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周测15 第4~5章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用水矛盾突出,政府提出“藏水入疆”的设想。如图为“‘藏水入疆’工程路线图”。读图回答1~2题。1.“藏水入疆”起止地区的水体分别主要参与A.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循环C.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D.陆地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2.“藏水入疆”工程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下渗 B.蒸发、蒸腾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熟悉一些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就会在关键时刻为挽救生命提供更多可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3~5题。3.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洪准备的是①训练爬高能力 ②预备钢制家具 ③关注汛期天气预报 ④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 ⑤学会游泳 ⑥学会救生演习的知识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4.当洪水来临时,应对洪水灾害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B.及时报告,统一组织抢险救灾C.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低处转移D.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高处转移5.下列洪水中互救方法不正确的是A.向落水者抛救生圈 B.对溺水人员进行人工呼吸C.划船、游泳去救人 D.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海水的盐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降水和海面的蒸发是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如图示意世界大洋表面蒸发量(E)、降水量(P)的分布。完成6~7题。6.下列有关E与P的差值,说法正确的是A.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B.南北半球对称分布C.正值时海水盐度大 D.负值时海水盐度大7.影响南北纬10°附近表面海水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 B.蒸发 C.密度 D.洋流(2024·山东烟台期末)如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b、c处于同一纬度,a、d处于同一纬度。据此完成8~10题。8.由图可知A.c是北半球暖流 B.b是南半球暖流C.a是北半球寒流 D.d是南半球寒流9.对该海域表层海水的盐度及密度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a海域与d海域的盐度大小相同B.a海域密度大于b海域密度C.b海域盐度小于c海域盐度D.d海域密度大于c海域密度10.下列关于图示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①甲处可形成渔场,原因是处于寒、暖流交汇处②乙处可形成渔场,原因是处于寒、暖流交汇③轮船在a海域航行,航行速度因洋流而加快④大型油轮在d海域发生泄漏,污染范围会扩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5·四川成都阶段练习)巴西栗树原产于南美洲赤道周边地区,零星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内格罗河、奥里诺科河沿岸的森林里,巴西栗树的种子难以发芽,它们一直在土里“沉睡”,有的甚至一“睡”便是数十年。据此完成11~12题。11.巴西栗树所生长的森林中A.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B.植被叶片多为针状C.多为耐寒耐旱植被 D.植被垂直结构复杂12.推测巴西栗树的种子难以发芽的主要原因是A.生长光照不足 B.动物啃食频繁C.地表土层坚硬 D.生长周期较长如图为“某一地区森林的覆盖率和表层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13~14题。13.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A.防风固沙 B.保持水土C.净化空气 D.平衡大气成分14.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的是A.城市园林 B.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C.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带 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2024·辽宁大连期末)土壤的淋溶作用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质随下渗水流向下淋洗转移的过程。表格示意某土壤剖面的四项营养元素指标。读表,完成15~16题。深度/ cm N/ mg·kg-1 P/ mg·kg-1 Na/ mg·kg-1 Mg/ mg·kg-10 128 340 30 1020 91 265 45 1050 84 283 56 815.该地受淋溶程度最高的元素是A.N B.P C.Na D.Mg16.土壤淋溶作用的增强可能会导致A.水土流失加剧 B.表层土壤肥力下降C.地下水位下降 D.土壤有机质增多(2025·天津滨海新区期末)冻雨是由过冷水滴组成。当它在降落过程中遇到温度低于0 ℃的物体,迅速冻结成冰的降水现象,俗称“滴水成冰”。2024年1月30日到2月7日,湖北省遭遇连续冻雨天气,造成树枝满地甚至大树倒地,折断和倒伏的大树主要是树冠高大的香樟树,其次是广玉兰,而落叶的银杏、法桐很少倒伏。据此完成17~18题。17.对香樟树折断、倒伏最严重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①香樟树根系浅 ②香樟树高大,重心高 ③常绿树冬季叶片未凋落,积冰面积大 ④枝叶含水量小,低温导致枝叶被冻伤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8.为了减轻冻雨灾害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发出预警B.加强交通管制,减少交通事故C.采用化学方法高效清除大面积积雪D.增派人力,及时清除积冰(2025·四川绵阳期末)2024年4月,珠江第二大水系北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广东省水利厅利用数字孪生北江系统,通过数字孪生(虚实映射)、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有力地防御了此次洪水。如表示意数字孪生北江系统业务应用。据此完成19~20题。流域防洪调度 流域水资源调度 水工程智能监管流域防洪预报 流域防洪预警 流域防洪预演 防洪避险转移 流域防洪预案 取用水管理评估生态流量 保障调度计算 应急水量调度计算 枯水期水量调度计算 工程安全管理监督实时监控预警 安全监测信息管理 安全状态评估19.与洪水密切相关的次生灾害是A.暴雨 B.泥石流 C.地震 D.风暴潮20.整个系统中,各地理信息技术与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数字孪生——动态模拟洪水行进路径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调度水量计算C.遥感技术——获取避险转移位置信息D.地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工程安全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绿肥作物是提供作物肥源和培肥土壤的作物。栽培绿肥作物以豆科作物为主,如紫云英、苜蓿、草木樨等。绿肥作物经过一定时间生长之后,将其绿色茎叶切断直接翻入土中,可以节省人力,减少运输费用,也可沤制土肥施用。绿肥作物一般与主产作物轮作,多数可兼作饲料。(1)从植被形成的角度看,图片中绿肥作物所属植被都为__________植被。(2)将绿肥作物茎叶切断直接翻入土中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绿肥作物茎叶切断直接翻入土中。简述这种做法对土壤的改良作用。(4)绿肥作物一般与主产作物轮作,说说这种耕作方法的好处。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 在陆域与水域的交界带,风从陆域吹向水域,称为离岸风。离岸风的存在是渔场形成的重要原因,离岸风容易导致海水远离海岸,使所经水域海水流出,深层海水上泛补给。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盐类是浮游生物的养分。材料二 图A和图B为非洲局部地区简图。图A中乙海域附近形成了世界著名渔场,沿海小镇(M镇)年平均雾天高达125天,图B中好望角附近是世界重要航线经过的海域,虚线L表示洋流。(1)请在图B中标出洋流L的流向。(2)乙海域附近存在大型渔场,试从洋流的角度分析其成因。(3)试从地理的角度分析M镇雾天多的原因。答案精析1.A 2.D [第1题,读图可知,“藏水”主要来自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上游,这些河流都是外流河,故“藏水入疆”起点的水体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藏水入疆”的终点是西北干旱地区,该地区水体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故A选项正确。第2题,“藏水入疆”工程主要是将西藏的河水调往新疆,因此,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故D选项正确。]3.B 4.C 5.D [第3题,钢制家具易沉入水中,不适宜防洪。第4题,当洪水来临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将人员和财产向高处转移。第5题,保护自己的同时应对落水人员及时救助。]6.C 7.A [第6题,由材料可知,E代表蒸发量,P代表降水量。读图可知,E与P的差值为正值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水盐度大,E与P的差值为负值时,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海水盐度小,C正确,D错误。E与P的差值不随纬度增加而增加,最大值在副热带海区,A错误。南、北半球不对称分布,例如赤道附近,B错误。故选C。第7题,读图可知,影响南北纬10°附近表面海水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北半球10°附近降水量较大,海水盐度较低,A正确。读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南北纬10°附近表面海水蒸发量、密度差异不大,B、C错误。南北纬10°附近表面海水都是赤道暖流,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A。]8.A 9.C 10.B [第8题,读图可知,等温线的数值自南向北递减,说明该海域位于北半球。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知,a是暖流,b是寒流,c是暖流,d是寒流,A正确,B、C、D错误。第9题,由图可知,同一纬度,影响海洋表层海冰盐度的主要因素为洋流,暖流流经,蒸发量大,盐度大;寒流流经,蒸发量小,盐度小。b、c处在同纬度地区,c处有暖流流经,b处有寒流流经,故盐度b<c,C正确。故选C。第10题,甲处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可形成渔场,①正确;乙处没有寒暖流交汇,②错误;洋流对航行的影响为顺洋流速度快,逆洋流速度慢,轮船在a海域航行,速度并不一定因洋流而加快,③错误;洋流有利于加快污染物的净化速度,但会扩大污染范围,④正确。故选B。]11.D 12.A [第11题,结合材料可知,巴西栗树所生长的森林为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降水丰沛,植物全年生长旺盛,垂直结构复杂,D正确;干旱地区的植被为减少水分蒸发,叶片多为针状,不符合该地的植被特征,B、C错误;落叶阔叶林是温带植被,A错误。故选D。第12题,巴西栗树生长在树木繁盛的热带雨林中,热带雨林内多高大乔木,树冠对光照形成遮挡,使得地表光照弱,环境郁闭,种子难以发芽,导致其一直在土里“沉睡”,A正确。故选A。]13.B 14.C [第13题,图中反映的是森林覆盖率和表层土流失程度的关系,森林覆盖率越高,表层土流失越少,说明森林有保持水土的功能,B对。第14题,城市园林的主要作用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带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水土;热带沿海的红树林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15.C 16.B [第15题,由表中各元素在不同深度的指标变化可知,N、P和Mg元素的表层含量比深层大,淋溶程度低,排除A、B、D;Na由表层到深层含量逐渐升高,说明受淋溶程度最高,选C。第16题,水土流失是外力作用导致土壤营养物质及土体的减少,而淋溶作用是土体内部物质的转移,两者关系不大,A错误;土壤淋溶作用的增强使得上部土层中的可溶性物质和细微土粒遭到淋洗,造成表层土壤肥力下降,B正确,D错误;地下水位下降与土壤淋溶作用的增强关系不大,C错误。]17.B 18.C [第17题,结合材料“折断和倒伏的大树主要是树冠高大的香樟树”可知,香樟树树冠高大,重心高,冬季积冰多,容易折断和倒伏,②正确;常绿树枝繁叶茂,枝叶积冰多,易被重量压垮,③正确;香樟树树冠高大,根系较深,①错误;常绿树枝叶含水量大,④错误。故选B。第18题,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发出预警,可以让人们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减少冻雨灾害带来的损失,A选项可行;冻雨天气会导致路面结冰,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加强交通管制,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可以减少交通事故,减轻冻雨的危害,B选项可行;虽然化学方法(如撒融雪剂)可以清除积雪,但对于已经结冰的路面,其效果不明显,而且大量使用化学融雪剂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C选项不可行;增派人力,及时清除积冰,可以恢复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D选项可行。本题选择不可行的选项。故选C。]19.B 20.A [第19题,暴雨是导致洪水的原因之一,并非洪水引发的次生灾害,A错误;洪水发生后,在具备一定地形和地质条件下,容易引发泥石流,泥石流是与洪水密切相关的次生灾害,B正确;地震是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与洪水没有直接关联,C错误;风暴潮是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和洪水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B。第20题,读图可知,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构建与真实物理系统相对应的虚拟数字模型,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分析和模拟,能够动态模拟洪水行进路径,A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调度水量计算需要运用相关算法,综合分析多种数据,并非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B错误;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大面积地获取地物信息,获取避险转移位置信息主要依靠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错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输出等,实时监控工程安全需要借助传感器等设备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主要使用遥感技术,D错误。故选A。]21.(1)人工(2)减少运输费用;节省人力(3)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熟化等。(4)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等。22.(1)图略(自南向北)。(2)受离岸风影响,沿海地带的表层海水被吹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底层大量的营养盐类物质被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养分,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有利于渔场形成。(3)纬度低,蒸发量大,水汽充足;沿岸寒流流经降温,水汽易凝结成雾;下层变冷,对流弱,空气稳定,雾气不易扩散,故该镇雾天多。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存在离岸风,且离岸风容易导致海水远离海岸,所以在离岸风影响下,图示洋流自南向北流动。第(2)题,根据材料“离岸风容易导致海水远离海岸,使所经水域海水流出,深层海水上泛补给”可知,该地存在上升流,上升流将底层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浮游生物生长提供养分,为鱼类提供饵料,有利于形成大渔场。第(3)题,该地位于低纬度沿海,水汽充足;沿岸受离岸风影响形成寒流,温度低,水汽容易凝结成雾;受寒流影响,大气层稳定,雾气不易扩散,雾天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