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2.2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 双减作业本--商务星球版(2024)八上(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2.2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 双减作业本--商务星球版(2024)八上(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双减作业本: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
1.运用地图,归纳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了解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培养学生区域认识素养(重点)。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及影响,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素养(难点)
分析降水量分布状况是认识区域差异的重要内容。图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和四地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年降水量( )
A.随纬度升高而逐渐增加 B.沿北纬40°线自东向西递增
C.沿东经120°线自北向南递减 D.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四地中( )
A.甲地降水季节变化最大 B.乙地雨季最长
C.丙地7月降水量最大 D.丁地年降水量最大
读下列各种形式的地理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从图①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特点是( )
A.年际变化大 B.年际变化小 C.降水均匀 D.地区分布不均
4.图③说明了我国降水的特点是( )
A.夏秋多雨 B.全年多雨 C.终年湿润 D.冬季多雨
读秦岭-淮河示意图,回答5-6
5.下列数据,可能为正常年份A地年降水量的是( )
A.1000mm B.200mm C.680mm D.880mm
6.图中B地应是( )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镇江是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下图为“我国首批海绵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首批“海绵城市”大多数分布在( )
A.湿润、半干旱区 B.干旱、半湿润区 C.秦岭-淮河线以南 D.秦岭-淮河线以北
8.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当地( )
A.用地紧张 B.雨季内涝 C.交通压力 D.住房紧张
图1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是“某地插秧景观图”,完成9~10题。
9.我国哪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经过图中甲山脉( )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B.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C.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10.图中四地与其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对应错误的是( )
A.①地区—寒温带、干旱区 B.②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
C.③地区—暖温带、半湿润区 D.④地区—亚热带、湿润区
华南前汛期是指我国华南地区4-6月间出现的多雨时期,其影响范围包括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以及海南省。下图为2012-2023年华南前汛期开始日期统计图(图中横线表示前汛期开始的平均时间)。据此完成11-12题。
11.读图可知,2023年华南前汛期入汛时间( )
A.较早 B.较迟 C.正常 D.不确定
12.进入汛期,下列防御措施正确的有( )
①及时获取暴雨、洪水等预警信息 ;②提高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③远离水库、堤防;④组织全家搬离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我国部分城市分布及其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城市年降水量的差异,可以推断在我国东部地区,越往南,雨季来得越早、持续时间越 ,其主要成因是南方受 (填“冬季”或“夏季”)风影响的时间长。
(2)从干湿地区看,武汉和广州都位于 区,北京位于 区。
(3)广州、武汉、兰州、乌鲁木齐四城市的降水量越来越少,这说明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请简要解释原因 。
14.【实践探究】
目的:了解某市降水量季节变化特点
资料:我国北方地区某市降水量的时间变化
探究一:该市的降水变化
思考完成:(1)依据资料,在下图中补充绘制7月—12月的该市年降水量柱状图。
(2)以月降水量为100mm以上为雨季,则该市的雨季主要 月,请归纳该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
探究二:该市的干湿状况及影响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与年降水量的对照关系表
(3)依据资料,请计算出该市年降水量为 。应用此数据结合下表,判断该市的干湿状况为 。
(4)受干湿状况影响,请判断该市的植被主要是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冰川
参考答案
核心巩固:1.D 2.D 3.A 4.A 5.C 6.A 7.B 8.B
素养提升:9.A 10.A 11.A 12.D 13.(1) 长 夏季 (2)湿润 半湿润区 (3)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夏季,我国东部地区主要受来自于太平洋的东南风影响,东南风给东南沿海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在向内附深入的过程中,受重重山脉的阻挡,夏季风越来越弱,影响越来越小,降水也就越来越少。
自我超越:(1)(2)7、8 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3)462.5毫米 半湿润区 (4)森林(提示:受干湿状况的影响,湿润和半湿润区植被主要是森林为主,半干旱和干旱区植被主要是草原和荒漠为主)
学习目标
核心巩固
素养提升
自我超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