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随堂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二、填空题2.拿显微镜时,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 ,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3.载玻片移动的方向跟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 )。三、判断题4.为了便于观察,制作的植物切片标本要求薄而透明。( )四、简答题5.怎样制作洋葱切片。五、综合题6.将下列实验器材与它的作用对应并填入相应空格中。 A.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B.夹取实验材料 C.吸取少量液体 D.染色E.放置切片标本 F.吸取多余的水分 G.盛放液体 H.切割洋葱镊子 滴管 载玻片 培养皿烧杯 碘酒 裁纸刀 吸水纸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随堂练习》参考答案题号 1答案 A1.A【分析】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结构,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最显著的标志之一。【详解】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细胞核。A选项符合题意。2.镜座【分析】显微镜属于高贵的物体,价值高,要特别注意显微镜的安全。【详解】拿显微镜时,要注意显微镜的安全完整,一只手握住镜壁,另一只手托着镜座。3.相反的【详解】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目镜内看到的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物象在那里,向那里移动。载玻片移动的方向跟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的。【点睛】本题考查使用显微镜,要求学生掌握载玻片移动的方向跟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的。4.√【详解】略5.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切片标本:①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在洋葱内表面轻轻划一个“#”字,取下洋葱表皮;③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④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注意不要有气泡;⑤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吸掉多余的水。【详解】为了更好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需要用到显微镜,就要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切片标本。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熟练掌握各种实验器材的操作,注意为了观察效果,不要忘记染色。6. B; C; E; A; G; D; H; F【详解】在观察洋葱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各个仪器的作用分别是:镊子:夹取实验材料;滴管:吸取少量的液体;载玻片:放置切片标本;培养皿:盛放多余的洋葱片;碘酒:染色;裁纸刀:切割洋葱;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水分。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1《放大镜》随堂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三个放大镜,能观察更小物体的是( )。A. B. C.2.下列物品可以放大物体图像的是( )。A.玻璃片 B.透明玻璃球 C.近视眼镜3.如图所示的一组镜片中,具有放大物体图像功能的是( )。A.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⑤二、填空题4.老花眼镜是运用( )制作的,近视眼镜是运用( )制作的。三、判断题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视野越小。( )6.清晨,叶子上晶莹剔透的露珠能放大叶脉的图像。(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1《放大镜》随堂练习》参考答案题号 1 2 3答案 C B B1.C【详解】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放大镜镜片的特点中央厚、边缘薄、透明。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就越大。题干中的三个放大镜,C的凸度最大,放大倍数最大,所以能观察更小物体的是C。2.B【详解】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能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透明玻璃球具有中央厚、边缘薄、透明的特点,能放大物体图像;玻璃片是平面的,不能放大物体图像;近视眼镜中央薄、边缘厚、透明,不能放大物体图像。3.B【详解】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放大镜的镜片是中央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的功能。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如图所示的一组镜片中,具有放大物体图像功能的是①③④。4. 凸透镜 凹透镜【详解】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形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对图像具有放大作用。老花眼镜是运用凸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是运用凹透镜制作的。5.×【详解】透过放大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小,我们看到的视野越大。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6.√【详解】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清晨,叶子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具有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所以能放大叶脉的图像。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随堂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各种细胞的大小虽然不同,但外形都是一样的C.观察细胞需要借助显微镜2.下列生物可以利用“克隆”繁殖后代的是 。A.“多利”羊 B.宝石花 C.雪山松 D.蒲公英3.( )不是由细胞组成的。A.蚂蚁 B.岩石 C.四叶草二、判断题4.动物的表皮细胞和植物的表皮细胞外形是不相同的。( )5.生物细胞不仅形态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 )6.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专门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随堂练习》参考答案题号 1 2 3答案 B A B1.B【详解】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外型上也不一样,如洋葱表皮细胞是长方形,人的口腔黏膜细胞是椭圆形,动物的表皮细胞接近圆形,人的神经细胞——神经元更为特别呈条状。A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说法正确;B各种细胞的大小虽然不同,但外形都是一样的,说法错误,各种细胞大小不同,外形也不一样;C观察细胞需要借助显微镜,说法正确。2.A【详解】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以上生物可以利用“克隆”繁殖后代的是 “多利”羊。3.B【详解】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除细胞外)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岩石不属于生物,所以也不是由细胞组成的。4.√【详解】不同类型的细胞外形是不同的:植物表皮细胞是长方形的,动物表皮细胞是圆形的,人体白细胞无色球形。动物的表皮细胞和植物的表皮细胞外形是不相同的。题目说法正确。5.√【详解】细胞是生命体组成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6.√【详解】人类的红细胞是双面凹的圆饼状。边缘较厚,而中间较薄,就好像是一个甜甜圈一样,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在常规化验英文常缩写成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专门负责运输氧气,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7《微生物与健康》随堂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保持( )的环境能有效防止霉菌的生长和繁殖。A.潮湿温暖 B.干燥低温 C.潮湿常温2.有人认为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所以要消灭。你可以用( )证据说服他。A.微生物的繁殖能力非常强B.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垃圾和生活污水C.食物发霉是因为霉菌的繁殖3.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微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B.微生物不需要食物就可以生存C.面包,酿酒、酸奶的生决过程需要微生物的参与二、判断题4.病毒种类很多,分布广泛,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微生物。( )5.我们不能浪费食物,只要把食物发霉的部分去掉,剩下的部分还是可以吃的。( )6.人类80%的疾病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7《微生物与健康》随堂练习》参考答案题号 1 2 3答案 B B B1.B【详解】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衣服或者食物发“霉”,这就是霉菌。霉菌生长的环境与温度、湿度和光照有关。保持干燥低温的环境能有效防止霉菌的生长和繁殖。2.B【详解】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如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将变成为垃圾的世界。3.B【详解】A.微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正确;B.生物生存都需要营养,微生物需要食物才可以生存,错误;C.面包,酿酒、酸奶的生决过程需要微生物的参与,正确;所以B符合题意。4.×【详解】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细菌、真菌和病毒是微生物的主要类群,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对人类的影响涉及到很多方面。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病毒是微生物,题目说法错误。5.×【详解】因为发霉变质的食物中含有霉菌,会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也就是说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说发霉变质的食物,即使切去发霉的部分,也是绝对不能食用的。6.√【详解】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和病毒等,有些微生物侵入人体或动植物体内可造成病害,如一些动物传染病,病毒是传染病的病原体,它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人类80%的疾病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随堂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果水池中有草履虫,那么在( )后培养液中会出现大量的同类生物。A.1~2天 B.1~2周 C.1~2个月二、填空题2.下面关于水中微生物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①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盖在水滴上。②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③先从装有池塘水或鱼缸里的水的瓶内,用滴管在靠近水面处吸取水少许,滴在载玻片的中央。3.我们可以利用 培养微小生物。4.细菌体积微小,他们有 、 、 三种基本形态。5.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 、 、 等。三、简答题6.什么是巴斯德消毒法?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随堂练习》参考答案题号 1答案 B1.B【详解】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很快,如果池水中本来就含有草履虫,那么大约10-14天后干草培养液中就会出现大量同类生物。2.③①②【详解】微生物在水中的运动速度较快,这样会影响显微镜下微生物的形态,从而影响观察,所以在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应该将多余的水分吸走。3.干草【分析】可以利用干草和池塘水培养微生物,培养的时候应尽量减少光的照射。【详解】微生物可以用干草来培养。把干草放入水中,采集水样进行收集。4. 螺旋菌 杆菌 球菌【详解】细菌是指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5×1030个。细菌的形状相当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本题考查的是细菌的主要形态。5. 细菌 霉菌 病毒【详解】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6.温度在62度时加热30分钟,可以杀灭物质中不耐高温的细菌等微生物。为了纪念这位生物学家,把这种消毒方法称为巴斯德消毒法。【详解】温度在62度时加热30分钟,可以杀灭物质中不耐高温的细菌等微生物。为了纪念这位生物学家,把这种消毒方法称为巴斯德消毒法。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随堂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要点错误的是( )。A.先用高倍镜对光,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B.观察时,把标本放在通光孔中心C.下降镜筒时,要眼看物镜,将镜筒降到最低2.通过显微镜观察字母“d”,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图象应该是( )。A.p B.q C.b3.用显微镜观察时( )。A.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B.两只眼睛都睁开 C.无所谓二、填空题4.调节载物台下的( ),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调节( )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 )2-3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 )上,用( )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 )的中央;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看到的方向正好( )。5.实验室里,经常用( )镜帮助我们观察水中细小的东西。我知道神奇的“眼睛”还有( )、( )、( )、( )、( )、( )等。三、判断题6.显微镜和量筒、弹簧秤一样,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一种工具。(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随堂练习》参考答案题号 1 2 3答案 A A B1.A【详解】选项A先用高倍镜对光,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错误;用低倍镜对光,对光成功的标志是在目镜里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选项B观察时,把标本放在通光孔中心,正确;选项C下降镜筒时,要眼看物镜,将镜筒降到最低,正确。2.A【详解】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目镜内看到的像是倒像。通过显微镜观察字母“d”,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图象应该是p,所以A符合题意。3.B【详解】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两眼都要同时睁开,我们是习惯用右手写字,所以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可以边观察边记录。根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用显微镜观察时要两只眼睛都睁开,可以一边观察,一边绘图两不误。4. 反光镜 旋钮 载物台 载物台 压片夹 通光孔 相反【解析】略5. 显微 电子胃镜 电子监控 CT扫描仪 电子监控器 电子验钞机 望远镜【详解】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类发明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的仪器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实验室里,经常用显微镜帮助我们观察水中细小的东西。我知道神奇的“眼睛”还有电子胃镜、电子监控、CT扫描仪、电子监控器、电子验钞机、望远镜等。6.√【详解】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显微镜和量筒,弹簧秤一样,也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一种工具,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2《怎样放得更大》随堂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如下表,理论上该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为( )。A.500倍B.1000倍C.1600倍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小科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又换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用高倍物镜后,视野里看到的细胞会( )。A.更多、更大、更亮 B.更少、更小、更暗C.更少、更大、更暗 D.更多、更小、更亮3.光学显微镜和放大镜的区别是( )。A.放大镜只有一个镜片,光学显微镜有两个镜片B.放大镜是凸透镜制成的,光学显微镜用凹透镜制成的C.放大镜能放大物体的图像,光学显微镜不能放大物体的图像4.实验时,小明将显微镜放大倍数调到最大,视野从甲变成乙,那么他在丙中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 )。A.②③ B.①③ C.②④5.认识微小世界,下列观察最细微的设备是(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二、判断题6.下列工具放大倍数从小到大排序: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2《怎样放得更大》随堂练习》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答案 C C A A C1.C【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目镜最大放大倍数是16,物镜最大放大倍数是100。所以最大的放大倍数是16×100=1600倍。可见C符合题意。2.C【详解】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我们要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再用高倍物镜观察。与低倍物镜相比,用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更小但是放大倍数更大,我们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会更少,更大、更暗。3.A【详解】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象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中含有两个凸透镜,一个是物镜一个是目镜。所以光学显微镜和放大镜的区别是放大镜只有一个镜片,光学显微镜有两个镜片。4.A【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将显微镜放大倍数调到最大,那么他在丙中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②10×和③40×。故选:A。5.C【详解】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电子显微镜,其次是光学显微镜,再次是放大镜;因此观察最细微的设备是电子显微镜。6.√【详解】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以及物体的精细结构。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到1500倍左右,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到200万倍。下列观察工具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其次,放大倍数最小的是放大镜。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1《放大镜》随堂练习(含答案).docx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2《怎样放得更大》随堂练习(含答案).docx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随堂练习(含答案).docx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随堂练习(含答案).docx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随堂练习(含答案).docx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随堂练习(含答案).docx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7《微生物与健康》随堂练习(含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