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三章 电功和电功率第五节 安全用电科普行1.学习安全用电基本知识,调研社区周边有哪些安全用电隐患。2.了解家庭用电安全常识,调研周边居民对安全用电的认知情况和重视程度,分析是否存在典型的认知误区。3.针对调研结果,利用掌握得电学知识,设计制作安全用电宣传展板和演示道具,举办一场安全用电科普宣传活动。【重点】有关电压的安全用电常识。【难点】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触电。一、新课导入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不正确的用电方式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如损坏用电设备、引起火灾,甚至威胁生命。二、新知探究(一)学习安全用电基本知识人体在干燥时和潮湿时电阻差异很大,接在相同的电源上,电流差异也很大。皮肤干燥时人体的电阻为104~105Ω;皮肤潮湿时,人体的电阻可降到103Ω以下。触电是指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事故。经验表明,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8mA时,人会有强烈的麻痛感;超过20mA时,会感到剧痛,甚至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低压线路: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V,工农业生产的动力电路电压是380 V,它们都属于低压线路。高压线路:大型发电机的输出端以及远距离输电线的电压高达几千伏至几十万伏,属于高压线路。当有人低压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再使用长木棍挑开电线。讲解:高压电弧触电是指人靠近高压线(高压带电体),造成弧光放电而触电。电压越高,对人身的危险性越大。在人体离高压线路和高压带电设备较近时,高压线或高压设备所带高电压,有可能击穿它们与人体之间的空气,于是发生通过人体产生的放电现象,在电流通过人体时,造成电烧伤,甚至死亡,这就是所谓的高压电弧触电。讲解“跨步电压”的形成: 在高压线与地面的接触点处的电压就是高压线的电压。地面是导体,电流通过不同距离时电阻不等。地面上,在以接触点为圆心的圆周上,各点到接触点的距离相等,因此它们到接触点的电阻相同;不同的圆周距离接触点的距离不等,电阻不同;当一个人走向或远离圆心时,两个脚踩在不同的圆上,由于两个脚之间的地面有电阻,根据欧姆定律U=IR可知,两脚之间形成电压,于是有电流通过人体,引起触电。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下雨、潮湿环境下,我们要有意识地远离高压输电线路、电线杆和变电站,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实践活动组建“安全用电”实践活动小组,查阅资料,了解电流通过人体时,人的感受、状态等作用特征,梳理不同大小的电流对人体的影响,并填写在表中。(二)了解家庭用电安全常识要保证用电安全,首先要避免直接接触火线,因此:(1)用电器的安装要符合安全要求。(2)养成良好的电器使用习惯。(3)一旦发生触电事故,要先断电源再图营救,还要保护自己。对于安全用电必须做到“四不”,即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同时还要注意避免使那些本来不带电的物体带电,或本来绝缘的物体变成导体。(三)试电笔在家庭电路中,人们经常需要用试电笔来辨别火线与零线。试电笔的外形各式各样,但它们的构造和原理是相似的。氖管试电笔通常由金属笔尖、降压电阻、氖管、金属笔卡等组成。使用氖管试电笔时,人手要握住试电笔的绝缘杆部分,同时要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切不可用手直接接触金属笔尖,否则会有触电的危险。在正确使用试电笔的情况下,若试电笔的金属笔尖接触火线,则氖管发光;若金属笔尖接触零线,则氖管不发光。(四)举办安全用电科普宣传活动向社区居民进行安全用电科普宣传,可以设计宣传展板,对于安全用电的经验或知识性内容,可以采用绘制海报、展板的形式进行宣讲。对于一些危险性较高的触电事故情形,如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漏电、跨步电压等,可以通过制作模拟电路,利用声音或亮光来演示触电情况,并由此科普应急措施及安全用电常识。三、课堂小结1.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8mA时,人会有强烈的麻痛感;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2.安全用电常识(1)用电器的安装要符合安全要求。(2)养成良好的电器使用习惯。(3)一旦发生触电事故,要先断电源再图营救,还要保护自己。(4)对于安全用电必须做到“四不”,即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3.试电笔(1)辨别火线和零线。(2)笔尖不能碰,笔尾必须摸。四、课堂训练1.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 D )A.在输电线上晾晒衣服B.使用绝缘皮破损的插头C.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D.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2.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用试电笔可以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B.使用试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C.只要不同时触摸到火线和零线就不会发生触电事故D.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离电源3.有一些用来插接功率较大的用电器的插座,常在连接插座的火线上装一根熔丝,而不是在连接插座的火线和零线上各装一根熔丝。这样做不是为了省一根熔丝,而是为了更安全。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答:如果在火线和零线上各装一根保险丝,则电路超载时有可能零线上的保险丝熔断,而火线上的保险丝未熔断,那么用电器虽然不能工作但仍带电,这样将很不安全,因此为了安全起见,确保火线上的保险丝熔断,只在火线上装一根熔丝。4.使用试电笔时,可以将其简化成电流由带电体经降压电阻、氖管、人体流向大地的串联电路,如图所示。若带电体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为220V,氖管发光时电压约60V,通常降压电阻的阻值很大,可达1MΩ左右,你能估算出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吗?在估算过程中进行了哪些近似?把你估算的过程和结果与同学交流,并根据你梳理的表,说明此时人是否会有触电的感觉。解: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0.1mA,人不会有触电的感觉。五、布置作业本节内容围绕着怎样用电人体才不会触电展开。但是安全用电常识多而杂,比较凌乱,因此教学中就需要做到两点:首先,将安全用电常识进行归类整理,才能使学生易于记忆与贯彻;其次只有让学生顺畅地从物理道理上去理解去接受才能真正地将安全用电常识转化为自己的学科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