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双周练(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荆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双周练(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荆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双周练
地理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
项。
读某地区水平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D
C
Z
E
D
D2
0
·花岗岩
E
:矽卡岩、角岩
中+
0
下N玄武岩
1.与图中矽卡岩、角岩属于同一类型的岩石是()
A.石灰岩
B.页岩
C.大理岩
D.花岗岩
2.据图,该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为()
A.断层L1早于断层L2
B.岩浆侵入晚于岩浆喷出
C.花岗岩形成早于断层L1
D.岩层褶皱晚于岩浆侵入
四川省康定市瓦约村遗址在澜沧江一处废弃古河道里。下图为瓦约村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0
400
、3400/
等高线/m
河流
古河道
达德沟
村落
30
泥石流堆积体
阶地边界
断层
3.与瓦约村沟谷沉积物相比,达德沟沟谷沉积物()
A.粒径大,磨圆度差
B.粒径大,磨圆度好
C.粒径小,磨圆度差
D.粒径小,磨圆度好
地理试卷第1页,共8页
4.推测瓦约村古河道演化过程正确的是()
堆积体
达德沟
达德沟
达德沟
达德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08
◆J侏罗系
●甲
T三叠系
S,中志留系
S下志留系
300
O,上奥陶系
O中奥陶系
450
0
等高线(m)
200m
150S
地层界线

■断层线
5.甲乙间为()
A.向斜谷
B.向斜山
C.背斜谷
D.背斜山
6.断层线与各地层间形成的先后顺序由早到晚依次为()
A.断层、O2、O3、S1
B.O3、S1、S2、断层
C.S1、S2、T、断层
D.断层、O3、S1、S2
某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其地形剖面如图1所示。图2呈现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其中①②③④
分别代表不同的地质作用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海拔/m
盆地
台地
山脉
沉积物


1500

1000

AAAAA
500


0
淤积层
角砾岩画页岩
↓②
洪积层
四砾岩目石灰岩
地幔

500
翅较老洪积层风砂岩花岗岩
图1
图2
7.图1中所示山脉的地质构造属于下列哪一种()
A.地堑
B.背斜
C.向斜
D,地垒
8.图1中盆地的形成,主要与哪种作用相关()
A.流水侵蚀B.冰川堆积
C.板块挤压
D.断裂下陷
9.若图2示意地壳物质循环,那么花岗岩的形成对应的地质作用应为()
A.①
B.②
C.③
D.④
地理试卷第2页,共8页荆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双周练
地理参考答案
1.C 2.A 3.A 4.B 5.D 6.B 7.C 8.D 9.A 10.D
11.B 12.A 13.D 14.A 15.C 16.B 17.C 18.B 19.D 20.A
21.C 22.B 23.C 24.B 25.D
26.(1)①地壳运动——岩层发生了变形,岩层错动。②岩浆活动——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
③变质作用——元古宙变质岩层。 6分
(2)岩层受挤压(内力作用),向上拱起为背斜,形成山岭;背斜顶部受张力产生裂隙,再被侵蚀(外力作用)成台地。 4分
(3)庐山的组成物质逐渐被风化、侵蚀成碎屑——河水等外力搬离原地——于湖盆、平原或滨海等低地沉积——固结成岩,形成新的岩石(合理即可)。 6分
27.(1)①肇兴侗寨的蜡染作坊分布不均、多位于寨子的中心区域,便于游客访问和体验;
②沿河分布,水源充足,便于蜡染生产; ③靠近道路便于蜡染的产品和原料运输;
④靠近鼓楼分布(接近人口密集区),便于人们就近从事蜡染生产活动。(任答三点得6分)
(2)①蜡染依赖手工制作,工艺复杂且耗时,产量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②家庭作坊式生产缺乏统一质量标准,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市场信任度;
③初期合作社规模小资源整合不足,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与供应链优势;
④产品种类单一,市场影响力弱;
⑤市场销售渠道狭窄,产品销售市场范围小。(任答四点得8分)
(3)①当地民族特色及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活用品相结合,拓宽产品类型及销售市场;
②发挥当地旅游特色,在侗寨核心景区设立蜡染体验馆,设计非遗体验项目,增强游客参与感,提升蜡染产品文化影响力;
③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改变原有家庭作坊模式,标准化生产蜡染产品,保障产品质量和产量。(任答两点得4分)
28.(1)加剧交通拥堵;产生噪声污染;加大管理难度。4分
(2)高效集约用地,为多元化经营商业拓展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商贸氛围;形成集聚效应,为高端酒店公寓提供目标客户。6分
(3)发展立体交通,缓解交通拥堵;增加换乘方式,提高交通便利性;增加公交选择,减轻环境污染。6分
地理试卷 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