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地理(五)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第I卷(6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3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金目要求的)物读右图完成1~2小题。11.地月系的代码为A.①B.②2H:C.③D.④是2,类地行星共同拥有的、利于生物出现和演化的字宙环境是A.质量和体积适中B.距太阳的距离适中C.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D.大气圈的存在的下图为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古4G配年新科代毁察3.石炭纪的森林主要是A.裸子植物B.藻类植物C.被子植物D.蕨类植物4.中生代末期,盛极一时却突然销声匿迹的是A.三叶虫B.被子植物C.恐龙D.两栖动物在农业生产中,“大棚农业”分布越来越普遍。浙江部分地区的农民还C色尼龙风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右图)。据此完成5~6题。5.使用塑料大棚可以珠料人華海A.增强太阳辐射B.增强地面辐射C.增强大气逆辐射D.增强光合作用6.夏季的晴天,农民们将黑色尼龙网铺上,其作用是A.诚少热量丧失B.诚少土壤水分蒸发C.让果蔬着色均匀D.减少进入大棚的太阳辐射33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7~8题。7.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太阳A,风浪、海啸、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三种主要形式月球h球B.海啡是风浪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能量C.潮汐是海水在日月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海水涨落现象D.早晨的海水上涨称为潮,晚上的海水回落称为汐8.海水运动影响着人类航海线路的选择,最终线路确定的主导因素是A,风浪B.海啸C.潮汐D.洋流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模型及相关材料,设计了地理实验,主要用来模拟某种地貌的形成。下图为山区河流模型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片斋2报:l冰洗9.该实验结果模拟的是地貌的形成过程A.冲积扇B.冲积平原C.三角洲D.江心洲10.该实验中设计活动支架用于调整高度,主要是为了改变山区河流的A.流向B.流量C.流速D.含沙量右图为我国江汉平原某河段平面图,读图回答11~12题。河流流向11.沿河流流向左侧为左岸、右侧为右岸,下列河段中河岸侵蚀作用明显的是A.①左岸B.②右岸C.③右岸D.④左岸④12.关于图中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下蚀为主B.河道曲折多河漫滩平原C.以溯源侵蚀为主D.凸岸有利于建河港下图为2015年9月某地区地质灾害气象等级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3~15题。图列省级界…合风路祐行坦f成害气象等线13.图中反映的主要地质灾害是A.滑坡和泥石流B.地震和火山C.地震和滑坡D.火山和泥石流14.关于地质灾害气象等级,甲、乙、丙三地高于周围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河流众多,河道弯曲,排水不畅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C.山地丘陵,坡度陡,地势起伏大D.地质构造活跃,地形破碎34参考答案·地理模拟卷(一)1.B2.D3.A4.A5.B6.D7.A8.B9.D10.C11.C12.A13.B14.C15.D16.C17.A18.B19.B20.A21.A22.D23.B24.B25.A26.B27.C28.C29.A30.B31.A32.A33.(7分)(1)太阳BD(2)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3)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接收到的太阳光热适量34.(5分)(1)ADBC(2)海陆间大循环(3)甲慢小【分析】本题以云南丽江古域三眼井示意图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该区域河流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与三眼井的水体特征等知识点,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素养。【详解】(1)水循环的能量与动力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使表层海水升温,水汽蒸发进入到大气层内,由于大气层内水平方向上的风的作用,使水汽被揄送到陆地上空,从而形成降水,当降水达到地表后,一部分降水渗入到地下,另一部分降水停留在地表,形成地表径流以及地下径流,由于地形导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流入海洋,所以按照水循环过程发生的逻辑顺序排序为ADBC。(2)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河流主要为外流河,所以最终陆地上的河流会注入海洋,因此该区城的河流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大循环。(3)“三眼井”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饮用水、淘米洗莱和洗衣等对水质要求依次逆减,从图中可看出三眼井的位置是逐渐降低的,推测淘米洗莱用水取自甲潭。与河水比较,“三眼井”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所以“三眼井”的水体特征包括更新速度漫与水位变化较小。35.(7分)(1)海拔(地势)少逆辐射(2)地形平坦取水洪水(3)地壳活动活跃,岩层(岩体)比较破碎:地形起伏大:降水量大且集中:植被覆盖较差人类活动频繁,地表结构(植被)破坏大(任答两点即可)36.(9分)(1)A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2)D地,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临近森林公园、位于上风地带,环境优美;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交通比较便捷(3)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增加,住房紧张、社会保障不足(任答两点即可)(4)城市内芳增加绿地面积:改硬化地面为可下渗地面: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恢复或保留天然河湖等湿地(言之有理可灼情给分)37.(8分)(1)④(2)①(3)靠近河流,水源丰富;靠近城区,市场广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任答两点即可)(4)C地处郊区,广阔的土地资源或土地价格低: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利于果树生长:亚热带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模拟卷(二)1.B2.C3.D4.C5.D6.B7.A8.B9.B10.B11.C12.C13.B14.B15.A16.B17.C18.A19.B20.D21.B22.C23.C24.D25.B26.A27.A28.C29.A30.D31.D32.B33.(6分)(1)①太阳辐射⑥地面辐射(2)地面/地面辐射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3)④小34.(6分)(1)③①④②石林石钟乳石笋(2)B沉淀或沉积35.(9分)(1)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高,吸引力强。(2)主要由中西部省区流向东部沿海省区(或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区)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人,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环境等。(任答两点即可)(3)对迁入地:推动工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优化产业结构。产生交通压力,环境问题加剧等负面影响。(任答两点即可)对迁出地:加强了与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换取资金和技术,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人地矛盾。可能会出现土地撂荒等问题。(任答两点即可)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云南地理答案.pdf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地理(五)(pdf版,含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