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2024级高二上期第一学月检测
化学
化学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56 Cu-64 Cl-35.5 Ag-108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火箭发射时,燃料燃烧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主要是
A.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
C.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下列各组物质中全属于烃的是( )
A.CH4、C2H5OH、C6H12O6(果糖)、(C6H10O5)n(淀粉) B.CH4、C2H4、H2CO3、CH3Cl
C.C2H2、H2O2、CCl4、C6H6 D.CH4、C2H6、C2H2、C6H6
3.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O2与O3 B.12C与14C C.正丁烷与异丁烷 D.H2O与H2O2
4.二氯甲烷的结构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氯甲烷分子中不含有官能团
B.二氯甲烷分子中5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
C.二氯甲烷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D.二氯甲烷与甲烷互为同系物
5.关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底可燃冰倘若开发不当,可能加剧温室效应
B.对石油进行常压分馏,可分离出沥青、石蜡等产品
C.海水淡化的常用方法有蒸馏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D.煤的干馏、煤的液化、煤的气化均为化学变化
6.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足量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B.42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6NA
C.标准状况下,22.4 LSO3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20 g重水(D2O)含的有中子数为NA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操作可从溶液中提取晶体 B.图②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
C.图③装置可以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D.图④装置用于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备少量NO
8.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C(s)+O2(g)=CO2(g) H1;C(s)+O2(g)=CO(g) H,则H1B.由C(s)+ +O2(g)=CO(g) H =-110.5kJ/mol,可知碳的燃烧热为110.5kJ/mol
C.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已知:S(s)+O2(g)=SO2(g) H1;S(g)+O2(g)= SO2(g) H2,则H19.碳化硅()被广泛用于制造高温高压半导体。气相反应法制备发生的反应为:。已知晶体中具有与金刚石类似的空间结构,与C交替相连。根据以下键能数据,的值为

键能() 328 360 436 431 347
A.-340 B.+340 C.+354 D.-354
10.以为原料合成的相关反应为:① ;② 。部分键能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共价键的键能是
共价键
键能/ 803 414 326 464
A. B. C. D.
11.某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未列出)如图所示。已知B为常见液体,气体D为4个原子构成的10电子分子,H的分子式为CH4N2O,是一种中性肥料,X为无色气体单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E、F均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X气体能用碱石灰干燥
C.D可用于检验工业上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
D.所有含D盐中的固体受热分解不一定产生D
12.对于反应,科学家根据光谱学研究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 快速平衡;第二步: 慢反应
第三步: 快反应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
B.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惰性气体Ar不影响该反应速率
C.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是中间产物
D.若第一步反应,则升高温度,正减小,逆增大
13.将足量X、Y、Z、M四种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反应关系如下图甲),把金属Y、Z分别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关系如下图乙),据此判断X、Y、Z、M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M>X>Y>Z B.M>X>Z>Y
C.X>M>Z>Y D.X>M>Y>Z
14.根据反应Fe+Fe2(SO4)3=3FeSO4设计的盐桥电池如图所示,电极I的材料为Fe,电极Ⅱ的材料为石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B烧杯中溶液可使KSCN溶液显红色
B.电极Ⅰ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C.盐桥的作用是形成闭合回路,且盐桥中阳离子向A烧杯中移动
D.该电池的优点是可避免氧化剂和还原剂直接接触,使能量利用率更高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在学习了硝酸的强氧化性后,某学习小组进行了浓硝酸和硫单质反应的实验探究。他们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推测硫的氧化产物,提出三种假设:
Ⅰ.只有H2SO4; Ⅱ.只有SO2; Ⅲ.SO2和H2SO4都有。
为了探究是哪一种情况,他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流程及步骤:
①实验所得气体折算成标准状况为1.792 L。
②混合气体用水吸收后,测得无含硫、含氮化合物逸出,并将吸收液配成100.00 mL溶液。
③取②中所得溶液20.00 mL,加足量BaCl2溶液得白色沉淀0.466 g。
④再取20.00 mL②中所得溶液,用NaOH溶液中和,恰好用去0.6 mol·L-1 NaOH溶液30.00 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气体中NO2气体被水充分吸收的化学方程式为 。
(2)②中配制溶液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外还有 。
(3)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 ,假设 (填“Ⅰ”“Ⅱ”或“Ⅲ”)成立。
(4)配制的100.00 mL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该实验中S与浓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14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研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填序号)。
①液态水气化;②胆矾加热变成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氢气还原氧化铜;⑤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⑥氢氧化钾和稀硫酸反应;⑦灼热的木炭与的反应;⑧晶体与晶体的反应;⑨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2)已知: ;
则 (填“>”、“<”或“=”)。
(3)若 ,则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 28.45kJ(填“>”、“<”或“=”)。
(4)①已知:

则与反应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5)用稀与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出中和反应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②实验中若用稀与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
③已知:中和反应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为,溶液的密度均为,某学习小组三次实验测得温度平均升高3.4℃。则生成时放出的热量为 kJ。(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④若上述实验所测中和热数值偏小,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筒量取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溶液的温度
17.(15分)以硫酸工业生产后的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还含有少量FeO、SiO2制备铁红颜料(Fe2O3)的生产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生产过程中,通常在酸浸之前将硫铁矿烧渣粉碎,目的是 。
(2)请写出“酸浸”过程中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步骤1”的操作名称为 ,“滤渣1”的主要成份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有两点:
①除去过量的硫酸;② 。
(5)“滤液Y”反应生成FeCO3的同时产生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滤液Z”中主要成份的用途为 (任写一种)。
(6)若经“步骤3”得到23.2kgFeCO3,使其完全焙烧得到铁红(Fe2O3),理论上需要氧气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下)。
18.(15分)聚丙烯酸乙酯(H)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材料,广泛用于生产纺织品和处理各类皮革。一种以为原料合成H的流程如图所示(部分产物未写出)。
回答下列问题:
(1)A与互为 (填“同系物”或“同分异构体”)。
(2)G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
(3)G→H的反应类型是 。
(4)列举出物质F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
(5)E的结构简式为 。
(6)写出C+D→F的化学方程式 。
(7)有关G与H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均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B.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C.等质量的G、H完全燃烧,消耗的质量相等
(8)物质G的同分异构体有很多,其中属于羧酸的共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第1页,共2页高2024级高二上期第一学月检测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C B A C A A C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A B A C
二.非选择题
15.(1)4NO2+O2+2H2O=4HNO3 (3分)
(2)玻璃棒、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2分)
(3) SO2(2分) Ⅲ(2分)
(4) 0.9 mol·L-1 (2分) 14HNO3(浓)+3S2SO2↑+H2SO4+14NO2↑+6H2O(3分)
16.(1)②④⑤⑦⑧(2分)
(2)>(2分)
(3)<(2分)
(4) (2分)
(5) 环形玻璃搅拌器(1分) 不相等 (1分) 56.85 (2分) a、c、d(2分)
17.(1)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2分)
(2)Fe2O3+6H+=2Fe3++3H2O(2分)
(3) 过滤(2分) SiO2+4HF=SiF4↑+2H2O(2分)
(4)将Fe3+完全转化为Fe2+(2分)
(5) Fe2++2=FeCO3↓+CO2↑+H2O (2分) 制作氮肥或化工原料(1分)
(6)1120(2分)
18.(1)同分异构体(1分) (2)酯基(2分) (3)加聚反应或聚合反应(2分)
(4)用作杀菌消毒;用于烹饪食物;用作燃料(2分)
(5)(2分)
(6)(2分)
(7)BC(2分)
(8)12(2分)
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