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地理(四〉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图第I卷(6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3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金务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据此完成1~2题。1.“超级地球”应属于(A.地月系B.银河系C.太阳系D.河外星系美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没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如图为“某正常地层剖面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3一4题。3.图中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正确的是还步A.大型哺乳动物化石一中生代B.恐龙化石——前寒武纪C.三叶虫化石一古生代D.甲化石—新生代4.图中甲化石的名称及其所处时代地球的演化特点是A.蕨类化石一重要的煤矿形成时期B.鱼类等脊椎动物化石一重要的铁矿形成时期C.鸟类化石—联合古陆解体D.小型哺乳动物化石一剧烈的地壳运动5.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发源地的是A.地壳B.地核C.下地幔D.软流层右图为“海洋表层温度、盐度、密度随韩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一拍n242承3千京·立光01n0况片:8题。N29斗353066.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温度、盐度、密度的曲线依次是40°A.①②③B.①③②209C.②③①D.②①③2-華海7,由图可知,高纬度地区的表层海水A.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B.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C.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小D.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8.造成南北纬60°附近海区盐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量B.洋流C.海区封闭程度D.陆地淡水注入25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竞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右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据此完成9~11题。9.该生物群落所属植被类型为A.苔原B.温带草原C.冰原D.亚寒带针叶林10.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A.收集大气降水B.获取更多光照C.防止北极动物食用D.吸引昆虫授粉11.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A.人工播种B.降水减少C.气候变暖D.冻土增厚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和淀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读图完成12~13题。甲丙12.图中为喀斯特景观的是A.甲B.乙C.丙D.丁13.喀斯特地貌不利于交通运输建设,主要是因为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A.气候寒冷,冰川广布B.地形崎岖,地表破碎C.山高谷深,山河纵列D.河流纵横,沼泽广布读“土壤剖面的分层划分图”,完成14~15题。14.观察土壤剖面后,同学们发表了下列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是A.甲同学:母质层颜色是灰白色注质层B.乙同学:腐殖质层颜色偏暗黑求游C.丙同学:淋溶层富含枯枝落叶动积D.丁同学:淀积层色泽呈灰黑色年元日15.当地森林土壤颜色偏红,说明该地气候A.温和湿润B.炎热干燥C.温暖多雨D.寒冷干燥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完成16~18题。16.地区Ⅱ分布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A.水土流失B.台风C.洪涝D.风暴潮17.泥石流是地区V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其自然原因是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较少,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8.干旱与洪涝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两种自然灾害,下列措施既能防洪又能抗旱的是①植树造林②修建水库③疏浚河道④打机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6参考答案·地理模拟卷(一)1.B2.D3.A4.A5.B6.D7.A8.B9.D10.C11.C12.A13.B14.C15.D16.C17.A18.B19.B20.A21.A22.D23.B24.B25.A26.B27.C28.C29.A30.B31.A32.A33.(7分)(1)太阳BD(2)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3)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接收到的太阳光热适量34.(5分)(1)ADBC(2)海陆间大循环(3)甲慢小【分析】本题以云南丽江古域三眼井示意图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该区域河流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与三眼井的水体特征等知识点,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素养。【详解】(1)水循环的能量与动力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使表层海水升温,水汽蒸发进入到大气层内,由于大气层内水平方向上的风的作用,使水汽被揄送到陆地上空,从而形成降水,当降水达到地表后,一部分降水渗入到地下,另一部分降水停留在地表,形成地表径流以及地下径流,由于地形导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流入海洋,所以按照水循环过程发生的逻辑顺序排序为ADBC。(2)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河流主要为外流河,所以最终陆地上的河流会注入海洋,因此该区城的河流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大循环。(3)“三眼井”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饮用水、淘米洗莱和洗衣等对水质要求依次逆减,从图中可看出三眼井的位置是逐渐降低的,推测淘米洗莱用水取自甲潭。与河水比较,“三眼井”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所以“三眼井”的水体特征包括更新速度漫与水位变化较小。35.(7分)(1)海拔(地势)少逆辐射(2)地形平坦取水洪水(3)地壳活动活跃,岩层(岩体)比较破碎:地形起伏大:降水量大且集中:植被覆盖较差人类活动频繁,地表结构(植被)破坏大(任答两点即可)36.(9分)(1)A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2)D地,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临近森林公园、位于上风地带,环境优美;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交通比较便捷(3)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增加,住房紧张、社会保障不足(任答两点即可)(4)城市内芳增加绿地面积:改硬化地面为可下渗地面: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恢复或保留天然河湖等湿地(言之有理可灼情给分)37.(8分)(1)④(2)①(3)靠近河流,水源丰富;靠近城区,市场广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任答两点即可)(4)C地处郊区,广阔的土地资源或土地价格低: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利于果树生长:亚热带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模拟卷(二)1.B2.C3.D4.C5.D6.B7.A8.B9.B10.B11.C12.C13.B14.B15.A16.B17.C18.A19.B20.D21.B22.C23.C24.D25.B26.A27.A28.C29.A30.D31.D32.B33.(6分)(1)①太阳辐射⑥地面辐射(2)地面/地面辐射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3)④小34.(6分)(1)③①④②石林石钟乳石笋(2)B沉淀或沉积35.(9分)(1)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高,吸引力强。(2)主要由中西部省区流向东部沿海省区(或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区)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人,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环境等。(任答两点即可)(3)对迁入地:推动工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优化产业结构。产生交通压力,环境问题加剧等负面影响。(任答两点即可)对迁出地:加强了与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换取资金和技术,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人地矛盾。可能会出现土地撂荒等问题。(任答两点即可)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云南地理答案.pdf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地理(四)(pdf版,含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