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整合突破6 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分析【解题策略】类型一例1 D [解析] t ℃时,Ksp(AgBr)=c(Ag+)c(Br-)=4.9×10-13,A项正确;AgCl、AgBr是同类型的物质,可以根据Ksp的大小判断其转化,Ksp(AgCl)>Ksp(AgBr),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易实现,B项正确;曲线下方的点均表示不饱和溶液,C项正确;曲线上的点表示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如b点,向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AgBr固体后,溶液仍是饱和溶液,Ag+、Br-浓度不变,仍相等,不能达到b点,D项错误。跟踪训练B [解析] Ksp(MnS)>Ksp(FeS),结合图像可知,曲线Ⅰ表示Mn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曲线Ⅱ表示Fe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故A正确;升高温度,Ksp(FeS)增大,曲线Ⅱ上的c点可沿虚线向e点方向平移,故B错误;Ksp(MnS)>Ksp(FeS),溶解度小的沉淀易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常温下,反应MnS(s)+Fe2+(aq)FeS(s)+Mn2+(aq)的平衡常数K====≈4×104,故C正确;温度不变,Ksp(MnS)不变,向b点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c(S2-)增大,c(Mn2+)减小,溶液组成可由b点沿Ⅰ线向a点方向移动,故D正确。类型二例2 C [解析] 向横坐标作一垂线,与三条斜线相交,此时c(S2-)相同,而c(Cu2+)跟踪训练C [解析] Fe(OH)2与Cu(OH)2属于同类型沉淀,且Ksp[Cu(OH)2]Ksp[Fe(OH)2]=10-7.1×(10-4)2=10-15.1,当Fe(OH)2和Cu(OH)2沉淀共存时,溶液中c(Fe2+)∶c(Cu2+)=∶=Ksp[Fe(OH)2]∶Ksp[Cu(OH)2]=104.6∶1,C项正确;X点转化为Y点时,c(Cu2+)不变,c(OH-)增大,但当加入少量NaOH固体后,溶液中c(OH-)增大,Cu(OH)2的沉淀溶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温度不变,Ksp[Cu(OH)2]不变,c(Cu2+)减小,故X点不能转化为Y点,D项错误。整合突破6 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分析1.C [解析] 硫酸钡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a点在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加入Na2SO4固体,会增大c(S),平衡逆向移动,c(Ba2+)应降低,故A错误;d点在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方,溶液不饱和,无BaSO4沉淀生成,蒸发溶剂水,c(S)、c(Ba2+)均增大,故B错误,C正确;温度不变Ksp不变,则a点对应的Ksp与c点对应的Ksp相等,故D错误。2.B [解析] CdS的Ksp=c(Cd2+)·c(S2-),p、q处,c(Cd2+)=c(S2-),对应的a、b分别代表T1、T2温度下所溶解的c(Cd2+),即为溶解度,A项正确;温度相同,则Ksp相同,所以m、p、n的Ksp均相等,B项错误;曲线mpn上的点均满足Ksp=c(Cd2+)·c(S2-),当c(S2-)增多时,c(Cd2+)减小,且两者的乘积仍等于Ksp,C项正确; q点对应的c(Cd2+)比p点对应的c(Cd2+)大,说明T2处的Ksp大,升高温度会促进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降温时,Ksp减小,即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D项正确。D [解析] 据图知,a点CuCl悬浊液中c(Cl-)=c(Cu+)=1.0×10-3 mol·L-1,则Ksp(CuCl)=c(Cl-)·c(Cu+)=1.0×10-3×1.0×10-3=1.0×10-6,故A错误;b点c(Cu+)=1.0×10-3 mol·L-1,b点开始产生CuI沉淀,则c(Cu+)·c(I-)=Ksp(CuI)=1.0×10-12,即b点c(I-)== mol·L-1=1.0×10-9 mol·L-1,图示中的x为10-9,故B错误;由选项A可知,Ksp(CuCl)=1.0×10-6>Ksp(CuI),则向等浓度的NaCl与NaI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CuNO3溶液,I-先沉淀,故C错误;如果c点CuCl未完全溶解,c(Cl-)∶c(I-)=∶=Ksp(CuCl)∶Ksp(CuI)=(1.0×10-6)∶(1.0×10-12)=106∶1,故D正确。4.D [解析] 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不变,所以a、b、c三点对应的KW相等,故A正确;c(Cl-)或c(Ag+)越大,抑制AgCl的溶解程度越大,AgCl的溶解度越小,c点时c(Cl-)大,所以c点抑制AgCl的溶解程度大,即AgCl在c点的溶解度比b点的小,故B正确;AgCl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有AgCl(s)Ag+(aq)+Cl-(aq),所以c(Ag+)=c(Cl-),故C正确;b点在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为AgCl饱和溶液,加入AgNO3固体,则c(Ag+)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溶液中c(Cl-)减小,即c(Ag+)沿曲线向a点方向变化,故D错误。5.B [解析] 由题意可知,氢氧化铝的溶度积常数大于氢氧化铁,a、b两点溶液的pH分别为3.0、4.3,说明曲线Ⅰ代表c(Fe3+)与n(NaOH)的关系、曲线Ⅱ代表c(Al3+)与n(NaOH)的关系,则由图可知,氢氧化铁的溶度积常数Ksp[Fe(OH)3]=c(Fe3+)·c3(OH-)=1×10-5×(1×10-11)3=1×10-38,氢氧化铝的溶度积常数Ksp[Al(OH)3]=c(Al3+)·c3(OH-)=1×10-5×(1×10-9.7)3=1×10-34.1。由分析知,曲线Ⅰ代表c(Fe3+)与n(NaOH)的关系,故A正确;由分析知,Al3+完全沉淀时pH=4.3,c(OH-)=10-9.7 mol·L-1,而c(Cr3+)== mol·L-1=6.3×10-1.9 mol·L-1>1.0×10-5 mol·L-1,则Cr3+未完全沉淀,故B错误;在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共沉淀的体系中====103.9,故C正确;由方程式可知,平衡常数K1===K·Ksp[Al(OH)3]=1.1×1033×1×10-34.1=1.1×10-1.1,故D正确。6.D [解析] 室温下,将Na2CO3溶液与过量CaSO4固体混合,发生反应:CaSO4(s)+C(aq)CaCO3(s)+S(aq),故A正确;随着反应的进行,碳酸根离子浓度减小,C+H2OHC+OH-逆向移动,溶液pH下降,故B正确;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中=×==≈1.4×104,故C正确;0~600 s内上层清液一直显碱性,c(OH-)>c(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2c(Ca2+)=c(OH-)+c(HC)+2c(C)+2c(S),则c(Na+)+2c(Ca2+)>c(HC)+2c(C)+2c(S),故D错误。7.B [解析] pM相等时,图中p(C)数值越大,C的浓度越小,因此,MgCO3、CaCO3、MnCO3的Ksp依次减小,A项错误;a点pM=p(C),c(Mn2+)=c(C),且a点在MnCO3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故a点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液,B项正确;b点在C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pMc(C),C项错误;c点在MgCO3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方,为不饱和溶液,pM>p(C),所以c(Mg2+)8.D [解析] 由图像可知,-lg c(Se)=5时,-lg c(Ag+)=5,则Ksp(Ag2SeO3)=c2(Ag+)·c(Se)=(1×10-5)2×1×10-5=1×10-15,数量级为10-15,A错误;根据图中点(7.3,5)可知,Ksp(AgBr)=c(Br-)·c(Ag+)=1×10-7.3×1×10-5,d点对应溶液的Q(AgBr)=c(Br-)·c(Ag+)=1×10-7.3×1×10-3>Ksp(AgBr),故d点对应的AgBr溶液为过饱和溶液,B错误;Ksp(AgCl)>Ksp(AgBr),则c(Cl-)与c(Br-)相同且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生成AgCl的溶液中c(Ag+)大于生成AgBr的溶液中c(Ag+),故所得曲线在AgBr曲线下方,C错误;Ag2SeO3(s)+2Br-(aq)2AgBr(s)+Se(aq)的平衡常数K====1×109.6,D正确。9.D [解析] 由图甲可知,c(H2CO3)=c(HC)时,pH=6.37,则H2CO3的电离常数Ka1==c(H+)=10-6.37,同理可得Ka2=10-10.25,则常温时,C的水解常数Kh1===10-3.75,故A错误;由图乙曲线Ⅰ可知,pH=9时,lg [c(Mg2+)]≈-1.3,即c(OH-)=10-5 mol·L-1、c(Mg2+)=10-1.3 mol·L-1,Ksp[Mg(OH)2]=c(Mg2+)·c2(OH-)=10-1.3×(10-5)2≈10-11.3,数量级为10-12,故B错误;由图乙可知,pH=11,lg [c(Mg2+)]=-6时,该点在两曲线下方,所以没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由图甲可知,在pH=8时,碳酸钠溶液中含碳物种主要为HC,当lg [c(Mg2+)]=-1时,由图乙知,产生碳酸镁沉淀,因此发生的反应为Mg2++2HCMgCO3↓+H2O+CO2↑,故D正确。10.B [解析] 以Cu(OH)2的溶度积常数为例,Ksp[Cu(OH)2]=c(Cu2+)·c2(OH-),两边取负对数得-lg Ksp[Cu(OH)2]=-lg c(Cu2+)-2lg c(OH-),而c(OH-)=,代入前面式中可得-lg Ksp[Cu(OH)2]=-lg c(Cu2+)-2lg KW+2lg c(H+),所以得到-lg Ksp[Cu(OH)2]=pM-2lg KW-2pH,整理得到pM=2pH+2lg KW-lg Ksp[Cu(OH)2],温度一定时,水的离子积常数和Cu(OH)2的溶度积常数均为定值,则pM与pH是线性关系,同理可得Mg2+的pM随pH变化关系,且Cu(OH)2与Mg(OH)2的物质组成类型相同,故二者对应曲线平行,由题干知Ksp[Mg(OH)2]>Ksp[Cu(OH)2],则曲线③对应Mg2+的pM随pH变化关系,曲线①对应Cu2+的pM随pH变化关系,曲线②对应的pM随pH变化关系。由上述分析可知,曲线②代表-lg 随pH变化,b=5.5时c(HA)=c(A-),此时HA的电离常数Ka(HA)=×c(H+)=c(H+)=1×10-5.5,故A正确;由a=4.0可得Ksp[Cu(OH)2]=c(Cu2+)·c2(OH-)=1×(10-10)2=1×10-20,在25 ℃条件下,Cu(OH)2+2HACu2++2A-+2H2O的平衡常数K==×===1×10-3,则Cu(OH)2不易溶于HA溶液中,故B错误;由c=8.5可得Ksp[Mg(OH)2]=c(Mg2+)·c2(OH-)=1×(10-5.5)2=1×10-11,当Mg2+刚好完全沉淀时c(Mg2+)=1×10-5 mol·L-1,此时c(OH-)= mol·L-1=1×10-3 mol·L-1,pH=14+lg (1×10-3)=11,故C正确;N点时c(Mg2+)=,Ksp[Mg(OH)2]=c(Mg2+)·c2(OH-)=1×10-11,Ka(HA)==1×10-5.5,则c(H+)== mol·L-1=1×10-11.5 mol·L-1,pH=11.5,故D正确。11.D [解析] 由于AgCl和AgBr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1,即两者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平行,所以①代表Ag2CrO4,由于相同条件下,AgCl溶解度大于AgBr,即Ksp(AgCl)>Ksp(AgBr),所以②代表AgCl,则③代表AgBr,根据①上的点(2.0,7.7),可求得Ksp(Ag2CrO4)=c2(Ag+)×c(Cr)=(10-2)2×10-7.7=10-11.7,根据②上的点(2.0,7.7),可求得Ksp(AgCl)=c(Ag+)×c(Cl-)=10-2×10-7.7=10-9.7,根据③上的点(6.1,6.1),可求得Ksp(AgBr)=c(Ag+)×c(Br-)=10-6.1×10-6.1=10-12.2。由上述分析可知,①②③分别为Ag2CrO4、AgCl、AgBr沉淀溶解平衡曲线,故A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Ksp(Ag2CrO4)=c2(Ag+)·c(Cr)=1,pKa2(H2CrO4)=6.5,Ka2(H2CrO4)=10-6.5,则反应Ag2CrO4+H+2Ag++HCr的平衡常数K==×===1.0×10-5.2,故B正确;在K2CrO4溶液中,电荷守恒关系为c(H+)+c(K+)=c(HCr)+2c(Cr)+c(OH-),元素守恒关系为c(K+)=2c(HCr)+2c(Cr)+2c(H2CrO4),则质子守恒关系为c(H+)+c(HCr)+2c(H2CrO4)=c(OH-),故C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Ksp(AgCl)=c(Ag+)×c(Cl-)=10-9.7,Ksp(AgBr)=c(Ag+)×c(Br-)=10-12.2,滴定达终点时,则溶液中c(Br-)∶c(Cl-)=Ksp(AgBr)∶Ksp(AgCl)=10-12.2∶1=10-2.5,故D错误。12.B [解析] Ce(OH)3和Al(OH)3的物质组成类型相同,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l(NO3)3、Ce(NO3)3溶液中加NaOH溶液,二者pM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曲线应平行,已知Al(OH)3比Ce(OH)3更难溶,则曲线①代表Al3+的pM随pH变化的关系,曲线②代表Ce3+的pM随pH变化的关系,曲线③代表的pM随pH的变化关系;由pH=4.1可得Ksp[Al(OH)3]=c(Al3+)·c3(OH-)=1×(10-9.9)3=1×10-29.7,由pH=7.3可得Ksp[Ce(OH)3]=c(Ce3+)·c3(OH-)=1×(10-6.7)3=1×10-20.1,由pH=5.5可得Ka(HR)==c(H+)=1×10-5.5。由上述分析可知,室温下,Ka(HR)∶Ksp[Al(OH)3]∶Ksp[Ce(OH)3]=10-5.5∶10-29.7∶10-20.1,故A错误;pH>5.5时,p均大于0,c(R-)>c(HR),调节HR溶液pH=7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R-),则c(Na+)=c(R-),所以溶液中存在:c(Na+)=c(R-)>c(HR),故B正确;设X点纵坐标为a,横坐标为b,则有①Ka(HR)==10a×10-b=10-5.5,②Ksp[Ce(OH)3]=c(Ce3+)·c3(OH-)=10-a×103(-14+b)=10-20.1,联立计算得到b=8.2,故C错误;Al(OH)3(s)+Ce3+(aq)Al3+(aq)+Ce(OH)3(s),K====10-9.6,该反应很难发生,向Al(OH)3沉淀中加入足量饱和CeCl3溶液,不能生成Ce(OH)3沉淀,故D错误。年份 2021 2022 2023 2024题号 全国甲T12,全国乙T13 海南T14,山东T14,湖南T10 全国甲T13,全国乙T13,全国新课标T13,北京T14,山东T15 全国甲T13,黑吉辽T15,山东T10,福建T10考查方向 主要以难溶物质为载体,考察沉淀物质在溶液中的动态变化,以及数量关系学科素养 涉及数据图像问题的分析,运算数学函数思想和逻辑推导的能力,涉及平衡思想等学科核心素养◆ 类型一 曲线型图像第一步:明确图像中纵、横坐标的含义纵、横坐标通常是难溶物溶解后电离出的离子浓度。第二步:理解图像中线上点、线外点的含义(1)以氯化银为例,在该沉淀溶解平衡图像上,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此时Q=Ksp。在温度不变时,无论改变哪种离子的浓度,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只能在曲线上变化,不会出现在曲线以外。(2)曲线上方区域的点均为过饱和溶液,此时Q>Ksp。(3)曲线下方区域的点均为不饱和溶液,此时Q例1 [2024·广东深圳高二期末] 在t ℃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t ℃时,AgCl的Ksp=1.8×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t ℃时,AgBr的Ksp为4.9×10-13B.AgCl沉淀较容易转化为AgBr沉淀C.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D.图中b点对应的是向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AgBr固体后的溶液跟踪训练[2024·河北保定高二期末] 常温下,Ksp(MnS)=2.5×10-13,Ksp(FeS)=6.3×10-18。FeS和MnS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X2+表示Fe2+或Mn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Ⅰ表示Mn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B.升高温度,曲线Ⅱ上的c点可沿虚线平移至d点C.常温下,反应MnS(s)+Fe2+(aq)FeS(s)+Mn2+(aq)的平衡常数K≈4×104D.向b点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b点沿Ⅰ线向a点方向移动◆ 类型二 对数型图像(1)图像类型pH图像 将溶液中c(H+)取负对数,即pH=-lg c(H+),反映到图像中是c(H+)越大,则pH越小pOH图像 将溶液中c(OH-)取负对数,即pOH=-lg c(OH-),反映到图像中是c(OH-)越大,则pOH越小pM图像 将溶液中c(Mn+)取负对数,即pM=-lg c(Mn+),反映到图像中是c(Mn+)越大,则pM越小(2)解题要领解题时要理解pH、pOH、pM的含义,以及图像横坐标、纵坐标代表的含义,通过曲线的变化趋势,找到图像与已学化学知识间的联系。例2 [2024·山东青岛高二月考] 某温度时,可用K2S沉淀Cu2+、Mn2+、Zn2+三种离子(M2+),lg c(M2+)与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 c(S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离子对应的硫化物中Ksp(CuS)最小,约为1×10-20B.向MnS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水,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c(S2-)增大C.可用MnS除去Mn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ZnCl2D.向浓度均为1×10-5 mol·L-1的Cu2+、Zn2+、Mn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10-4 mol·L-1的Na2S溶液,Zn2+先沉淀跟踪训练[2024·北京西城区高二期末] 25 ℃时,Fe(OH)2和Cu(OH)2的饱和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lg c(M2+)]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温度下Ksp[Cu(OH)2]<Ksp[Fe(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表示Fe(OH)2饱和溶液中的变化关系B.除去CuSO4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2+,可加入适量CuOC.当Fe(OH)2和Cu(OH)2沉淀共存时,溶液中c(Fe2+)∶c(Cu2+)=104.6∶1D.向X点对应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可转化为Y点对应的溶液整合突破6 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分析◆ 类型一 曲线型图像1.[2024·河南洛阳高二月考] 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BaSO4(s)Ba2+(aq)+S(aq)的平衡常数Ksp=c(Ba2+)·c(S),称为溶度积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Na2SO4固体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B.图中各点对应的Ksp的关系为Ksp(m)=Ksp(n)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3.某温度下,向20 mL CuCl悬浊液中缓慢加入NaI固体并搅拌,体系中c(I-)与c(Cu+)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该温度下,Ksp(CuI)=1.0×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sp(CuCl)=1.0×10-3B.图示中的x为10-6C.向等浓度的NaCl与NaI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CuNO3溶液,Cl-先沉淀D.若c点CuCl未完全溶解,则曲线bc段内,c(Cl-)∶c(I-)=106∶14.一定温度下,AgCl(s)Ag+(aq)+Cl-(aq)体系中,c(Ag+)和c(Cl-)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c三点对应的KW相等B.AgCl在c点的溶解度比b点的小C.AgCl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c(Ag+)=c(Cl-)D.b点的溶液中加入AgNO3固体,c(Ag+)沿曲线向c点方向变化5.常温下,向10.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AlCl3和FeCl3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中金属元素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与NaOH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测得a、b两点溶液的pH分别为3.0、4.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已知:①Ksp[Al(OH)3]>Ksp[Fe(OH)3];Ksp[Cr(OH)3]=6.3×10-31。②Al3+(aq)+4OH-(aq)[Al(OH)4]-(aq),298 K时,K=1.1×1033。③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1.0×10-5 mol·L-1,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A.曲线Ⅰ代表c(Fe3+)与n(NaOH)的关系B.若该混合溶液中还含有0.1 mol·L-1的CrCl3,则Al3+沉淀完全时,Cr3+也沉淀完全C.在Al(OH)3和Fe(OH)3共沉淀的体系中=103.9D.Al(OH)3(s)+OH-(aq)[Al(OH)4]-(aq)的平衡常数K1为1.1×10-1.16.[2024·北京西城区校级高二期中] 室温下,将Na2CO3溶液与过量CaSO4固体混合,溶液pH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已知:Ksp(CaSO4)=4.9×10-5,Ksp(CaCO3)=3.4×10-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者混合发生反应:CaSO4(s)+C(aq)CaCO3(s)+S(aq)B.随着反应的进行,C+H2OHC+OH-逆向移动,溶液pH下降C.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中约为1.4×104D.0~600 s内上层清液中存在:c(Na+)+2c(Ca2+)◆ 类型二 对数型图像7.[2024·山东潍坊高二检测] 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2+: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pM=-lg c(M),p(C)=-lg c(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CO3、CaCO3、MnCO3的Ksp依次增大B.a点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液,且c(Mn2+)=c(C)C.b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且c(Ca2+)D.c点可表示MgCO3的不饱和溶液,且c(Mg2+)>c(C)8.常温下,将AgNO3溶液分别滴加到浓度均为0.01 mol·L-1的NaBr、Na2SeO3溶液中,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Br-、Se用Xn-表示,不考虑Se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sp(Ag2SeO3)的数量级为10-10B.d点对应的AgBr溶液为不饱和溶液C.若向0.01 mol·L-1 NaCl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AgNO3溶液,所得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在AgBr曲线上方D.反应Ag2SeO3(s)+2Br-(aq)2AgBr(s)+Se(aq)的平衡常数K=1×109.69.[2024·浙江宁波高二期中] 常温下,Mg2+在Na2CO3溶液中发生反应,可能生成Mg(OH)2或MgCO3。图甲表示Na2CO3溶液中各含碳物种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图乙中曲线Ⅰ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c(Mg2+)·c2(OH-)=Ksp[Mg(OH)2];曲线Ⅱ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c(Mg2+)·c(C)=Ksp(MgCO3)。利用平衡原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时,C的水解常数pKh1=10.25B.Ksp[Mg(OH)2]的数量级为10-11C.由图乙可知,当pH=11,lg [c(Mg2+)]=-6时,有沉淀生成D.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在pH=8,lg [c(Mg2+)]=-1时,溶液中发生反应:Mg2++2HCMgCO3↓+H2O+CO2↑10.在25 ℃下用KOH溶液分别滴定HA、CuCl2、MgCl2三种溶液,pM[pM=-lg M,M表示c(Cu2+)、c(Mg2+)、]随pH变化有①②③三条曲线,已知图像中a=4.0,b=5.5,c=8.5,且Ksp[Mg(OH)2]>Ksp[Cu(O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A的电离常数Ka(HA)=1×10-5.5B.在25 ℃条件下,Cu(OH)2易溶于HA溶液中C.当Mg2+刚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D.②③两条曲线交点N的横坐标pH=11.511.25 ℃下,AgCl、AgBr和Ag2Cr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分别滴定含Cl-水样、含Br-水样。已知:①Ag2CrO4为砖红色沉淀;25 ℃时,pKa1(H2CrO4)=0.7,pKa2(H2CrO4)=6.5。②相同条件下AgCl溶解度大于AgBr。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①为Ag2CrO4沉淀溶解平衡曲线B.反应Ag2CrO4+H+2Ag++HCr的平衡常数K=1.0×10-5.2C.在K2CrO4溶液中:c(H+)+c(HCr)+2c(H2CrO4)=c(OH-)D.滴定达终点时,溶液中c(Br-)∶c(Cl-)=10-1.2512.[2024·河北承德高二月考] 室温下,向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R、Al(NO3)3、Ce(NO3)3三份溶液中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pM[p表示负对数,M表示、c(Al3+)、c(Ce3+)]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l(OH)3比Ce(OH)3更难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Ka(HR)∶Ksp[Al(OH)3]∶Ksp[Ce(OH)3]=10-5.5∶10-20.1∶10-29.7B.调节HR溶液pH=7时,溶液中:c(Na+)=c(R-)>c(HR)C.可通过计算得出曲线②③的交点X点横坐标为8.6D.向Al(OH)3沉淀中加入足量饱和CeCl3溶液可生成Ce(OH)3沉淀(共77张PPT)整合突破6 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分析类型一 曲线型图像类型二 对数型图像年份 2021 2022 2023 2024题号考查 方向 主要以难溶物质为载体,考察沉淀物质在溶液中的动态变 化,以及数量关系 学科 素养 涉及数据图像问题的分析,运算数学函数思想和逻辑推导的 能力,涉及平衡思想等学科核心素养 类型一 曲线型图像第一步:明确图像中纵、横坐标的含义纵、横坐标通常是难溶物溶解后电离出的离子浓度。第二步:理解图像中线上点、线外点的含义(1)以氯化银为例,在该沉淀溶解平衡图像上,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此时 。在温度不变时,无论改变哪种离子的浓度,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只能在曲线上变化,不会出现在曲线以外。(2)曲线上方区域的点均为过饱和溶液,此时 。(3)曲线下方区域的点均为不饱和溶液,此时 。A.在时,的为B.沉淀较容易转化为 沉淀C.图中点对应的是 的不饱和溶液D.图中点对应的是向饱和溶液中加入 固体后的溶液例1 [2024·广东深圳高二期末] 在 时,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时,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解析] 时, ,A项正确;、 是同类型的物质,可以根据的大小判断其转化,,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易实现,B项正确;曲线下方的点均表示不饱和溶液,C项正确;曲线上的点表示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如点,向饱和溶液中加入 固体后,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浓度不变,仍相等,不能达到 点,D项错误。跟踪训练[2024·河北保定高二期末]常温下, ,。和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表示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Ⅰ表示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B.升高温度,曲线Ⅱ上的 点可沿虚线平移至 点C.常温下,反应的平衡常数D.向点溶液中加入少量 固体,溶液组成由点沿Ⅰ线向 点方向移动√[解析] ,结合图像可知,曲线Ⅰ表示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曲线Ⅱ表示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故A正确;升高温度,增大,曲线Ⅱ上的 点可沿虚线向 点方向平移,故B错误;,溶解度小的沉淀易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常温下,反应 的平衡常数,故C正确;温度不变,不变,向 点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 增大,减小,溶液组成可由点沿Ⅰ线向 点方向移动,故D正确。类型二 对数型图像(1)图像类型(2)解题要领解题时要理解、、 的含义,以及图像横坐标、纵坐标代表的含义,通过曲线的变化趋势,找到图像与已学化学知识间的联系。例2 [2024·山东青岛高二月考] 某温度时,可用沉淀、、 三种离子,与所需 最低浓度的对数值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离子对应的硫化物中 最小,约为B.向 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水,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增大C.可用除去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D.向浓度均为的 、、 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的溶液, 先沉淀√[解析] 向横坐标作一垂线,与三条斜线相交,此时相同,而,可判断的最小,取 线与横坐标交点,可知此时 ,,,A项错误;向 悬浊液中加入少量水,促进溶解,溶解平衡正向移动,但依然是 的饱和溶液,不变,B项错误;因为,加入 将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 和过量的固体过滤除去,C项正确;因,所以 先沉淀,D项错误。跟踪训练[2024·北京西城区高二期末]时,和 的饱和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 与溶液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表示 饱和溶液中的变化关系B.除去溶液中含有的少量 ,可加入适量C.当和 沉淀共存时,溶液中D.向点对应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 固体,可转化为 点对应的溶液√[解析] 与 属于同类型沉淀,且,根据图示,相同时,曲线对应的小, 小,故曲线表示 饱和溶液中的变化关系,A项错误;,则调节过程中,先沉淀,除去溶液中含有的少量,应先加入将氧化为 ,再调节,B项错误;根据图知时, , ,可以计算出该温度下,,当和 沉淀共存时,溶液中,C项正确;点转化为 点时,不变,增大,但当加入少量 固体后,溶液中增大,的沉淀溶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温度不变,不变,减小,故点不能转化为 点,D项错误。练习册类型一 曲线型图像1.[2024·河南洛阳高二月考]某温度时,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的平衡常数 ,称为溶度积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固体可以使溶液由点变到 点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点变到 点C.点无 沉淀生成D.点对应的大于点对应的√[解析] 硫酸钡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点在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加入固体,会增大 ,平衡逆向移动, 应降低,故A错误;点在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方,溶液不饱和,无 沉淀生成,蒸发溶剂水,、 均增大,故B错误,C正确;温度不变不变,则点对应的与点对应的 相等,故D错误。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和分别为、温度下 在水中的溶解度B.图中各点对应的的关系为C.向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溶液组成由沿线向 方向移动D.温度降低时,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沿线向 方向移动√[解析] 的,、 处,,对应的、分别代表、 温度下所溶解的 ,即为溶解度,A项正确;温度相同,则相同,所以、、的均相等,B项错误;曲线 上的点均满足,当增多时,减小,且两者的乘积仍等于,C项正确;点对应的比点对应的 大,说明处的 大,升高温度会促进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降温时,减小,即由沿线向 方向移动,D项正确。3.某温度下,向悬浊液中缓慢加入 固体并搅拌,体系中与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该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图示中的为C.向等浓度的与 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溶液, 先沉淀D.若点未完全溶解,则曲线 段内,√[解析] 据图知,点 悬浊液中 ,则 ,故A错误;点,点开始产生 沉淀,则,即 点,图示中的为,故B错误;由选项A可知, ,则向等浓度的与 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溶液, 先沉淀,故C错误;如果点 未完全溶解,,故D正确。4.一定温度下,体系中, 和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点对应的 相等B.在点的溶解度比 点的小C. 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D.点的溶液中加入固体, 沿曲线向 点方向变化√[解析] 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 不变,所以、、三点对应的相等,故A正确;或越大,抑制 的溶解程度越大,的溶解度越小,点时 大,所以点抑制的溶解程度大,即在点的溶解度比点的小,故B正确;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有,所以,故C正确;点在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为饱和溶液,加入 固体,则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溶液中 减小,即沿曲线向 点方向变化,故D错误。5.常温下,向浓度均为的和 混合溶液中加入固体,溶液中金属元素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测得、两点溶液的 分别为3.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已知: ; 。, 时, 。③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 ,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A.曲线Ⅰ代表与 的关系B.若该混合溶液中还含有的 ,则沉淀完全时, 也沉淀完全C.在和 共沉淀的体系中D.的平衡常数为√[解析] 由题意可知,氢氧化铝的溶度积常数大于氢氧化铁,、 两点溶液的分别为3.0、 ,说明曲线Ⅰ代表与的关系、曲线Ⅱ代表 与 的关系,则由图可知,氢氧化铁的溶度积常数,氢氧化铝的溶度积常数。由分析知,曲线Ⅰ代表与 的关系,故A正确;由分析知,完全沉淀时, ,而, 则 未完全沉淀,故B错误;在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共沉淀的体系中,故C正确;由方程式可知,平衡常数,故D正确。6.[2024·北京西城区校级高二期中]室温下,将 溶液与过量固体混合,溶液 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者混合发生反应:B.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向移动,溶液下降C.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中约为D. 内上层清液中存在:√[解析] 室温下,将溶液与过量 固体混合,发生反应:,故A正确;随着反应的进行,碳酸根离子浓度减小, 逆向移动,溶液 下降,故B正确;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中,故C正确;内上层清液一直显碱性,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则 ,故D错误。类型二 对数型图像7.[2024·山东潍坊高二检测]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 依次增大B.点可表示的饱和溶液,且C.点可表示的饱和溶液,且D.点可表示的不饱和溶液,且√[解析] 相等时,图中 数值越大,的浓度越小,因此,、 、的依次减小,A项错误;点,,且 点在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故 点可表示的饱和溶液,B项正确;点在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可表示的饱和溶液,,所以,C项错误;点在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方,为不饱和溶液,,所以 ,D项错误。8.常温下,将溶液分别滴加到浓度均为 的、 溶液中,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用表示,不考虑 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的数量级为B.点对应的 溶液为不饱和溶液C.若向 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 溶液,所得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在 曲线上方D.反应的平衡常数√[解析] 由图像可知, 时, ,则,数量级为 ,A错误;根据图中点可知,, 点对应 溶液的,故点对应的 溶液为过饱和溶液,B错误;,则 与 相同且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生成 的溶液中大于生成的溶液中 ,故所得曲线在 曲线下方,C错误;的平衡常数,D正确。9.[2024·浙江宁波高二期中]常温下,在 溶液中发生反应,可能生成 或。图甲表示 溶液中各含碳物种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 的关系;图乙中曲线Ⅰ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曲线Ⅱ的离子浓度关系符合。利用平衡原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时,的水解常数B.的数量级为C.由图乙可知,当, 时,有沉淀生成D.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在, 时,溶液中发生反应:√[解析] 由图甲可知,时,,则 的电离常数 ,同理可得,则常温时, 的水解常数 ,故A错误;由图乙曲线Ⅰ可知,时,,即、 ,,数量级为,故B错误;由图乙可知, , 时,该点在两曲线下方,所以没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由图甲可知,在 时,碳酸钠溶液中含碳物种主要为 ,当时,由图乙知,产生碳酸镁沉淀,因此发生的反应为 ,故D正确。10.在下用溶液分别滴定 、、三种溶液,,表示 、、随 变化有①②③三条曲线,已知图像中 ,,,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的电离常数B.在条件下,易溶于 溶液中C.当刚好完全沉淀时,溶液D.②③两条曲线交点的横坐标√[解析] 以 的溶度积常数为例, ,两边取负对数得 ,而,代入前面式中可得,所以得到,整理得到, 温度一定时,水的离子积常数和 的溶度积常数均为定值,则与 是线性关系,同理可得的随 变化关系,且与 的物质组成类型相同,故二者对应曲线平行,由题干知 ,则曲线③对应的随 变化关系,曲线①对应的随 变化关系,曲线②对应的随 变化关系。由上述分析可知,曲线②代表随变化,时,此时 的电离常数,故A正确;由 可得,在 条件下, 的平衡常数不易溶于 溶液中,故B错误;由可得 ,当 刚好完全沉淀时,此时, ,故C正确;点时, , ,则,则, ,故D正确。11.下,、和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以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分别滴定含 水样、含 水样。已知:为砖红色沉淀; 时,, 。②相同条件下溶解度大于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①为 沉淀溶解平衡曲线B.反应的平衡常数C.在溶液中:D.滴定达终点时,溶液中√[解析] 由于和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 ,即两者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平行,所以①代表,由于相同条件下, 溶解度大于,即,所以②代表 ,则③代表,根据①上的点 ,可求得,根据②上的点 ,可求得,根据③上的点,可求得 。由上述分析可知,①②③分别为、、 沉淀溶解平衡曲线,故A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 ,, ,则反应的平衡常数,故B正确;在 溶液中,电荷守恒关系为,元素守恒关系为,则质子守恒关系为,故C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 ,,滴定达终点时,则溶液中,故D错误。12.[2024·河北承德高二月考]室温下,向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三份溶液中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表示负对数, 表示、、随溶液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比 更难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B.调节溶液 时,溶液中:C.可通过计算得出曲线②③的交点 点横坐标为8.6D.向沉淀中加入足量饱和 溶液可生成 沉淀√[解析] 和 的物质组成类型相同,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加溶液,二者 随溶液 变化的关系曲线应平行,已知比更难溶,则曲线①代表的随变化的关系,曲线②代表的随 变化的关系,曲线③代表的随的变化关系;由 可得,由可得,由 可得 。由上述分析可知,室温下,,故A错误;时, 均大于0,,调节溶液 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则 ,所以溶液中存在:,故B正确;设 点纵坐标为,横坐标为 ,则有 , ,联立计算得到 ,故C错误;,,该反应很难发生,向 沉淀中加入足量饱和溶液,不能生成 沉淀,故D错误。快速核答案解题策略类型一 曲线型图像例1 D 跟踪训练 B类型二 对数型图像例2 C 跟踪训练 C练习册1.C 2.B 3.D 4.D 5.B 6.D7.B 8.D 9.D 10.B 11.D 12.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整合突破6 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分析.pptx 整合突破6 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分析 【正文】导学案.docx 整合突破6 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分析 【正文】练习册.docx 整合突破6 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分析 【答案】导学案.docx 整合突破6 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分析 【答案】练习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