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时 活化能【新课探究】学习任务一课前自主预习1.(2)反应机理2.(1)化学反应 越快(2)①有效碰撞②平均能量 平均能量 活化能 放出的能量 反应热[问题思考] (1)提示:不一定。有效碰撞的前提有两个,一是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活化分子),二是活化分子间的碰撞具有合适的取向。(2)提示:需要建立以下分析模型: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知识迁移应用例1 B [解析] 分子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和适当的取向,①正确;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一定是活化分子,②正确;只有活化分子间有合适的取向,发生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即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③错误;只有当活化分子间发生有效碰撞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活化分子间每次碰撞不一定都发生化学反应,④错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均为活化分子,必须具有相当高的能量,⑤正确;活化能是指活化分子多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那部分能量,⑥正确。学习任务二知识迁移应用例2 C [解析] 增大反应物浓度,只能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但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A错误;增大气体反应的压强(压缩体积),只能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但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B错误;加入高效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可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C正确;增大固体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能提高活化分子碰撞的次数,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D错误。例3 C [解析] 慢反应决定总反应速率,要提高N2O的分解速率,关键是提高慢反应的反应速率,即第二步的反应速率,A正确;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则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比第三步大,B正确;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焓变,C错误;根据方程式知,总反应中,N2O是反应物,N2和O2是生成物,总反应方程式为2N2O(g)2N2(g)+O2(g),D正确。【课堂评价】1.(1)× (2)× (3)× (4)× (5)√[解析] (4)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但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2.D [解析] 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发生了有效碰撞,生成了H2、I·,即发生了基元反应2HIH2+2I·,D正确。3.C [解析] 曲线②活化能小于曲线①,故曲线②为含有催化剂I-的反应过程,A正确;I-可以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故反应ⅱ为H2O2+IO-H2O+O2↑+I-,B正确;根据曲线②能量变化,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反应ⅱ为放热反应,C错误;反应ⅰ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ⅱ,故反应ⅰ的反应速率可能比反应ⅱ慢,D正确。4.(1)409.0 kJ·mol-1 (2)该反应的活化能很高 (3)使用了催化剂[解析] (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 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正反应活化能-反应焓变=167.2 kJ·mol-1-(-241.8 kJ·mol-1)=409.0 kJ·mol-1。(2)虽然石墨和金刚石的能量相差不大,但该反应的活化能很高,因此引发该反应需要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强。(3)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因此虚线Ⅱ中改变的条件是使用了催化剂。第3课时 活化能1.B [解析] 曲线Ⅱ的最高峰比曲线Ⅰ低,但反应物、生成物能量与曲线Ⅰ一致,则曲线Ⅱ可以表示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由图乙可知碰撞后没有生成新物质,即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不是有效碰撞,B错误;活化能接近于零的反应,所有分子基本是活化分子,所以只要接触就可迅速反应,反应瞬间完成,则温度对其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大,C正确;图甲中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正确。2.C [解析] 由图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A正确;过程Ⅰ的活化能低于过程Ⅱ,说明过程Ⅰ使用了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B正确;过程Ⅱ逆反应的活化能E2=185 kJ·mol-1-12.5 kJ·mol-1=172.5 kJ·mol-1,C错误;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改变反应的活化能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正确。3.C [解析] ②反应最慢,说明活化能最大,A正确;②反应为慢反应,说明反应的活化能大,微粒之间的许多碰撞都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因此碰撞仅部分有效,B正确;反应过程中N2O2和N2O是中间产物,不是催化剂,C错误;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总反应中逆反应的活化能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D正确。4.D [解析] 总反应为2H2O22H2O+O2↑,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总反应中v(H2O2)∶v(O2)=2∶1,A正确;H2O2+I-H2O+IO-为慢反应,则H2O2的分解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正确;IO-为中间产物,该反应的催化剂是I-,而不是IO-,C正确;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其活化能大小不能确定,D错误。5.B [解析] 恒温恒压下,向2NO2(g)N2O4(g)平衡体系充入N2,气体体积增大,浓度减小,速率减慢, A错误;通过光辐射、超声波、高速研磨等方式,向反应体系输入能量,有可能改变反应速率,B正确;增大浓度,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C错误;加入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D错误。6.D [解析]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增大,A正确;增大碘化氢的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B正确;升高温度,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C正确;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D错误。7.B [解析] 将炭块改为炭粉,可以增大C与H2O(g)的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但不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A错误;加入高效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更多的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因此既能提高产生氢气的速率,也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B正确;降低反应温度,速率变慢,C错误;增大水蒸气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D错误。8.C [解析] FeCl3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改变了反应的历程,对应曲线②,A正确;Fe3+先消耗后生成,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是催化剂,Fe2+先生成后消耗,是中间产物,B正确;从图知E1为反应Ⅰ的正反应活化能, E2是反应Ⅱ的逆反应活化能,反应中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正反应活化能:反应Ⅰ>反应Ⅱ,反应速率:反应Ⅰ<反应Ⅱ,C错误;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9.D [解析] 由变量控制法知,c1=1.0,A正确;实验①④对比,盐酸浓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故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正确;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活化分子总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正确;实验②③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①③有两种变量:温度、催化剂,D错误。10.D [解析] 根据题意,若改为Br2的CCl4溶液,溶液中没有水分子,无法进行反应③,则反应产物仅有A,A正确;由于该反应不可逆,则产物的比例主要由第②和第③步反应的速率大小决定,B正确;降低溴的浓度,Br-浓度减小,反应②的速率相对变慢,则产物中B的比例可能升高,C正确;该实验中的变量可能是活化能大小不同,也可能是浓度不等造成速率不同,故不能确定反应②③的活化能大小,D错误。11.(1)①④(2)1∶2(3)小于 2.02 COOH*+H*+H2O*COOH*+2H*+OH*(或H2O*H*+OH*)[解析] (1)①碳为固体,浓度为定值,增加C的量,不改变反应速率,正确;②增加CO的量,增大反应速率,错误;③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各气体浓度增大,增大反应速率,错误;④保持容积不变,充入 He以增大压强,反应体系各气体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正确;⑤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增大反应速率,错误;⑥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以增大容积,反应体系各气体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错误;故选①④。(2)由图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为2H2+SO2S+2H2O,则该过程中转化的SO2和消耗的H2体积比为1∶2。(3)ΔH=产物能量之和-反应物能量之和,则水煤气变换反应的ΔH小于0;根据图可知,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1.86+0.16) eV =2.02 eV,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COOH*+H*+H2O*COOH*+2H*+OH*(或H2O*H*+OH*)。第3课时 活化能◆ 学习任务一 活化能与有效碰撞理论【课前自主预习】1.基元反应与反应历程2HIH2+I2的基元反应反应历程(反应机理)(1)基元反应:一个化学反应往往经过多个反应步骤才能实现,每一步反应都称为基元反应。(2)反应历程:与某化学反应有关的一组基元反应反映了该反应的反应历程,又称 。 (3)自由基:像上述反应历程中的I·一样,带有单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叫自由基,如·OH自由基。2.有效碰撞与活化能(1)有效碰撞(2)活化分子和活化能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 的分子。 ②活化能:活化分子具有的 与反应物分子具有的 之差。 [问题思考](1)所有活化分子间的碰撞都是有效的吗 (2)使用碰撞理论解释,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浓度的改变为什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知识迁移应用】例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当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和适当的取向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②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③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④活化分子间每次碰撞都发生化学反应⑤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必须具有相当高的能量⑥活化能指活化分子多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那部分能量 A.①④ B.③④ C.④⑤⑥ D.②⑤◆ 学习任务二 应用有效碰撞理论解释外因对速率的影响【核心知识讲解】1.运用有效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浓度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2)压强压强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加 → 反应速率增大(3)温度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4)催化剂催化剂→→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2.活化能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活化能降低→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越多,反应速率越快。(下面例2就用到活化能与速率的关系)②活化能越小,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反应条件越简单。影响因素 单位体积内 反应速率分子 总数 活化 分子数 活化分子 百分数增大反应物浓度 (增大压强) 增加 增加 不变 增加升高温度 不变 增加 增加 增加催化剂 不变 增加 增加 增加【知识迁移应用】例2 [2024·天津南开区高二期中] 在化学反应中,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下列其中一个条件,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B.增大气体反应的压强(压缩体积)C.加入高效催化剂D.增大固体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例3 [2024·北京昌平区高二期末] 碘蒸气的存在能提高温室气体N2O的分解速率,反应历程如下:第一步为I2(g)2I(g) (快反应);第二步为I(g)+N2O(g)N2(g)+IO(g) (慢反应);第三步为IO(g)+N2O(g)N2(g)+O2(g)+I(g)(快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高N2O的分解速率关键是提高第二步的反应速率B.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比第三步大C.催化剂能改变N2O分解的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焓变D.N2O分解的总反应为2N2O(g)2N2(g)+O2(g)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ΔH也会发生变化 ( )(2)只要条件合适,普通分子之间的碰撞也可能是有效碰撞 ( )(3)增大压强,一定会使活化分子的浓度增大,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 )(4)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 )(5)升温或使用催化剂能够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 )2.[2025·山东名校联盟高二期中] 已知某基元反应为2HIH2+2I·,根据碰撞理论分析,下列示意图中能表示该反应发生有效碰撞的是 ( )A BC D3.[2024·北京丰台区高二期中] I-可以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催化机理如下:ⅰ.H2O2+I-H2O+IO-;ⅱ. 。 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②为含有I-的反应过程B.反应ⅱ为H2O2+IO-H2O+O2↑+I-C.反应ⅰ和ⅱ均为放热过程D.反应ⅰ的反应速率可能比反应ⅱ慢4.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 ΔH=-241.8 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 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 (2)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1.5 kJ·mol-1,某同学根据该反应吸收的热量较小,认为由石墨变为金刚石的反应很容易进行,但事实上该反应却很难发生,需要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强,请你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Ⅱ与实线Ⅰ相比,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共84张PPT)第3课时 活化能学习任务一 活化能与有效碰撞理论学习任务二 应用有效碰撞理论解释外因对速率的影响学习任务一 活化能与有效碰撞理论【课前自主预习】1.基元反应与反应历程(1)基元反应:一个化学反应往往经过多个反应步骤才能实现,每一步反应都称为基元反应。(2)反应历程:与某化学反应有关的一组基元反应反映了该反应的反应历程,又称__________。(3)自由基:像上述反应历程中的 一样,带有单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叫自由基,如·OH自由基。反应机理2.有效碰撞与活化能(1)有效碰撞化学反应越快(2)活化分子和活化能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__________的分子。②活化能:活化分子具有的__________与反应物分子具有的__________之差。有效碰撞平均能量平均能量活化能放出的能量反应热[问题思考](1)所有活化分子间的碰撞都是有效的吗?提示:不一定。有效碰撞的前提有两个,一是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活化分子),二是活化分子间的碰撞具有合适的取向。(2)使用碰撞理论解释,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浓度的改变为什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提示:需要建立以下分析模型: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 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知识迁移应用】例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当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和适当的取向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②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③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④活化分子间每次碰撞都发生化学反应⑤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必须具有相当高的能量⑥活化能指活化分子多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那部分能量A.①④ B.③④ C.④⑤⑥ D.②⑤√[解析] 分子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和适当的取向,①正确;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一定是活化分子,②正确;只有活化分子间有合适的取向,发生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即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③错误;只有当活化分子间发生有效碰撞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活化分子间每次碰撞不一定都发生化学反应,④错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均为活化分子,必须具有相当高的能量,⑤正确;活化能是指活化分子多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那部分能量,⑥正确。学习任务二 应用有效碰撞理论解释外因对速率的影响【核心知识讲解】1.运用有效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浓度(2)压强(3)温度(4)催化剂2.活化能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活化能降低 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 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反应速率增大。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越多,反应速率越快。(下面例2就用到活化能与速率的关系)②活化能越小,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反应条件越简单。影响因素 单位体积内 反应速率分子总数 活化分子数 活化分子百分数 增大反应物浓度 (增大压强) 增加 增加 不变 增加升高温度 不变 增加 增加 增加催化剂 不变 增加 增加 增加【知识迁移应用】例2 [2024·天津南开区高二期中] 在化学反应中,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下列其中一个条件,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B.增大气体反应的压强(压缩体积)C.加入高效催化剂D.增大固体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解析] 增大反应物浓度,只能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但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A错误;增大气体反应的压强(压缩体积),只能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但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B错误;加入高效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可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C正确;增大固体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能提高活化分子碰撞的次数,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D错误。例3 [2024·北京昌平区高二期末] 碘蒸气的存在能提高温室气体的分解速率,反应历程如下:第一步为 (快反应);第二步为(慢反应);第三步为(快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高 的分解速率关键是提高第二步的反应速率B.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比第三步大C.催化剂能改变 分解的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焓变D.分解的总反应为√[解析] 慢反应决定总反应速率,要提高 的分解速率,关键是提高慢反应的反应速率,即第二步的反应速率,A正确;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则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比第三步大,B正确;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焓变,C错误;根据方程式知,总反应中,是反应物,和 是生成物,总反应方程式为 ,D正确。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也会发生变化( )×(2)只要条件合适,普通分子之间的碰撞也可能是有效碰撞( )×(3)增大压强,一定会使活化分子的浓度增大,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4)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解析]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但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5)升温或使用催化剂能够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2.[2025·山东名校联盟高二期中]已知某基元反应为,根据碰撞理论分析,下列示意图中能表示该反应发生有效碰撞的是( )A. B. C. D.√[解析] 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发生了有效碰撞,生成了、 ,即发生了基元反应,D正确。3.[2024·北京丰台区高二期中]可以作为 分解的催化剂,催化机理如下: ; ⅱ.____。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②为含有 的反应过程B.反应ⅱ为C.反应ⅰ和ⅱ均为放热过程D.反应ⅰ的反应速率可能比反应ⅱ慢√[解析] 曲线②活化能小于曲线①,故曲线②为含有催化剂 的反应过程,A正确;可以作为 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故反应ⅱ为,B正确;根据曲线②能量变化,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反应ⅱ为放热反应,C错误;反应ⅰ的活化能大于反应 ,故反应ⅰ的反应速率可能比反应ⅱ慢,D正确。4.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解析] 该反应的活化能为,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 正反应活化能-反应焓变。,该反应的活化能为,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________。(2)已知石墨, 金刚石, ,某同学根据该反应吸收的热量较小,认为由石墨变为金刚石的反应很容易进行,但事实上该反应却很难发生,需要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强,请你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活化能很高[解析] 虽然石墨和金刚石的能量相差不大,但该反应的活化能很高,因此引发该反应需要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强。(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Ⅱ与实线Ⅰ相比,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使用了催化剂[解析]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因此虚线Ⅱ中改变的条件是使用了催化剂。1.[2025·辽宁实验中学高二月考]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岩石的风化、溶洞的形成、矿物的形成,变化极慢,是一些在自然条件下活化能较高的反应B.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C.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解析] 岩石的风化、溶洞的形成、矿物的形成,反应速率极慢,是一些在自然条件下活化能较高的反应,A正确;当活化分子在有合适取向的条件下发生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此时的碰撞为有效碰撞,如果没发生化学反应,则不是有效碰撞,B错误;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C正确;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总数不变,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D正确。2.[2024·天津河西区高二期中]在空气中与 的反应是分两步完成的,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的活化能为B.第一步反应是该反应的决速步骤C.反应①的方程式为,且为放热反应D.如果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改变该反应的√[解析] 反应的活化能为 ,A错误;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比第一步反应的高,则第二步反应才是该反应的决速步骤,B错误;反应①的方程式为 ,由题图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比反应物总能量低,为放热反应,C正确;催化剂可以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的 ,D错误。3.[2025·河南南阳高二期中]研究表明与在 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是决定该反应快慢的基元反应B.使反应的活化能减小, 是中间产物C.、 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D.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不一定越快√[解析] 由图知,反应①的能垒高于反应②,则反应①的速率较慢,总反应速率由反应①即 的速率决定,A错误;由图知,先转化为,后续又转化为,反应前后 未发生变化,故是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 是中间产物,B正确;两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均为放热反应,C正确;因为有催化剂参与反应,温度过高,催化剂可能失活,反应速率降低,故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不一定越快,D正确。4.[2024·江苏南菁高级中学高二月考]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分两步进行:苯的亲电取代反应进程和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Ⅱ的活化能B.反应速率:Ⅰ ⅡC.平均能量:中间体 反应物D.与 的差值为总反应的焓变√[解析] 反应Ⅱ的活化能 ,A错误;反应需要的活化能越大,反应越慢,由图知反应速率Ⅰ Ⅱ,B错误;由图知,中间体的能量比反应物高,C正确;焓变与两步正反应活化能的差值无关,与产物和反应物的能量差值有关,D错误。5.[2025·重庆重点中学高二联考]反应中,每生成 ,放出热量,该反应的速率表达式为、、待测 ,其反应包含下列两步:(慢); (快)。时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序号ⅠⅡⅢ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B.该反应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第①步反应C.该反应速率表达式: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序号ⅠⅡⅢⅣ[解析] 由题干信息知,第一步反应生成 ,第二步反应消耗,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A正确;反应历程中反应慢的决定反应速率,该反应速率由第①步反应决定,B正确;反应 ,其反应包含下列两步:(慢); (快)。比较Ⅰ、Ⅱ数据,浓度不变,氢气浓度增大1倍,反应速率增大1倍,则 ,比较Ⅲ、Ⅳ数据,浓度不变, 浓度增大1倍,反应速率增大到4倍,则,据此得到速率方程, ,依据Ⅰ中数据计算,则速率方程,C正确;序号ⅠⅡⅢⅣ反应中,每生成 ,放出热量,则生成,放出 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D错误。练习册学习任务一 活化能与简单碰撞理论1.我们把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叫作有效碰撞;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这种分子叫作活化分子;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叫作反应的活化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曲线Ⅱ可以表示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B.图乙中 分子发生了有效碰撞C.活化能接近于零的反应,当反应物相互接触时,反应瞬间完成,而且温度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D.图甲中所示反应为放热反应√[解析] 曲线Ⅱ的最高峰比曲线Ⅰ低,但反应物、生成物能量与曲线Ⅰ一致,则曲线Ⅱ可以表示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由图乙可知碰撞后没有生成新物质,即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不是有效碰撞,B错误;活化能接近于零的反应,所有分子基本是活化分子,所以只要接触就可迅速反应,反应瞬间完成,则温度对其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大,C正确;图甲中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正确。2.[2025·福建厦泉五校高二期中] 分解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过程Ⅰ使用了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C.过程Ⅱ逆反应的活化能D.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改变反应的活化能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解析] 由图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A正确;过程Ⅰ的活化能低于过程Ⅱ,说明过程Ⅰ使用了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B正确;过程Ⅱ逆反应的活化能 ,C错误;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改变反应的活化能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正确。3.已知反应的反应机理如下: (快)(慢)(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②反应的活化能最大B.②中与 的碰撞仅部分有效C.和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总反应中逆反应的活化能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解析] ②反应最慢,说明活化能最大,A正确;②反应为慢反应,说明反应的活化能大,微粒之间的许多碰撞都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因此碰撞仅部分有效,B正确;反应过程中和 是中间产物,不是催化剂,C错误;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总反应中逆反应的活化能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D正确。4.已知分解放出热量,在含少量的溶液中,分解的机理为 (慢)、(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反应中B.的分解速率与 的浓度有关C.该反应的催化剂是,而不是D.由于催化剂的加入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该反应活化能低于√[解析] 总反应为 ,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总反应中 ,A正确;为慢反应,则的分解速率与 的浓度有关,B正确;为中间产物,该反应的催化剂是,而不是 ,C正确;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其活化能大小不能确定,D错误。学习任务二 外因对速率影响的理论解释5.[2025·广东三校高二联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恒压下,向平衡体系充入 ,正、逆反应速率都不变B.通过光辐射、超声波、高速研磨等,也有可能改变反应速率C.升高温度和增大浓度都可以提高反应体系内活化分子百分数D.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解析] 恒温恒压下,向平衡体系充入 ,气体体积增大,浓度减小,速率减慢, 错误;通过光辐射、超声波、高速研磨等方式,向反应体系输入能量,有可能改变反应速率,B正确;增大浓度,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C错误;加入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D错误。6.[2024·北京丰台区高二期中]在反应 中,有关反应条件改变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增大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大C.升高温度,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加D.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解析]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增大,A正确;增大碘化氢的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B正确;升高温度,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C正确;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D错误。7.工业制氢原理: 。改变下列条件能提高产生氢气的速率且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将炭块改为炭粉 B.加入高效催化剂C.降低反应温度 D.增大水蒸气浓度[解析] 将炭块改为炭粉,可以增大C与 的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但不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A错误;加入高效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更多的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因此既能提高产生氢气的速率,也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B正确;√7.工业制氢原理: 。改变下列条件能提高产生氢气的速率且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将炭块改为炭粉 B.加入高效催化剂C.降低反应温度 D.增大水蒸气浓度降低反应温度,速率变慢,C错误;增大水蒸气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D错误。√8.[2025·浙江强基联盟高二期中]向A、B两试管中加入等量 溶液,然后再向B中滴入几滴 溶液,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Ⅰ.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②是滴加了溶液的反应过程, 改变了 分解反应的历程B.是催化剂; 是中间产物C.、 分别是反应Ⅰ、Ⅱ的正反应活化能,反应Ⅰ的速率大于反应Ⅱ的速率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Ⅰ.Ⅱ.[解析] 为 分解的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改变了反应的历程,对应曲线②,A正确;先消耗后生成,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是催化剂, 先生成后消耗,是中间产物,B正确;Ⅰ.Ⅱ.从图知为反应Ⅰ的正反应活化能, 是反应Ⅱ的逆反应活化能,反应中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正反应活化能:反应Ⅰ 反应Ⅱ,反应速率:反应Ⅰ 反应Ⅱ,C错误;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D正确。9.[2025·湖南部分学校高二联考]某化学兴趣小组以镁与盐酸的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四组实验探究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和催化剂三个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数据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 编号 催化剂① 1.0 1.0 20 无 120② 1.0 30 无 80③ 1.0 1.0 30 有 70④ 1.0 2.0 20 无 90A.B.实验①和④可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C.对比实验①和②,升高反应温度,活化分子总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D.实验①和③可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解析] 由变量控制法知, ,A正确;实验①④对比,盐酸浓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故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正确;实验 编号 催化剂① 1.0 1.0 20 无 120② 1.0 30 无 80③ 1.0 1.0 30 有 70④ 1.0 2.0 20 无 90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活化分子总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正确;实验②③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①③有两种变量:温度、催化剂,D错误。实验 编号 催化剂① 1.0 1.0 20 无 120② 1.0 30 无 80③ 1.0 1.0 30 有 70④ 1.0 2.0 20 无 9010.[2025·浙江9+1联盟高二期中]乙烯在溴水中发生加成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实验显示,在饱和溴水中反应时,产物A和B的比例约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在的 溶液中反应,产物仅有AB.该反应不可逆,产物的比例主要由第②和第③步反应的速率大小决定C.降低溴的浓度,产物中B的比例可能升高D.该实验说明第②步反应的活化能比第③步大√[解析] 根据题意,若改为的 溶液,溶液中没有水分子,无法进行反应③,则反应产物仅有A,A正确;由于该反应不可逆,则产物的比例主要由第②和第③步反应的速率大小决定,B正确;降低溴的浓度, 浓度减小,反应②的速率相对变慢,则产物中B的比例可能升高,C正确;该实验中的变量可能是活化能大小不同,也可能是浓度不等造成速率不同,故不能确定反应②③的活化能大小,D错误。11.(10分)[2024·福建莆田三中高二月考] 回答下列问题:(1)(2分)对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 ,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______。①增加C的量 ②增加 的量 ③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④保持容积不变,充入 以增大压强 ⑤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⑥保持压强不变,充入 以增大容积①④[解析] ①碳为固体,浓度为定值,增加C的量,不改变反应速率,正确;②增加 的量,增大反应速率,错误;③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各气体浓度增大,增大反应速率,错误;④保持容积不变,充入 以增大压强,反应体系各气体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正确;⑤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增大反应速率,错误;⑥保持压强不变,充入 以增大容积,反应体系各气体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错误;故选①④。(2)(2分)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高铁酸盐能将烟气中的 除去,原理如图所示。该过程中转化的和消耗的 体积比为_____。[解析] 由图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为 ,则该过程中转化的和消耗的体积比为 。(3)(6分)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可知水煤气变换的 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_____ ,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于2.02(或)[解析] 产物能量之和-反应物能量之和,则水煤气变换反应的 小于0;根据图可知,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 ,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或 )。快速核答案新课探究学习任务一 活化能与有效碰撞理论【课前自主预习】反应机理 2. (1)化学反应 越快 (2)有效碰撞 平均能量平均能量 活化能 放出的能量 反应热[问题思考](1)提示:不一定。有效碰撞的前提有两个,一是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活化分子),二是活化分子间的碰撞具有合适的取向。(2)提示:需要建立以下分析模型: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多 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知识迁移应用】例1 B学习任务二 应用有效碰撞理论解释外因对速率的影响【知识迁移应用】例2 C 例3 C课堂评价 知识巩固 素养形成(1)× (2)× (3)× (4)× (5)√ 2. D 3. C4. (1) (2)该反应的活化能很高(3)使用了催化剂练习册B 2. C 3. C 4. D 5. B6. D 7. B 8. C 9. D 10. D11. (1)①④ (2) (3)小于 2.02(或)第3课时 活化能 ◆ 学习任务一 活化能与简单碰撞理论1.我们把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叫作有效碰撞;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这种分子叫作活化分子;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叫作反应的活化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曲线Ⅱ可以表示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B.图乙中HI分子发生了有效碰撞C.活化能接近于零的反应,当反应物相互接触时,反应瞬间完成,而且温度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D.图甲中所示反应为放热反应2.[2025·福建厦泉五校高二期中] HI(g)分解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过程Ⅰ使用了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C.过程Ⅱ逆反应的活化能E2=185 kJ·mol-1D.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改变反应的活化能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3.已知反应2NO(g)+2H2(g)N2(g)+2H2O(g) ΔH=-752 kJ·mol-1的反应机理如下:①2NO(g)N2O2(g)(快)②N2O2(g)+H2(g)N2O(g)+H2O(g)(慢)③N2O(g)+H2(g)N2(g)+H2O(g)(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②反应的活化能最大B.②中N2O2与H2的碰撞仅部分有效C.N2O2和N2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总反应中逆反应的活化能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4.已知分解1 mol H2O2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I-H2O+IO-(慢)、H2O2+IO-H2O+O2+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反应中v(H2O2)∶v(O2)=2∶1B.H2O2的分解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C.该反应的催化剂是I-,而不是IO-D.由于催化剂的加入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使该反应活化能低于98 kJ·mol-1◆ 学习任务二 外因对速率影响的理论解释5.[2025·广东三校高二联考]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恒温恒压下,向2NO2(g)N2O4(g)平衡体系充入N2,正、逆反应速率都不变B.通过光辐射、超声波、高速研磨等,也有可能改变反应速率C.升高温度和增大浓度都可以提高反应体系内活化分子百分数D.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6.[2024·北京丰台区高二期中] 在反应2HIH2+I2中,有关反应条件改变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增大c(HI),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大C.升高温度,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加D.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7.工业制氢原理:C(s)+H2O(g)CO(g)+H2(g)。改变下列条件能提高产生氢气的速率且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 )A.将炭块改为炭粉 B.加入高效催化剂C.降低反应温度 D.增大水蒸气浓度8.[2025·浙江强基联盟高二期中] 向A、B两试管中加入等量H2O2溶液,然后再向B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Ⅰ.H2O2+2Fe3+2Fe2++2H++O2↑Ⅱ.H2O2+2Fe2++2H+2Fe3++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②是滴加了FeCl3溶液的反应过程,Fe3+改变了H2O2分解反应的历程B.Fe3+是催化剂;Fe2+是中间产物C.E1、E2分别是反应Ⅰ、Ⅱ的正反应活化能,反应Ⅰ的速率大于反应Ⅱ的速率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9.[2025·湖南部分学校高二联考]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镁与盐酸的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四组实验探究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和催化剂三个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数据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 编号 Mg的质量/g HCl溶液 (过量)浓度/(mol·L-1) 温度/℃ 催化剂 产生等体积H2 所需时间/s① 1.0 1.0 20 无 120② 1.0 c1 30 无 80③ 1.0 1.0 30 有 70④ 1.0 2.0 20 无 90A.c1=1.0B.实验①和④可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C.对比实验①和②,升高反应温度,活化分子总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D.实验①和③可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0.[2025·浙江9+1联盟高二期中] 乙烯在溴水中发生加成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实验显示,在饱和溴水中反应时,产物A和B的比例约为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在Br2的CCl4溶液中反应,产物仅有AB.该反应不可逆,产物的比例主要由第②和第③步反应的速率大小决定C.降低溴的浓度,产物中B的比例可能升高D.该实验说明第②步反应的活化能比第③步大11.(10分)[2024·福建莆田三中高二月考] 回答下列问题:(1)(2分)对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 C(s)+H2O(g)CO(g)+H2(g) ,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①增加C的量②增加CO的量③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④保持容积不变,充入 He以增大压强⑤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⑥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以增大容积(2)(2分)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高铁酸盐(ZnFeOx)能将烟气中的SO2除去,原理如图所示。该过程中转化的SO2和消耗的H2体积比为 。 (3)(6分)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 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 eV,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3课时 活化能 【正文】导学案.docx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3课时 活化能 【答案】导学案.docx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3课时 活化能 【答案】练习册.docx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3课时 活化能.pptx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3课时 活化能【正文】练习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