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摸底考试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摸底考试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一上学期 9月开学摸底考试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设集合 = = 2 + 1, ∈ , = = 3 , ∈ ,则 ∩ = .
2.已知 、 是两个集合,定义运算: = ∈ 且 ,若 = 2,3,6 , = 1,2,3,4,5 ,则
= .
3.已知 ∪ 1,2 = 1,2,3 ,则集合 所有可能的个数是 个.
4.对于集合 , ,定义 = ∈ 且 , = ( ) ∪ ( ).设 = = | | , ∈ ,
= = ( 1)2 + 2 , ∈ ,则 = .
5.有下面四个结论:
①0 与{0}表示同一个集合;
②集合 = {3,4}与 = {(3,4)}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方程( 1)2( 2) = 0 的所有解的集合可表示为{1,1,2};
④集合{ |4 < < 5}不能用列举法表示.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填写序号).
6.已知集合 = { ∣ 5 < < 3, ∈ },则下列集合是集合 的子集的是 . (填序号)① = 3,0,1 ;
② = 1,0,1,2 ;③ = { ∣ < < 1, ∈ };④ = | | ≤ 3, ∈ N .
7 6.集合 = 3 ∈ 且 ∈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
8.已知集合 = ( , ) + = + 1 , = ( , ) + = 2 ,其中 为实数,当 ∩ ≠ ,则 满足
的条件是 .
9.集合 = ∣ = 2 + 1, ∈ , = ∣ = 4 + 1, ∈ ,则 . (填“ ”“ ”“ ”或“ ”)
10.向 50 名学生调查对 、 两事件的态度,有如下结果:赞成 的人数是全体的五分之三,其余的不赞成;
赞成 的比赞成 的多 3 人,其余的不赞成;另外,对 , 都不赞成的学生数比对 , 都赞成的学生数的
三分之一多 1 人,问对 , 都赞成的学生和都不赞成的学生各有 人.
11.设 、 是非空集合,定义 = { | ∈ 且 },若 = { |1 ≤ ≤ 2020, ∈ }, = { |2 ≤ ≤
2023, ∈ },则 =
12.若规定由整数组成的集合 = {0,1,2, , }, ≥ 10, ∈ N 的子集{ 1, 2, 3, , }为 的第 个子集,其
中 = 2 1 + 2 2 + 2 3 + … + 2 ,则 的第 2024 个子集是 .
二、单选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 1页,共 7页
13.已知集合 = | = 3 , ∈ N , = | = 3 + 1, ∈ N , = | = 3 + 2, ∈ N ,若 ∈ , ∈ ,
∈ ,则下列结论中可能成立的是( )
A. 2021 = + + B. 2021 = C. 2021 = + D. 2021 = ( + )
14.设集合 = 21 + + 1 > 0 , 2 = 2 + + 2 > 0 , 21 = + + > 0 , 2 = 2 +
2 + > 0 ,其中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任意 , 1是 2的子集;对任意 , 1不是 2的子集
B.对任意 , 1是 2的子集;存在 ,使得 1是 2的子集
C.对任意 , 1不是 2的子集;对任意 , 1不是 2的子集
D.对任意 , 1不是 2的子集;存在 ,使得 1不是 2的子集
15 3 1.集合 = ≤ ≤ + 4 , = 3 ≤ ≤ ,且 、 都是集合 0 ≤ ≤ 1 的子集,若把
叫做集合 ≤ ≤ 的长度,那么集合 ∩ 的长度的最小值为( )
A. 2 1 1 53 B. 12 C. 3 D. 12
16.设集合 = 2 + 2 3 > 0 ,集合 = 2 2 1 ≤ 0, > 0 ,若 ∩ 中恰有一个整数,则实
数 的取值范围( )
A. 0, 3 3 4 34 B. 4 , 3 C. 4 , 2 D. (1, + ∞)
三、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正整数集合 = 1, 2, 3, 4 , = 2, 21 2, 23, 24 ,其中 1 < 2 < 3 < 4, ∩ = 1, 4 ,且 1 +
4 = 10, ∪ 中所有元素之和为 124,求 .
18.设集合 = { ∣ 2 < < 3}, = { ∣3 < ≤ + 1};
(1)若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若 ∩ =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19.设 = { | 2 + 2 19 = 0}, = { | 2 5 + 6 = 0}, = { | 2 + 2 8 = 0}
(1) ∩ = ∪ ,求 的值;
(2)若 ∩ 非空,且 ∩ = ,求 的值;
(3) ∩ = ∩ ≠ ,求 的值.
20.(1)已知 = { < 3或 > 1}.若 = { < 3 + 1或 > + 2}, ,求 的取值范围.(2)若 =
+ 2 < < 3 + 1 , ,求 的取值范围.
21.已知集合 为非空数集.对于集合 ,对 中任意两个不同元素相加得到的和取绝对值,将这些绝对值重新
组成一个新的集合,对于这一过程,我们定义为“自相加”,重新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 的 1 次自相加集
第 2页,共 7页
合”,再进行 1 次“自相加”操作,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 的 次自相加集合”.若集合 的任意 次自
相加集合都不相等,则称集合 为“完美自相加集合”,同理,我们可以定义出“ 的 1 次自相减集合”,
集合 的 1 次自相加集合和 1 次自相减集合分别可表示为: + = ∣ = | + |, ∈ , = { ∣ = |
|, , ∈ }.
(1)已知有两个集合,集合 = 1,2,3,4 ,集合 = = 2 + 1, ∈ Z ,判断集合 和集合 是否是完美自
相加集合,并说明理由;
(2)对(1)中的集合 进行 11 次自相加操作后,求:集合 的 11 次自相加集合的元素个数;
(3)若 0 ≤ ≤ 2025 且 ∈ N,集合 = ∣ ≤ ≤ 2025, ∈ N , + ∩ = ,求: 的最小值.
第 3页,共 7页
参考答案
1. = 6 + 3, ∈
2. 1,4,5
3.4
4. < 0 或 > 2
5.④
6.④
7.解:∵ 63 ∈ ,
∴ 3 = 1,2,3,6, 1, 2, 3, 6,
即 = 2,1,0, 3,4,5,6,9.
∵ ∈ ,
∴ = 0,1,2,4,5,6,9 .
8. ≠ 1
9.
10.21 和 8
11.{2021,2022,2023}
12.{3,5,6,7,8,9,10}
13.
14.
15.
16.
17.解:∵ ∩ = 1, 4 ,∴ 1, 4必分别是某两个整数的平方,
又 1 < 2 < 3 < 4, 1 + 4 = 10,∴ 1 = 1, 4 = 9,
又 1 = 1 < 2 < 3 < 4 = 9,集合 中元素都为正整数,∴ 3 ∈ .
若 2 = 3,则 ∪ = {1,3, 3, 9, 32, 81} ∴ 1 + 3 + 3 + 9 + 32 + 81 = 124 解得 3 = 5(负值舍去);
若 3 = 3,则 ∪ = {1,3, 2, 9, 22, 81} ∴ 1 + 3 + 2 + 9 + 22 + 81 = 124,解得 2 = 5(负值舍去),但与
2 < 3矛盾,舍去
∴ 2 = 3, 3 = 5, = {1,3,5,9}
第 4页,共 7页
故答案为 = {1,3,5,9}
18.解:(1)由题意,集合 = { ∣ 2 < < 3}, ,需分为 = 和 ≠ 两种情形进行讨论:
当 = 时,3 ≥ + 1,
1
解得, ≥ 2,满足题意;
当 ≠ 时,
因为 ,
3 ≥ 2
所以 + 1 < 3 ,
3 < + 1
2
解得, 3 ≤ <
1
2,
2
综上所述,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3 , + ∞).
(2)由题意,需分为 = 和 ≠ 两种情形进行讨论:
当 = 时,3 ≥ + 1,
1
解得, ≥ 2,满足题意;
当 ≠ 时,
因为 ∩ = ,
+ 1 ≤ 2
所以 3 < + 1,解得 ≤ 3,
3 ≥ 3
或 3 < + 1无解;
1
综上所述,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3] ∪ 2 , + ∞ .
19.解:(1) ∵ = { | 2 5 + 6 = 0} = { | 2 3 = 0} = 2,3 , ∩ = ∪ ,
∴ = .
∴ 2 和 3 是方程 2 + 2 19 = 0 的两个根,
∴ 2 + 3 = 2 × 3 = 2 19 , ∴ = 5.
(2) = { | 2 + 2 8 = 0} = { | 2 + 4 = 0} = 2, 4 ,∵ ∩ 非空且 ∩ = ,
∴ 与 有公共元素而与 无公共元素,
∴ 3 ∈ ,∴ 9 3 + 2 19 = 0,解得 = 2,或 = 5.
第 5页,共 7页
当 = 2 时, = 3, 5 满足题意;
当 = 5 时, = 2,3 此时 ∩ = {2}不满足题意,
∴ = 2.
(3) ∵ ∩ = ∩ ≠ ,∴ 2 ∈ ,
∴ 4 2 + 2 19 = 0,解得 = 3, = 5.
当 = 3 时, = 2, 5 满足题意;
当 = 5 时, = 2,3 不满足题意,故 = 3.
20.解:(1) 即 的范围小于 的范围.
当 3 + 1 > + 2 1,即 > 2时, = R,满足 ;
当 3 + 1 ≤ + 2 1 3 + 1 ≥ 3①,即 ≤ 2时,要使 ,由图 1 得 , + 2 ≤ 1②
4①②等号不同时成立,解得 3 ≤ ≤ 1.
4
综上所述, 的取值范围为 3 ≤ ≤ 1或 >
1
2 .
(2) 即 的范围小于 的范围.
要使 ,优先考虑 是否为空集.
当 3 + 1 ≤ + 2 1,即 ≤ 2时, = ,满足 ;
1
当 3 + 1 > + 2,即 > 2时,要使 ,由图 2 得 3 + 1 ≤ 3 或 + 2 ≥ 1,
≥ 1. 1 1解得 又因为 > 2,所以 > 2.
综上所述, 的取值范围为 R.
21.解:(1) 是完美自相加集合, 不是完美自相加集合.
理由如下:
第 6页,共 7页
因为集合 = 1,2,3,4 ,所以 + = 3,4,5,6,7 ,由此可知集合自相加后,新的集合中最小的元素为自相加之
前的集合中的最小两个元素之和,所以显然集合 = 1,2,3,4 的最小两个元素为 1,2,所以 +中的最小元素
为 1 + 2 = 3 同理,2 次自相加后得到的集合中的最小元素是 3 + 4 = 7.依照这样的规律,对集合 =
1,2,3,4 进行任意次自相加操作后,最小值总在变大,故不可能有相等集合,所以 是完美自相加集合;
因为集合 = = 2 + 1, ∈ Z 表示所以奇数构成的集合,任何两个奇数相加的和都是偶数,所以 + =
= 2 , ∈ Z ,为所有偶数构成集合;所以对 + = = 2 , ∈ Z 再进行一次自相加操作,因为任意
两个偶数相加的和还是偶数,故后面集合不管进行多少次相加都与 + = = 2 , ∈ Z 相同;故 不是完
美自相加集合.
(2)由自相加性质可知,对于集合 = 1,2,3,4 ,进行一次自相加,得到集合的最小值必然是原来集合的两
个最小元素值之和,得到的最大值为原来集合的两个最大元素值之和,且中间必然是连续的整数元素;
所以对集合 = 1,2,3,4 进行 1 次自相加之后,得到的集合最小两个元素为 3,4,最大的两个元素为 6,7;
进行第 2 次自相加,得到的集合最小两个元素为 7,8,最大的两个元素为 12,13;
进行第 3 次自相加,得到的集合最小两个元素为 15,16,最大的两个元素为 24,25;
进行第 4 次自相加,得到的集合最小两个元素为 31,32,最大的两个元素为 48,49;
进行第 5 次自相加,得到的集合最小两个元素为 63,64,最大的两个元素为 96,97;
进行第 6 次自相加,得到的集合最小两个元素为 127,128,最大的两个元素为 192,193;
进行第 7 次自相加,得到的集合最小两个元素为 255,256,最大的两个元素为 384,385;
进行第 8 次自相加,得到的集合最小两个元素为 511,512,最大的两个元素为 768,769;
进行第 9 次自相加,得到的集合最小两个元素为 1023,1024,最大的两个元素为 1536,1537;
进行第 10 次自相加,得到的集合最小两个元素为 2047,2048,最大的两个元素为 3072,3073;
进行第 11 次自相加,得到的集合最小两个元素为 4095,4096,最大的两个元素为 6144,6145;
因为集合 的 次自相加集合中的元素都是连续的整数,所以集合 进行 11 次自相加操作后的元素个数为
6145 4095 + 1 = 2051.
(3)因为 0 ≤ ≤ 2025 且 ∈ N,集合 = ∣ ≤ ≤ 2025, ∈ N ,
所以 + = ∣2 + 1 ≤ ≤ 4049, ∈ N , = ∣1 ≤ ≤ 2025 , ∈ N ,
要使 + ∩ = ,须使 2 + 1 > 2025 > 2024,所以 3 = 674
2
3,又因为 ∈ N,故 的最小值为 675.
第 7页,共 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