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7.1珍视自由 课件(共29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7.1珍视自由 课件(共29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1.观察左右两张图,场景、人物状态有什么明显不同?你更愿意呆在那张图片里呢?
2.同样是青少年,为什么会身处截然不同的环境?
3.我们如何才能避免第一张图的结局,永久地拥有第二张图的美好?
7.1珍视自由
八上第三单元
总议题:“自由面面观”---如何在规则中翱翔,
在尊重中闪光?
01
子议题一【初探自由】
我们渴望的“自由”,是随心所欲吗?
02
子议题二【价值追寻】
“自由”为何如此珍贵?——于己于国,意义何在?
03
子议题三【践行担当】
如何从“拥有自由”到“珍视自由”?
01
子议题一
【初探自由】
手机风波:小明的困惑
小明渴望“手机自由”。他认为,既然手机是自己的,就应该有随时使用它的自由。于是,他在自习课上偷偷玩游戏,在被老师发现并批评后,他感到很委屈:“我用自己的东西,难道不是我的自由吗?”
【观点辩论】小明在自习课上玩手机
是他的自由吗?
男生为正方(是自由)
女生为反方(不是自由)
【观点辩论】小明在自习课上玩手机
是他的自由吗?
正方观点
小明玩手机是他的个人自由,他有权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物品,不应受到过多干涉。
反方观点
自习课是学习时间,小明的行为影响了课堂秩序,不属于真正的自由,而是对规则的破坏。
深度追问
如果每个人都随心所欲,教室将陷入混乱,无法正常学习。真正的自由需要在尊重他人和规则的基础上实现。
知识归纳 一、自由的内涵与地位
1.自由的内涵:
自由意味着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人们能够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在思想、言论和行为等方面具有充分的自主性,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自由的地位:
自由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是社会活力之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相关链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不是少数人的、虚伪的自由,而是绝大多数人的、真实的自由;不是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的、绝对的个人自由,而是受到法律和规范制约、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自由;不是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现实承受能力的自由,而是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的自由。
02
子议题二
【价值追寻】
飞鸟机器人:自由创造的喜悦
开学后不久,小明和同学们自由地创建了机器人社团。他们‘自由地’构思、‘自由地’探索、‘自由地’失败再尝试。终于,他们成功制造出了一架能够精准追踪鸟群、帮助环保部门研究生态的‘飞鸟’无人机机器人。这个周末,他们就要带着‘飞鸟’去参加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了!
小明答记者:我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再也不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了。以前我不敢在大家面前说话,现在我可以自信地讲解我们的作品了。我们失败了好多次,但没人嘲笑我们,老师一直鼓励我们,让我们有信心继续下去。感觉自己的梦想真的有可能实现!
“大赛现场·价值访谈”
记者问小明: 回顾这段历程,除了奖杯,你是否有其他的收获呢?
思考:小明在采访中提到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自由价值于己
个人价值
在自由的环境中,小明不再畏惧失败,而是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这种精神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
面对失败
自由探索让小明找到了自己的热爱,使学习变得充满乐趣,同时也提升了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企业家答记者:他们的创意可以解决真实的环保问题。看到学校和社会能提供这么包容、自由的环境,鼓励他们进行发明创造,我感到非常欣慰,这是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一种标志。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国家未来的希望。
“大赛现场·价值访谈”
记者问企业家: 您为何如此关注这群孩子的发明?
思考1:孩子们自由的创造成果如何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思考2:谈谈“自由环境”为何能成为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一种标志?
自由价值于国
01
推动社会发展
自由的环境能鼓励人们创新和探索,创新成果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02
推动文明进步
自由的环境能保护创新思维、鼓励多元尝试,培养敢想敢干的青少年,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从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1)自由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自由表现为人们免于恐吓、羞辱和歧视,过有尊严的生活,具有安全感、幸福感,对未来充满信心。自由有利于人们培养多方面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自由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自由能够营造民主、宽容、和谐的社会氛围,鼓励人们探索、创新,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整个社会充满创新的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知识归纳 二、自由的价值
03
子议题三
【践行担当】
风波再起:匿名网帖
载誉归来的小明和他的‘飞鸟’机器人成了校园明星,他也更加自信地享受着他的自由。他经常在校园论坛上自由地分享团队的经验,和大家交流科技知识。然而,一天,他在论坛上看到了这样一篇帖子...”
帖子标题: 《揭秘:所谓“天才”小明,不过是靠他爸花钱买的成品!》
帖子内容: 一个匿名账号发帖,用讽刺和捏造的语气,声称小明的获奖作品并非原创,而是靠家里花钱买的,并嘲笑支持小明的同学是“无脑粉丝”。
小明的几个队友非常愤怒,在群里@小明:“这混蛋就是诽谤!我们必须骂回去!把他人肉出来!让他尝尝网络暴力的滋味!这是我们言论自由的权利!”
思辨探究:“小明该怎么办?”
个人选择
面对网络诽谤,小明需要做出选择。如果你是他,你会如何应对?
队友建议
小明的队友主张以暴制暴,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智囊团”策略研讨】
小明可以怎么做?
他知道自己的名誉权受到了非法侵犯,他不能沉默。他可以保存证据,向老师或学校相关部门报告,要求查清事实,消除影响。
小明不该怎么做?
他不能采用“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等违法方式去反击,因为那自己也会从受害者变为施害者。
小明的选择:自由典范的两步
第一步:法律维权
小明选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澄清事实真相。
第二步:社会责任
小明主动呼吁反对网络暴力,倡导理性辩论。
知识归纳 三、如何珍视自由
(1)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自由意味着我们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当权利受到侵犯时,我们要敢于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2)依法行使权利。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正如有了轨道火车才能顺利地行驶,有了红绿灯车辆才能安全地通行,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和伤害。我们要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行使权利。
(3)尊重他人的权利。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自由选择权,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和意志强加于人,更不能侮辱、诽谤他人。每个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04
课堂小结
自由,并非是个体的为所欲为,而是集体的和谐有序; 不是自我利益的无限放大,而是公共规则的共同遵守; 它最终体现为——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你的权利,我同样尊重。
我们享有的这份自由,离不开强大的祖国和完备的法治保障。我承诺:我会珍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珍视这个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梦想成真的新时代。
05
随堂练习
1.某市地铁上,一位乘客因手机外放声音过大与邻座发生争执。乘务员前来调解时,该乘客说:“我有权自由使用手机,别人管不着!”对此,以下评价最合理的是( )
A. 自由就是不受干涉,乘客的行为完全正当
B. 自由是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自由,乘客应调低音量
C. 地铁属于公共空间,应该禁止使用手机
D. 只要多数人不反对,外放声音就不是问题
B
2.为吸粉引流,网民徐某某与薛某共同策划、编造虚假视频,造成恶劣影响。公安机关依法对涉案人员及其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网络平台也对其相关账号进行封号处置。上述网民的行为( )
①是在享受生活乐趣,别人不得干涉
②没有做到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③说明自由是相对的,很难得到保障
④损害其他公民合法权利,要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3.2024年11月6日,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发布《10月部分不文明行为通报》:10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发现并立即制止二十余起不文明行为,按情节严重程度对涉事游客进行了批评教育、一年内禁止入园、五年内禁止入园、终身禁止入园等处罚。这警示我们( )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③自由与法治相互对立,讲法治就没有自由 
④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B
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