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地理(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第I卷(6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3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1年3月4日,我国国家航天局发布了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火星大气稀薄,其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金如坑。据此完成1一2题。1.“天问一号”获取火星表面影像图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GISB.RSC.BDSD.GPS2.与地球相比,火星表面布满撞击坑的原因有共①距太阳远②引力太大③大气稀薄④距小行星带近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根据当地实测数据,绘制了该地的沥青路面、草地和近地面空气温度(近地面空气温度为该区域均温)日变化曲线(下图)。据此完成3~4题。的2F11客3.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代表A.沥青路面、草地、近地面空气B.草地、沥青路面、近地面空气C.沥青路面、近地面空气、草地D.近地面空气、草地、沥青路面4.若该日沥青路面与草地之间存在热力环流,正确表示夜间环流的是鸳T京地浙路而动齿塔草场牛电派片路面洒H路而W万.777777777777779F111111171717177171777776BD下图为“大西洋各纬度带表层海水密度与年平均温度、盐度的分布图”,读图完成5一7题。蛮克kgm达度流度℃1n27-37126-201253651n24-这123-101U2210211020560'Ψ5.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表示的地理事物是(A.温度、盐度和密度B.密度、盐度和温度C.温度、密度和盐度D.盐度、温度和密度6.下列关于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赤道海域密度值高于1025kg/mB.温度从副热带向南北两侧降低C.副热带海区海水盐度最大且密度最高D.海水盐度最大的地方密度值约为1025.5kg/m7.关于图中①②③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②能影响③,③也能影响①B.②能影响③,②不能影响①C.②不能影响③,也不影响①D.②能影响③,③不能影响①喀斯特溶洞是石灰岩地区长期受地下水溶蚀和淀积作用形成的。溶洞内有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其化学反应过程是Ca(HCO3)2→CCO3¥十H2O十CO2个。近年来,随着溶洞的旅游开发及该地区的工矿城市建设,溶洞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城i把贺拉28.图中石笋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侵蚀作用B.化学淀积作用C.化学溶蚀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9.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可能是)①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②地震导致岩层开裂释放③游客的呼吸④地下河(水)中碳酸钙淀积时所释放的二氧化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10一12题①②③④10.按河谷发育程度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11.阶段④所示的主要河流作用是A.下蚀B.侧蚀C.流水沉积D.溯源侵蚀12.下列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洪积扇一般发育于山前B.河漫滩平原一般发育于河流入海口C.三角洲形成于河流中游D.河漫滩平原形成于河流凹岸如图为某地土壤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13.该土壤剖面垂直土层的名称与序号对应组合正确的是A.淀积层一BB.腐殖质层一AC.淋溶层一CD.成土母质层一E14.调查发现,该地土壤中钙、铁、锰等营养元素含量较高,可以使这些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的是(A.成土母质B.地形整土壤分层示意图C.生物D.气候15.下列关于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A.土壤肥力是自然形成的,无论如何利用都不会损耗其肥力B.森林地表枯枝落叶多,其土壤的有机含量一般高于草原C.南方水稻土的形成与人类长期的耕种和培育无关海D.壤土兼有砂土和黏土的特点,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2m月如图是“非洲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读图完成16~18题。150016.图中所示地区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多的海拔高度在10)0A.0-500米B.500米左右人口百份它茶)C.500-1000米D.2000米以上地区1020300060)参考答案·地理模拟卷(一)1.B2.D3.A4.A5.B6.D7.A8.B9.D10.C11.C12.A13.B14.C15.D16.C17.A18.B19.B20.A21.A22.D23.B24.B25.A26.B27.C28.C29.A30.B31.A32.A33.(7分)(1)太阳BD(2)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3)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接收到的太阳光热适量34.(5分)(1)ADBC(2)海陆间大循环(3)甲慢小【分析】本题以云南丽江古域三眼井示意图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该区域河流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与三眼井的水体特征等知识点,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素养。【详解】(1)水循环的能量与动力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使表层海水升温,水汽蒸发进入到大气层内,由于大气层内水平方向上的风的作用,使水汽被揄送到陆地上空,从而形成降水,当降水达到地表后,一部分降水渗入到地下,另一部分降水停留在地表,形成地表径流以及地下径流,由于地形导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流入海洋,所以按照水循环过程发生的逻辑顺序排序为ADBC。(2)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河流主要为外流河,所以最终陆地上的河流会注入海洋,因此该区城的河流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大循环。(3)“三眼井”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饮用水、淘米洗莱和洗衣等对水质要求依次逆减,从图中可看出三眼井的位置是逐渐降低的,推测淘米洗莱用水取自甲潭。与河水比较,“三眼井”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所以“三眼井”的水体特征包括更新速度漫与水位变化较小。35.(7分)(1)海拔(地势)少逆辐射(2)地形平坦取水洪水(3)地壳活动活跃,岩层(岩体)比较破碎:地形起伏大:降水量大且集中:植被覆盖较差人类活动频繁,地表结构(植被)破坏大(任答两点即可)36.(9分)(1)A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2)D地,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临近森林公园、位于上风地带,环境优美;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交通比较便捷(3)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增加,住房紧张、社会保障不足(任答两点即可)(4)城市内芳增加绿地面积:改硬化地面为可下渗地面: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恢复或保留天然河湖等湿地(言之有理可灼情给分)37.(8分)(1)④(2)①(3)靠近河流,水源丰富;靠近城区,市场广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任答两点即可)(4)C地处郊区,广阔的土地资源或土地价格低: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利于果树生长:亚热带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模拟卷(二)1.B2.C3.D4.C5.D6.B7.A8.B9.B10.B11.C12.C13.B14.B15.A16.B17.C18.A19.B20.D21.B22.C23.C24.D25.B26.A27.A28.C29.A30.D31.D32.B33.(6分)(1)①太阳辐射⑥地面辐射(2)地面/地面辐射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3)④小34.(6分)(1)③①④②石林石钟乳石笋(2)B沉淀或沉积35.(9分)(1)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高,吸引力强。(2)主要由中西部省区流向东部沿海省区(或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区)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人,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环境等。(任答两点即可)(3)对迁入地:推动工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优化产业结构。产生交通压力,环境问题加剧等负面影响。(任答两点即可)对迁出地:加强了与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换取资金和技术,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人地矛盾。可能会出现土地撂荒等问题。(任答两点即可)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云南地理答案.pdf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地理(一)(pdf版,含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