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抄写句子,要求正确、规范、美观。1.抄写句子,要求正确、规范、美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答题栏内)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镜匣(xiá) 箩筐(kuàng)B.眼睑(jiǎn) 侵略(qīng)C.垂蔓(màn) 间断(jiàn)D.勉强(qiáng) 削弱(xuē)3.下列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嗜好 振天动地B.稀罕 奇珍异宝C.后诲 完好无缺D.崩塌 不记其数4.下列俗语与成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地无银三百两——自相矛盾B.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C.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D.站着说话不腰疼——隔岸观火5.下列对句子的意思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那头牛跟牛郎很亲密,用温和的眼神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怪有意思的。(老牛跟牛郎很亲密)B.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廉颇比蔺相如的功劳大)C.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那是流星体!(流星体的速度比火箭快很多)D.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走搭石要快)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阳台上摆放着许多植物,有富贵竹、君子兰、长寿花等。B.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C.它带走的是落叶、纸屑和果皮,留下的是清新的空气与洁净的大地。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三、判断下面句子,对的打“√”,错的打“×”。(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答题栏内)7.判断下面句子,对的打“√”,错的打“×”。(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答题栏内)(1)《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2)《题临安邸》一诗中“临安”指的是今河南开封,“汴州”指的是今浙江杭州。 (3)“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4)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情感。 (5)“阅读链接”中《七子之歌》的作者是闻一多。 四、按要求写句子。(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8.按要求写句子。(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1)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小心翼翼: (2)下面成语同样是表示计谋多、主意多,但感彩有所不同,请用下面词语各写一句话。足智多谋: 诡计多端: (3)通过朗读,我们可以体会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读“ , ”,感悟到陆游对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殷切期望;读“ , ”,体会到了林升对南宋权贵们不思收复失地、苟且偷安的愤慨;读“ , ”,仿佛听到了龚自珍呼唤变革、呼唤未来的声音;读“ ,我少年中国, ! ,我中国少年, !”感受到了梁启超对中国美好未来的期望。(4)葛洪曾用“ , ”告诫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浪费时间。岳飞的《满江红》中,“莫等闲, , ”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四、按要求写句子。(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9.快乐阅读。(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最近,爱阅读的你一定读了很多民间故事!请推荐一个你最喜欢的民间故事,完成下面的阅读记录卡。民间故事名称:《 》主要人物(写一个): 推荐的理由: 10.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①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②,而不顾其后之患③也。【注释】①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②利:利益。③患:危险。(1)这篇古文可以概括为一个八字成语,该成语是: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黄雀延颈欲啄螳螂 蝉高居悲鸣饮露 (3)文中加点的四个“其”字,按先后顺序,分别指的是 、 、 、 。(4)下列成语故事与本文故事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亡羊补牢,为时未晚B.鹬蚌相争,渔翁得利C.万事俱备,只欠东风(5)关于这个故事给人的启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如果双方争执不下,互不相让,两败俱伤,那么就会让第三者占便宜。B.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C.一心暗算他人,必遭人算计。做人做事一定不要目光短浅,要考虑长远利益。(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练习。(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垃圾食品,一般情况下是指高热量且营养素不足的食品。这些食品很容易使人发胖。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是: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摘自《百科知识》杂志)一提到“垃圾食品”,很多人会联想到汉堡、薯条、炸鸡、比萨、可乐,认为这些外来食品才是真正的垃圾食品。其实我们的传统小吃中也有不少垃圾食品,如葱油饼、油炸饼、油条、烧饼等。这些东西都是通过油炸的方式制作而成的,它们的营养成分不够,都只含油脂与面粉,只提供热量,是地道的中国口味的垃圾食品。事实上,垃圾食品还指那些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如酱菜、罐头类食品。这些食品中的盐分常会造成过多的钠留体内,成为垃圾。垃圾食品的危害很大:这些垃圾食品营养质量比较差,妨碍健康。油、糖和精制淀粉都容易使人发胖,而人一胖,各种慢性病自然就接踵而来,不利于预防慢性疾病。垃圾食品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是危害巨大,会导致青少年出现营养不良、体重超重、过早发育、身体抵抗力下降等问题,从而影响生活和学习。(摘自互联网)(1)请根据垃圾食品的成因,给下列食品分类。(填序号)①炸鸡 ②泡菜 ③油饼 ④腌萝卜⑤酱菜 ⑥烧饼 ⑦罐头 ⑧炸薯条①高热量而营养不足: ②超过人体需求,化为多余物质: (2)请简要叙述垃圾食品的危害。(3)早餐这样搭配:油条、火腿、腌萝卜干,你觉得健康吗?为什么?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飘香的生命①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②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③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④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⑤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的眼睛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⑥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1)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为了提高阅读速度,读这篇短文,当遇到“沁人心脾”这个难懂的词语时,我们应该 A.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并查阅工具书读准字音。B.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往下读。C.停下来读或回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后再往下读。(2)第3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 作用。A.引出下文B.烘托环境C.点明中心D.总结全文(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的眼睛湿润了。(4)“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的眼睛湿润了。”这句话中的“这个故事”指的是 (5)“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和 ,写出了 的特点。(6)读了这个故事,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感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四、按要求写句子。(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13.习作。(将作文写在答题卡的作文格中)请以“_______最珍贵”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横线上可填:友情、亲情、诚实、善良、尊严……也可自行填词)②语句通顺,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2024-2025学年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题号 2 3 4 5 6答案 C B A B D一、抄写句子,要求正确、规范、美观。1.抄写句子,要求正确、规范、美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解答】故答案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答题栏内)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镜匣(xiá) 箩筐(kuàng)B.眼睑(jiǎn) 侵略(qīng)C.垂蔓(màn) 间断(jiàn)D.勉强(qiáng) 削弱(xuē)【解答】A.有误,“箩筐”的“筐”应读“kuāng”。B.有误,“侵略”的“侵”应读“qīn”。C.正确。D.有误,“强”是多音字,读“qiáng”时,表示力量大、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如强大、坚强等;读“qiǎng”时,表示勉强,所以“勉强”应读“qiǎng”。故选:C。3.下列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嗜好 振天动地B.稀罕 奇珍异宝C.后诲 完好无缺D.崩塌 不记其数【解答】A.有误,“振天动地”应为“震天动地”,“震天动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能震动天地。B.正确。C.有误,“后诲”应为“后悔”,“后悔”指事后懊悔。D.有误,“不记其数”应为“不计其数”,“不计其数”指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故选:B。4.下列俗语与成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地无银三百两——自相矛盾B.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C.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D.站着说话不腰疼——隔岸观火【解答】A.不恰当。“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盖真相,因手法拙劣,反而彻底暴露。而“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这两个词语的情感和语义不一致。此项词语搭配不当。BCD.不恰当。故选:A。5.下列对句子的意思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那头牛跟牛郎很亲密,用温和的眼神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怪有意思的。(老牛跟牛郎很亲密)B.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廉颇比蔺相如的功劳大)C.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那是流星体!(流星体的速度比火箭快很多)D.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走搭石要快)【解答】A、C、D正确。B.有误。结合“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可知,此句表达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认为蔺相如是靠一张嘴获得了比他高的地位。并不是说“廉颇比蔺相如的功劳大”。故选:B。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阳台上摆放着许多植物,有富贵竹、君子兰、长寿花等。B.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C.它带走的是落叶、纸屑和果皮,留下的是清新的空气与洁净的大地。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解答】ABC.正确。D.有误,“你不让我”是句子间的一般停顿,后面应用逗号。故选:D。三、判断下面句子,对的打“√”,错的打“×”。(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答题栏内)7.判断下面句子,对的打“√”,错的打“×”。(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答题栏内)(1)《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 (2)《题临安邸》一诗中“临安”指的是今河南开封,“汴州”指的是今浙江杭州。 × (3)“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 (4)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情感。 √ (5)“阅读链接”中《七子之歌》的作者是闻一多。 √ 【解答】(1)本题考查民间故事。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分别是:《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这四大民间故事通过丰富的情节和深刻的主题,向人们传达了爱情、牺牲、忠贞和反抗等重要的价值观。故正确。(2)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在《题临安邸》中,“临安”是指今浙江杭州,南宋时期的都城。而“汴州”指的是今河南开封,北宋时期的都城。诗中“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林升在讽刺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在临安(杭州)苟且偷安,把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北宋的都城汴州一样,整日纸醉金迷,体现了诗人的愤懑之情。故此项判断为错误。(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将“这里的桂花”和“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突出自己对家乡桂花的喜爱。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而此句重点在于对比两地桂花香气,以此来体现情感倾向,而非夸大某一事物的特征。故本题的说法错误。(4)本题考查阅读的策略与方法。体会文章的情感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故题干叙述正确。(5)本题考查作家作品。《七子之歌》作于1925年3月,作者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中国被列强掠夺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故本题判断为正确。故答案为:(1)√;(2)×;(3)×;(4)√;(5)√。四、按要求写句子。(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8.按要求写句子。(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1)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小心翼翼: 老奶奶腿脚不便,缓慢地走在结冰的小路上。她紧紧地握住手中的拐杖,每迈出一步都先用拐杖轻轻点地,试试是否打滑,眼睛始终盯着脚下,身子微微前倾,脚步小而缓慢,仿佛稍不小心就会摔倒。 (2)下面成语同样是表示计谋多、主意多,但感彩有所不同,请用下面词语各写一句话。足智多谋: 他足智多谋,素有“赛诸葛”之称,若有问题请他帮忙,多能求得有效的解决办法。 诡计多端: 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就不怕敌人诡计多端。 (3)通过朗读,我们可以体会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读“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感悟到陆游对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殷切期望;读“ 暖风熏得游人醉 , 直把杭州作汴州 ”,体会到了林升对南宋权贵们不思收复失地、苟且偷安的愤慨;读“ 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材 ”,仿佛听到了龚自珍呼唤变革、呼唤未来的声音;读“ 美哉 ,我少年中国, 与天不老 ! 壮哉 ,我中国少年, 与国无疆 !”感受到了梁启超对中国美好未来的期望。(4)葛洪曾用“ 不饱食以终日 , 不弃功于寸阴 ”告诫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浪费时间。岳飞的《满江红》中,“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 空悲切 ”也说明了这个道理。【解答】(1)本题考查情景写话。小心翼翼:形容恭敬小心,一点不敢疏忽懈怠。也形容说话或举动十分谨慎。结合词语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达,只要语句通顺、合理。(2)本题考查词语造句。根据题目要求,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分析感彩,再用词语进行造句。足智多谋:指有足够的智慧和极多的计谋。形容人极有才智,善于谋划用计。含褒义。诡计多端:形容狡诈阴险,坏主意非常多。含贬义。(3)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意思是: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出自陆游的《示儿》,表达了诗人陆游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期望和坚定信念。书写时注意“祭、翁”的正确写法。“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意思是:暖洋洋的香风吹得游人如痴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表达了诗人对南宋朝廷不思进取、沉溺于享乐的强烈不满和批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一些有识之士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恢复中原的渴望。书写时注意“熏、汴”的正确写法。“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意思是: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想要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书写时注意“抖、擞”的正确写法。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通过赞美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表达了对中国美好未来的期望。将少年的朝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书写时注意“哉、疆”的正确写法。(4)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这句话出自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的《抱朴子 外篇 勖学卷第三》。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整天吃饱喝足无所事事,不要因为懒惰而浪费时间。它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应勤勉努力,充分利用每一刻时间。故答案为:(1)老奶奶腿脚不便,缓慢地走在结冰的小路上。她紧紧地握住手中的拐杖,每迈出一步都先用拐杖轻轻点地,试试是否打滑,眼睛始终盯着脚下,身子微微前倾,脚步小而缓慢,仿佛稍不小心就会摔倒。(2)他足智多谋,素有“赛诸葛”之称,若有问题请他帮忙,多能求得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就不怕敌人诡计多端。(3)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美哉 与天不老 壮哉 与国无疆;(4)不饱食以终日 不弃功于寸阴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四、按要求写句子。(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9.快乐阅读。(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最近,爱阅读的你一定读了很多民间故事!请推荐一个你最喜欢的民间故事,完成下面的阅读记录卡。民间故事名称:《 猎人海力布 》主要人物(写一个): 海力布 推荐的理由: 海力布非常热心、善良、舍己为人,他明知道说出真相自己会变成石头,但为了乡亲们的安全还是说出了真相,让大家及时撤离得救,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解答】根据题目要求,结合自己的日常积累,选择一个民间故事,介绍主要人物,说明推荐理由。故答案为:猎人海力布海力布海力布非常热心、善良、舍己为人,他明知道说出真相自己会变成石头,但为了乡亲们的安全还是说出了真相,让大家及时撤离得救,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0.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①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②,而不顾其后之患③也。【注释】①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②利:利益。③患:危险。(1)这篇古文可以概括为一个八字成语,该成语是: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黄雀延颈欲啄螳螂 伸长 蝉高居悲鸣饮露 吮吸露水 (3)文中加点的四个“其”字,按先后顺序,分别指的是 树 、 蝉 、 螳螂 、 黄雀 。(4)下列成语故事与本文故事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C A.亡羊补牢,为时未晚B.鹬蚌相争,渔翁得利C.万事俱备,只欠东风(5)关于这个故事给人的启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A.如果双方争执不下,互不相让,两败俱伤,那么就会让第三者占便宜。B.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C.一心暗算他人,必遭人算计。做人做事一定不要目光短浅,要考虑长远利益。(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解答】(1)考查成语。阅读本文可知,本文主要讲述了蝉在树上居住生活,不知道螳螂就在它的身后;而螳螂想要趁机捕食蝉,却不知道黄雀就在身边;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吃螳螂,却没料到下面还有弹丸等着它,三者都关注自己眼前的利益,却忽略了隐患就在身边。因此本文可以概括为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考查字词解释。黄雀延颈欲啄螳螂:黄雀伸着头颈要啄螳螂。延:伸长。蝉高居悲鸣饮露:蝉在高高的树枝上悲鸣饮露。饮露:吮吸露水。(3)考查内容理解。“园中有树,其上有蝉”的意思是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其”的指的是树;“不知螳螂在其后也”的意思是蝉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自己的身后,“其”指的是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的意思是螳螂但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自己身旁,“其”指的是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的意思是黄雀却不知道有个人举着弹弓在树下要射它。“其”指的是黄雀。故文中的四个“其”分别指的是树、蝉、螳螂、黄雀。(4)考查内容理解。本文故事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属于寓言故事。A.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丢失了养赶紧修补羊圈,这个时候做这些事情还是不晚的。形容当一些事情知道错了的时候,我们及时挽回,有可能收到成效。属于寓言故事。B.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斗,两败俱伤而第三方获利。属于寓言故事。C.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属于成语故事。与前项不是同一类。故选:C。(5)考查情感主旨。阅读本文可知,本文主要讲述了蝉在树上居住生活,不知道螳螂就在它的身后;而螳螂想要趁机捕食蝉,却不知道黄雀就在身边;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吃螳螂,却没料到下面还有弹丸等着它,三者都关注自己眼前的利益,却忽略了隐患就在身边。文章借助蝉、螳螂、黄雀三者的故事,告诉我们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而一心暗算他人,必遭人算计。做人做事一定不要目光短浅,要考虑长远利益。并不是说如果双方争执不下,互不相让,两败俱伤,那么就会让第三者占便宜。故选:A。(6)考查句子翻译。皆:都。欲:想要。利:利益。后:身后。患:祸患。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这三个家伙)都想得到自己眼前的好处,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患。(这三个家伙)都力求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及它们身后的危险。故答案为:(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伸长 吮吸露水;(3)树 蝉 螳螂 黄雀;(4)C;(5)A;(6)(这三个家伙)都力求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及它们身后的危险。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练习。(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垃圾食品,一般情况下是指高热量且营养素不足的食品。这些食品很容易使人发胖。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是: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摘自《百科知识》杂志)一提到“垃圾食品”,很多人会联想到汉堡、薯条、炸鸡、比萨、可乐,认为这些外来食品才是真正的垃圾食品。其实我们的传统小吃中也有不少垃圾食品,如葱油饼、油炸饼、油条、烧饼等。这些东西都是通过油炸的方式制作而成的,它们的营养成分不够,都只含油脂与面粉,只提供热量,是地道的中国口味的垃圾食品。事实上,垃圾食品还指那些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如酱菜、罐头类食品。这些食品中的盐分常会造成过多的钠留体内,成为垃圾。垃圾食品的危害很大:这些垃圾食品营养质量比较差,妨碍健康。油、糖和精制淀粉都容易使人发胖,而人一胖,各种慢性病自然就接踵而来,不利于预防慢性疾病。垃圾食品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是危害巨大,会导致青少年出现营养不良、体重超重、过早发育、身体抵抗力下降等问题,从而影响生活和学习。(摘自互联网)(1)请根据垃圾食品的成因,给下列食品分类。(填序号)①炸鸡 ②泡菜 ③油饼 ④腌萝卜⑤酱菜 ⑥烧饼 ⑦罐头 ⑧炸薯条①高热量而营养不足: ①③⑥⑧ ②超过人体需求,化为多余物质: ②④⑤⑦ (2)请简要叙述垃圾食品的危害。(3)早餐这样搭配:油条、火腿、腌萝卜干,你觉得健康吗?为什么?【解答】(1)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一提到‘垃圾食品’,很多人会联想到汉堡、薯条、炸鸡、比萨、可乐,认为这些外来食品才是真正的垃圾食品。其实我们的传统小吃中也有不少垃圾食品,如葱油饼、油炸饼、油条、烧饼等。这些东西都是通过油炸的方式制作而成的,它们的营养成分不够,都只含油脂与面粉,只提供热量,是地道的中国口味的垃圾食品。”可知,高热量而营养不足的食品指的是通过油炸的方式制作而成的食品,有炸鸡、油饼、烧饼、炸薯条,故填①③⑥⑧;根据“事实上,垃圾食品还指那些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如酱菜、罐头类食品。”可知,酱菜、罐头类食品是超过人体需求,化为多余物质的食品,有泡菜、腌萝卜、酱菜、罐头,故填②④⑤⑦。(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垃圾食品的危害很大:这些垃圾食品营养质量比较差,妨碍健康。油、糖和精制淀粉都容易使人发胖,而人一胖,各种慢性病自然就接踵而来,不利于预防慢性疾病。垃圾食品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是危害巨大,会导致青少年出现营养不良、体重超重、过早发育、身体抵抗力下降等问题,从而影响生活和学习。”可知,垃圾食品不仅会使人发胖,阻碍预防慢性病;还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影响到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3)考查开放探究。根据自己的积累,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组织语言作答,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合理。故答案为:(1)①①③⑥⑧②②④⑤⑦;(2)垃圾食品的危害主要包括:营养质量差,容易导致肥胖和各种慢性病,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包括营养不良、体重超重、过早发育、身体抵抗力下降等问题。(3)油条、火腿和腌萝卜干作为早餐的搭配是不健康的。因为油条属于高热量而营养不足的食品,火腿和腌萝卜干属于超过人体需求,化为多余物质的食品,这样的搭配营养不均衡,且容易导致身体中的钠含量过高,不利于健康。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飘香的生命①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②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③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④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而那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⑤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的眼睛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⑥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就是如此啊!(1)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为了提高阅读速度,读这篇短文,当遇到“沁人心脾”这个难懂的词语时,我们应该 B A.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并查阅工具书读准字音。B.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往下读。C.停下来读或回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后再往下读。(2)第3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 A 作用。A.引出下文B.烘托环境C.点明中心D.总结全文(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的眼睛湿润了。(4)“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的眼睛湿润了。”这句话中的“这个故事”指的是 老爷爷为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开方便之门。 (5)“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这句话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把 花儿 比作 米粒 和 星星 ,写出了 小、静谧、不张扬 的特点。(6)读了这个故事,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感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解答】(1)考查阅读策略和方法。提高阅读速度时,遇到不影响理解文章内容的难理解词语,可先不管它,继续读下去,这样能保证阅读的连贯性,提升速度。A选项会降低阅读速度,C选项对于“沁人心脾”这类不影响整体理解的词语,没必要停下来回读上下文。故选:B。(2)考查句段作用。阅读文章可知,第③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引出了下文关于同学故事的叙述,所以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故选:A。(3)本题考查改写句子。陈述句改反问句可分为四步:①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③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本题中:①可在后半句“我们”前面加上“难道”;②将肯定词“湿润”改为否定词“不湿润”;③在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吗”,句号改为问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改后为:听完这个故事,难道我们的眼睛不湿润吗?(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这句话出现在第⑤段开头,再根据文章内容,结合第④自然段中“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和“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可知,这个故事指的是:看门老大爷默默为这个贫困的同学开着方便之门的故事。(5)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嫩黄的花儿”分别比作“米粒”和“天空的星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花儿娇小、明亮、静谧的特点。(6)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文章通过桂花默默飘香,以及老大爷默默为同学开方便之门的故事,表达了生命的美好在于默默奉献的感悟。在生活中,像我们的老师,他们默默备课、批改作业,传授知识,却从不求回报;还有清洁工,他们每天早早起来打扫街道,让城市保持干净整洁,也是默默奉献,他们的生命就像文中的桂花和老大爷一样,虽然平凡,但却因默默奉献而美好。示例:读了这个故事,我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在于默默奉献。例如我们的老师,默默付出心血教育学生;清洁工默默打扫街道,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让生命充满意义。故答案为:(1)B;(2)A;(3)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的眼睛怎能不湿润了呢?(4)老爷爷为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开方便之门。(5)比喻 花儿 米粒 星星 小、静谧、不张扬;(6)这个故事让我明白:生命的美好在于默默地奉献。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边疆战士、清洁工、我们的父母……他们无时无刻不在默默地奉献,却从来不问结果。四、按要求写句子。(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13.习作。(将作文写在答题卡的作文格中)请以“_______最珍贵”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横线上可填:友情、亲情、诚实、善良、尊严……也可自行填词)②语句通顺,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解答】范文:善良最珍贵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我的心情也像这天气一样,格外愉快。突然,我注意到路边有一位老奶奶,她正吃力地提着一篮子沉重的蔬菜,步履蹒跚地走着。看着她那满头的白发和颤抖的双手,我不由得心生怜悯。我快步走上前去,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我来帮您提篮子吧!”老奶奶抬头看了看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孩子,谢谢你,你真是个善良的好孩子。”我接过老奶奶手中的篮子,感觉沉甸甸的。但我并没有觉得累,反而心里暖洋洋的。我和老奶奶一边聊天,一边走着。老奶奶告诉我,她的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时都是她一个人生活。今天,她想去市场买点新鲜的蔬菜,没想到会遇到我这么一个热心的小朋友。走着走着,我们已经到了老奶奶的家。我把篮子放在门口,老奶奶感激地拉住我的手,说:“孩子,真是太谢谢你了。如果没有你,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家呢。”我笑着摇摇头,说:“老奶奶,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妈妈说过,善良是最珍贵的品质,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善良的心。”老奶奶听了我的话,眼眶微微泛红。她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你说得对。善良确实是最珍贵的。愿你一直保持着这份善良,让世界因你而更美好。”告别了老奶奶,我踏上了回家的路。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满足。我知道,我今天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善良最珍贵”这个道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