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3.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控制小球在水中的不同位置的探究活动,建立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并且能够利用这个科学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2·1·c·n·j·y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会做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训练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在实验探究“听话的小球”的过程中,初步具有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感受合作成功的愉悦。【来源:21·世纪·教育·网】2学情分析本课是首师大版科学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三年级的孩子刚刚上了两个多月的科学课,学生对科学的理解还知之甚少,科学课堂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教师要通过对空气占据空间的研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独立思考、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善于倾听和交流的习惯;渗透正确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证精神;启发学生的思维,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不断揭示事物本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体验合作研究的快乐。3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控制小球在水中的不同位置,感受到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道理。难点: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道理,实现学生原始思维水平的提升。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提出问题、集中话题1.创设情境,大胆推测(教师出示塑料小球和去底的塑料瓶)你看,老师给你带来了塑料小球,老师将塑料小球放入水中,小球会怎样?(漂在水面上)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瓶子,去掉了底,如果我将瓶子扣在小球上,竖直压入水中,你认为小球会在水中的什么位置?www.21-cn-jy.com2.学生推测,尝试说出理由。活动2【导入】(二)动手操作,观察现象1.引导:到底谁猜的对,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试试,哪位来?提示:注意双手把住瓶身,对着小球,竖直压入水底,大家认真观察小球在什么位置。(一生到讲桌上演示)2.学生分组尝试,观察现象3.汇报:小球位于瓶子的什么位置?哪位同学猜对了?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归纳问题:小球为什么在瓶底,怎么不在瓶子中间或瓶子上边?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想法5.小组展示活动3【活动】(三)交流讨论,得出结论1.引导:(1)这是一盒彩笔,彩笔中间空的部分被什么占据着?(彩笔),也就是说彩笔占据了彩笔盒的空间,如果往一满盒彩笔里再放一根彩笔,行吗?如果想放一根,需要怎么办?(取出一根再放)指学生说一说。21·世纪教育网(2)这个铅笔袋的空间呢?当它被装得很满时还能放学具吗?(随机出示学生的铅笔袋)(3)这个瓶子里有什么,它的空间被什么占据着?当把瓶子压入水底时,里面的空间被谁占据着?2.归纳解释:现在谁能解释为什么小球位于瓶底?(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水进不去,所以小球就在瓶子底部了)3.小结:空气占据空间活动4【导入】(四)拓展提升,深探“听话的小球”1.出示任务教师出示探究任务:要求把瓶子对着小球竖直压入水底,不许上下移动瓶子,你能控制小球分别在水底、水中、在水面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分组讨论,交流想法3.展示交流,说出想法估计:松紧盖子,来控制;用手堵住、松开小孔,来控制;倾斜瓶身,来控制……4.分组实验,观察现象(鼓励尝试多种方法)教师巡视时,提示,这种办法不错,还有其他办法吗?5.小组展示,交流提炼(1)学生交流:重点让学生描述清楚:怎么成功的?为什么就成功了?(2)通过控制小球在水中的不同位置,你能不能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总结一下小球听话的秘密在哪里?(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板贴实验现象、记录学生的原始语言,有利于学生归纳。)21cnjy.com6.深入探究,让小球反复听话(1)教师提出挑战性任务我们把瓶盖打开,空气跑出来了,水流进去了,球飘在了水面。现在不上下移动瓶子,你能不能想出办法,让小球到水底,再到水面,让小球反复听话。21·cn·jy·com(2)学生先设计方法,说出设计理由,师生完善实验方法、保证实验的成功率。(3)学生实验(4)学生展示,并解释道理用嘴吸气吹气就可以控制空气的进出,就能够控制小球反复上升和下降,让小球听话活动5【导入】(五)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师:这节课,我们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事实。其实,空气占据空间,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被应用到,课件呈现一些图片:同学们见过他们吗?21教育网师:你还知道哪些呢?空气或许还有其他的特征,让我们以后共同研究探索吧。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