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6.《摸一摸》习题(含答案) 【基础作业】一、选择题1.妈妈买了烤红薯,想知道它热不热,最直接的方法是用身体的哪个器官感知?( ) A. 眼睛 B. 耳朵 C. 皮肤 D. 鼻子 2.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背,能看到的皮肤表面特征是( ) A. 牙齿 B. 汗毛 C. 指甲 D. 头发 3.用手摸木块和砂纸,能感觉到的最大不同是( ) A. 颜色 B. 形状 C. 光滑和粗糙 D. 气味 4.下列做法中,能保护皮肤不受伤的是( ) A. 用手碰锋利的剪刀 B. 夏天在太阳下暴晒 C. 天冷出门戴手套 D. 用脏手抓挠皮 5.蒙上眼睛摸爸爸和妈妈的手能分辨出来,主要依靠皮肤的( )能力 A. 看颜色 B. 听声音 C. 闻气味 D. 感知软硬、粗糙二、填空题6.皮肤是我们的 器官,能帮助我们感知物体的各种特点。 7.皮肤表面有细细的 、小小的毛孔,还有纹理和褶皱。 8.用皮肤感觉物体的冷热、干湿,这种用触摸的方法其实也是一种 。 9.保护皮肤要注意:远离尖物防割伤、太阳大时戴帽子防 、天冷加衣防冻伤。 10.皮肤还是身体的 “保护罩”,能阻挡 、病菌等进入我们的身体。三、判断题11.手指和手背的皮肤灵敏度一样,都能清楚摸到物体的光滑和粗糙。( ) 12.夏天出门戴遮阳帽,是为了防止皮肤被太阳暴晒受伤。( ) 13.用皮肤摸橡皮感觉软软的,摸木块感觉硬硬的,这就是用触摸的方法观察。( ) 14.皮肤只能感觉到冷热,不能感觉到痛和痒。( ) 15.耳朵进水时可以单腿跳排水,皮肤进水不需要特别处理,对皮肤没伤害。( )【能力提升】四、简答题16.请简要说说 “摸一摸,猜一猜” 的游戏过程(以猜橡皮为例),皮肤帮我们发现了橡皮的哪些特点? 17.生活中我们要好好保护皮肤,请写出 2 种保护皮肤的做法,并说明这样做能避免皮肤受到什么伤害。五、综合题18.小红和同学做“摸物猜物”游戏,蒙上眼睛触摸桌上的物品,记录如下: 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1)小红猜对了( )个物品,猜错的是第( )个。 (2)小红猜错第④个物品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要想猜对物品,用皮肤触摸时需要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CBCC5. D 6.触觉7. 汗毛8. 观察9. 暴晒10. 尘土(或水、有害光线等,合理即可) 11.×12. √13. √14. ×15. × 16.过程:蒙上眼睛,用手轻轻触摸物品,感觉它的软硬、形状、光滑程度,再猜测是什么。皮肤帮我们发现橡皮是软软的、方方的、表面光滑的,这些特点能让我们猜对是橡皮。 17.① 远离锋利的剪刀,能避免皮肤被割伤流血;② 冬天出门戴手套,能防止皮肤被冻伤红肿,让皮肤保持健康。 18.(1)3;④(2)因为玻璃球和橡皮都是硬硬的、表面光滑的,小红没摸到“圆圆的”和“方方的”形状差异,导致猜错。(3)要仔细触摸物品的软硬、形状、光滑粗糙等多个特点,结合这些特点来猜测。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课题 6. 摸一摸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明确皮肤是触觉器官,能说出皮肤表面有汗毛、毛孔等特征,知道其能感知冷热等属性且具保护作用,理解护肤重要性。 科学思维:通过不同部位触摸物体,建立“皮肤感觉→物体属性”的判断逻辑,能结合触觉差异区分物体,培养触觉思维。 探究实践:能观察皮肤特征,用手指、手掌等部位触摸辨物体属性,参与 “摸物猜物”游戏,准确描述触觉感受。 态度责任:养成爱护皮肤的良好习惯,树立触觉安全意识,激发用皮肤探索世界的兴趣,乐于分享触摸发现。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皮肤的表面特征与触觉功能;记住3种核心护肤方法;理解“触摸即观察”。难点:区分不同部位皮肤的触觉灵敏度;准确用语言描述触觉感受;落实“安全触摸”规范。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与问题 1.出示道具:妈妈买了烤红薯,怎么知道它热不热?用眼睛能看出来吗?(引导学生尝试用手碰) 2.引出主题:皮肤能帮我们‘摸’出答案!(板书:摸一摸)今天我们认识皮肤,解锁触摸的秘密! 3.安全约定:等下要摸很多东西,记住:先看再摸、不碰尖硬物、轻轻摸不撕扯,能做到的举小手! 环节二、探究与实践 活动一:了解我们的皮肤。 1.观察皮肤表面:“拿出放大镜,看看自己的手背,发现了什么?”出示皮肤特写图:“细细的是汗毛,小孔是毛孔,还有纹理和褶皱!” 2.播放科普视频:1分钟“皮肤的秘密”(画面:汗毛、毛孔功能,配旁白:“皮肤是保护罩哦!”),提问:“视频里说皮肤能挡住什么?” 小结特征:皮肤有汗毛、毛孔,还是保护罩,能挡尘土和病菌! 3.分发“触摸体验包”:“用手指、手掌心、手背分别摸木块和砂纸,说说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手指最敏感,能摸出光滑或粗糙!” 4.感知多样属性:“再摸湿毛巾和干纸巾(冷热)、海绵和木块(软硬),把感觉填到表格里!” 5.小结功能:皮肤是我们的触觉器官。通过皮肤,我们能感觉到物体的冷热、干湿、软硬、光滑粗糙,还能产生痛和痒等感觉。 6.布置游戏:每组选1人,摸纸盒箱里的文具,说说‘我摸到的是____,因为它____’ 示范引导:“比如摸到橡皮,可说‘软软的、方方的,是橡皮!’” 7.奖励互动:猜对的同学贴‘触摸小能手’贴纸! 活动二:了解保护皮肤的做法。 1.展示图片:画面展示割伤流血、暴晒脱皮、冻伤红肿的后果及预防方法,提问:“怎么保护皮肤不受伤?” 2.梳理方法:带领念儿歌“尖物远离防割伤,太阳大了戴帽挡,天冷加衣防冻伤,皮肤健康真漂亮!” 3.拓展填表:“你还知道什么护肤方法?(如‘勤洗手’‘不抓挠’)填在表格里!” 环节三、反思与评价 1.回顾反思:用皮肤感觉物体的冷热、干湿等,就是用触摸的方法观察。 2.出示评价表:“看看自己做到了吗?”,符合的贴星星。 3.奖励贴纸:给得 3 颗星星的学生贴“护肤小能手。 环节四、拓展与迁移 1.布置任务:小朋友蒙上眼睛,摸手分辨爸爸妈妈,靠的是什么?(引导:皮肤的触觉) 2.播放视频: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玩这个游戏,明天分享发现! 环节五、巩固与练习 1.填空题 (1)皮肤是我们的 器官,能帮我们感知物体的冷热、干湿等特点。 (2)皮肤表面有细细的 、小小的毛孔,还有清晰的纹理和褶皱。 (3)用皮肤触摸物体获取信息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 方法。 (4)保护皮肤要做好“三防”:防割伤、防暴晒、防 。 2.选择题 (1)妈妈买了烤红薯,想知道它热不热,最直接的感知器官是( ) A. 眼睛 B. 耳朵 C. 皮肤 D. 鼻子 (2)用放大镜观察手背,能清晰看到的皮肤表面特征是( )。 A. 汗毛 B. 牙齿 C. 头发 D. 指甲 (3)用手分别触摸木块和砂纸,最明显的触觉差异是( )。 A. 颜色不同 B. 光滑与粗糙 C. 气味不同 D. 形状不同 3.判断题 (1)手指和手背的皮肤灵敏度相同,都能准确摸出物体的光滑程度。( ) (2)夏天出门戴遮阳帽,是为了防止皮肤被暴晒受伤。( ) (3)摸橡皮感觉软、摸木块感觉硬,这就是用触摸的方法观察。( ) (4)皮肤只能感知冷热和软硬,不能感觉到痛和痒。( ) (5)皮肤进水后不用处理,因为它能自行阻挡水分伤害身体。( ) 环节五、总结与评价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今天我们认识了皮肤的汗毛、毛孔,知道它能摸出冷热、软硬,学会了保护皮肤,还知道摸也是观察! 2.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3.作业布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玩“摸物猜物”游戏,用“软软的/硬硬的”描述。板书设计 6.摸一摸 皮肤的特征:有汗毛、毛孔、纹理、褶皱 皮肤的功能: 触觉:冷热、干湿、软硬、光滑粗糙 保护:挡水、尘土、病菌、有害光线 爱护皮肤: 防割伤(远离尖物) 防暴晒(戴帽/涂防晒) 防冻伤(天冷加衣)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辨红薯冷热”导入贴合生活,放大镜观察皮肤、触摸体验包实操让知识点具象化,护肤儿歌易记,学生参与度100%,能准确描述触觉感受。 存在不足:约1/3学生用语言描述触觉时词汇单一(多为“软/硬”,缺“光滑/ 粗糙”);部分学生触摸时用力过猛(需反复提醒);护肤方法的实操演示不足。 改进措施:提前准备“触觉词汇卡”(贴“光滑”“粗糙”等图文);给触摸物品贴“轻摸提示贴”;课后布置“护肤动作打卡”(画戴帽/加衣),家校配合强化习惯。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第6课 摸一摸第二单元 观察有方法青岛版六三制(新教材)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观念明确皮肤是触觉器官,能说出皮肤表面有汗毛、毛孔等特征,知道其能感知冷热等属性且具保护作用,理解护肤重要性。科学思维通过不同部位触摸物体,建立“皮肤感觉→物体属性”的判断逻辑,能结合触觉差异区分物体,培养触觉思维。探究实践能观察皮肤特征,用手指、手掌等部位触摸辨物体属性,参与 “摸物猜物”游戏,准确描述触觉感受。态度责任养成爱护皮肤的良好习惯,树立触觉安全意识,激发用皮肤探索世界的兴趣,乐于分享触摸发现。核心素养情境与问题妈妈给你买了一个烤红薯。情境与问题怎样知道红薯的冷热呢 探究与实践活动一:了解我们的皮肤。皮肤表面有什么 探究与实践皮肤表面有什么 汗毛毛孔纹理褶皱探究与实践了解我们的皮肤。探究与实践用皮肤接触物体,有什么发现 用不同部位的皮肤触碰木块,我能感觉……探究与实践用皮肤接触物体,有什么发现 感觉软硬感觉干湿探究与实践用皮肤接触物体,有什么发现 感觉冷热我还有痛、痒等感觉……探究与实践皮肤是我们的触觉器官。通过皮肤,我们能感觉到物体的冷热、干湿、软硬、光滑粗糙,还能产生痛和痒等感觉。探究与实践用皮肤接触物体,有什么发现 皮肤又是一个很好的保护罩,能阻挡水、尘土、病菌和有害光线等进入身体。探究与实践摸一摸,猜一猜。我摸到的可能是橡皮,因为……探究与实践活动二:了解保护皮肤的做法。防止割伤防止暴晒防止冻伤探究与实践活动二:了解保护皮肤的做法。我还知道保护皮肤的做法有……探究与实践活动二:了解保护皮肤的做法。反思与评价用皮肤感觉物体的冷热、干湿等,就是用触摸的方法观察。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蒙上眼睛,这通过摸手来分辨爸爸、妈妈。拓展与迁移一、填空题1.皮肤是我们的 器官,能帮我们感知物体的冷热、干湿等特点。2.皮肤表面有细细的 、小小的毛孔,还有清晰的纹理和褶皱。3.用皮肤触摸物体获取信息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 方法。4.保护皮肤要做好“三防”:防割伤、防暴晒、防 。巩固与练习触觉汗毛观察冻伤1.妈妈买了烤红薯,想知道它热不热,最直接的感知器官是( )A. 眼睛 B. 耳朵 C. 皮肤 D. 鼻子2.用放大镜观察手背,能清晰看到的皮肤表面特征是( )A. 汗毛 B. 牙齿 C. 头发 D. 指甲3.用手分别触摸木块和砂纸,最明显的触觉差异是( )。A. 颜色不同 B. 光滑与粗糙 C. 气味不同 D. 形状不同BC巩固与练习二、选择题A1.手指和手背的皮肤灵敏度相同,都能准确摸出物体的光滑程度。( )2.夏天出门戴遮阳帽,是为了防止皮肤被暴晒受伤。( )3.摸橡皮感觉软、摸木块感觉硬,这就是用触摸的方法观察。( )4.皮肤只能感知冷热和软硬,不能感觉到痛和痒。( )5.皮肤进水后不用处理,因为它能自行阻挡水分伤害身体。( )√×巩固与练习三、判断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6《摸一摸》(分层作业).docx 2.6《摸一摸》(教学设计).docx 2.6《摸一摸》(教学课件).pptx p16.mp4 p20.mp4 p7.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