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质量测评(二)(第三章)(40分钟·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读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完成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所示的区域是南半球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D.北极附近是陆地,南极附近是海洋2.关于图中大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洲c是南美洲B.土耳其海峡是d、e两洲的分界线C.跨经度最广的是e大洲D.d大洲濒临三个大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海洋的了解逐渐深入。读四大洋面积和平均深度比较示意图,完成3、4题。3.下列关于四大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四大洋彼此相通,但是被陆地分割B.太平洋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C.大西洋是世界第三大洋,形状呈“S”状D.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4.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海洋环境的是( )A.向海洋倾倒生活垃圾B.向海洋排放工业废水C.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D.大量开采海洋石油资源 我国是柑橘种植的起源地之一,柑橘通过多种途径向外传播。如图我国柑橘传播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5.如图所示,柑橘的原产地是( )A.欧洲南部 B.北美洲南部C.亚洲东部 D.非洲北部和南部6.我国柑橘的传播( )A.向西到欧洲 B.向东到非洲C.经太平洋到大洋洲 D.经印度洋到南美洲7.柑橘适合生长在( )A.中、高纬度地区 B.中、低纬度地区C.高纬度地区 D.低纬度地区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地表形态复杂。读世界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8、9题。8.下列关于世界主要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阿尔卑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同一大洲B.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都濒临印度洋C.安第斯山脉所在大洲的面积居世界第四位D.南半球上的各大洲整体地势起伏较小,无高大山脉9.图中A处地形区有“世界屋脊”之称,它是( )A.巴西高原 B.亚马孙平原C.东非高原 D.青藏高原 每年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我国是海洋大国,加快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强国建设是我的历史使命。结合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10、11题。10.目前,我国对海底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大陆架上,在图中对应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11.对图中各海底地形描述错误的是( )A.④火山活动比较强烈B.③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C.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D.①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在山西阳泉首次发现2.9亿年前的史前巨鲨——瓣齿鲨牙齿化石,瓣齿鲨是远古海洋中游泳能力很强的顶级掠食者。下图为瓣齿鲨牙齿化石照片。完成12、13题。12.此次发现说明( )A.瓣齿鲨曾生活在陆地B.当地由陆地变成了海洋C.当地人们把化石带到陆地D.当地由海洋变成了陆地13.下列现象,与瓣齿鲨牙齿化石成因相似的是( )A.南极发现煤田 B.荷兰围海造陆C.太阳东升西落 D.沧海变成桑田 近期,中国科学家揭示“地幔风”是地球深处存在的强大物质流动。“地幔风”从南向北推动两大板块持续碰撞,将海洋变为陆地,导致青藏高原几千万年以来的挤压和隆升。下图为板块运动及火山、地震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14.青藏高原的变化,说明( )A.板块碰撞导致陆地变为海洋B.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中C.全球陆地面积超过海洋面积D.海洋和陆地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15.“地幔风”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是( )A.使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B.使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分离运动C.使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分离运动D.使非洲板块向北碰撞印度洋板块16.从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学说( )①揭示了世界海陆变化的过程②解释了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③推动了气候研究和太空探索④展现了人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示意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读图,完成17、18题。17.板块碰撞处多高大山脉。图中位于板块交界处的是( )A.南非高原 B.马达加斯加岛C.大分水岭 D.安第斯山脉18.图中剖面线没有穿过的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 D.美洲板块 2024年4月3日7时58分,我国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2千米。下图为世界板块分布图(局部)和台湾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题。19.台湾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B.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C.位于板块边界,地壳比较稳定D.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20.家住台湾省的小明打算设计一个简易的地震应急包,你认为他最应该放入下列哪些物品( )①压缩食品 ②急救药品③电脑 ④饮用水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21.【航海寻踪】材料 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业余环球航海赛事之一。下图为克利伯2023—2024环球帆船赛航线图。(9分)(1)地球表面是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概括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1分)(2)克利伯环球帆船赛从欧洲出发后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洋 (1分)(3)写出七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和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写数字代码及名称)(2分)(4)请写出A大洲和B大洲之间的分界线。(1分)(5)克利伯环球帆船赛航线中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H是 ,并说出其意义。(2分)(6)写出两个F大洲的世界地形之最。(2分)22.“海洋牧场”是指利用海洋生态环境,对海洋生物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海洋牧场主要分为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养护珍稀濒危物种为主要目的的养护型海洋牧场,以产出渔获物为主要目的的增殖型海洋牧场和以渔业观光为主要目的的休闲型海洋牧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5分)探究一 海洋牧场的意义 海洋牧场建成后,海区渔业资源量大幅增长,尤其之前资源量已经减少到近乎绝迹的一些海洋鱼类,数量也明显回升。海洋牧场所需的人工鱼礁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起到非常好的作用,鱼类的种类和数量是之前的10倍以上。当地渔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提高了渔民的生活水平。(1)根据材料,归纳海洋牧场建设的意义。(2分)(2)有人建议,在海洋牧场中尽可能多地投放海洋濒危物种,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2分)探究二 海洋牧场的保护 生态系统保护是海洋牧场建设中最容易忽视的一环,可能会因为盲目追求某一鱼类品种种群数量的增长而严重破坏区域水生生态,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3)为尽可能减少区域水生生态破坏,请提出两条合理的措施。(1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6分)材料一 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图一是荷兰围海造陆效果图。材料二 美国阿拉斯加州及其附近海域多次发生7级以上的大地震。图二是世界六大板块及阿拉斯加地区7级以上地震发生地分布图。(1)说明材料一中的海陆变迁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1分)(2)请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美国阿拉斯加地区多地震的原因。(1分)(3)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根据板块运动方向,判断未来地中海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2分)(4)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巨大煤田。煤是植物埋于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这和南极洲目前的自然环境不相符。请运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其原因。(1分) 影片《攀登者》讲述了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珠峰)并测量出珠峰高度的故事,珠峰新高度为8 848.86米。(5)读图三分析喜马拉雅山脉不断“长高”的原因。(1分)参考答案1.C 2.D 本题组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及大洲的分布。第1题,a图是以北冰洋为中心的海陆分布图,所示区域是北半球;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南极附近是南极大陆,北极附近是北冰洋。第2题,c大洲是非洲;白令海峡是d亚洲、e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土耳其海峡是d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之一;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e为北美洲;d大洲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3.C 4.C 本题组考查四大洋的分布及海洋环境的保护。第3题,四大洋彼此相通,但是被陆地分割;太平洋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49.86%,几乎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半;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形状呈“S”状;北冰洋位于北极圈内,以北极为中心。第4题,向海洋倾倒生活垃圾、向海洋排放工业废水和大量开采海洋石油资源都不利于保护海洋环境,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有利于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5.C 6.A 7.B 第5题,读图可知,柑橘的原产地是亚洲东部,欧洲南部、北美洲南部、非洲北部和南部都是后来传播过去的。第6题,读图可知,我国柑橘的传播向西到欧洲地中海沿岸和非洲;经大西洋到南美洲,经印度洋到大洋洲。第7题,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读图可知,柑橘种植区主要分布0°到60°的纬度范围之内,属于中、低纬度地区。8.C 9.D 第8题,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洲;落基山脉位于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西部,都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世界上大洲面积由大到小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安第斯山脉是世界的最长的山脉,位于南美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第9题,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A处地形区为青藏高原,因其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又被称为“世界屋脊”。10.A 11.B 本题组考查海底地形的知识。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①是大陆架,②是大陆坡,③是海沟,④洋中脊。12.D 13.D 本题组考查海陆变迁的知识。第12题,根据材料可知,中科院研究人员在我国山西阳泉发现了远古海洋中的瓣齿鲨牙齿化石,山西阳泉属于我国内陆地区,因此可以证明此地史前是海洋,后来才变成了陆地。第13题,根据材料可知,瓣齿鲨牙齿化石的成因是由海洋变成陆地,属于海陆变迁。南极发现煤田与大陆漂移说相关;荷兰围海造陆是由人类活动影响的;太阳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有关;沧海变成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14.B 15.A 16.B 第14题,青藏高原的变化,说明板块碰撞导致海洋变为陆地,也说明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中;全球海洋面积超过陆地面积;海洋和陆地的相对位置会发生改变。第15题,“地幔风”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是使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第16题,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揭示了世界海陆变化的过程,解释了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展现了人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17.D 18.C 本题组考查板块运动及板块分布。第17题,各大板块处于不停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图中的安第斯山脉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第18题,图中剖面线依次通过了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没有穿过亚欧板块。19.B 20.D 本题组考查地震的原因及应急措施。第19题,读图可知,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地震频发。第20题,应急包应放食品、药品、饮用水等必备物资,电脑不是应急必备品。21.【解析】本题考查大洲、大洋的分布,大洲分界线、世界之最等知识点。第(1)题,世界的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任意半球中,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第(2)题,读图可知,克利伯环球帆船赛从欧洲开始向东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第(3)题,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根据大洲在地球南北半球的分布位置来判断,B欧洲和 E北美洲整体都在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G 南极洲绝大部分在南极圈以内,全部位于南半球。第(4)题,读图可知,A为亚洲,B为欧洲,两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第(5)题,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缩短了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航海航程。第(6)题,F大洲为南美洲,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答案:(1)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任意一个半球都是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2)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3)B 欧洲、E北美洲;G 南极洲。(4)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5)巴拿马运河 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缩短了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航海航程。(6)世界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任写两个)22.【解析】本题考查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海洋牧场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等相关知识。第(1)题,根据材料“海洋牧场建成后,海区渔业资源量大幅增长”可知,海洋牧场的建设有利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材料“当地渔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可知,海洋牧场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之前资源量已经减少到近乎绝迹的一些海洋鱼类,数量也明显回升”可知,海洋牧场的建设可以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有利于当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第(2)题,若选择赞成,理由应从有利方面来分析,如投放濒危物种,有利于该物种的繁衍,增加濒危物种的数量,利于海洋濒危物种的保护等;若选择不赞成,理由应该从不利方面来分析,如过度投放濒危物种可能会占据原有物种的生存空间,造成物种入侵;没有天敌的濒危物种,可能会破坏当地原有的物种分布与生存等。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为减少盲目追求某一鱼类品种种群数量的增长而严重破坏区域水生生态,人工养殖时应注重品种的多样性;另外要保护水域,避免水污染,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以渔业观光为主要目的的牧场,应注意游客观光时带来的污染,并及时清理。答案:(1)有利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恢复当地生态系统,增加物种的多样性。(2)赞成。理由:投放海洋濒危物种有利于其种群的繁衍,有利于海洋濒危物种的保护。(或不赞成。理由:过度投放濒危物种可能会造成物种入侵,破坏原有的种族群落。)(3)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人工养殖鱼类注重品种多样性;游客观光时注意垃圾的处理。23.【解析】本题考查地震原因、板块运动、大陆漂移说等相关内容。第(1)题,欧洲的荷兰是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平面。造成材料一中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的活动也会造成海陆的变化,例如填海造陆。第(2)题,读图可知,美国阿拉斯加地区多地震,主要是因为地处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第(3)题,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两大板块相向运动,根据板块运动的方向推测,地中海会不断缩小。第(4)题,南极洲原先所处的位置气候温暖湿润,有大量的森林埋到地下,演变成煤炭,后来受大陆漂移的影响,总体上向高纬度漂移。第(5)题,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喜马拉雅山脉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并在不断抬升。答案:(1)人类活动(2)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3)面积变小。 原因: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4)南极洲以前环境温暖湿润,有植物生长,后来受大陆漂移的影响,向高纬度漂移。(5)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这两个板块碰撞挤压,造成地壳抬升,因此山脉不断“长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