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课件(共39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课件(共39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针对某一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掌握一定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安全防护技能。
素养目标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 五 章 建 设 美 丽 中 国
第一节
汶川大地震
新课导入
自然灾害严重
我国是世界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广。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气象
灾害
地质
灾害
旱灾
洪涝
台风
寒潮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气象灾害
旱灾、洪涝、台风、寒潮等
时间特点:季节性明显且每年都有发生。
旱灾
旱灾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长时期降水比常年异常偏少,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形成旱灾。
洪 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造成江河泛滥,导致土地、房屋受淹,形成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东部平原和沿海地区。
台风
夏秋季节,来自热带海洋的台风伴随狂风、暴雨、海水暴涨等,侵袭我国沿海地区,形成台风灾害。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寒潮
深秋至初春,来自北方高纬度地区的强冷空气迅速南下,造成沿途广大地区剧烈降温,伴随大风、雨雪、冰冻等,形成寒潮灾害。
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哪些气象灾害?
寒潮灾害影响范围广,最南可达海南岛。
地质灾害
地震、滑坡、泥石流
我国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强地震多发。
地震
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引起强烈的大震动,导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交通和通信设施损毁等,形成地震灾害。
滑坡
坡地上不稳定的岩石土体整体向下滑动,导致房屋和道路损毁、人员伤亡等,形成滑坡灾害。
滑坡多发生在山区,特别集中在地势阶梯的过渡带。
泥石流
山区暴雨引发的、挟有大量泥土和石块的特殊洪流,导致房屋和道路损毁、人员伤亡等,形成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区,特别集中在地势阶梯的过渡带。
活动
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1.阅读下图,将我国台风、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与其主要分布地区连线。
台风灾害
山地丘陵区
洪涝灾害
东南沿海地区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东部平原地区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
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
2.参考对台风灾害集中分布区的成因解释,解释我国洪涝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
台风灾害集中分布区:台风发源于低纬度海洋,登陆后逐渐减弱直至消亡,所以我国的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区: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区:
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降水集中,雨季时河湖排水不畅,易形成洪涝灾害,所以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滑坡主要发生于陡坡地段,泥石流是由于雨季时的降雨量大,地表水分增加,土壤变得松软,成为岩石滑动的润滑剂,进而形成泥石流,所以我国的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区。
除害兴利并举
都江堰
修建于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一直发挥着防洪和灌溉并举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的工作原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显著提升灾前、灾中、灾后各环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灾前防灾备灾
建设防灾工程
开展灾害监测
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
灾中应急救援
抢救受灾人员
抢修基础设施
灾后恢复重建
重建家园
恢复正常秩序
通过心理干预,消除心理创伤。
思与学
江苏兴化为什么要堆垛田
江苏兴化垛田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每年3—4月,兴化“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
兴化为什么有这么多垛田呢?这里气
候湿润、地势低洼、湖沼遍布,历史
上经常遭受洪涝灾害的威胁。人们开
挖水道,增强排水、泄洪能力;堆泥
成“垛”,用于种植农作物。如今,兴化垛田不仅是生态农业的典范,还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活动
了解紧急救灾需要储备的主要物资
1.结合地震或台风灾害的特征,说一说为保障灾害发生时人们的基本生活,政府需要储备的主要物资。
食品和饮用水、床具和帐篷、医疗物资、生活用品等。
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发生地点、时间不同,用于救助、安置灾民的物资会有所差别。例如,雪灾可能造成人员受冻、交通中断,需要提前储备应急食品、取暖和御寒物资等。
2.你的家乡主要有哪些自然灾害?针对最严重的灾害,讨论当地政府应主要储备的救灾物资。
自救互救
遭遇自然灾害时,每个人都应该冷静应对,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境遇,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做到有效避灾。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积极救助他人,并设法把消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寻求救援。
遭遇暴雨、洪水时
①暴雨天尽量不要外出
②遭遇水位上涨时,就近向高处转移
③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物品
④不要驾驶车辆慌乱出行
⑤远离山体防不测
⑥远离广告牌、电线杆、路灯
关注台风预警信息。
前往安全场所避险。
停止户外活动。
……
遭遇台风时
在室内选择易形成支撑的地方躲避,保护头部,采取低伏姿态。
择机沿着逃生通道,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遭遇地震时
要向与滚石或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侧迅速逃离、躲避。
遭遇滑坡、泥石流时
若无法逃离,可寻找大型、坚固物体躲避。
生命至上!即使受灾被困,也要保持镇定,坚定信心,等待和配合救援。
活动
熟悉校园紧急疏散路线
通常,学校会在开阔地带设立应急避险场所,在建筑物上标识应急疏散路线,引导师生快速有序撤离。师生应熟悉校园的应急避险场所和疏散路线,并实地演练。
1.找出校内所有的应急避险场所。
2.熟悉从教室到户外、再到最近应急避险场所的最佳疏散路线。
3.假定某种灾害情景,完成一次应急疏散演练,记录从教室到达最近应急避险场所的用时。
中国的疆域
板书设计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严重
除害兴利并举
特点:我国是世界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广
常见自然灾害
类型
分布与成因
气象灾害:旱灾、洪涝、台风、寒潮等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显著提升灾前、灾中、灾后各环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自救互救
保持镇定,坚定信心,等待和配合救援
1.下列气象灾害与山体滑坡关联性较强的是( )
A.旱灾 B. 沙尘暴 C. 寒潮 D.洪灾
D
2.遭遇滑坡时,正确的做法有( )
①优先抢救财物  ②迅速避让和撤离  
③及时报警求救  ④往垂直于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随堂练习
3.落实防灾减灾工作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举措。下列措施能有效降低灾害损失的有( )
①利用卫星和雷达加强灾害监测  ②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  
③进行大规模人口迁移 ④加强遇灾自救、互救方法教育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D
4.[跨学科·物理/情境创设]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现象,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某校同学开展了山体滑坡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过程]
(1)小组同学从相同的高度往图B所示坡面洒水,发现洒水强度越____,径流越浑浊,滑坡的发生概率越大。
(2)为了研究植被覆盖对山体滑坡的影响,可以选择_______(填字母)两组实验对比。两组实验中,_______(填字母)容器中的“径流”相对清澈些,滑坡的发生概率小。
(3)小组同学以相同高度,相同强度对图A和C所示坡面洒水,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
B
坡度大小对山体滑坡的影响
[实验思考]
(4)滑坡、泥石流是我国西南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每年夏季多发。根据本实验探究结果,简述滑坡、泥石流夏季多发的原因。
我国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图2 我国西南某地气候资料
[联系实际]
(5)如果遭遇滑坡、泥石流,正确的逃生路线是______(甲/乙/丙/丁)。

图3 泥石流灾害逃生方向示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