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机密★考试结束前
【考试时间:2025年1月6日,下午14:00一15:30,共90分钟】
云南省2024年秋季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图2.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选择题(共6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黏求的。)
2024年11月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航天宏图(PIESAT
201一04)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据此完成1一3题。
1.航天宏图星所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是2.最可能干扰航天宏图星与地面联系的是
A,太阳辐射
B.海水运动
C.太阳活动
D.昼夜交替
3.航天宏图星经过平流层时气温变化是
A.持续降低
B.先降后升
C.持续升高
D.先升后降

2024年12月,我国渐疆油田页岩油年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该页岩油埋藏在3000多米以下地层,
形成于中生代初期。据此完成4~5题。
4.页岩油形成的地质年代出现的生物是
A.蓝藻
B.鱼类
C.昆虫
D.恐龙
5.页岩油埋藏于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山西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阁楼式建筑,木塔选用的材料主要是该地高海
拔地带的华北落叶松。据此完成6~7题。
6.应县木塔选用华北落叶松建造的主要原因是
A.就地取材
B.木质疏松
C.运输方便
D.个人偏好
7.华北落叶松的突出特征是
A.叶面呈革质
B.叶子呈针状
C.叶片宽而薄
D.有茎花现象
图1为某同学旅行过程中在甲乙两地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8~9题。

图1
8.甲地发育的地貌给当地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有
A.洞奇石美,适合发展旅游业
B.土壤肥沃,利于发展种植业
C.地表水多,适合发展水产养殖
D.地质稳定,利于建设大型工程
89
9.下列地貌形态与乙地景观成因相同的是
A.风蚀蘑菇
B.纵向沙垄
C.峰林峰丛
D.冲积平原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云南东川开展了一次“红土地”研学活动,发现该地土壤贫瘠、黏重且呈酸性。据
此完成10~11题。
10.该地土壤贫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与地质
B.气候与岩石
C.气候与生物
D.成土母质
11.某同学带回少量红土用于种植花草,下列做法有利于花草生长的是
A.浇纯净水增加土壤透水性
B.加入蔬果皮补充矿物质
C.掺入河沙增加土壤透气性
D.倒入茶渣改变成土母质
云南某县城所在地山高谷深,降水集中,存在地质灾害风险。近年来,该地正积极推进县城异地搬迁
工作。据此完成12一13题。
12.该县城异地搬迁可能是为了防避
A.地震、台风
B.崩塌、沙尘暴
C.干旱、寒潮
D.滑坡、泥石流
13.下列关于泥石流的避险措施,做法最合理的是
A.向沟谷两侧的山坡上方逃离
B.迅速寻找大树并爬到树上
C.顺着泥石流沟谷快速向下跑
D.在沟谷中停留寻找避险地
世界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不均衡性,形成了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目前全世界大约
3/4的人口分布在5%的陆地上。图2为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4一15题。
5
线
人1密变每Ψ方千米人1川数
二100人以1.
二10100人 10人以卜
图2
14.下列地区中,属于人口分布稠密区的是
A.亚马孙平原
B.恒河三角洲
C.撒哈拉沙漠
D.西西伯利亚平原
15.热带多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而在高原和山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气候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许多惠民措施有序推进,吸引更多的农民工
返乡创业,给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据此完成16~17题。
16.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就业接近饱和
B.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C.乡村优惠政策实施
D.乡村土地无人耕种
17.农民工返乡给当地带来的主要社会效益是
A.改善环境质量
B.缓解老龄化问题
C.促进经济发展
D.扩大农产品供应
90参考答案·地理
模拟卷(一)
1.B2.D3.A4.A5.B6.D7.A8.B9.D10.C11.C12.A13.B
14.C15.D16.C17.A18.B19.B20.A21.A22.D23.B24.B25.A
26.B27.C28.C29.A30.B31.A32.A
33.(7分)
(1)太阳BD
(2)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
(3)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
中,接收到的太阳光热适量
34.(5分)
(1)ADBC
(2)海陆间大循环
(3)甲慢小
【分析】本题以云南丽江古域三眼井示意图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该区域河流主
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与三眼井的水体特征等知识点,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
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素养。
【详解】(1)水循环的能量与动力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使表层
海水升温,水汽蒸发进入到大气层内,由于大气层内水平方向上的风的作用,使水汽
被揄送到陆地上空,从而形成降水,当降水达到地表后,一部分降水渗入到地下,另一
部分降水停留在地表,形成地表径流以及地下径流,由于地形导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
流流入海洋,所以按照水循环过程发生的逻辑顺序排序为ADBC。(2)根据图中信
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河流主要为外流河,所以最终陆地上的河流会
注入海洋,因此该区城的河流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大循环。(3)“三眼井”
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饮用水、淘米洗莱和洗衣等对水质要求依次逆减,从图中可看
出三眼井的位置是逐渐降低的,推测淘米洗莱用水取自甲潭。与河水比较,“三眼井”
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所以“三眼井”的水体特征包括更新速度漫与水位变化较小。
35.(7分)
(1)海拔(地势)少逆辐射(2)地形平坦取水洪水
(3)地壳活动活跃,岩层(岩体)比较破碎:地形起伏大:降水量大且集中:植被覆盖较
差人类活动频繁,地表结构(植被)破坏大(任答两点即可)
36.(9分)
(1)A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
(2)D地,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临近森林公园、位于上风地带,环境优美;处在河流
上游、水质较好;交通比较便捷
(3)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增加,住房紧张、社会保障不足(任答两点即可)
(4)城市内芳增加绿地面积:改硬化地面为可下渗地面: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恢复或
保留天然河湖等湿地(言之有理可灼情给分)
37.(8分)
(1)④(2)①
(3)靠近河流,水源丰富;靠近城区,市场广阔;靠近公路,交通便利。(任答两点即可)
(4)C地处郊区,广阔的土地资源或土地价格低: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利于果树生长:
亚热带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富:生态环境优越。
模拟卷(二)
1.B2.C3.D4.C5.D6.B7.A8.B9.B10.B11.C12.C13.B
14.B15.A16.B17.C18.A19.B20.D21.B22.C23.C24.D25.B
26.A27.A28.C29.A30.D31.D32.B
33.(6分)
(1)①太阳辐射⑥地面辐射
(2)地面/地面辐射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3)④小
34.(6分)
(1)③①④②
石林石钟乳石笋
(2)B沉淀或沉积
35.(9分)
(1)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三产业快
速发展,经济效益高,吸引力强。
(2)主要由中西部省区流向东部沿海省区(或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的省
区)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人,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环境等。(任答两点
即可)
(3)对迁入地:推动工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优化产业结构。产生交通压
力,环境问题加剧等负面影响。(任答两点即可)
对迁出地:加强了与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换取
资金和技术,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人地矛盾。可能会出现土
地撂荒等问题。(任答两点即可)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