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素养目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节 土地资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土地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作用?总量大,种类全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的空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世界面积前六的国家人均土地面积(2020年)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土地资源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在世界面积较大的国家中明显偏低。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6,分为8种利用类型。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类型多样的土地资源提供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等。此外,我国还有一些通常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如沙漠、戈壁等。在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中,耕地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民以食为天”,我们食用的粮食、蔬菜、油、糖等主要产自耕地。我国耕地紧缺,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1公顷,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此外,我国农耕历史悠久,适宜耕作的土地基本开垦殆尽,未来可用于开垦的土地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我国山区为什么多修筑梯田我国平原少、山区多,为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我国耕地开发从平原逐渐扩展到丘陵、山地,缓解了耕地不足的问题。山区坡度大,土地开垦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为此,人们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梯田,变坡地为平地,既能保水、保土、保肥,又能增加粮食种植面积。修建梯田的主要方式活动:了解家乡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1. 收集家乡土地利用类型数据。2. 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所占百分比,并绘制饼状图。3. 根据饼状图,描述家乡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分布不均中国主要耕地的分布我国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新疆5个省级行政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中国主要林地的分布四川、云南、内蒙古、黑龙江4个省级行政区的林地面积,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34%。中国主要草地的分布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6个省级行政区草地面积广阔,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94%。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开发利用耕地林地草地东部湿润、半湿润区种植业林业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牧业平原和低山丘陵区山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用地)的分布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与气候和地形的关系降水多、地形平坦降水多、地形为山地降水少、地形为高原和山地耕地林地草地造成我国土地资源东西分布差异的自然原因我国东部季风区内,绝大部分地区气候湿润,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以耕地为主。我国东部地区的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气候湿润,适宜发展林业。我国的高原、高山和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这里处于西北内陆,气候干燥,不适宜发展林业和种植业,是我国的草地和难利用土地的主要分布区。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做到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沙则沙等。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宜湿则湿:河湖水域及周边低地宜留作湿地,发挥其生态价值。宜耕则耕:山前、河道两侧的绿洲,地形平缓,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耕作。宜草则草:高山气温低,山地下部降水少,草地广布,适宜放牧。宜林则林:降水较多的山地,生长森林,适宜发展林业。宜沙则沙:沙漠、戈壁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不宜大规模改造。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生态等安全,我国针对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分别设定了开发和保护的边界。农业用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耕地。严守18亿亩(即1.2亿公顷)耕地红线,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生态用地永久生态用地保护生态用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保永久生态用地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建设用地城镇用地规范城镇用地。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防止城镇无序蔓延。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边界示意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全国土地日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纪念这一天,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确定为全国土地日。“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珍惜土地资源 建设美丽家园2018严格保护耕地 节约集约用地2019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20202025活动:初步了解我国的国家公园1.收集资料,说说我国首批建成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等5个国家公园的位置。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中国西部地区,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中国西部地区,跨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地处秦岭、岷山、邛崃山和大小相岭山系。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地处中国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处,长白山支脉老爷岭南部区域,其东部、东南部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豹地国家公园接壤,西南部隔图们江与朝鲜相邻。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位于海南岛中部山区,东起海南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西至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自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毛感乡,北至黎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国家公园横跨江西、福建两省,地处内陆山区,南至建阳区黄坑镇,西至光泽县崇仁乡,东至武夷山市武夷街道。2.阅读下面的资料,选择你感兴趣的区域,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举例说明国家公园的生态价值。青藏高原:这里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共设置13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保护这里脆弱而重要的生态环境。长江流域:在长江流域重点生态区设置11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为长江大保护与经济发展奠定生态基底。黄河流域:在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区设置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为这里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是我国淡水资源重要补给地,是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亚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生态功能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三江源国家公园是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大尺度保护的典范,对保护三江源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维护我国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物种安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板书设计土地资源总量大,种类全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土地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分布不均耕地:平原和低山丘陵区林地:山区草地: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耕地紧缺,可用于开垦的土地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类型单一B.可利用土地中,林地占比最大C.人均耕地占有量大D.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少B随堂练习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2023年)及部分国家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对比情况(2020年)图中所示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沙漠C我国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读图可知,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 )A.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位于平原B.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位于山区C.东部湿润、半湿润区,主要位于平原D.东部湿润、半湿润区,主要位于山区D4.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尊重自然规律,做到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宜林则林:山区退耕还林,保持水土B.宜草则草:草原地区发展种植业C.宜湿则湿:河湖水域及周边低地留作湿地D.宜耕则耕: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B[核心素养·综合思维] 我国是人口大国,耕地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载体。读中国主要耕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读地图,知分布】(1)读图可知,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和低山丘陵区,图中年降水量线应为________毫米年降水量线。平原400【知现状,惜粮食】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2009—2019年,10年间我国耕地净减少1.13亿亩。我国耕地资源面临严峻形势。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耕地面积及平均等级结构图,耕地平均等级数值越小,表示耕地质量越优。(2)图中耕地面积最小,但耕地平均等级最高的地区是________,简述该现象产生的原因。青藏区高原山地气候,环境恶劣,耕地多位于面积狭小的河谷地区。(3)在一些地形崎岖、耕地面积较______(多/少)、耕地平均等级较高的区域,人们发明了梯田,梯田有可能分布在图中的____________。少黄土高原区(4)在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严峻形势下,为保障粮食安全,试列举两例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的行动。按量点餐,“光盘行动”;打包未吃完的饭菜;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