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 学看地形图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3题。1.图中等高距为( )A.50米 B.100米C.150米 D.200米2.小河的流向大致为( )A.自东向西 B.自北向南C.自西向东 D.自南向北3.①处的山体部位是( )A.山谷 B.山脊 C.山峰 D.陡崖 联合国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世界茶日”。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种植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茶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国家。读某地茶叶种植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5题。4.图中可能形成瀑布景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若将此图设为分层设色地形图,甲地的颜色应是( )A.绿色 B.蓝色 C.黄色 D.褐色6.2023年“五一”假期,光明中学八年级的几位同学相约到我国某山区开展地理研学游。如图为研学地点等高线地形示意图,①②③处为研学小组准备露营的备选地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区域的地形以 为主;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 。(2)图中河流AB段与BC段哪一段流速更快 请说明判断的理由。(3)图中①②③处作为露营备选地点,哪一处最适合露营 请说明选择的理由。 (2024·成都学业考)泥石流是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图1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2示意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向。据此完成7~9题。7.甲地与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A.1 082米 B.982米C.882米 D.782米8.图中乙、丙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分别是( )A.鞍部、山脊 B.鞍部、山谷C.陡崖、山谷 D.陡崖、山脊9.泥石流发生时,①②③④逃生方向中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教材再开发地理制作10.某校开设制作“等高线纸质立体模型”地理实践课。课上,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了等高线立体模型(如图所示),并用它识别地形部位,学习、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按照制作模型的正确顺序对下列几幅照片进行排序 。(2)为尽可能减小误差,绘制等高线过程中需注意 。(多项选择)A.圆锥体应水平放置在桌面上B.每块橡皮高度相等C.绕模型画出螺旋上升的线D.铅笔水平放置于橡皮上(3)俯视模型,甲同学读出的地形部位及特征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A.①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B.②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C.③为缓坡—等高线比较稀疏D.④为山峰—等高线数值应该四周大,中间小(4)沿图中M—N连线方向作剖面图,正确的表示是 (单项选择),理由是 。参考答案1.A 2.B 3.C 本题组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1题,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第2题,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确定方向,结合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判断,小河的流向大致为自北向南流。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①处的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为山峰。4.D 5.A 本题组考查地形部位的判读和分层设色地形图。第4题,瀑布形成于河流经过的陡崖处。读图可知,①处是山峰,②处是陡崖,但没有河流经过,不可能形成瀑布;③处是山谷,有河流经过,但不是陡崖;④处为陡崖,且有河流经过,能形成瀑布景观。第5题,读图可知,甲地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是平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色(橙色)表示高原、丘陵、山地,褐色表示高山。6.【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1)题,该区域海拔较高,大部分在500m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地形以山地为主;依据指向标判定方向,结合图示海拔信息可判定,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第(2)题,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可判定,河流AB段与BC段中,AB段流速更快,判断理由是AB段比BC段等高线密集、坡陡。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①处位于河谷,③处位于陡崖下,均不适合建宿营地;②处位于坡度和缓的山坡,靠近水源,最适合建宿营地。答案:(1)山地 自西南向东北(2)AB段。 AB段比BC段等高线密集、坡陡。(3)②。 ②位于坡度和缓的山坡,靠近水源。7.B 8.D 9.B 本题组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第7题,图中的等高距为150米,甲地的海拔为900米,山峰的海拔为1 882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 882-900=982米。第8题,读图可知,图中乙处为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丙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第9题,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向是垂直于泥石流方向的两侧山坡,②逃生方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10.【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模型的制作与判读。第(1)题,制作等高线立体模型,要准备工具,用圆规画圆,将大圆裁剪,制成高度不等的两个圆锥体,绘制等高线,将绘制等高线的锥形体合在一起;故操作步骤为②⑤③⑥①④。第(2)题,为尽可能减小误差,绘制等高线过程中需注意圆锥体应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每块橡皮高度相等,铅笔水平放置于橡皮上。第(3)题,等高线可以表示不同的山体部位,从图中可知,④为山峰—等高线数值应该四周低中间高。第(4)题,从图中可知,M—N连线方向作剖面图经过两座山峰,一个鞍部,图中左侧山峰更高,右侧山峰更低。答案:(1)②⑤③⑥①④(2)ABD(3)D(4)A M—N连线方向作剖面图中经过两座山峰,一个鞍部,图中左侧山峰更高,右侧山峰更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