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必修下第五单元第十课两文联读洞悉时代使命,展现演讲魅力小组合作,从两篇文章中摘取体现作者深刻思想的语句,并解说其内涵,制作马克思、恩格斯金句解读海报。示例1: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唯物辩证法富含哲理,有说服力马克思的逝世对世界无产阶级和“历史科学”带来的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恩格斯对时局的判断,是一种深刻的见解示例2: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一、两文联读,悟深刻思想演讲词一般以口语化为主,但是我们读到的这两篇演讲词语句深奥,表达也比较复杂,思考两位作者为何要这样写。问题1:马克思面对的听众是什么人,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马克思面对的听众具备一定的思想基础和斗争经验,但是在革命失败后有犹豫和彷徨,所以马克思需要用自己发现的深刻的、不容辩驳的道理来阐述当前的问题,让听众接受和信服。一、两文联读,悟深刻思想恩格斯在致左尔格的信中说道 :“那些土名人和小天才(如果不说他们是骗子的话),现在可以为所欲为了。最后的胜利依然是确定无疑的,但是迂回曲折的道路,暂时的和局部的迷误——虽然这也是难免的——现在将会比以前多得多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问题2:阅读下面的材料,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除了悲伤惋惜之外,还流露出怎样的情感?他要对马克思的战友表达什么?恩格斯的讲话需要体现个人对马克思各类贡献的独到认识,奠定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重要地位,还要以深刻高远的见识去判断时局,提醒大家清醒而坚定地走下去。一、两文联读,悟深刻思想第2段总写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历史科学的贡献,第3-6段写马克思对历史科学的贡献,第7段写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贡献。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问题1:阅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 2-7 段,梳理恩格斯悼词的内容与结构。二、明晰层次,剖说理逻辑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问题2:关于马克思的两大贡献,文章第2段的总说和第 3-7 段的分说在顺序安排上不一致,恩格斯出错了吗?说理深刻、逻辑严密由演讲背景以及听众的需求决定二、明晰层次,剖说理逻辑后面各段的阐述和前面的概述并不矛盾。第2段先写无产阶级,后写历史科学,这个顺序说明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贡献是主要的。第6段开头“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和第7段开头“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同样说明马克思的主要贡献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贡献。梳理各段的中心句,抓住表明逻辑关系的词。材料一:1848年革命发生于欧洲,是平民与贵族间的抗争,主要是欧洲平民与自由主义学者对抗君权独裁的武装革命。1848年第一场革命于1月在意大利西西里爆发,随后的法国二月革命更是将革命浪潮波及几乎全欧洲。在欧洲大陆革命风暴的推动下,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再度掀起高潮。无产阶级革命反抗专制制度取得一点成绩,打开一点缺口,比如工人争取普选权、十小时工作制法案等,为工人阶级争取了一点权益。1848年革命之后,工人阶级所有的党组织和党的机关报刊都被暴力的铁腕所摧毁。厄·琼斯在宪章运动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创办《人民报》,成为宪章运动后期的著名领袖。《人民报》1852年5月8日创刊,第一号以惊人的速度销售一空。材料二 :1848 年革命引发的蕴藏在社会上的强大力量,可以破坏欧洲社会体制。材料三 :就在 15 个月以前,我们中间大部分人曾聚集在这座坟墓周围,当时,这里将是一位高贵的崇高的妇女最后安息的地方。今天,我们又要掘开这座坟墓,把她丈夫的遗体放在里面。——《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初稿)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结合下面的三则材料,思考作者在内容安排上的特色及效果。三、结合材料,思内容特色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问题1:《人民报》创刊纪念会的演讲为什么要先提1848年革命?它带来了怎样的效果?1848年革命波及了整个欧洲,在场的听众大都是志同道合的革命友人,他们都对1848年革命记忆犹新,有的可能还参与其中。《人民报》是在革命失败后创刊的,办报的目的就是希望团结和组织无产阶级,为无产阶级正义事业继续战斗。马克思从1848年革命说起,既能引起听众共鸣,又符合创刊纪念会这一特殊演讲场合,主题明确。三、结合材料,思内容特色思考在场听众的身份以及1848年革命和创刊纪念会的关系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问题2:你认为文中恩格斯悼词的第一段和材料三在内容安排上哪一种更好?请阐释理由。针对听众身份和演讲场合来安排内容突出演讲的主题文中恩格斯悼词的第一段安排得更好。虽然去掉了对马克思夫人逝世的回顾,但使悼念马克思的演讲主题更加突出。三、结合材料,思内容特色注意演讲的场合和目的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阅读两篇演讲词的第一段,举例说说在语言表达上它们有何共性,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本世纪革命的秘密。四、研读语段,析表达效果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四、研读语段,析表达效果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阅读两篇演讲词的第一段,举例说说在语言表达上它们有何共性,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本世纪革命的秘密。革命运动依然比较强大的统治势力既生动又有鼓动性,能点燃听众的激情,引导听众进入演讲情境。四、研读语段,析表达效果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用讳饰手法说出马克思逝世的事实,不渲染“哀痛”却不失哀痛,把握好了度。四、研读语段,析表达效果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阅读两篇演讲词的第一段,举例说说在语言表达上它们有何共性,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本世纪革命的秘密。革命运动依然比较强大的统治势力既生动又有鼓动性,能点燃听众的激情,引导听众进入演讲情境。1848年革命的局限性;制造了听众的心理落差,引发大家继续听的愿望四、研读语段,析表达效果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用讳饰手法说出马克思逝世的事实,不渲染“哀痛”却不失哀痛,把握好了度。用词具体、准确,这对于在场所有人都是万分悲痛、永志不忘的时刻。准确表达了马克思去世给世界带来的巨大损失,向大家强调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的突出贡献。“还”字流露出未能在马克思临终时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将两者的深厚战友情充分表现了出来。演讲词要从听众的经历和切身感受出发,借助修辞手法和精准用词鼓舞或感染听众,从而增强表达的有效性。四、研读语段,析表达效果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四、研读语段,析表达效果这样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马克思的划时代的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最…最…嫉恨和诬蔑程度之深无论…都…敌人范围之广,所受伤害之深四、研读语段,析表达效果资料链接:马克思从1844年被法国驱逐之后,一直到1883年去世,中间流亡了四十年的时间,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流亡家”。1845年底,马克思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时候,迫于普鲁士政府引渡的压力,马克思放弃了普鲁士的国籍,从此成为一个没有国籍的“世界公民”。由于经常到处流亡,马克思的几个子女都分别出生在不同的国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悲惨的遭遇敌人迫害之深敌人对马克思 的态度恶劣、诋毁四、研读语段,析表达效果轻轻拂去的“蛛丝”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对敌人的极端蔑视,自我精神的丰厚万不得已时敌人迫害之频繁和程度之深,与敌斗争的艰巨和勇敢回敬感情较浓厚,反击力强马克思对敌人 的态度不在意、不畏惧四、研读语段,析表达效果马克思对敌人 的态度不在意、不畏惧敌人对马克思 的态度恶劣、诋毁鲜明对比顽强的革命意志、宽广的领袖气度与胸怀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对马克思高尚品格的赞扬四、研读语段,析表达效果无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双重否定其实是表示肯定语气整个、从…到……空间范围之广千百万数量极其之多革命战友对马克思 的态度崇敬四、研读语段,析表达效果资料链接:欧洲地区:哥·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报》和伦敦共产主义工人教育协会进献花圈。在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家,社会主义者为马克思的葬礼致唁电。美洲地区:纽约制桶工会为马克思举行追悼会,成千上万的工人涌入会堂;布鲁克林工人文化宫为马克思降半旗致哀。除此之外,世界各国的进步报刊也纷纷发表讣告、社论,表达对马克思的悼念之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沉重的悼念敬仰与爱戴四、研读语段,析表达效果敌人对马克思 的态度恶劣、诋毁鲜明对比从事事业的重要性和正义性革命战友对马克思 的态度崇敬、爱戴伟大领袖、崇高地位四、研读语段,析表达效果敌人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无产阶级共同的敌人私敌以“我”为中心,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这是剥削阶级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体现了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高尚革命品格,是对他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的热烈赞扬“我”对马克思——高度赞扬四、研读语段,析表达效果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一代伟人去了,但是他无与伦比的贡献,无畏无私的品格,永远令人高山仰止。和所有的悼词一样,在结尾部分,恩格斯将千言万语凝聚成一句话。当时,共产主义运动刚刚兴起,还只是星星之火。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马克思主义必将广为传播,共产主义运动必将风起云涌。将,是一种预见,更是一种必胜的信念,也是恩格斯和广大革命战友共勉的誓言!拓展延伸:我校计划在六月开展“弘扬伟人精神,抒发青年理想”的主题演讲创作活动。请以“致新时代青年”为副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小结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