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节“万紫千红”的现代农业新课导入想一想,农业是什么?农业就是种植农作物吗?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我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主要靠发展农业解决。我们穿的棉、麻、毛、丝服装,使用的纸张、木质家具等,也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部门。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东西之间、南北之间的差异。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青藏高原气候寒冷,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以畜牧业为主。长城沿线以北冬寒夏暖,粮食作物春播秋收,一年只收获一次。秦岭—淮河以北到长城沿线,小麦可以越冬,一年内可以种植小麦、玉米两季作物。秦岭—淮河以南到南岭,一年可以种植两季水稻,柑橘等亚热带经济作物可以越冬。南岭以南冬暖夏热,粮食作物可以一年收获三次,还能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地区农业部门东部农区西部牧区分界线:与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大致重叠种植业、林业和渔业,其中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草原、荒漠广布,畜牧业地位重要,种植业一般分布在有灌溉条件的绿洲。地区主要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旱地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具备灌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种植水稻。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海南岛、西双版纳等热带地区可种植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水田秦岭—淮河线降水温度带气温干湿地区我国超过3/4的耕地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其中东部农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90%以上。近年来,东部农区的黑龙江等北方省级行政区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粮食产量的全国占比(2018—2020年平均)稻谷主要产自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其他32%黑龙江14%四川7%安徽7%湖北9%江苏9%江西10%湖南12%其他20%河南28%江苏10%河北11%安徽12%山东19%小麦在华北平原产量最大黑龙江14%吉林11%内蒙古11%山东10%河南9%河北8%辽宁7%其他30%玉米主要产自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中国出产稻谷、小麦、玉米的主要省级行政区(2020年)我国超过80%的棉花产自新疆,约90%的油菜籽产自长江流域,超过85%的糖料产自云南、广东、广西。图为新疆正在机械化采收的棉花田。思与学哪些农产品能成为地理标志产品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到以“地名+产品名”命名的农产品,如五常大米、库尔勒香梨。这些农产品经认证后被称为地理标志产品。为什么它们能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呢?地理标志产品是有突出地域特色的优质产品。其品质特性依赖于产地特定的自然环境,并受特定的生产、加工工艺影响,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地理标志产品体现了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发展地理标志产品,既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又可提升当地的知名度。活动1.结合图2.5,概括我国高标准农田分布的主要地形类型。中国主要地形区平原、盆地。认识我国高标准农田的分布2.结合图4.1,描述高标准农田分布与400毫米年降水量线的关系。中国农业区域差异高标准农田大致分布于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以东。3.结合图4.2,概括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5%以上的省级行政区与高标准农田分布的对应关系。4.查找资料,了解你家乡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粮食产量的全国占比(2018—2020年平均)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5% 以上的省级行政区在高标准农田的分布范围内。科技助力农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提升,人均粮食占有量显著增加,饮食结构明显改善,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吃饱吃好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粮食年产量的变化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病虫害防御能力的提升、农业机械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袁隆平(1930—2021)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推广,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我国人均耕地少,还面临着耕地退化、水资源短缺,以及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等问题。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依靠科学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发展路径,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活动1.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讨论我国不同气候类型区发展设施农业需要调控的主要气候条件。热带雨林气候区:湿度、光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度、光照。温带季风气候区:湿度、温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湿度、温度。高原山地气候区:湿度、温度。2.从土地资源利用的角度,讨论我国发展设施农业的意义。发展设施农业,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农业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科技助力农业发展板书设计农业发展实现从温饱不足到吃饱吃好的历史性转变农业科技快速发展依靠科学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发展路径随堂练习【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且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高产稳产的耕地。中国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主要分布示意图1.我国高标准农田______。A.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 B.东部多、西部少C.在黄河上游地区无分布 D.青藏区连成一片2.各地高标准农田的自然环境特征与利用方式合理的是______。东南区位于低纬度地区——水热充足,可以实现一年两熟到三熟长江中下游区河湖众多——挖塘养鱼,发展多种经营黄淮海区有灌溉水源——大力发展水稻种植西南区山区面积广阔——将全部梯田建成高标准农田BA3.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意义是______。① 提高粮食产量 ② 促进农民增收 ③ 改变农作物生长习性 ④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藏粮于地】粮仓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石。粮仓的空气湿度和温度经过精密调控,有利于贮藏。智慧粮仓主要采用电子测温、机械通风、内环流控温系统等科学储粮技术,减少贮藏粮食过程中造成的损失。4.完成结构图,分析说明科技在粮食贮藏中的作用。机械通风温度呼吸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国农业的发展.mp4 科技强农.mp4 第一节 农业.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