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 酸、碱、盐:课题3 调节土壤酸碱性与施用营养元素 课件(共37张PPT)-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下全一册《化学》(五·四学制)(沪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8 酸、碱、盐:课题3 调节土壤酸碱性与施用营养元素 课件(共37张PPT)-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下全一册《化学》(五·四学制)(沪科版)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专题8 酸、碱、盐
课题3 调节土壤酸碱性与施用营养元素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 化学 九年级 全一册
17世纪初,科学家就开始研究植物生长与土壤之间的关系,如植物生长的酸碱环境,氮、钙、镁、磷和钾元素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等。那么,我们怎样进一步表示酸碱性的强弱程度?能否利用化学方法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直至适于植物的生长?我们如何为植物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促进其生长呢?
调节土壤酸碱性与施用营养元素
课题3
学习聚焦
知道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了解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实验,认识中和反应的特征及应用,了解调节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认识常见的化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
如何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汽水、白醋都含有酸,但就酸味而言,白醋往往更浓郁些,这说明酸溶液的酸性强弱是不同的。同样,碱溶液的碱性强弱也有差别。那么如何比较溶液酸碱性的强弱呢?
我们常以酸碱度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一般用pH表示,pH的范围通常为0~14。室温下,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pH = 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用pH试纸可较粗略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使用时,将pH试纸置于干燥的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后沾到pH试纸上,尽快将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图8.13),就可以得出待测液的pH,从而确定其酸碱度。
图8.13 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
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定下列溶液的pH,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并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实验探究
溶液 白醋 盐酸 氯化钠 溶液 硫酸钾 溶液 石灰水 氢氧化钠
溶液
pH
实验结论:
呈酸性的溶液有 ;呈碱性的溶液有 ;呈中性的溶液有 。
酸溶液中,酸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
碱溶液中,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
除pH试纸外,在科学实验和研究中常使用数字式测定仪,如pH计、pH传感器(图8.14)等来更精确地测定溶液的pH。
图8.14 常见pH测定仪器
人体中各种体液的pH必须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例如人体血液的正常pH为7.35~7.45,血液的pH<7.35时为酸中毒,pH>7.45时为碱中毒,若血液的pH<6.9或pH>7.8,将危及生命。
植物的生长需要酸碱度适宜的土壤,如表8.4所示,土壤的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大多数植物适合生长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但有部分植物喜酸,如杜鹃、茶树等,有部分植物喜碱,如柽柳、沙枣、枸杞等。
一些植物生长适宜的pH范围
拓展阅读
植物 水稻 茶树 桑树 柑橘 枸杞
pH 6.0~7.0 5.0~5.5 6.0~8.0 5.0~7.0 6.5~9.0
表8.4 一些植物生长适宜的pH范围
我国土壤的pH大多为4.5~8.5,由南向北pH呈递增趋势,长江以南的土壤多为酸性,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土壤酸碱度的差异,造成南方与北方农作物种植种类的差异。
怎样利用化学反应调节酸碱性
酸和碱是两类不同的物质,酸溶液的pH<7,碱溶液的pH>7。那么,若将酸与碱混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1)将10 mL 4%的氢氧化钠溶液与10 mL 4%的稀盐酸混合。
(2)测定4%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再向10 mL 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10 mL 4%的稀盐酸及10 mL水,测定混合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如图8.15(a)所示。
酸与碱的反应
实验探究
图8.15 酸与碱混合过程中的变化
(a)
(b)
(3)向盛有10 mL 4%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两滴酚酞试液,再滴加10 mL 4%的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如图8.15(b)所示。
现象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据推理
实验(1)能否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或不发生反应?如果不能,如何通过其他实验来证明?
实验(2)(3)能否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依据是什么?使用酚酞试液的作用是什么?
若使用pH计或pH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反应前后溶液的pH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NaOH + HCl NaCl + H2O
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为红色;加入稀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中的OH-与稀盐酸中的H+结合生成了水,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Na+和稀盐酸中的Cl-留在溶液中,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氯化钠溶液。
像这样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推测稀硫酸与氢氧化钠、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的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表达
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中,经常需要应用中和反应的原理来调节溶液的酸碱性或降低环境中酸、碱的含量。
人体胃液中胃酸过多会导致胃部不适或疼痛,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有碱性物质,通过中和反应降低胃液中酸的含量;烫发剂一般包括烫卷剂(烫直剂)和定型剂,用定型剂所含的酸中和烫卷剂(烫直剂)使用后剩余的碱,避免损伤发质;工业废水在排放前需测定酸碱度,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若污水中酸含量超标,则可利用熟石灰中和。
在化学实验室中,一些化学变化需要在一定的酸碱性条件下进行,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调节溶液pH,满足实验需要。实验室中产生的废液也需要利用中和反应将其pH处理至符合要求后排放。
植物生长对于土壤酸碱性的要求不同。根据土壤和植物生长的需要,可以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向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调节土壤酸碱性以适合植物的生长。例如,若土壤酸性过强,则可使用熟石灰进行中和,或者施用氨水等碱性肥料来改良,这些措施对植物生长都有帮助。
植物生长需要哪些营养元素
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主要有十几种,其中氧、氢、碳元素来自水和空气,而在其他元素中,氮、磷、钾元素的需求量最大,所以氮、磷、钾元素通常被称为“化肥三要素”。
化肥是化学肥料的简称,是人工制造的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肥料。
图8.16 健康叶片与缺乏营养元素叶片的比较
分类 主要作用
氮肥 促使农作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的含量
磷肥 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和繁殖、遗传,可增强农作物抗寒、抗旱的能力
钾肥 促进农作物对太阳能的利用和体内的多种代谢,可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抗倒伏的能力
表8.5 氮肥、磷肥、钾肥的主要作用
氮肥中除有机氮肥(如尿素)、氨水外,还有属于铵盐的铵态氮肥,如碳酸氢铵(碳铵)、硫酸铵(硫铵,又称肥田粉)、氯化铵等;也有属于硝酸盐的硝态氮肥,如硝酸钠。磷肥含有可溶性的磷酸盐,如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常用的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
写出硝酸钠、硝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的化学式,并指出它们分别是铵态氮肥还是硝态氮肥。
书写表达
有些化肥可以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如硝酸钾、磷铵[(NH4)2HPO4(磷酸氢二铵)和NH4H2PO4(磷酸二氢铵)的混合物],这些肥料称为复合肥料。
与有机肥料相比,化肥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等优点,但养分种类没有有机肥料丰富。
施用化肥要注意方法。例如,在使用铵态氮肥时,要注意不能与熟石灰、草木灰(含碳酸钾)等碱性物质同时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长期或过量施用单一品种化肥会造成土壤酸碱性的变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在我国又称农家肥料,来源于植物和动物,原料来源广,数量大。有机肥料的养分全,含量低;肥效迟而长;须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大多数有机肥料同时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
资料库
(1)分别取一药匙氯化铵和熟石灰粉末,在研钵中混合。稍稍研磨,然后嗅闻气味。再用硫酸铵代替氯化铵重复上述实验。
(2)在盛有氯化铵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稍微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检验。再用硫酸铵溶液代替氯化铵溶液重复上述实验。
铵态氮肥为什么不能与碱性物质同时施用
实验探究
图8.17 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
现象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思考
铵态氮肥为何不能与熟石灰等碱性物质同时施用?
所以,施用化肥应注意把各品种化肥的性能与农作物、土壤等具体情况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正确、科学、适量地施用。
大量施用化肥在带来高产和丰收的同时,也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施用化肥的利与弊如何平衡?如何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化肥带来的负面影响?请列举你认为合理的解决方法。
讨论与交流
归纳小结
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pH表示,用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的pH,确定溶液的酸碱性、比较溶液酸性或碱性的强弱。室温下,pH 7时溶液呈中性,pH 7时溶液呈酸性,pH 7时溶液呈碱性;pH越小,酸性越 ,pH越大,碱性越 。
中和反应是 ,中和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是重要的化肥,科学、合理、适度地施用化肥,对于农作物增产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指南
例题导引
问题:
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在水溶液中可以离解出H+和CH3COO-(醋酸根离子)。用食醋去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时会有气泡产生。试分析在去除水垢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分析:
醋酸是一种酸,与盐酸、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碳酸钙是一种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新的盐——氯化钙和新的酸——碳酸,而碳酸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可以观察到气泡。
因此,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新的盐——醋酸钙和新的酸——碳酸,而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在去除水垢时会看到气泡。
氢氧化镁是一种碱,能与醋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醋酸镁)和水。
练习巩固
1. 室温下,某同学测定四种食物的pH,结果见右表。
(1) 请分析四种食物的酸碱性并指出酸性最强的食物。
(2) 请说明若向苹果汁中滴加石蕊试液,颜色的变化及其原因。
食物 pH
蛋清 8
牛奶 6
菠菜汁 5
苹果汁 3
2. 某稀盐酸的 pH = 1,向其中加入哪些物质,可使混合后溶液的 pH 明显变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山药中含有植物碱,皮肤碰到山药黏液时出现的过敏、痛、痒等就是该植物碱引起的。你认为厨房中哪些物质可以帮助缓解这些症状?为什么?
4.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抗酸药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 为什么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可作为抗酸药的主要成分,而氢氧化钠不行?
(2) 某复方氢氧化铝片,每片含氢氧化铝0.245 g。某患者每次服用4片该药片,其中所含氢氧化铝至少可以与多少克氯化氢发生反应?(精确至0.01 g)
5. 某处农作物叶色发黄、有病虫害,结合表8.5分析,需施用哪些种类的化肥?施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6. 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8.18所示,根据“注意事项”推测碳酸氢铵可能具有的一种性质,并为该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需观察的现象或数据)。
图8.18
碳酸氢铵
化 学 式:NH4HCO3
……
注意事项:密封储存
     防潮防晒
     隔绝热源
7. 向教师领取pH试纸及比色卡,测定家中一些物质的酸碱性,完成“家庭物质酸碱性分布图”。具体要求:① 选择家中的某些溶液测定其pH,记录相关数据;② 与同学合作,尽可能找到pH为1~14范围内的每一个整数值所对应的物质;③ 用所测定物质及其pH绘制成一幅图,反映这些物质的酸碱性。
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