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西省长治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茶产业是浙江省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也是茶叶主产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支柱产业。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制茶过程发生变化,部分流程实现机械化(如图),而名优茶的生产仍依赖于手工。完成下面小题。1.浙江省茶产业部分流程实现机械化的内驱力主要源于( )A.市场需求 B.人口结构 C.地形特点 D.产业转型2.在机械化流程中,亟需嵌入人工智能以大幅提高效率的环节是( )A.施肥 B.灌溉 C.采摘 D.运输3.目前,名优茶的生产仍采用手工方式目的是( )A.维护品牌价值 B.开拓新兴市场C.增加产品种类 D.减轻环境污染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协同集聚,规划建成五大两业融合产业园区(如图),推动产业向“高精尖”跃升,加快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建设。完成下面小题。4.北京市在规划产业园区选址时,考虑的区位比较优势有( )①信息网络 ②资源禀赋 ③交通运输 ④土地租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在产业园区内,制造业对服务业形成强力支撑的原因是制造业促进了( )①人口集聚 ②设施集聚 ③人才集聚 ④技术集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阿萨尔湖位于东非大裂谷中,是非洲大陆的海拔最低点(如图)。湖水保持千年不枯,盐度高达34.8%,盐资源储量达20多亿吨,但开发规模一直很小。2015年,中国某公司与吉布提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对盐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完成下面小题。6.阿萨尔湖湖水的稳定的补给来自( )A.冰雪消融 B.海水入渗 C.河流注入 D.雨水补给7.早期,吉布提开发盐资源的规模主要受制于( )A.营销成本 B.气候条件 C.贸易壁垒 D.资金技术8.为了促进盐资源的开发,中吉两国在当地共建采盐产业园,可能聚集的产业有( )①仓储物流 ②化工生产 ③金融服务 ④药品研发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贵州省某溶洞内分布着超大规模的边石坝,形似梯田边缘的田埂(如图)。它是积水池边缘的薄层水向上快速生长形成的沉积体。完成下面小题。9.溶洞内边石坝的形成需要( )A.溶洞底部地势平坦 B.水沿洞壁持续渗出C.暗河水量大流速急 D.池水缓慢间歇外溢10.在边石坝大规模发育过程中,溶洞内( )A.池内水温下降 B.空气湿度上升C.岩石裂隙减少 D.洞穴空间扩大云海是黄山(海拔约1840米)重要的气象景观。游客站在山体一定的高度可俯瞰云顶,如入仙境。下图为某年黄山云海月平均日数(实线)与平均云顶高度(虚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1.据图可知,游客观看云海的最宜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2.黄山平均云顶高度产生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海拔 D.植被中山翠亨湿地公园地处珠江入海口,每年秋冬季大量候鸟迁入这里。然而,当地的天文大潮影响了部分鸟类的生存。近年来,该地通过营造高潮位栖息地大幅度提高了鸟类的多样性(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3.天文大潮通过改变湿地的水环境,影响部分鸟类的生存。主要表现为( )A.损毁岸堤 B.增加咸水 C.减少食物 D.淹没浅滩14.为了提高鸟类的多样性,该园区水闸的作用是( )A.开闸引水,保护岸堤 B.开闸引水,降低盐度C.放水关闸,增加食物 D.放水关闸,形成浅滩15.高潮位栖息地的营造和运作,体现了湿地的( )A.平衡功能 B.调节功能 C.再生功能 D.修复功能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5月,我国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机“扶摇号”正式在阳江市起航(图a),实现我国海上风电迈向深远海域的关键突破。目前“向海争风”正成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蓝色动力”(图b)。(1)简述广东省将“向海争风”作为发展经济动力的必要性。(2)说明“扶摇号”与传统的固定式海上风电机相比的主要优势。(3)列举两项阳江市在浮式海上风电技术领域的应用场景。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作为全球气候变化最具指示性区域之一,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的海陆区域)目前正经历着海冰退缩、冰盖减少等过程。受其影响,多年冻土因退化而储存的有机碳发生变化(如下图)。但是,也有学者指出北极地区存在抑制气候变化的自然事象。(1)据研究,多年冻土储存的有机碳部分输送至北冰洋,其输送高峰期始于春季。请对这一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予以解释。(2)从碳排放的角度,分析多年冻土储存的有机碳的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3)有学者认为,多年冻土的退化改变了北极地区的地面性质,从长期来看,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抑制作用。请从碳汇的角度为该观点提供论据。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地理学习兴趣小组,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土壤疏松程度和模拟降雨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验过程采取了对照法分别设计了两组实验,每组进行三轮实验。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实验名称 土壤疏松程度和模拟降雨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验目的 探究土壤疏松程度和不同降雨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验材料 土壤样本、直尺、底部开孔的塑料盒(图a)、收集水土的透明塑料杯(图b)、盛有本地土壤的塑料盒(图c)、用量角器和垫高物设置的坡面(图d)实验步骤 实验一:探究土壤疏松程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步骤1:取本地土壤填充到两个相同的塑料盒中,实验组土壤疏松(图c左侧),对照组土壤紧实(图c右侧)。两组土壤均放置在提前准备好的坡度为30°的斜坡上,模拟地面情况(图d)。 步骤2:用底部开孔的透明塑料盒装水模拟降水,保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降水情况相同。 步骤3:在模拟降水的同时,用透明杯子收集流失的水和土,静置五分钟后,用直尺测量杯中水和土的高度。 实验二:探究不同降雨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步骤1:取本地土壤填充到两个相同的塑料盒中,确保两组土壤的性状一致。两组土壤均放置在提前准备好的坡度为30°的斜坡上。模拟地面情况。 步骤2:将两个透明塑料盒底部分别开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孔。实验组孔径大,数量多,模拟大雨;对照组孔径小,数量少,模拟小雨。 步骤3:在两组土壤上空模拟降水,用透明杯子收取流失的水和土,静置5分钟后。用直尺测量杯中的水和土的高度。实验结果 表1实验一重复三次的数据 (单位:毫米) 表2实验二重复三次的数据 (单位:毫米)组别 数据 组别 数据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实验组(疏松土壤) 水:30 土:20 水:45 土:20 水:40 土:15 实验组(模拟大雨) 水:32 土:45 水:40 土:38 水:36 土:37对照组(紧实土壤) 水:70 土:5 水:60 土:10 水:60 土:10 对照组(模拟小雨) 水:60 土:10 水:63 土:8 水:60 土:11(1)根据两组实验结果,分别归纳实验得出的结论。(2)完成两组实验后,该实验小组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进一步开展探究“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的实验,实验过程的第二步和第三步与第一组实验的第二步和第三步类似,请你据此设计实验的第一步。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夏威夷—皇帝海山链是北太平洋中部著名的海底火山链,除夏威夷岛外,其余均为死火山。火山链走向在大觉寺海山处发生弯折,各海山的年龄为人们研究其成因提供了科学依据(图a)。早期人们提出热点固定论解释夏威夷岛链:当岩浆在地幔柱中上升到达岩石圈底部时,表现为热点,亦称岩浆池(目前位于夏威夷岛,称为夏威夷热点)(图b)。热点位置固定不变,当太平洋板块移至热点之上,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火山。后期,针对大觉寺海山处发生的弯折,有的学者提出热点移动论:4700万(47Ma)年前,相对于太平洋板块,夏威夷热点大致向一定方向移动,形成皇帝海山链。请你根据火山年龄,论述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的形成过程。(要求:结合材料,逻辑清晰,表达准确。)参考答案1.B 2.C 3.A4.C 5.C6.B 7.D 8.A9.D 10.B11.C 12.A13.D 14.D 15.B16.(1)广东省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海上风能丰富且较稳定,清洁可再生;风能的大力开发可以增加能源供给,降低碳排放,减轻环境污染。(2)对海底地形的适应性强;利用可移动浮台,灵活性强,抗风性能更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深远海域的风能资源更丰富。(3)制氢、深海养殖、海水淡化等应用场景。17.(1)自春季开始,积雪消融,冻土解冻,释放大量有机碳;河流进入汛期,流水侵蚀土壤能力增大;携带被释放的有机碳数量多,最终输送至北冰洋。(2)多年冻土在退化中会释放大量有机碳,有机碳被微生物分解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加剧气候变暖。(3)多年冻土的退化使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气温升高;暖湿化促进植物生长,植被覆盖率升高;光合作用增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18.(1)实验一:相同降水强度和坡度情况下:土质疏松程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实验二:相同土壤性状和坡度情况下: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2)取本地土壤填充到两个相同的塑料盒中,确保两组的土壤的性状一致。实验组放置在坡度为30°的斜坡上,对照组放置在20°的斜坡上,模拟地面情况。19.皇帝海山链的火山年龄自北向南逐渐年轻。由热点移动论可知:在距今8000万年至4700万年期间,相对于太平洋板块,夏威夷热点大致向南移动,岩浆在热点处间歇性喷出冷凝,依次形成不同年龄的火山。在距今4700万年前,热点停止南移,位置固定。夏威夷岛链的火山年龄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年轻。由热点固定论可知:太平洋板块向西北方向移动,在移至热点时,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先形成的火山随着太平洋板块移动离开热点,逐渐熄灭形成死火山,同时在热点上部对应的洋壳上又会喷发形成新的火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