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四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真题重组卷B(福建专用)一、填空题(16分)1.(24-25四年级上·福建莆田·期中)我们可以利用淀粉和__________反应时颜色变蓝这一特性,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2.(24-25四年级上·福建莆田·期中)把蓖麻种子在纸上涂抹会出现油渍,这说明蓖麻种子中存在__________。3.(24-25四年级上·福建厦门·期中)碘酒一般是褐色的,除了消毒杀菌的作用外,碘酒还可以用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4.(24-25四年级上·福建厦门·期中)用一种食物在白纸上涂抹,白纸上留下了油迹。则可以判断该食物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5.(24-25四年级上·福建莆田·期中)按熟食和生食来分,我们吃的米饭和馒头属于__________。6.(24-25四年级上·福建莆田·期中)耳朵的结构中,具有聚集声音作用的是__________。7.(24-25四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唱歌的时候声音有高有低,声音的高低叫__________。8.(24-25四年级上·福建厦门·期中)声带就像一根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__________产生声音。二、选择题(40分)1.(24-25四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我们通过食物获取营养,吸收食物营养的主要器官是( )。A.胃 B.大肠 C.小肠 D.食道2.(23-24四年级上·福建泉州·期中)小勇把手掌放在耳朵后面如图所示,这是为了( )。A.将声音通过手掌直接传递给大脑 B.增强声音的振动C.将耳廓扩大收集更多的声音,听得更清晰 D.更好玩3.(22-23四年级上·福建厦门·期中)观察如图声音传入耳朵过程的模拟实验,其中模拟鼓膜的是( )。A.小鼓的鼓面 B.纸屏 C.鼓锤 D.泡沫塑料小球4.(23-24四年级上·福建龙岩·期中)用相同的力敲击相同长度,粗细不同的钢管,发出的声音最低的是( )。A. B. C. D.5.(23-24四年级上·福建龙岩·期中)轻挠桌面的声音,贴着桌面听比坐在边上听要清晰,这说明( )。A.物质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 B.声音的传播是单向的C.声音的传播距离比较短 D.耳朵的灵敏度不同6.(23-24四年级上·福建龙岩·期中)声音在( )传播速度最快。A.任何物体 B.液体 C.气体 D.固体7.(24-25四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大B.蝙蝠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C.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D.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女子的声音低,是因为成年女子的声带更长8.(24-25四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寒冬里,科科闷在棉被里睡觉,过了一会儿他觉得胸闷、头晕,这是因为( )。A.太热了,有点热晕了 B.棉被太重,头被压晕了C.冬天这个季节人容易头晕 D.在被窝里呼吸,氧气越来越少,造成缺氧现象9.(24-25四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周末,科科和爸爸妈妈去桂花园赏桂花,微风拂过,科科情不自禁深吸一口气,沉浸于花香中。吸气时,气体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A.鼻腔→肺→气管→支气管 B.鼻腔→气管→支气管→肺C.鼻腔→肺→支气管→气管 D.鼻腔→支气管→气管→肺10.(24-25四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下表是“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对照表”,解读正确的是( )。呼吸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其他气体吸入 空气的成分(%) 78 21 0.03 0.07 0.9呼出 气体的成分(%) 78 16 4 1.1 0.9A.呼吸前后的气体没什么变化 B.吸入的氧气比呼出的氧气少C.呼出的二氧化碳比吸入的二氧化碳多 D.吸入的二氧化碳比其他气体多11.(24-25四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呼吸时胸腔有节奏地扩张和收缩,当胸腔扩张时,代表( )。A.一次吸气 B.一次呼气 C.一次吐气 D.一次呼吸12.(24-25四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科科吃葡萄时,不小心将一粒葡萄籽咽了下去,这粒葡萄籽在身体里的行进路线是( )。A.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B.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C.口腔——气管——胃——小肠——大肠——肛门D.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13.(24-25四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测肺活量的时候,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取三次读数的最大值B.分三次将气呼入测量袋,然后读数C.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单位为毫升D.深吸一口气,将气体吹进测量袋,然后读数14.(24-25四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我们在大口吞咽食物时,口腔中起到消化淀粉作用的是( )。A.嘴唇 B.牙齿 C.唾液 D.舌头15.(24-25四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持均衡营养的是( )。A.担心迟到,不吃早餐 B.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C.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 D.经常吃零食代替正餐16.(24-25四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为了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我们可以往食物中滴加( ) 。A.食盐 B.碘酒 C.醋 D.油17.(24-25四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停止敲锣,但铜锣“余音未止”,这种现象是由于( )。A.人的错觉 B.声音太大C.铜锣产生回声 D.敲击虽然停止,但铜锣还在振动18.(24-25四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2024年12月17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出舱活动,期间他们需要借助通信装置才能听到同伴的声音,这是因为( )。A.太空空间太大了,听不清楚声音B.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声带无法振动C.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无法正常传播D.宇航服包裹太紧密,声音不能透过宇航服19.(24-25四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能发出声音,是因为( )。A.蛙的嘴唇在振动 B.蛙的声带在振动C.空气在振动 D.蛙的肚子在振动20.(24-25四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禁止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是提醒人们控制声音的( )。A.高低 B.强弱 C.音调 D.音色三、判断题(10分)1.(24-25四年级上·福建龙岩·期中)在计数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时,一呼一吸算一次。( )2.(24-25四年级上·福建泉州·期中)拉长橡皮筋再放松,反复这样做时,橡皮筋一直在发出声音。( )3.(23-24四年级上·福建龙岩·期中)玩“土电话”时,连接两个“话筒”的线不能拉紧。( )4.(23-24四年级上·福建龙岩·期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的频率就越快。( )5.(24-25四年级上·福建泉州·期中)如果我们的四周没有空气,那么学校的广播就不能向我们传递声音了。( )四、简答题(13分)1.(24-25四年级上·福建南平·期中)请解释运动3分钟后呼吸和心跳次数变化的原因。2.(23-24四年级上·福建南平·期中)如果教室里没有了空气,我们还能听到老师的说话声吗?为什么?3.(24-25四年级上·福建泉州·期中)图中是一种常见的听诊器。人体内微弱声音为什么能清晰地传递到医生的耳朵中?五、实验题(12分)1.(23-24四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下图是探究泡沫球的振动幅度与音量大小关系的实验装置。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把泡沫球紧贴音叉,轻轻敲击音叉后,泡沫球会( )。A.位置不变 B.多次跳动 C.跳动一次后停止(2)泡沫球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A.使振动现象更明显 B.可以检测声音高低 C.证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3)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B.泡沫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C.泡沫球被弹开的幅度相同2.(24-25四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如图,科科用同样大小的力和锤子敲击铁管,根据图示完成练习。(1)敲击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铁管时,发出声音较高的是( )。A.细铁管 B.中等粗细铁管 C.粗铁管(2)敲击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管时,发出声音较低的是( )。A.短铁管 B.中等长度铁管 C.长铁管(3)发出声音高的铁管振动的速度( )。A.较快 B.较慢 C.不均匀六、综合题(9分)(24-25四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如下表是乐乐跳绳前后每分钟呼吸次数的数据,请观察图表信息,回答问题。(1)跳绳3分钟后与平静时相比,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A.增多 B.减少 C.不变(2)跳绳3分钟后,心跳的次数会逐步( )。A.加快 B.减慢 C.不变(3)停止跳绳后,与平静时相比,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有所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分钟增加的呼吸次数逐步( ),直到恢复平静。A.增加 B.减小 C.不变参考解析一、1.碘酒【解析】淀粉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在食物上滴加碘酒,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变蓝,说明含有淀粉,否则不含淀粉。2.脂肪【解析】把一种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如果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说明这种食物里面含有脂肪。因此把蓖麻种子在纸上涂抹会出现油渍,这说明蓖麻种子中存在脂肪。3.淀粉【解析】淀粉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加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在食物上滴加碘酒,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否则不含淀粉。4.脂肪【解析】脂肪的特性是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等,并且能够使白纸留下油迹。因此把一种食物放在白纸上涂抹,如果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说明这种食物里面含有脂肪。5.熟食【解析】食物是指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物化学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根据食物的食用方式,可以分为生食和熟食。我们吃的米饭和馒头属于熟食。6.耳郭【解析】耳朵结构里,耳郭像喇叭状,能收集周围环境中的声波,把分散的声音聚拢,导入外耳道,进而传递到中耳、内耳。外耳道主要传导声音,鼓膜起振动传递作用,而耳郭独特的外形结构,使其承担聚集声音的功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接收声音信号。7.音调【解析】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物体振动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频率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8.振动【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作声带。声带就像一根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二、1.C【解析】A.胃是消化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主要负责储存食物,并通过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将食物变成食糜。胃并不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它主要起消化和转运的作用。A选项错误。B.大肠是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分,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虽然大肠能吸收一些少量的营养物质,但它并不是吸收食物营养的主要器官。B选项错误。C.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吸收器官。小肠的内壁有大量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面积。此外,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能将食物消化成小分子物质,便于吸收。C选项正确。D.食道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主要负责将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中。食道并不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因此它不是吸收食物营养的主要器官。D选项错误。故选C。2.C【解析】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扩大耳郭能够更好地接受声音。 为了听得更清楚些,常把手掌卷曲起来,放在耳郭的上方,以增加耳郭的长度,增强耳郭的集音作用。3.B【解析】题图是模拟鼓膜作用的实验,敲击小鼓的鼓面,纸屏上吊着的泡沫塑料小球会被弹起。在这个实验中,纸屏模拟的是鼓膜,鼓膜的主要作用是接收声波产生振动,将声音转化为振动,故B正确。4.D【解析】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就越低。用相同的力敲击相同长度,粗细不同的钢管,钢管越粗,振动速度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因此,最细的D钢管发出的声音最低。5.A【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物质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桌子是固体,空气是液体,由于固体的传声能力比气体的传声能力要好,因此轻挠桌面的声音,贴着桌面听比坐在边上听要清晰。6.D【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因此,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7.B【解析】A.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声音的大小与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大。A选项错误。B.蝙蝠是一种依赖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动物。它们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在遇到物体后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蝙蝠通过接收这些回声,可以判断周围物体的位置、形状和大小。B选项正确。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远快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C选项错误。D.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女子的声音低,这是因为成年男子的声带通常比成年女子的声带更长、更厚。声带的长度和厚度决定了声音的音调。声带越长、越厚,发出的声音就越低。D选项错误。故选B。8.D【解析】人在呼吸时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当闷在棉被里时,空间相对密闭,随着呼吸的进行,被窝里的氧气会逐渐被消耗,二氧化碳浓度会逐渐升高。当氧气含量减少到一定程度,人体就会出现缺氧症状,如胸闷、头晕等。太热了、棉被太重、季节因素都不是科科胸闷、头晕的主要原因。故选D。9.B【解析】人体呼吸器官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吸气时,气体经过的器官顺序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选B。10.C【解析】A.观察图表发现:呼吸前后的气体变化很大,选项观点不正确;B.吸入的氧气数值是21,呼出的氧气数值是16,吸入得多,选项观点不正确;C.呼出的二氧化碳数值是4,吸入的二氧化碳数值是0.03,呼出得多,选项观点正确;D.吸入的二氧化碳数值是0.03,吸入的氧气数值是21。选项观点不正确。故选C。11.A【解析】人体通过呼气和吸气这种呼吸运动,不断进行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时胸廓大小会发生变化。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外界的气体被吸入;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体内的气体被呼出。所以当胸腔扩张时,代表一次吸气,不是呼气也不是吐气。一次呼吸表示完成一次吸气和一次呼气的完整过程。故选A。12.D【解析】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所以科科吃葡萄时,将一粒葡萄籽咽下去。这粒葡萄籽在身体里的行进路线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故选D。13.B【解析】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呼气量。测肺活量的方法:展开测量袋后深吸一口气,将气体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这是测量得出的肺活量。测试时应测量三次,取最大值,不是分三次将气呼入测量袋,然后读数。故选B。14.C【解析】在我们的口腔中有唾液淀粉酶。每当我们吃食物的时候,先在口腔中通过牙齿的咀嚼,将食物碾碎,舌头可以更好地传送和搅拌食物,唾液淀粉酶就随着口水进入到食物中与食物发生一系列的反应,最后唾液淀粉酶成功地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感觉就变甜了。在我们的口腔中能够起到消化淀粉作用的是唾液,不是嘴唇、牙齿和舌头。故选C。15.C【解析】我们的身体需要各种营养,但是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使自己能获得均衡的各种营养,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这样才能全面地吸收各种营养成分。不吃早餐、只吃喜欢的食物,用零食代替正餐都不利于人们保持营养均衡。故选C。16.B【解析】根据淀粉遇碘会变蓝的特性,在食物上滴碘酒,是为了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如果发现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淀粉中加入食盐、醋、油后没有明显的区别。故选B。17.D【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会停止,所以停止敲锣,但铜锣“余音未止”,这种现象是由于敲击虽然停止,但铜锣还在振动,故答案选D。18.C【解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他们需要借助通信装置才能听到同伴的声音,这是因为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声带会正常振动发声,但太空没有空气,不能传播声音,与空间大小和宇航服的包裹没有关系。故选C。19.B【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生物体声音的产生更多依赖于专门的发声结构,我们称之为声带。蛙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它的发声器官,笼统称之为声带在振动。嘴唇和肚子的振动可能是由蛙的喉部或相关结构振动产生的。空气在这里是传播蛙发出的声音。故选B。20.B【解析】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所以,“阅览室严禁大声讲话”是提醒人们控制声音的强弱。故选B。三、1.√【解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人体时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从空气中源源不断地获取氧气。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胸部的一次起伏就是一次呼吸,即一次吸气一次呼气。2.×【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拉长橡皮筋再放松,不会使橡皮筋振动,所以不会发出声音。题意错误。3.×【解析】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所以玩“土电话”时,连接两个“话筒”的线需要拉紧。4.×【解析】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的频率就越慢,声音越低。题干错误。5.√【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如果我们的四周没有空气,那么学校的广播就不能向我们传递声音了,因为真空状态下不能传播声音。题意正确。四、1.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解析】呼吸看似简单,在运动中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正确的呼吸,让人享受运动;错误的方法则会使运动成为一种负担。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2.如果教室里没有了空气,我们不能听到老师的说话声,这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真空环境中没有声音传播的介质。【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如果教室里没有了空气,我们不能听到老师的说话声,这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真空环境中没有声音传播的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状态,人与人之间讲话听不到声音,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3.听诊器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的性质,减少声音的分散可有效地增大响度,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递到医生的耳朵,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解析】声音的响度和物体的振幅有关,还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平时可以利用减少声音分散的方法来提高响度。医生利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的性质,减少声音的分散可有效地增大响度,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递到医生的耳朵,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五、1.(1)B (2)A (3)B【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把泡沫球紧贴音叉,轻轻敲击音叉后,音叉会振动,所以泡沫球会多次跳动;(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音叉振动不明显,所以泡沫球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使振动现象更明显;(3)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泡沫球被弹开的幅度不同。2.(1)A (2)C (3)A【分析】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而声音的高低往往和物体的长短、松紧、粗细等条件相关。(1)敲击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铁管时,细铁管振动频率快,发出声音较高,故答案选A。(2)敲击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管时,长铁管振动频率慢,发出声音较低,故答案选C。(3)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所以发出声音高的铁管振动的速度较快,故答案选A。六、(1)A (2)B (3)B【分析】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所以人在运动时,每分钟呼吸次数与平静时相比会加快。(1)根据题干可知,跳绳3分钟后与平静时相比,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增多;(2)根据题干可知,跳绳3分钟后,心跳的次数会逐步减慢;(3)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所以人在运动时,每分钟呼吸次数与平静时相比会加快。停止跳绳后,与平静时相比,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有所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分钟增加的呼吸次数逐步减少,直到恢复平静。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四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真题重组卷B(福建专用) 四、简答题(1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试室号: 座位号:装 订 线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考生号。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2.用2B铅笔填涂考号和选项信息点,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以下为选择题、判断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符号为准)五、实验题(12分)1.(1) [ A ] [ B ] [ C ] (2) [ A ] [ B ] [ C ] (3) [ A ] [ B ] [ C ]2.(1) [ A ] [ B ] [ C ] (2) [ A ] [ B ] [ C ] (3) [ A ] [ B ] [ C ]二、选择题(40分)1.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4. [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7.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10.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13.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16. [ A ] [ B ] [ C ][ D ] 17. [ A ] [ B ] [ C ] [ D ] 18. [ A ] [ B ] [ C ] [ D ]19. [ A ] [ B ] [ C ][ D ] 20. [ A ] [ B ] [ C ] [ D ]六、综合题(9分)(1) [ A ] [ B ] [ C ] (2) [ A ] [ B ] [ C ] (3) [ A ] [ B ] [ C ]三、判断题(10分)1. [×] [√] 2. [×] [√] 3. [×] [√] 4. [×] [√] 5. [×]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一、填空题(16分)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 科学答题卷 第1页(共2页)科学答题卷 第2页(共2页)▲600▲700▲500▲400▲200▲300▲1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真题重组卷B(福建专用).doc 四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真题重组卷B(福建专用)答题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