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走近老师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走近老师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走近老师》教学设计
一 课标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二 教学内容分析
《走近老师》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的内容。本框分为两目:“了解教师职业”和“风格不同的老师”。“了解教师职业”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责任使命,增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风格不同的老师”旨在引导学生承认并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本框题的内容既继承了孝亲敬长的中华传统美德,落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又结合时代特点,突出了现代教师的职业特点,体现了时代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情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初中学生人际交往的拓展和延伸,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 学情分析
从幼儿园到七年级,学生已经与老师打交道,对什么是老师已有基本的认识,但对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学风格了解甚少,对教师职业对社会、国家、人类发展的作用了解不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获取信息的多元化, 初中阶段的学生会对老师的权威产生质疑。由于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差异,师生之间可能产生矛盾和冲突。有些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老师,不善于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不善于用积极的方式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甚至有的学生会讨厌自己不喜欢的老师,讨厌学习。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专业性,承认并积极接纳不同风格的教师,成为新时代学生的需求。因此,要引导学生理解老师、体谅老师、尊敬老师,从而达成师生和谐、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 学习目标
1.了解老师职业特点,知道不同教师具有不同的风格,正确面对不同风格老师。
2.能够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学会与老师友好相处。
3.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培养尊敬老师的道德品质,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亲近老师,积极与老师有效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老师职业的特点。
难点: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六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 情境讨论法
七 学习过程设计
环节一:导入新课
名言诗句配对——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三寸讲台,三寸舌 三寸笔,三千桃李
【学生思考回答】这些称谓形容谁的吗?(园丁、人梯、蜡烛)
【教师过度】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古人云:“安其学而亲其师。”很多成年人回忆青春往事,常常把与老师共处的校园生活看成一生中一段美好的经历。我们经常与老师在一起,我们了解他们吗?我们能愉快地与老师相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第六课第一框《走进老师》,深入了解我们的指导者、成长的引路人、陪伴者。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诗词入手,进一步了解老师的职业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环节二:自主学习
你是如何了解教师职业的?
1什么原因呈现了风格不同的老师?
2如何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3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什么要求?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学、探索、发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展的能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环节三:思索生活,提升认识
【活动一】老师伴我成长—感念师恩【学生活动】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多位老师陪我们一路走来。你还记得他们吗?请选取幼儿园、小学、现在的各一位老师,对它们进行描述,并说一说老师对我们的成长给与什么帮助
【教师小结】老师的体貌特征、性格脾气、教学风格等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老师对我们的关心、教育和指导。与老师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你了解老师吗?你了解教师这个职业吗?
【设计意图】主要结合教材“运用你的经验”展开,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比较中体会不同的老师所共有的特性,感悟老师对我们的关爱,起到总览全框的目的。
【活动二】谈古说今话教师—了解教师
【学生思考】人们经常把教师比做什么? 这些比喻说明老师的职业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和人类生命延续同样重要的是文明的传承。传承文明的途径有很多:书籍、图画、艺术等,但更多的靠的是有声的传承—言传身教,主要是依靠教育来传承。这一责任就责无旁贷的落到了教育者的身上。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新课导入的教师的称谓和赞扬的语句,感受教师在人类文明传承中的作用;通过与其他文明传承途径较为客观的比较,突出教师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交流】我知道的教育家
古往今来,有许多教育者呕心沥血,他们,树立了一代“人师”楷模,为世人传颂。你知道哪些教育家的故事?
学生阅读教材P61页的“相关链接”。同时老师简单介绍徐特立,蔡元培的教育理念和主张,开阔学生视野。老师介绍自己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历程。在介绍过程中体现: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求职经历、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感受等。
【学生思考】从老师的介绍中,你体会到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学生结合P62页“探究与分享”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教师这一职业的了解。
【教师总结】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社会,教师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做了全面科学的界定,对教师的任职资格、学历、认定机构和权利义务、待遇等都做了全面科学准确的规定。
老师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部分条款
第三条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第十条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第十三条 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学生思考】通过了解有关教师的法律,你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法有关条款的初步了解,引导学生从法律角度更加理性的认识教师这一职业;教师通过对自己走上工作岗位的历程的简单描述,使学生既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能增进对自己老师的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的发展,教育的改革,教师需要不断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才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多元价值取向的今天,是否能坚守自己的教育信仰,考验着每位教育者。学生阅读感悟教材的P62内容,老师讲解感动中国人物支月英的事迹。
【学生思考】支老师的事迹哪里感动了你
【教师小结】新时代的教师要做到“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杜老师用实际行动实践者“四有”教师的要求,为我们作出了表率。
【设计意图】选取典型人物的事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教学的时代性和教育效果,弘扬社会正能量。
【活动三】我喜欢的老师
探究与分享教材P63页
【学生思考】什么原因导致了老师们在风格上的差异? 你如何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和差异?
【教师小结】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用自己的方式履行教师职责、帮助我们成长。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设计意图】讨论交流,交流分享,引导学生承认并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活动四】拓展空间—小辩论教材P64页
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知识的方式有了很大变化。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甚至在某些方面,我们比老师知道的还多。那么,我们还需要老师吗?
【设计意图】在辩论中引发学生对老师职业的进一步思考,促进学生深刻地理解教师的神圣使命,进一步承认、接纳、尊重教师,形成尊师重教的浓郁的校园氛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环节四:小结与课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情感上真正的走近老师,理解尊重老师。
【课堂检测】选择题
1.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表明( )
A学生热爱老师 B 老师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
C 老师是学生最真挚的朋友 D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2.“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这句话告诉我们( )
A老师是最值得相信的人 B 对老师所教的一切都不能怀疑
C 老师只愿教听话的学生 D要知师、爱师、敬师、信师
3.每位老师有不同风格的原因是( )
①年龄、学识的不同 ②阅历、性格的不同 ③ 情感、思维方式的不同 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设计意图】设置选择题,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本框题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通过学生课堂检测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设置课堂拓展题目,意图内化为尊师情感外化为尊师行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八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系统小结本框内容的主要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
第五课第一框走近老师
一 了解教师的职业
1文明传承
2教书育人
3时代要求
二风格不同的老师
1不同风格老师的原因
2正确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承认不同 接纳不同 尊重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