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 (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共5小题,满分16分)
1.(2分) 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4分)阅读倡议。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倡议广大师生参与阅读节活动。
阅读可以qǐ dí     智慧,让人克服dǎn qiè     ,克服lǎn duò     ,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走进书籍的diàn táng     ,用阅读lián jiē     你我,jīn jīn yǒu wèi     地读起来吧!让我们触摸文字脉搏,在阅读中lǐng lüè     生活百态,读出shī qíng huà yì     的人生!
3.(2分)拼读音节写出汉字,填在括号里组成词语。
yì     论 压     奇珍     宝
4.(4分)用“烈”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分别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1)太阳发出     的光芒,照射着大地。
(2大地     地摇晃着,大家不得不跑到空旷地带避难。
(3)    的战斗打响了,战士们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4)李华的话音刚落,会场上响起了一阵     的掌声。
5.(4分)在横线上填上意思相近的字,把词语补充完整。
内     外         家     业
一     半         珍     宝
二、请你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6.(2分)下列词语中与“不可计数”的“数”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滥竽充数 B.不计其数 C.数据 D.数落
7.(2分)小吉发现来稿中常出现错别字,请帮她找出完全正确的一组。(  )
A.树梢 讯期 嗜好 同心胁力
B.黎明 隐蔽 煤碳 难以致信
C.崩塌 象征 烦锁 民不聊生
D.渔船 爱慕 辛酸 金碧辉煌
8.(2分)钢琴比赛时,就要轮到明明上场了,他既开心又紧张。下列句子中,最能体现他的心情的是(  )
A.他轻轻地笑了,嘴角仿佛飘过一抹淡淡的霞光。
B.他枯坐着,把头深深地埋进臂弯,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C.他的手已微微出汗,但嘴角还是浮现了一丝笑意。
D.他瘫倒在椅子上,整个人就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
9.(2分)小吉想鼓励同学们在春节假期也能早起阅读,她用哪句话最合适?(  )
A.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B.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C.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D.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0.(2分)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民主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B.这部电影,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C.实现四化,需要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地奋斗
D.他明知难以抵赖,但表面却从容不迫地抽着烟,看着审讯人员。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4分)
11.(6分) 诗词我们的文化宝库。《示儿》中有陆游浓浓的爱国情:王师北定中原日,    ;《己亥杂诗》中有龚自珍深切的呼吁:    ,    ;《山居秋暝》中有王维笔下的美景:    ,清泉石上流;《枫桥夜泊》中有张继回荡千年的钟声:    ,    ;《观书有感》中有朱熹读书的感悟:问渠那得清如许?    ;《长相思》中有纳兰性德夜不能寐的乡愁:“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
12.(4分)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①根据“漂亮”的不同含义写句子。
出色,精彩:   
好看,美观:   
②蔺相如对秦王说:“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改为转述句)
   
③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响。(改为拟人句)
   
④这是一个小站。(扩句)
   
13.(4分)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括号里最恰当的字、词用“√”标出。
地面上的水     (把 被)太阳晒着的时候,    (吸收 吸引)了热,变成了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     (下调 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    (飘 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     (分 聚)越多,就变成雨     (或 和)雪落下来。
——节选自《太阳》
四、阅读园地。(共2小题,满分30分)
14.(10分)品味借物抒情,阅读课文《桂花雨》(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①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②(A)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③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B)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④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⑤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⑥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回忆了     ,抒发了     。
(2)读文中标注的A、B两个句子,A句中“浸”突出了:    ,从中体会到:    情感;B句中“满头满身”突出了:    。从中体会到:    。
(3)要理解“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句话,我们可以尝试这样梳理:
按顺序梳理体现全年不同时间的词语:桂花一开、    、摇落以后、全年。
梳理表明村子很多人感受桂花的词语:胡家老爷爷、    、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
梳理村子里人们感受桂花美好的活动:闻桂花、    、泡茶叶、做糕饼。
(4)链接下面的阅读资料,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每当写到我的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5)作者在文章结尾写“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样写的好处是     。
15.(20分)阅读课外语段,回答问题。
啊,故乡那轮明月
①人常说,月是故乡明。是啊,故乡的那轮明月,是那样的洁净明亮,是那样的纯洁无瑕。她萦系着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情,像一个色彩斑斓的梦。每一次思念故乡,都是从那一轮明月开始的。
②故乡是一处山高水清、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无论什么时候回故乡,月夜都是故乡最美的时候。
③仲夏之夜,山风徐徐吹来,明月追着晚霞,早早地爬上了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仿佛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白日的炎热。忙碌了一天的故乡人,拿着摘收蔬菜的劳动工具,慢悠悠地踏上归途。清爽的月光,似乎在目送着回家的人们进入梦乡。
④秋色之夜,虫叫鸟鸣,丰收的希望洒满田野。月到中秋分外明,夜空里蓝得出奇,没有一丝云彩,那高挂天际、如银似水的月光洒在故乡的沟沟岔岔,没有一点阴影,大地一片明亮。远山近水,在月光的轻纱笼罩下,朦胧中似乎清晰,影影绰绰,飘飘忽忽……
⑤初冬之夜,山里寒风拂面,幽雅而安谧;偶遇白雪覆盖山川大地,那将是另一番景色,明亮洁白的雪色,在高雅皎洁月光的映衬下,大地银光闪闪,天地融为一体,仿佛变成了月宫中的神秘世界。
⑥春晓之夜,是故乡人辛苦耕耘的季节。月光下的故乡之夜,田野一片陌生,寂寞空旷的大地山峦仿佛还没有完全苏醒,少许有生命、有灵性的树木,在春风轻拂的月夜摇曳着枝丫。此时的月光,像一层层薄薄的棉纱,带着几分暖意和希望。看一眼春季的月夜,定会让你陶醉其中。
⑦故乡的四季月夜,是乡音、乡情的化身。故乡的那一轮明月,像一泓清澈的山泉,滋润着我的灵魂。我愿一生一世把故乡那轮明月守望。
(1)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并概括出故乡四季月夜的特点。
季节 仲夏之夜 秋色之夜 初冬之夜 春晓之夜
特点                
(2)文中画“____”的句子中“萦系”一词表现出作者     的情绪。
A.伤心
B.愤怒
C.牵挂
D.着急
(3)第6自然段中描写月光静态美的比喻句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
(4)这篇短文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
(5)为了提高阅读本文的速度,你用了什么方法?(至少写两种)
(6)古人常常借月亮来抒发思乡之情,试着写两句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五、习作园地。(共1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0分)
16.(30分)习作
题目:①二十年后的学校 ②二十年后的我家
提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身边的事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
要求:(1)选择一个题目,把想象到的场景或事件梳理一下,先列提纲,再习作。(2)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让读者感受到变化带来的美好。
2024-2025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B D
一、积累运用。(共5小题,满分16分)
1.(2分) 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解答】故答案为: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4分)阅读倡议。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倡议广大师生参与阅读节活动。
阅读可以qǐ dí  启迪  智慧,让人克服dǎn qiè  胆怯  ,克服lǎn duò  懒惰  ,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走进书籍的diàn táng  殿堂  ,用阅读lián jiē  连接  你我,jīn jīn yǒu wèi  津津有味  地读起来吧!让我们触摸文字脉搏,在阅读中lǐng lüè  领略  生活百态,读出shī qíng huà yì  诗情画意  的人生!
【解答】故答案为:
启迪 胆怯 懒惰 殿堂 连接 津津有味 领略 诗情画意
3.(2分)拼读音节写出汉字,填在括号里组成词语。
yì  议  论 压  抑  奇珍  异  宝
【解答】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所发表的见解。
压抑:对感情、力量等加以控制或限制,使不得充分流露和发挥。
奇珍异宝:指奇异罕见的珍宝。
故答案为:
议 抑 异
4.(4分)用“烈”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分别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1)太阳发出  强烈  的光芒,照射着大地。
(2大地  剧烈  地摇晃着,大家不得不跑到空旷地带避难。
(3) 激烈  的战斗打响了,战士们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4)李华的话音刚落,会场上响起了一阵  热烈  的掌声。
【解答】故答案为:
(1)强烈;
(2)剧烈;
(3)激烈;
(4)热烈。
5.(4分)在横线上填上意思相近的字,把词语补充完整。
内  忧  外  患   成  家  立  业
一  知  半  解   奇  珍  异  宝
【解答】内忧外患 成家立业
一知半解 奇珍异宝
故答案为:
忧 患 成 立
知 解 奇 异
二、请你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6.(2分)下列词语中与“不可计数”的“数”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滥竽充数 B.不计其数 C.数据 D.数落
【解答】“数”多音字,读“shù”时,数目。读“shǔ”时,点算。故“不计其数”的“数”读音为:shù,“不可计数”的“数”读音为:shǔ。
“不可计数”的“数”读“shǔ”。
A.“滥竽充数”的“数”读“shù”;
B.“不计其数”的“数”读“shù”;
C.“数据”的“数”读“shù”;
D.“数落”的“数”读“shǔ”。
所以与“不可计数”的“数”读音相同的一项是D。
故选:D。
7.(2分)小吉发现来稿中常出现错别字,请帮她找出完全正确的一组。(  )
A.树梢 讯期 嗜好 同心胁力
B.黎明 隐蔽 煤碳 难以致信
C.崩塌 象征 烦锁 民不聊生
D.渔船 爱慕 辛酸 金碧辉煌
【解答】A.有误,汛期:洪水季节,江河定时性的水位上涨时期。故“讯期”的“讯”错误。同心协力:统一认识,共同努力。故“同心胁力”的“胁”错误。
B.有误,煤炭:即“煤”。植物残体经受不同程度的腐解转变而成的一种黑色或褐黑色固体可燃矿物物质。故“煤碳”的“碳”错误。难以置信:不容易相信。故“难以致信”的“致”错误。
C.有误,烦琐:繁杂琐碎。故“烦锁”的“锁”错误。
D.正确。
故选:D。
8.(2分)钢琴比赛时,就要轮到明明上场了,他既开心又紧张。下列句子中,最能体现他的心情的是(  )
A.他轻轻地笑了,嘴角仿佛飘过一抹淡淡的霞光。
B.他枯坐着,把头深深地埋进臂弯,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C.他的手已微微出汗,但嘴角还是浮现了一丝笑意。
D.他瘫倒在椅子上,整个人就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
【解答】A.只能体现开心。
B.只能体现伤心。
C.“微微出汗”可知是紧张,“一丝笑意”是开心。
D.只能体现伤心。
故选:C。
9.(2分)小吉想鼓励同学们在春节假期也能早起阅读,她用哪句话最合适?(  )
A.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B.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C.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D.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解答】A.“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意思是多少人世间的事都是急忙忙地匆匆而过,天地不断旋转,光阴紧迫。
B.“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意思是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C.“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意思是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D.“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意思是一点点衣服与粮食都来的很不容易,应当时常想到物力的艰难而加以珍惜。
根据语境应选B。
故选:B。
10.(2分)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民主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B.这部电影,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C.实现四化,需要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地奋斗
D.他明知难以抵赖,但表面却从容不迫地抽着烟,看着审讯人员。
【解答】D,D项从容不迫的意思是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是褒义词,不能用来形容被审讯的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4分)
11.(6分) 诗词我们的文化宝库。《示儿》中有陆游浓浓的爱国情: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己亥杂诗》中有龚自珍深切的呼吁: 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材  ;《山居秋暝》中有王维笔下的美景: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枫桥夜泊》中有张继回荡千年的钟声: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夜半钟声到客船  ;《观书有感》中有朱熹读书的感悟: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长相思》中有纳兰性德夜不能寐的乡愁:“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解答】分别出自陆游的《示儿》;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王维的《山居秋暝》;张继的《枫桥夜泊》;朱熹的《观书有感》;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故答案为:
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明月松间照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为有源头活水来 聒碎乡心梦不成
12.(4分)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①根据“漂亮”的不同含义写句子。
出色,精彩: 这件事,他办得太漂亮了。 
好看,美观: 弟弟的字写得真漂亮。 
②蔺相如对秦王说:“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改为转述句)
 蔺相如对秦王说,如果秦王不答应。他就跟秦王同归于尽。 
③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响。(改为拟人句)
 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闹起来。 
④这是一个小站。(扩句)
 这是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 
【解答】①“漂亮“指出色,精彩。如。这件事,他办得太漂亮了。
“漂亮”指好看,美观。如:弟弟的字写得真漂亮。
②考查了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把“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您”改为“秦王”。
③考查了拟人句,可以给“小杨树”赋予“人”的行为“闹”。
④考查了扩句。可以添加修饰语“铁路线上的”。
故答案为:
①这件事,他办得太漂亮了。
弟弟的字写得真漂亮。
②蔺相如对秦王说,如果秦王不答应。他就跟秦王同归于尽。
③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闹起来。
④这是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
13.(4分)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括号里最恰当的字、词用“√”标出。
地面上的水  被  (把 被)太阳晒着的时候, 吸收  (吸收 吸引)了热,变成了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  下降  (下调 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 飘  (飘 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  聚  (分 聚)越多,就变成雨  或  (或 和)雪落下来。
——节选自《太阳》
【解答】根据所学课文《太阳》,选字、词填空为:《太阳》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故答案为:
被 吸收 下降 飘 聚 或
四、阅读园地。(共2小题,满分30分)
14.(10分)品味借物抒情,阅读课文《桂花雨》(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①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②(A)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③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B)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④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⑤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⑥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回忆了  故乡童年时代摇桂花的情景以及桂花的用途  ,抒发了  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
(2)读文中标注的A、B两个句子,A句中“浸”突出了: 桂花香气的浓郁,弥漫在周围的每一个角落  ,从中体会到: 作者对桂花深深喜爱的  情感;B句中“满头满身”突出了: 桂花飘落之多,人完全置身在桂花之中  。从中体会到: 摇桂花时的欢乐与兴奋之情  。
(3)要理解“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句话,我们可以尝试这样梳理:
按顺序梳理体现全年不同时间的词语:桂花一开、 台风季节  、摇落以后、全年。
梳理表明村子很多人感受桂花的词语:胡家老爷爷、 毛家老婆婆  、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
梳理村子里人们感受桂花美好的活动:闻桂花、 摇桂花  、泡茶叶、做糕饼。
(4)链接下面的阅读资料,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每当写到我的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5)作者在文章结尾写“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样写的好处是  与前文呼应,使文章更完整;情感上把对故乡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推向高潮;主题上突出了文章对故乡童年生活的怀念这一主题  。
【解答】(1)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文章前半部分详细描述了故乡摇桂花的过程,包括母亲担心台风影响桂花收获,“我”缠着母亲摇桂花,一家人摇桂花的欢乐场景,以及摇落桂花后的用途,如泡茶、做糕饼等,所以回忆的内容是故乡童年时代摇桂花的情景以及桂花的用途。文章结尾作者想起故乡童年的“摇花乐”和桂花雨,结合母亲说杭州桂花不如家乡院子里桂花香等内容,能感受到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所以抒发的是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考查字词的理解与赏析、体会思想感情。A句中“浸”原指泡在液体里,这里用“浸”字,仿佛让我们看到桂花的香气像水一样,将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包裹其中,突出了桂花香气浓郁,无处不在,也能体会到作者对这种浓郁香气的喜爱。B句中“满头满身”直观地描绘出桂花纷纷落下,人被桂花覆盖的状态,说明桂花飘落数量之多,“我”喊出“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体现出摇桂花时“我”的欢乐与兴奋。
(3)考查内容的理解。从文章内容看,“桂花一开”之后,紧接着提到“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所以这个时间点是台风季节。文中提到“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所以这里应填毛家老婆婆。文中有“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摇桂花”的情节,所以感受桂花美好的活动有摇桂花。
(4)考查句子的理解。从情感角度看,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承载着作者童年的回忆、亲人师友的关爱以及浓浓的乡情。就像文中提到作者忘不了家人师友,对他们有着深厚的情感,这些情感与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紧密相连。而“这里的桂花”只是单纯的桂花,缺少了与作者情感紧密相连的那些元素。所以,即使这里的桂花本身香气浓郁,但从情感意义上来说,远远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以及对童年、对家乡人和事的深切怀念。
(5)考查写作手法。结构上:结尾写“摇花乐”和“桂花雨”,与前文对家乡桂花的描写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前文可能已经对摇桂花等情节有所描述,结尾再次提及,强化了主题。情感上:“摇花乐”和“桂花雨”是作者童年在故乡的美好回忆,通过再次想起,将作者对故乡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推向高潮,让读者更能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主题上: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强调故乡童年生活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故乡的一切对作者的深远影响。
故答案为:
(1)故乡童年时代摇桂花的情景以及桂花的用途 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桂花香气的浓郁,弥漫在周围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对桂花深深喜爱 桂花飘落之多,人完全置身在桂花之中 摇桂花时的欢乐与兴奋之情;
(3)台风季节;
毛家老婆婆;
摇桂花;
(4)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承载着作者的童年回忆、亲人师友的关爱和乡情,这里的桂花虽香,却没有这些情感内涵,所以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5)与前文呼应,使文章更完整;情感上把对故乡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推向高潮;主题上突出了文章对故乡童年生活的怀念这一主题。
15.(20分)阅读课外语段,回答问题。
啊,故乡那轮明月
①人常说,月是故乡明。是啊,故乡的那轮明月,是那样的洁净明亮,是那样的纯洁无瑕。她萦系着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情,像一个色彩斑斓的梦。每一次思念故乡,都是从那一轮明月开始的。
②故乡是一处山高水清、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无论什么时候回故乡,月夜都是故乡最美的时候。
③仲夏之夜,山风徐徐吹来,明月追着晚霞,早早地爬上了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仿佛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白日的炎热。忙碌了一天的故乡人,拿着摘收蔬菜的劳动工具,慢悠悠地踏上归途。清爽的月光,似乎在目送着回家的人们进入梦乡。
④秋色之夜,虫叫鸟鸣,丰收的希望洒满田野。月到中秋分外明,夜空里蓝得出奇,没有一丝云彩,那高挂天际、如银似水的月光洒在故乡的沟沟岔岔,没有一点阴影,大地一片明亮。远山近水,在月光的轻纱笼罩下,朦胧中似乎清晰,影影绰绰,飘飘忽忽……
⑤初冬之夜,山里寒风拂面,幽雅而安谧;偶遇白雪覆盖山川大地,那将是另一番景色,明亮洁白的雪色,在高雅皎洁月光的映衬下,大地银光闪闪,天地融为一体,仿佛变成了月宫中的神秘世界。
⑥春晓之夜,是故乡人辛苦耕耘的季节。月光下的故乡之夜,田野一片陌生,寂寞空旷的大地山峦仿佛还没有完全苏醒,少许有生命、有灵性的树木,在春风轻拂的月夜摇曳着枝丫。此时的月光,像一层层薄薄的棉纱,带着几分暖意和希望。看一眼春季的月夜,定会让你陶醉其中。
⑦故乡的四季月夜,是乡音、乡情的化身。故乡的那一轮明月,像一泓清澈的山泉,滋润着我的灵魂。我愿一生一世把故乡那轮明月守望。
(1)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并概括出故乡四季月夜的特点。
季节 仲夏之夜 秋色之夜 初冬之夜 春晓之夜
特点  清凉,送归乡人入梦。   月格外明,大地明亮,朦胧而清晰。   幽雅安谧,雪景与月光相融如神秘世界。   带着暖意和希望,令人陶醉。 
(2)文中画“____”的句子中“萦系”一词表现出作者  C  的情绪。
A.伤心
B.愤怒
C.牵挂
D.着急
(3)第6自然段中描写月光静态美的比喻句是  “此时的月光,像一层层薄薄的棉纱,带着几分暖意和希望”  ,这样写的好处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晓之夜月光轻柔、温暖且充满希望的特点  。
(4)这篇短文抒发了作者  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眷恋  的情感。
(5)为了提高阅读本文的速度,你用了什么方法?(至少写两种)
(6)古人常常借月亮来抒发思乡之情,试着写两句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解答】(1)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从文中③﹣⑥段提取关键信息。如第③段“那月光仿佛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白日的炎热”“清爽的月光,似乎在目送着回家的人们进入梦乡”可概括仲夏之夜特点;第④段“月到中秋分外明,夜空里蓝得出奇……大地一片明亮”等句可概括秋色之夜特点;第⑤段“山里寒风拂面,幽雅而安谧”“明亮洁白的雪色,在高雅皎洁月光的映衬下……仿佛变成了月宫中的神秘世界”可概括初冬之夜特点;第⑥段“此时的月光,像一层层薄薄的棉纱,带着几分暖意和希望。看一眼春季的月夜,定会让你陶醉其中”可概括春晓之夜特点。
(2)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
“萦系”有牵挂、萦绕心头的意思,文中说故乡的明月萦系着游子的思乡之情,体现出作者对故乡的牵挂。故选 C。
(3)考查比喻。
先找出比喻句,句中把“月光”比作“一层层薄薄的棉纱”。比喻的作用是使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此句生动展现了春晓月夜月光的特点。
(4)考查体会思想感情。
通读全文可知,文中多处描写故乡的月夜景色,还提到“月是故乡明”“她萦系着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情”等,都表明作者抒发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5)考查阅读策略和方法。
提高阅读速度有多种方法,如减少眼停次数、避免回读、找关键信息等,结合实际作答即可。
(6)考查古诗文默写。
调动积累,写出古人借月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即可。
故答案为:
(1)清凉,送归乡人入梦;月格外明,大地明亮,朦胧而清晰;幽雅安谧,雪景与月光相融如神秘世界;带着暖意和希望,令人陶醉;
(2)C;
(3)“此时的月光,像一层层薄薄的棉纱,带着几分暖意和希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晓之夜月光轻柔、温暖且充满希望的特点。
(4)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眷恋;
(5)①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②抓住关键语句,如每段的中心句,快速了解段落大意。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五、习作园地。(共1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0分)
16.(30分)习作
题目:①二十年后的学校 ②二十年后的我家
提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身边的事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
要求:(1)选择一个题目,把想象到的场景或事件梳理一下,先列提纲,再习作。(2)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让读者感受到变化带来的美好。
【解答】范文①:
二十年后的学校
现在已经是2043年了,我已成为一名著名的发明家。这二十年来,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科技也在不断进步,学校一定会焕然一新。我想起了我的小学生活是那样无忧无虑,而现在,爽朗的笑声在何处呢?我为什么不去看看我的母校呢?对,立即起程!
我驾起刚研制成功的超光速能量车,按一下蓝色按钮,在2秒钟内就到达了母校。咦?母校呢?我看了看,地图有一个红色的按纽,我好奇地按了一下,就被超速电光机送入学校。
呵!真想不到,学校竟然变成了特殊的地下室。学校的大门没有改变,但仔细一看,我的母校竟然变成了“世界一级学校”!哈哈,真了不起呀!我放眼望去,人呢?我看到墙上又有一个浅绿色的按钮,我轻轻一按,又被送往下一层,啊,好多同学在玩游戏。我感觉童年并没有流逝,它还在,还留在我心中。我走过去,问:“你们好,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当然可以!”他们爽快地答应了,“小朋友,我想请教一下,现在的学校怎么会在地下室呢?”“这个呀,是为了减少学校的占地面积,中国的人口急速上升,每人平均占地面积也在减少。所以校长想出了这个办法。”“真是太妙了!“在欢快的笑声中,结束了短暂的课间十分钟,超速电光机将所有同学送回了教室。我请求老师让我听一堂课,老师欣然同意:“欢迎你!”
“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上课的礼节还是没有变,希望就这样永远地传下去。“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长征》。”这时,我注意到黑板上有一个小机器,上面有黄色和紫色的按纽。老师按了一下黄色按纽,要板书的内容就全部显现在黑板上了,再一按紫色按纽,黑板上的字就全部消失了。这可减轻了教师不少负担呐!
课后,该改作业了,这可不用老师亲自动手,同学们只要把作业都放在“作业机”里就行了。这台机器能帮助老师批改作业,并且准确无误,如果发现同学们的作业有错误,它就会显示在屏幕上。这样,教师就不会太辛苦了。
唉,短短的一小时就这样过去了,我又驾上超光速能量车回到了家。虽然只有60分钟,但它是那样得回忆……不知再过二十年,我的母校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范文②:
二十年后的我家
二十年后的我家,是一个充满科技感的家。家里的一切都由智能系统控制,我只需用语音命令,就可以让家里变得井井有条。
首先,家里的温度和湿度都会自动调节,让人感觉舒适。家里的照明系统也非常智能,可以根据光线的强弱自动调节,让家里,始终保持明亮舒适。厨房里的智能厨具,可以根据我输入的菜谱自动烹饪,让我可以轻松享受美食。家里的清洁工作也全部交给了智能机器人,它们可以自动清洁地板、窗户、家具等,让我不再需要亲自动手。
在娱乐方面,家里的智能系统可以根据我的喜好,推荐电影、音乐和书籍。我只需要轻轻一按,就可以在家里享受到最新的电影和音乐。家里的智能电视也可以通过语音控制,让我可以随时观看我喜欢的节目。
最让我惊喜的是,家里的智能系统可以和我进行对话,它可以理解我的需求,帮助我解决问.题。比如,我可以问它天气情况,它会立即告诉我;我可以问它某个问题的答案,它也会尽力帮我找到。
二十年后的我家,是一个充满科技感的家,它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也让我感到无比的惊喜。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科技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乐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