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1 定义,命题素养目标1.回顾所学的数学概念,知道定义、命题的意义.2.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3.知道原命题与逆命题的意义,会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重点命题的意义.【自主预习】1.“你了解人工智能吗”是命题吗 2.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1.下列句子属于命题的是 ( )A.美丽的天空B.你的作业完成了吗C.过直线l外一点作l的垂线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B.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C.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不平行【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定义的意义阅读课本本课时“抽象”之前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旧知回顾: 叫作三角形. 2.揭示概念:对一个 的含义加以描述说明,或者作出 的语句,叫作这个概念的 . 3.思考:如果三角形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那么我们之后所学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等还有理论基础吗 1.下列语句是定义的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C.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该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D.对顶角相等知识点二:命题的相关概念阅读课本本课时“抽象”至“练习”之前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明晰概念: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错误 的语句或式子叫命题.正确的命题叫 命题, 的命题叫假命题. 2.讨论:(1)如何判断一些语句是不是命题 (2)命题的结构:命题是由 和 两部分组成的.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种命题常可写成“ ”的形式,“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3)有些命题省略了“如果”“那么”.比如:“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可以简写成 ,也可以将省略的部分还原. 3.明晰概念:将一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互换,便得到一个新命题,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 ,其中一个叫作原命题,另一个叫作原命题的 . 2.请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将它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同角的余角相等;(2)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3)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原命题与逆命题例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1)如果a=0,那么ab=0;(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它们的积为1.变式训练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1)对顶角相等;(2)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3)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参考答案【自主预习】预学思考1.不是.2.条件:两直线平行.结论:内错角相等.自学检测1.D 2.A【合作探究】知识生成知识点一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相接所构成的图形2.概念 明确规定 定义3.没有.对点训练1.C知识点二1.判断 真 错误2.(1)判断命题的关键是看该语句是不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2)条件 结论 如果……,那么……(3)对顶角相等3.互逆命题 逆命题对点训练2.解:(1)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这个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条件是“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结论是“这三个角的和等于180°”.这个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那么这三个角的和等于180°”.(3)条件是“一个点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结论是“这个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这个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一个点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那么这个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题型精讲题型例解:(1)逆命题:如果ab=0,那么a=0.(2)逆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逆命题:如果两个数的积为1,那么它们互为倒数.变式训练 解:(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2)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