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水平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1.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B. 新物质和旧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C. 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它物质D. 新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旧物质的元素组成肯定不同【答案】B【解析】A. 错误在于"绝对化表述"。新物质是相对反应物而言的,并非指世界上首次出现的物质。如实验室制取的氧气与自然界存在的氧气是同种物质;C. 错误在于"否定物质转化可能"。新物质仍可参与其他化学反应,如氢气燃烧生成的水可以被电解重新生成氢气;D. 错误在于"混淆物质层次"。化学变化是分子重组而非元素改变。2..七氟丙烷()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A.导电性 B.腐蚀性 C.不助燃 D.沸点高【答案】C【解析】A、七氟丙烷灭火剂适用于电器灭火,说明不导电,错误;B、七氟丙烷灭火剂适用于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说明没有腐蚀性,错误;C、七氟丙烷灭火剂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说明不助燃,正确;D、七氟丙烷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说明沸点低,错误;故选C。3..化学家为化学学科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精力,其中提出元素周期表的是(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侯德榜【答案】A【解析】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4.【2022广东中考】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光合作用 B. 冰雪融化 C. 海水蒸发 D. 溪水流淌【答案】A【解析】A、光合作用,有氧气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海水蒸发,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溪水流淌,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5.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答案】A【解析】A、烟花中的火药燃烧时会放发光,故放烟花是利用了火药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贴对联,不涉及化学变化,故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C、剪窗花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D、包饺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矿石粉碎 C.铅笔芯导电B.蓝莓酿红酒 D.盐酸挥发【答案】B【解析】 A、铁矿石粉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蓝莓酿红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铅笔芯导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浓盐酸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7.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甲骨刻字 B. 烧制陶瓷 C. 粮食酿酒 D. 火药爆炸【答案】A【解析】A、甲骨刻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烧制陶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粮食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火药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8.图中实验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蜡烛燃烧 B. 蜡烛熔化C. 水汽凝结 D. 产生白烟【答案】A【解析】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变化。B、蜡烛熔化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水汽凝结是水蒸气液化成水,只是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蜡烛熄灭产生的白烟是蜡烛的固体小颗粒,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综上所述:选择A。9.在家庭厨房中,下列做法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用食醋除水垢②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③用西瓜榨汁④用燃气煮饭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答】解:①用食醋除水垢生成二氧化碳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①错误;②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②正确;③西瓜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③正确;④用燃气煮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③错误。故选:C。10.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具有可燃性 B.易挥发 C.有特殊气味 D.易溶于水【答案】A【解析】A、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B、酒精易挥发,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酒精有特殊气味,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酒精易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1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盐酸除铁锈 B.用铜做导线 C.用金刚石做钻头 D.用活性炭吸附色素【答案】A【解析】A、用盐酸除铁锈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B、用铜做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用金刚石做钻头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用活性炭吸附色素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A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观察火柴梗不同部位的灼烧情况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D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答案】D【解析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属于结论;错误;B. 火焰为什么向上?属于解释原因;错误;C.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属于实验现象分析;错误;D.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属于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故选 D 。13.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25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仰视读数为25mL,实际液体体积大于25mL;俯视读数为10ml,实际液体体积小于10mL,所以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15mL。14.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活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U形管内水面A处上升,B处下降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若U形管内水面仍然保持相平,原因可能是石灰水的量不足D.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放小白鼠的瓶中,木条熄灭【答案】C【解析】小白鼠的呼吸作用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呼出的二氧化碳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导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可观察到U形管内水面A处上升,B处下降;小白鼠呼出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即使石灰水的量不足,也会吸收部分二氧化碳,导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出现U形管内水面A处上升,B处下降的现象,若U形管内水面仍然保持相平,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小白鼠的呼吸作用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放小白鼠的瓶中,木条熄灭。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15.(10分)请按要求填空。(1)图甲是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的几种仪器。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②可以作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用于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其常与毛玻璃片搭配使用,使用时毛玻璃片的__________(填“毛面”或“光面”)与瓶口相接。③仪器B内液体应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__。【答案】①烧杯;玻璃棒;②A D 毛面;③2/3某学校因仪器不足,发动学生想办法。有一位同学想用图S1-1乙中所列的物品来替代化学实验仪器,如用a替代试管。你认为b可替代__________,c可替代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答案】导管 量筒 胶头滴管;(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答案】C16.(6分)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黑火药;⑥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属于用途的是____________【答案】①;④;②;⑥;③⑤;17.(9分)现有下列实验仪器:(1)给仪器b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到______(填名称),加热时b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______,g中的液体不得超过其容积的______。(2)写出下列操作所引起的后果。①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倒持滴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用嘴吹灭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酒精灯(1分);1/3(1分);2/3(1分)解析:b为试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到酒精灯,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g为酒精灯,酒精灯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答案:①引发火灾(1分);②玻璃容器炸裂(1分);③腐蚀胶帽或污染试剂(1分);④污染试剂(1分);⑤试管受热不均,发生炸裂(1分);⑥引起火灾或爆炸(1分)18.(5分)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挑战有能源问题、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通过化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现有以下研究课题:①合成高效化肥②消除汽车的有害尾气③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能耗情况下分解水制取氢气⑤研制人造皮肤和血管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请将上述课题归类,并把序号填在相应横线上:(1)能源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粮食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④(1分)(2)①⑥(2分)(3)②③(2分)解析:能源问题与能源的开发及利用有关,粮食问题与粮食生产有关,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的防治及生态的保护有关。19.(10分)蜡烛燃烧时可观察到火焰集中在烛芯周围,石蜡不断熔化,但液态石蜡却没有直接燃烧,同学们对蜡烛燃烧过程展开了探究。(1)火焰结构特点探究:点燃蜡烛,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 s后取出,现象如图甲所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外焰温度最高(或焰心温度最低)(2分)焰心所含物质探究:如图乙所示,点燃蜡烛,用注射器在烛芯附近抽取气体物质。【作出猜想】同学们对该物质的主要成分提出三种猜想:①二氧化碳;②水蒸气;③石蜡蒸气(理由是液态石蜡受热会汽化)。猜想①②的理由是 .【答案】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探究】操作 现象 结论立即将注射器内物质注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 . 猜想①成立立即将注射器内物质注入干而冷的烧杯中 内壁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白色固体物质 猜想②不成立立即将注射器口靠近火焰,推动活塞 注射器口物质燃烧,产生火焰 猜想③ .【答案】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分);成立;【实验反思】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成立,实验中出现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实验】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缓缓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可观察到“白烟”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实验结论】固态石蜡先受热熔化,然后在烛芯汽化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才能燃烧。【答案】石蜡蒸气冷凝成固体(合理即可)(2分);能;气态石蜡(或石蜡蒸气);20.(14分)正确的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图S1-4是一组连续实验操作的示意图,据此回答:(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操作中出现错误的步骤有__________(填字母),该错误可能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试管;A;瓶塞污染氢氧化钠溶液步骤A的操作中,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______________【答案】向着手心(3)步骤C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先对试管进行___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__________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__________盖灭。实验结束后,他发现试管炸裂,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答案】1/3;预热;外焰;灯帽;试管外壁有水(合理即可);(4)步骤D的操作中,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并__________(填“左右”或“上下”)振荡试管。洗净后的试管内壁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左右;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2分);(5)实验结束后,老师展示了一些同学的下列做法,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多选)。a.把鼻孔凑到盛硫酸铜的容器口去闻气味b.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或私自拿回家继续做实验c.实验结束后,关闭水龙头,将实验台和实验仪器整理干净d.做实验时,为了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尽可能多地添加药品以便观察【答案】abd(2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单元 水平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1.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B. 新物质和旧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C. 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它物质D. 新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旧物质的元素组成肯定不同2..七氟丙烷()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A.导电性 B.腐蚀性 C.不助燃 D.沸点高3..化学家为化学学科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精力,其中提出元素周期表的是(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侯德榜4.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冰雪融化 C.海水蒸发 D.溪水流淌5.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矿石粉碎 B.蓝莓酿红酒 D.盐酸挥发 C.铅笔芯导电7.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甲骨刻字 B. 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火药爆炸8.图中实验涉及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蜡烛熔化 C.水汽凝结 D.产生白烟9.在家庭厨房中,下列做法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用食醋除水垢②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③用西瓜榨汁④用燃气煮饭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0.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具有可燃性 B.易挥发 C.有特殊气味 D.易溶于水1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盐酸除铁锈 B.用铜做导线C.用金刚石做钻头 D.用活性炭吸附色素12.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A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观察火柴梗不同部位的灼烧情况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D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13.某学生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25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无法确定14.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活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U形管内水面A处上升,B处下降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若U形管内水面仍然保持相平,原因可能是石灰水的量不足D.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放小白鼠的瓶中,木条熄灭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8分。15.(10分)请按要求填空。(1)图甲是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的几种仪器。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②可以作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用于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其常与毛玻璃片搭配使用,使用时毛玻璃片的__________(填“毛面”或“光面”)与瓶口相接。③仪器B内液体应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__。(2)某学校因仪器不足,发动学生想办法。有一位同学想用图S1-1乙中所列的物品来替代化学实验仪器,如用a替代试管。你认为b可替代__________,c可替代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16.(6分)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黑火药;⑥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属于用途的是____________17.(9分)现有下列实验仪器:(1)给仪器b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到______(填名称),加热时b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______,g中的液体不得超过其容积的______。(2)写出下列操作所引起的后果。①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倒持滴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用嘴吹灭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5分)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挑战有能源问题、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通过化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现有以下研究课题:①合成高效化肥②消除汽车的有害尾气③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能耗情况下分解水制取氢气⑤研制人造皮肤和血管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请将上述课题归类,并把序号填在相应横线上:(1)能源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粮食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0分)蜡烛燃烧时可观察到火焰集中在烛芯周围,石蜡不断熔化,但液态石蜡却没有直接燃烧,同学们对蜡烛燃烧过程展开了探究。(1)火焰结构特点探究:点燃蜡烛,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 s后取出,现象如图甲所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焰心所含物质探究:如图乙所示,点燃蜡烛,用注射器在烛芯附近抽取气体物质。【作出猜想】同学们对该物质的主要成分提出三种猜想:①二氧化碳;②水蒸气;③石蜡蒸气(理由是液态石蜡受热会汽化)。猜想①②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操作 现象 结论立即将注射器内物质注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 . 猜想①成立立即将注射器内物质注入干而冷的烧杯中 内壁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白色固体物质 猜想②不成立立即将注射器口靠近火焰,推动活塞 注射器口物质燃烧,产生火焰 猜想③ .【实验反思】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成立,实验中出现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实验】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缓缓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可观察到“白烟”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实验结论】固态石蜡先受热熔化,然后在烛芯汽化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才能燃烧。20.(14分)正确的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图S1-4是一组连续实验操作的示意图,据此回答:(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操作中出现错误的步骤有__________(填字母),该错误可能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A的操作中,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______________(3)步骤C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先对试管进行___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__________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__________盖灭。实验结束后,他发现试管炸裂,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4)步骤D的操作中,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并__________(填“左右”或“上下”)振荡试管。洗净后的试管内壁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结束后,老师展示了一些同学的下列做法,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多选)。a.把鼻孔凑到盛硫酸铜的容器口去闻气味b.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或私自拿回家继续做实验c.实验结束后,关闭水龙头,将实验台和实验仪器整理干净d.做实验时,为了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尽可能多地添加药品以便观察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测试卷(学生版).docx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测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