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B.CO C. D.
2.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3.向25 mL的滴定管中注入0.01 NaOH溶液至10.00 mL刻度处,再把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锥形瓶中,需用15.00 mL稀盐酸才能恰好中和,则所用稀盐酸的浓度为
A.大于0.01 B.等于0.01
C.小于0.01 D.无法确定
4.某温度下,反应CH2=CH2(g)+H2O(g)CH3CH2OH(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平衡常数增大
B.加入催化剂,平衡时的浓度增大
C.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多平衡体系中,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能提高目标产物的选择性
B.氯水中存在平衡:,当加入少量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C.血浆中存在平衡:,碱中毒患者可服用精氨酸进行治疗
D.反应达到平衡时。将容器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再次达到平衡时
6.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酚酞不变色的溶液:、、、
B.与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
C.的溶液:、、、
D.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
7.在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若0~10s内由0.1mol/L降到0.08mol/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0s内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由0.08mol/L降到0.04mol/L所需的反应时间为20s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D.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8.下列有关滴定管的判断、使用或操作有误的是
酸式滴定管 酸式/碱式滴定管
A.涂抹凡士林在旋塞的a端和旋塞套内的c端,防止漏水 B.滴定管的读数为21.40mL
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 碱式滴定管
C.用HCl标准溶液滴定NaOH溶液 D.排出滴定管尖嘴中的气泡
A.A B.B C.C D.D
9.某温度下,水溶液中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温度高于25℃
B.仅升高温度,可从b点变为a点
C.向a点通入氨气,由水电离出的减小
D.b点所处温度下,0.1 KOH溶液的pH=13
10.常温下,图象和实验结论表达均正确的是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用0.10mol/L NaOH溶液滴定20mL 0.1mol/L的CH3COOH溶液 稀释初始pH相同的两种酸 向冰醋酸中逐渐加水后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 验证FeCl3+3KSCN Fe(SCN)3+3KCl平衡移动
A.实验①可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B.实验②可推知,等体积等pH的两种酸和足量的金属镁反应,b产生的氢气更多
C.实验③中分别向a、b、c三点对应的溶液加入NaOH溶液中和,完全中和时b点消耗的NaOH最多
D.实验④是在平衡体系的溶液中溶入少量KCl晶体后,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计可以实时检测溶液的pH,所以可应用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B.常温时,pH和为13的盐酸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C.pH=a和pH=a+1的醋酸甲和乙两种溶液,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
D.用0.1mol/L NaOH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pH=3 和溶液,消耗的NaOH的体积多
12.逆水气变换反应: 。一定压力下,按投料,、温度时反应物摩尔分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温度时反应速率常数k分别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温度下达平衡时反应速率的比值:
C.温度不变,仅改变体系初始压力,反应物摩尔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不变
D.温度下,改变初始投料比例,不能使平衡时各组分摩尔分数与温度时相同
13.常温时,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X表示或]随pH变化如图,已知,Ⅰ线和Ⅱ线交点横坐标为6.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Ⅰ线代表
B.Ⅰ线和Ⅱ线交点的纵坐标为
C.
D.Ⅱ线和横轴交点坐标为
14.25℃时,将HCl气体缓慢通入0.1的氨水中,溶液的pH、体系中粒子浓度的对数值()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错误的是
A.25℃时,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B.t=0.5时,
C.所示溶液:
D.水的电离程度:
二、多选题
15.铁氧化物还原常用的还原剂为CO与。101kPa下,在CO、分别作为还原剂时还原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Fe-C-O和Fe-H-O体系平衡如图所示,在两种体系下均存在Fe、FeO和可以稳定存在的三个区域,图像纵坐标为还原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CO和分别在气相中的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还原生成Fe的反应放热
B.高炉炼铁增高反应炉,无法提高CO的转化率
C.铁氧化物被还原时,无论CO还是作还原剂都需经历逐级还原过程
D.828℃时,还原FeO生成与Fe的反应
三、填空题
16.手持技术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装置和测定结果如图。实验中一次性快速注入NaOH溶液。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1)实验中碱稍过量的原因为 。
(2)磁子表面的聚四氟乙烯 (填“能”或“不能”)换成铁,原因是 。
(3)根据上图所示,计算本次实验中测定的中和反应反应热为 (精确至0.01)。[已知:混合溶液的密度为,比热容为。忽略水以外各物质吸收的热量]
(4)查阅资料: ,发现HF比HCl中和反应反应热大,结合已有知识分析其原因为 。(用化学用语表示)
四、解答题
17.常温时,下列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化学式 HClO HF
电离常数
(1),从化学平衡或电离平衡的角度解释此反应能发生的原因 。
(2)改变反应物的用量,生成物的种类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
A.NaClO与 B.与 C.与 D.与
(3)向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0.1mol/L 溶液加水稀释,下列数值增大的是 。
① ② ③ ④
(5)0.1 HF溶液与0.1 溶液相比, (填“>”“=”或“<”)。
(6)是一种三元弱酸,溶液中各粒子浓度在其总浓度中所占比值叫其分布系数[]。常温下向某浓度的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时,各粒子分布系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当溶液pH由11到14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常温下,溶液的pH=7时,溶液 。
18.实验目的:用0.1000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盐酸中HCl浓度。
(1)请补充实验步骤:
①检查仪器:清洗滴定管后,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② 仪器: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待装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全部滴定管内壁,然后控制滴定管将液体放入预置的烧杯中;
③用移液管准确量取25.00mL待测溶液,注入锥形瓶后加入2滴甲基橙作指示剂;
④将标准溶液装入 滴定管中(填“酸式”或“碱式”),赶气泡、调整液面至0刻度线,并记录数据mL;
⑤向锥形瓶内逐滴加入标准溶液,目光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直到当 时,停止滴加标准溶液,并记录数据mL。
⑥重复操作2~3次。
(2)数据处理: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标准NaOH溶液的体积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1 25.00 1.02 21.04
2 25.00 2.00 22.98
3 25.00 0.20 20.18
则待测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3)实验反思:
①若所测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A.碱式滴定管水洗后未润洗
B.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润洗
C.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处有气泡,而在滴定后滴定管尖端处气泡消失
D.滴定前仰视读取了碱式滴定管的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
②滴定分析是一种操作简便、准确度很高的定量分析方法,它不仅可广泛应用于中和滴定,还可以应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实验小组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的方法来测定某样品中草酸钠的质量分数(样品中杂质不与高锰酸钾反应)。称取2.000g样品溶于水,滴加稀硫酸进行酸化后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40.00mL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的酸性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mL。
a.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b.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 (填“是”或“否”)。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填“酸式”或“碱式”) 滴定管中。
c.样品中草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草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4)
19.乙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由乙烷制乙烯的研究备受关注。
回答下列问题:
【乙烷制乙烯】
(1)氧化脱氢反应:


计算: 。
(2)直接脱氢反应为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0(填“>”“<”或“=”)。下列条件中,达到平衡时转化率最接近40%的是 (填标号)。
a.600℃,0.6MPa b.700℃,0.7MPa c.800℃,0.8MPa
(3)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反应ⅰ: (是以平衡物质的量分数代替平衡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以下同)反应ⅱ: (远大于)。
①仅发生反应ⅰ时,的平衡转化率为25.0%,计算 。
②同时发生反应ⅰ和ⅱ时,与仅发生反应ⅰ相比,的平衡产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乙烷和乙烯混合气的分离】
(4)通过修饰的Y分子筛的吸附—脱附可实现和混合气的分离。常温常压下,将和等体积混合,以一定流速通过该吸附剂。测得两种气体出口浓度(c)与进口浓度()之比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填标号)。
A.前30min,两种气体均未被吸附
B.p点对应的时刻,出口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C.a—b对应的时间段内,吸附的逐渐被替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C A C D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B D AB
16.(1)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
(2) 不能 铁会与盐酸反应,引起实验误差
(3)-55.18
(4)
17.(1),结合氢离子能力更强,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此反应可以发生
(2)D
(3)
(4)BD
(5)<
(6)
18.(1) 润洗 碱式 当滴入最后半滴NaOH标准溶液,溶液红色(橙色)变黄色,且30s不复色
(2)0.0800
(3) AC 否 酸式 83.75%
19.(1)-566
(2) > b
(3) 增大
(4)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