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2.3.2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2.3.2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2.3.2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则的中线的长为(  )
A. 3
B. 5
C. 9
D. 25
2.(2025广东广州月考)已知,是直线上的两点,若,则(  )
A. 5
B.
C. 10
D.
3.函数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4.已知菱形的对角线与轴平行,,,则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5.已知点在线段上,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6.(2025北京海淀区月考)若点在直线上,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13
D.
二、多选题
7.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为,点的坐标为,则点的坐标可能为(  )
A.
B.
C.
D.
8.已知平面内一点,若直线上存在点,使,则称该直线为点的“2域直线”,下列直线中是点的“2域直线”的是(  )
A.
B.
C.
D.
9.已知点关于直线对称的点是,直线过点,则(  )
A.
B. 在轴上的截距是
C. 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
D. 当时,两直线间的距离为
三、填空题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为两点,之间的“折线距离”。
(1)若,,则________;
(2)原点与直线上任意一点之间的折线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1.(2024河南洛阳期中)已知直线分别与轴、轴交于点,,若直线上存在一点,使最小,则点的坐标为________。
12.直线过点,过点,若,且与的距离为5,则的方程为________。
四、解答题
12.(2025河北沧州月考)在梯形中,,,已知,,。
(1)求点的坐标;
(2)求梯形的面积。
14.已知为正方形的中心,且这个正方形的一条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求这个正方形另外三条边所在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15.已知三条直线,直线和直线,且和间的距离是。
(1)求的值;
(2)能否找到一点,使得点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点是第一象限内的点;②点到的距离是点到的距离的一半;③点到的距离与点到的距离之比是?若能,求出点的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中线的端点是的中点,先求与的中点坐标:
中点的横坐标为,纵坐标为,即。
再用两点间距离公式,代入与:

2.答案:D
解析:因、在直线上,故(直线斜率为2,纵坐标差是横坐标差的2倍)。
由两点间距离公式,代入:

解得。
3.答案:A
解析:
,则y可看成x轴上一点P(x,0)到点
A(1,2)与点B(3,-4)的距离之和,即:,又A,B
位于x轴的两侧,故当A,P,B三点共线且P在A,B之间
时,取得最小值,即
4.答案:A
解析:菱形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轴(斜率为0)。
设(纵坐标与相同),,则中点与中点重合:
中点为,中点为,故,,得,。
菱形邻边相等:,,
,解得(为点,舍去)。
代入,,得。
5.答案:B
解析: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即“距离平方减2”。
最小值:原点到直线的垂线距离为最短距离,公式,故最小值为,最小值为。
最大值:线段端点到原点的距离最大,线段端点为时(距离平方),时(距离平方),故最大值为,最大值为。
取值范围为。
6.答案:C
解析:在上,故,表达式转化为:
,表示轴上点到与的距离之和。
最小值为关于轴的对称点到的距离:

二、多选题
7.答案:AC
解析: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为,故且。
计算,故。
向量,,垂直则:

代入:,解得()或(),即或。
8.答案:ABD
解析:“2域直线”即直线与以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有交点,需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A:,距离,符合;
B:,距离,符合;
C:,距离,不符合;
D:,距离,符合。
9.答案:ABD
解析:与对称,故:
中点在上,斜率(斜率为,负倒数),方程,故,,A正确;
轴截距:时,B正确;
点到的距离,C错误;
时,方程,两直线距离,D正确。
三、填空题
10.答案:(1) 2;(2) 3
解析:
(1) 折线距离;
(2) 设(在上),折线距离:
时,;
时,;
时,,最小值为3。
11.答案:
解析:(与轴交点),(与轴交点)。
找关于的对称点(中点在直线上且直线);
直线方程:,联立,解得,,即。
12.答案:或
解析:
斜率存在时,设,,平行线距离,解得,方程;
斜率不存在时,,,距离为5,符合条件。
四、解答题
13.解:
(1) ,,故,得;
,,故(负倒数),得;
联立两式:,解得,,故。
(2) 因,梯形面积;
,;
面积。
14.解:
正方形中心到各边距离相等,先算到的距离:。
(1) 与已知边平行的边:设,距离,解得(为已知边),方程;
(2) 与已知边垂直的边:斜率为,设,距离,解得或,方程和。
综上,另外三边方程为、、。
15.解:
(1) 化为,与平行;
距离公式,解得,因,故。
(2) 存在点,坐标为:
设,条件②:,得,解得(舍去负根);
条件③:,代入,解得;
联立与,得,,均为正数,符合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