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小明在学习《体验科学探究》这节内容时,观察到如下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长蜡烛切为短蜡烛 B.用火柴点燃蜡烛
C.固态石蜡熔化为液态 D.刚熄灭后烛芯处产生白烟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塞紧橡胶塞
C.加热试管 D.洗涤试管
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铜 B.氯化钠 C.水 D.金刚石
4.下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5.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相同 分子的构成相同
B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 物体的热胀冷缩 分子的大小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D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A.A B.B C.C D.D
6.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
B.铜元素质量分数:
C.碳元素的化合价:
D.空气中常见气体含量:
7.如图为试卷答题卡中用于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条形码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学式为C3H4O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烯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丙烯酸的物质类别属于氧化物
C.丙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g
D.丙烯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
8.氧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下列涉及氧气的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B.工业生产中氧气可以用于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
C.干燥洁净的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D.塑料的老化、金属的锈蚀都属于缓慢氧化
9.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变化观:蜡烛燃烧的过程,只有化学变化发生
C.能量观:电解水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常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B.取用试剂时,如果没有明确说明用量,一般固体取1~2g,液体取1~2mL
C.某集气瓶中的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集气瓶中一定不含有氧气
D.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液体温度升高,说明溶解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
二、填空与简答
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小明就从生活中物品和现象分析出不少化学知识。
(1)加碘食盐含有碘酸钾(化学式为KIO3),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2)铁锅炒菜加入醋,可以生成亚铁离子,起到一定的补铁作用。写出亚铁离子的符号 。
(3)铝质高压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所以耐腐蚀。写出氧化铝的化学式 。
(4)冰箱里的异味可以用活性炭来除去,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5)做饭时,锅中的水会转化形成水蒸气,从微观角度分析,该过程中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变, 发生了变化。
(6)烧烤时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反应。通过学习知道,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现象为 。
12.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金属镓(Ga)可用于制作半导体,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以及Ga、A、B、C、D、E的微粒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常用不同颜色区分。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镓 (填物理性质)。
(2)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 。
(3)由图1可知,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4)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5)图2中,一共涉及 种元素,其中与镓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元素符号)。
13.化学实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让我们一起进行以下的实验。小明取一杯浑浊的河水,先进行水的净化再进行电解实验。
(1)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一段时间,可观察到水变澄清。说出明矾的作用 。
(2)将静置后的河水采用过滤,该装置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玻璃棒的作用为 。
(3)经过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 。(答一点即可)
(4)在经过吸附、蒸馏即可得到蒸馏水。在蒸馏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电解水实验。实验过程中正极相连的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
(5)水通电分解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该反应中不变的微观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
14.农业生产中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来挑选种子。
(1)配制溶液的操作有:计算、称量、 、装瓶。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2)配制前测得水温度为T1℃,配制后测得溶液温度为T2℃,则T1 T2.(选填“>”、“<”、“=”)。
(3)写出检验某食盐水是否为食盐的饱和溶液的方法: 。
(4)现要配制100g10%的食盐水用来选种,则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写出详细解题过程) 。
三、科学探究题
15.学习小组开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
(1)实验室用铜粉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1)。该实验装置中注射器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实验开始前,就需要推拉注射器活塞,观察松开手后气球恢复原状时,活塞是否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该操作目的 。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的现象为 。铜粉加热反应时,也需要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此时推拉活塞的目的是 。
(2)如果铜粉的量不足,会导致测定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实验室还可以用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主要步骤如下,正确的顺序为 (填序号)。
①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
②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③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
【优化改进】
同学们利用图2装置多次实验,水面均未上升到刻度“1”。查阅资料:颗粒非常细小的纳米铁粉由于比表面积很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经讨论后,分别取足量纳米铁粉、红磷采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数据分别如图4、图5.
(4)温度传感器显示,实验过程中瓶内温度均 (填“升高”或“降低”)。
(5)分析图4、图5可知,实验中消耗氧气更彻底的是 (填“纳米铁粉”或“红磷”)。
【交流反思】
(6)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纳米铁粉却能在空气燃烧。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16.二百多年前,化学家拉瓦锡利用汞(Hg)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原理,采用图装置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1)汞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汞(HgO),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2)加热时,曲颈甑内液态汞表面产生红色粉末,玻璃钟罩内的汞液面上升,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3)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作用和优点有________。
A.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反应生成的氧化汞是固态,不影响压强
E.加热时汞只与氧气反应,不与其他气体反应
(4)通过此实验能说明剩余气体的化学性质是 。
(5)拉瓦锡又把汞表面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热,又得到了汞和氧气。请你写出检验氧气的方法 。
(6)他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下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此实验设计思想与利用氢气燃烧生成水探究水组成的实验设计思想相比较,从研究物质组成或成分的实验思路角度分析,两者思路是 。(选填“相同”、“不同”)
参考答案
1.B
2.D
3.C
4.B
5.C
6.B
7.A
8.C
9.D
10.D
11.(1)+5
(2)Fe2+
(3)Al2O3
(4)吸附
(5)水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
(6) 化合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2.(1)熔点低
(2)3
(3)69.72
(4)4/四
(5) 5/五 Al
13.(1)加速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2) 漏斗 引流
(3)滤纸破损等
(4)氧气/O2
(5) H2OH2+O2 H、O
14.(1) 溶解 偏小
(2)=
(3)向该食盐水中加入少量食盐,搅拌,看是否能继续溶解
(4)配制100g10%的食盐水,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10%=10g,需要加水的质量为:100g-10g=90g。
15.(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2)偏小
(3)①③②
(4)升高
(5)纳米铁粉
(6)纳米铁粉与氧气接触更充分(合理即可)
16.(1)
(2)汞和氧气反应,导致钟罩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汞槽中的汞进入玻璃钟罩
(3)ABCDE
(4)不与汞反应(合理即可)
(5)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6)相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