ③. Ar降低了平衡混合气的分压,使平衡左(逆)移,的平衡体积分数下降 ④.
【19题答案】
【答案】(1) ①. 加成反应 ②. 10
(2) (3)碳酸单甲酯
(4) ①. 氧化剂 ②. 酰胺基、酯基
(5)6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