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一、工整书写(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1.(5分) 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二、积累运用(共8小题,满分30分)2.(8分)阅读倡议。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倡议广大师生参与阅读节活动。 阅读可以qǐ dí 智慧,让人克服dǎn qiè ,克服lǎn duò ,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走进书籍的diàn táng ,用阅读lián jiē 你我,jīn jīn yǒu wèi 地读起来吧!让我们触摸文字脉搏,在阅读中lǐng lüè 生活百态,读出shī qíng huà yì 的人生!3.(2分)下列词语中与“不可计数”的“数”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滥竽充数 B.不计其数 C.数据 D.数落4.(2分)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乃(你的)翁 干将(古代宝剑名)发硎 国泰(安定)民安B.九州生气(因不合心意而恼怒) 不拘(限制)一格 默而识之(知识)C.几时休(停止) 流离(转徙离散)失所 心到最急(重要)5.(2分)选择恰当的成语替换句子中加点的俗语。(填序号)A.饮水思源 B.畏首畏尾 C.直言不讳 D.气急败坏(1)孙悟空得知“弼马温”是个小官儿,鼻子都气歪了。 (2)他做事总是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放手一搏。 (3)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吃水不忘挖井人。 (4)如果对这件事有意见,请大家打开天窗说亮话。 6.(2分)以下是莫言小时候的读书故事,对这段话的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 )莫言童年时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他最大的乐趣,一有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他看“闲书”,怕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他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班主任家访时对他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他适当地看一些“闲书”,这样形势才略有好转。A.莫言童年时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B.父亲反对莫言看“闲书”。C.莫言童年时迷恋看“闲书”。D.莫言的班主任支持他看书。7.(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B.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C.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D.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年产仔2~3次,一般在4、6月产仔较多。8.(3分)根据具体要求用“骄傲”各写一个句子。(自豪) (自视高人一等,看不起别人) 9.(9分)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读文赏景】在 ,时有一只两只白鹭 ,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 。(2)【读诗生情】从“山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中我们感受到了纳兰性德的思乡之情:“王师北定中原日, ”我们体会到了陆游浓浓的爱国情。(3)【读书明智】孔子认为“默而知之, ,诲人不倦”;朱熹提出“ ?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明白只有不断学习,汲取新知识,才能保持思维的活跃。三、阅读实践(共3小题,满分35分)10.(9分)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 【材料二】镇江的蒋乔镇是民间故事资源重镇,地方文化内涵丰富。在这里,讲故事已经成为群众的一种文化传统,大家在田间谷场、吃饭串门、理发走路时都有人讲故事。有时是一人主讲,有时是轮流连讲。蒋乔民间故事的主要特征是以地方人物、地名、风物为主要讲述内容,具体包括人物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寓言故事、风俗故事以及笑话等,以地方方言为主要表达方式,内容丰富,情节完整,语言生动,极富地域性,深受群众喜爱。它们口传性强,为百姓所承认和保存。只要有人聚集,就能够擦出故事的火花,因此,这些民间故事是活态的民间文学,是当地百姓向社会表达情感意愿的重要渠道。其代表性作品有《白蛇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英雄山的传说》等。它们既保留了当地的民间故事资料,传承了历史文化典故,拓展了民间文化空间,增添了地域文化魅力,同时也丰富了旅游文化资源。 【材料三】蒋乔民间故事的传承遭遇了困境,与其他地区民间故事的传承大致类似,最主要的是传承人年龄偏大,传承人和爱好者多为60岁以上老人,年轻人忙于自身的事业,无暇且无意继续该类民间艺术的传承。(1)材料中没有向我们讲到的内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包含的内容B.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C.蒋乔民间故事的内容和主要特点D.民间故事传承的困境(2)结合材料一可知,下列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是 。A.漫画B.电影C.流行歌D.皮影戏(3)读材料二,以下不是蒋乔民间故事的主要特征的一项是 。A.以地方人物、地名、风物为主要讲述内容。B.地方方言为主要表达方式。C.蒋乔民间故事的传承遭遇了困境。D.口传性强,为百姓所承认和保存。(4)保护民间故事的重要性,不准确的一项是 。A.保留了当地的民间故事资料,传承了历史文化典故。B.增强了民间故事的可读性。C.拓展了民间文化空间,增添了地域文化魅力。D.丰富了旅游文化资源。(5)针对民间故事传承中遇到的问题,下列做法不是可行有效方法的一项是 。A.可以多创、多演、多唱流行歌曲。B.在乡村画墙报,向外来游客介绍当地民间故事。C.在学校、社区等地开展“讲述民间故事”的活动。D.用录音、视频等记录和传播这些民间故事。11.(12分)一粒种子的“奋斗袁隆平,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为了让中国人吃饱饭,他不断超越梦想:实现水稻亩产1000 公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他做到了;让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解决人类饥荒作贡献,他做到了;2020年,“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在江苏进行测产,平均亩产达到了802.9公斤,在我国盐碱地上种出高产水稻的梦想也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对历史、对文明的贡献。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下田实践。他每天在田里,头顶烈日,双腿浸泡在水中,一行行、一垄垄、一簇簇地耕耘、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一找就是6年。在研究“中国超级杂交水稻”时,他的目标定在亩产1000公斤以上,这是一个世界级难题。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钻研,“不是在稻田里,就是去稻田的路上”,这就是袁隆平的日常生活。科学总是回报给有心人,科学总是向执着者低头。“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最终获得丰厚的回报。2019年,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衣着朴素、一生简朴的袁隆平用他平凡的经历、耕耘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西南大学有一座袁隆平的雕像。袁隆平去世后,前来悼念的人络绎不绝,留下朵朵鲜花,雕像前聚成鲜花的海洋,表达着无数师生的哀思。一个个青年走来了,一朵朵鲜花盛开了,这是青年的承诺!这是民族的精神!(1)借助关键词句阅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如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 句,通过关键句可以猜到这一自然段要讲的内容是 ,由此可以加快阅读速度。(2)“一粒种子的‘“奋斗”中的“种子”既指 ,也暗指 。(3)“不破楼兰终不还”在文中具体指 。(4)读画线句子,关注重点字词,体会人物品质。从“头顶烈日,双腿浸泡在水中”可以体会到 ;从“一行行、一垄垄、一簇簇”可以体会到 。这句话恰当地表现出袁隆平 的精神。(5)短文结尾说:“这是青年的承诺!这是民族的精神!”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来悼念袁隆平的师生络绎不绝B.青年应践行和传承袁隆平的精神,奋力实现复兴的中国梦C.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D.袁隆平的事迹感动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6)袁隆平是 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下面是给他颁奖词的一部分,你能根据短文内容推测出横线中的部分是 喜看_______,最是风流袁隆平。A.稻菽千重浪B.沃野千里丰C.水稻增长梦D.良田万亩绿12.(14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直晒得大地冒烟,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后羿,他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这个苦难。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他对天上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落下,为民造福!”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儿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艺。有个逄蒙的,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哩。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逄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逄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逄蒙周旋。逄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嫦娥!嫦娥!”后羿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1)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2)文中出现的三个人物分别是 、 和 。(3)找出描写后羿射日动作的词语,它们分别是 、 、 ,这几个词语说明了后羿 。(4)说说你读完画“___”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5)读完本文,可以看出逄蒙是一个 的人。(6)用自己的话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四、习作表达(共1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0分)13.(30分)习作。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活泼可爱的小松鼠,了解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试试看,运用你掌握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你最爱的动物。注意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有条理地写清楚,写具体,写生动。2024-2025学年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题号 3 4 6 7答案 D B C A一、工整书写(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1.(5分) 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解答】故答案为: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二、积累运用(共8小题,满分30分)2.(8分)阅读倡议。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倡议广大师生参与阅读节活动。 阅读可以qǐ dí 启迪 智慧,让人克服dǎn qiè 胆怯 ,克服lǎn duò 懒惰 ,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走进书籍的diàn táng 殿堂 ,用阅读lián jiē 连接 你我,jīn jīn yǒu wèi 津津有味 地读起来吧!让我们触摸文字脉搏,在阅读中lǐng lüè 领略 生活百态,读出shī qíng huà yì 诗情画意 的人生!【解答】故答案为:启迪 胆怯 懒惰 殿堂 连接 津津有味 领略 诗情画意3.(2分)下列词语中与“不可计数”的“数”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滥竽充数 B.不计其数 C.数据 D.数落【解答】“数”多音字,读“shù”时,数目。读“shǔ”时,点算。故“不计其数”的“数”读音为:shù,“不可计数”的“数”读音为:shǔ。“不可计数”的“数”读“shǔ”。A.“滥竽充数”的“数”读“shù”;B.“不计其数”的“数”读“shù”;C.“数据”的“数”读“shù”;D.“数落”的“数”读“shǔ”。所以与“不可计数”的“数”读音相同的一项是D。故选:D。4.(2分)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乃(你的)翁 干将(古代宝剑名)发硎 国泰(安定)民安B.九州生气(因不合心意而恼怒) 不拘(限制)一格 默而识之(知识)C.几时休(停止) 流离(转徙离散)失所 心到最急(重要)【解答】AC.正确;B.有误,“九州生气恃风雷”里的“生气”指的是朝气蓬勃的局面,而不是“因不合心意而恼怒”,此处解释错误;“不拘一格”的“拘”就是“限制”的意思,说的是不局限于一种规格等;“默而识之”的“识”在这里读“zhì”,意思是“记住”,而不是“知识”,所以这组里对“生气”和“识之”的解释有误。故选:B。5.(2分)选择恰当的成语替换句子中加点的俗语。(填序号)A.饮水思源 B.畏首畏尾 C.直言不讳 D.气急败坏(1)孙悟空得知“弼马温”是个小官儿,鼻子都气歪了。 D (2)他做事总是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放手一搏。 B (3)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吃水不忘挖井人。 A (4)如果对这件事有意见,请大家打开天窗说亮话。 C 【解答】(1)“鼻子都气歪了”表示非常生气,“气急败坏”也形容十分恼怒,二者意思相近,可以替换。(2)“前怕狼后怕虎”形容做事顾虑重重,“畏首畏尾”也表示做事胆小、顾虑多,二者可替换。(3)“吃水不忘挖井人”表示不忘本,感恩,“饮水思源”也是表达不忘本的意思,二者意思相符。(4)“打开天窗说亮话”表示直截了当地说,“直言不讳”也是指说话坦率,二者可以替换。故答案为:(1)D;(2)B;(3)A;(4)C。6.(2分)以下是莫言小时候的读书故事,对这段话的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 )莫言童年时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他最大的乐趣,一有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他看“闲书”,怕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他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班主任家访时对他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他适当地看一些“闲书”,这样形势才略有好转。A.莫言童年时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B.父亲反对莫言看“闲书”。C.莫言童年时迷恋看“闲书”。D.莫言的班主任支持他看书。【解答】从原文信息可以看出,莫言童年时的生活环境较为艰苦,没有电影、电视等娱乐设施,于是阅读成为了他最大的乐趣。尽管父亲反对他阅读所谓的“闲书”,但由于班主任的支持,他依然有机会阅读各种书籍。因此,选项C最为全面地概括了莫言童年时的读书经历。故选:C。7.(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B.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C.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D.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年产仔2~3次,一般在4、6月产仔较多。【解答】A.有误,并列词语间用顿号,如: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B、C、D正确。故选A。8.(3分)根据具体要求用“骄傲”各写一个句子。(自豪) 我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自视高人一等,看不起别人) 他刚考了满分,就骄傲起来。 【解答】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即可。故答案为:我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他刚考了满分,就骄傲起来。9.(9分)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读文赏景】在 清水田里 ,时有一只两只白鹭 站着钓鱼 ,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 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 镜匣 。(2)【读诗生情】从“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中我们感受到了纳兰性德的思乡之情:“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们体会到了陆游浓浓的爱国情。(3)【读书明智】孔子认为“默而知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朱熹提出“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明白只有不断学习,汲取新知识,才能保持思维的活跃。【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白鹭》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根据郭沫若的《白鹭》原文,“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这里描绘了白鹭在水田中的优美画面,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白鹭与水田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清水田”点明了地点,“站着钓鱼”形象地写出了白鹭的姿态,“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水田和白鹭的组合比作一幅美丽的画,“镜匣”则进一步强调了田的形状和其与白鹭的搭配之美,所以应依次填入“清水田里”“站着钓鱼”“玻璃框里的画面”“镜匣”。(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和对其中情感的理解。“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出自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山一程》,“山一程,水一程”写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夜深千帐灯”则写出了夜晚营帐中灯火通明的景象,在这样的情境下,更衬托出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所以前两空应填“水一程”“夜深千帐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陆游的《示儿》,诗人在临终前仍盼望着朝廷的军队能收复中原失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一定要把收复中原的消息告诉他,充分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所以后一空应填“家祭无忘告乃翁”。(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言警句和古诗的积累与理解。“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点,“默而知之”是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而不厌”强调学习要不感到满足,勤奋好学,“诲人不倦”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所以这里应填“学而不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 其一》,诗人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所以前一句应填“问渠那得清如许”,让我们明白只有不断学习,汲取新知识,才能保持思维的活跃。故答案为:(1)清水田里 站着钓鱼 玻璃框里的画面 镜匣;(2)水一程;夜深千帐灯;家祭无忘告乃翁;(3)学而不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三、阅读实践(共3小题,满分35分)10.(9分)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 【材料二】镇江的蒋乔镇是民间故事资源重镇,地方文化内涵丰富。在这里,讲故事已经成为群众的一种文化传统,大家在田间谷场、吃饭串门、理发走路时都有人讲故事。有时是一人主讲,有时是轮流连讲。蒋乔民间故事的主要特征是以地方人物、地名、风物为主要讲述内容,具体包括人物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寓言故事、风俗故事以及笑话等,以地方方言为主要表达方式,内容丰富,情节完整,语言生动,极富地域性,深受群众喜爱。它们口传性强,为百姓所承认和保存。只要有人聚集,就能够擦出故事的火花,因此,这些民间故事是活态的民间文学,是当地百姓向社会表达情感意愿的重要渠道。其代表性作品有《白蛇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英雄山的传说》等。它们既保留了当地的民间故事资料,传承了历史文化典故,拓展了民间文化空间,增添了地域文化魅力,同时也丰富了旅游文化资源。 【材料三】蒋乔民间故事的传承遭遇了困境,与其他地区民间故事的传承大致类似,最主要的是传承人年龄偏大,传承人和爱好者多为60岁以上老人,年轻人忙于自身的事业,无暇且无意继续该类民间艺术的传承。(1)材料中没有向我们讲到的内容是 B 。A.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包含的内容B.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C.蒋乔民间故事的内容和主要特点D.民间故事传承的困境(2)结合材料一可知,下列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是 D 。A.漫画B.电影C.流行歌D.皮影戏(3)读材料二,以下不是蒋乔民间故事的主要特征的一项是 C 。A.以地方人物、地名、风物为主要讲述内容。B.地方方言为主要表达方式。C.蒋乔民间故事的传承遭遇了困境。D.口传性强,为百姓所承认和保存。(4)保护民间故事的重要性,不准确的一项是 B 。A.保留了当地的民间故事资料,传承了历史文化典故。B.增强了民间故事的可读性。C.拓展了民间文化空间,增添了地域文化魅力。D.丰富了旅游文化资源。(5)针对民间故事传承中遇到的问题,下列做法不是可行有效方法的一项是 A 。A.可以多创、多演、多唱流行歌曲。B.在乡村画墙报,向外来游客介绍当地民间故事。C.在学校、社区等地开展“讲述民间故事”的活动。D.用录音、视频等记录和传播这些民间故事。【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A.有。材料一中明确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包含的内容。B.没有。材料中只是列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的一些方面内容,没有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有哪些类别,如没有说分为几大类,每类具体包含什么等。C.有。材料二中提到“蒋乔民间故事的主要特征是以地方人物、地名、风物为主要讲述内容,具体包括人物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寓言故事、风俗故事以及笑话等,以地方方言为主要表达方式,内容丰富,情节完整,语言生动,极富地域性”,详细说明了蒋乔民间故事的内容和主要特点。D.有。材料三中指出“蒋乔民间故事的传承遭遇了困境,与其他地区民间故事的传承大致类似,最主要的是传承人年龄偏大,传承人和爱好者多为60岁以上老人,年轻人忙于自身的事业,无暇且无意继续该类民间艺术的传承”,讲述了民间故事传承面临的困境。故选:B。(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A.不属于。漫画通常是以绘画形式呈现的静态艺术作品,主要通过纸张等载体来传播和保存,不属于材料一中所提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及礼仪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范畴。B.不属于。电影是一种现代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虽然具有表演等元素,但它更多依赖于现代科技手段、设备以及剧本创作等,以胶片、数字等形式进行存储和传播,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意义上的表演艺术等类别。C.不属于。流行歌是现代音乐的一种形式,它的创作和传播往往与现代音乐产业、媒体等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商业性,与材料一中所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等概念不完全契合,一般不被认为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D.属于。皮影戏属于表演艺术,是通过艺人操纵皮影道具,配以音乐和唱腔等进行表演的传统艺术形式,符合材料一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表演艺术”这一范畴,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故选:D。(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A.是。材料二中明确提到“蒋乔民间故事的主要特征是以地方人物、地名、风物为主要讲述内容”,所以该选项是蒋乔民间故事的主要特征。B.是。根据材料二“以地方方言为主要表达方式”可知,这是蒋乔民间故事的主要特征之一。C.不是。这是材料三讲述的内容,是关于蒋乔民间故事传承的现状问题,而不是其本身的主要特征。D.是。材料二提到“它们口传性强,为百姓所承认和保存”,属于蒋乔民间故事的主要特征。故选:C。(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A.准确。从材料二“其代表性作品有《白蛇传》《乾隆皇帝下江南》《英雄山的传说》等。它们既保留了当地的民间故事资料,传承了历史文化典故”可知,保护民间故事能够将当地的故事资料和历史文化典故留存并传承下去,该选项准确。B.不准确。材料中未提及保护民间故事与增强民间故事可读性之间的关联,这不属于保护民间故事重要性的体现,该选项不准确。C.准确。材料二指出蒋乔民间故事“拓展了民间文化空间,增添了地域文化魅力”,说明保护民间故事对民间文化空间和地域文化魅力有积极作用,该选项准确。D.准确。根据材料二“同时也丰富了旅游文化资源”可知,保护民间故事能够为旅游文化资源提供更多的内容和素材,该选项准确。故选:B。(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A.不是。流行歌曲与民间故事在内容、形式和文化内涵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多创、多演、多唱流行歌曲并不能直接解决民间故事传承中面临的问题,无法对民间故事的传承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该做法不可行。B、C、D可行。故选:A。故答案为:(1)B;(2)D;(3)C;(4)B;(5)A。11.(12分)一粒种子的“奋斗袁隆平,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为了让中国人吃饱饭,他不断超越梦想:实现水稻亩产1000 公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他做到了;让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解决人类饥荒作贡献,他做到了;2020年,“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在江苏进行测产,平均亩产达到了802.9公斤,在我国盐碱地上种出高产水稻的梦想也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对历史、对文明的贡献。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下田实践。他每天在田里,头顶烈日,双腿浸泡在水中,一行行、一垄垄、一簇簇地耕耘、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一找就是6年。在研究“中国超级杂交水稻”时,他的目标定在亩产1000公斤以上,这是一个世界级难题。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钻研,“不是在稻田里,就是去稻田的路上”,这就是袁隆平的日常生活。科学总是回报给有心人,科学总是向执着者低头。“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最终获得丰厚的回报。2019年,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衣着朴素、一生简朴的袁隆平用他平凡的经历、耕耘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西南大学有一座袁隆平的雕像。袁隆平去世后,前来悼念的人络绎不绝,留下朵朵鲜花,雕像前聚成鲜花的海洋,表达着无数师生的哀思。一个个青年走来了,一朵朵鲜花盛开了,这是青年的承诺!这是民族的精神!(1)借助关键词句阅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如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 1 句,通过关键句可以猜到这一自然段要讲的内容是 袁隆平长时间亲自在稻田里实践着 ,由此可以加快阅读速度。(2)“一粒种子的‘“奋斗”中的“种子”既指 水稻种子 ,也暗指 袁隆平 。(3)“不破楼兰终不还”在文中具体指 袁隆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下田实践,不达目标决不罢休 。(4)读画线句子,关注重点字词,体会人物品质。从“头顶烈日,双腿浸泡在水中”可以体会到 工作的艰苦和袁隆平的执着 ;从“一行行、一垄垄、一簇簇”可以体会到 稻田寻找范围大、面积广 。这句话恰当地表现出袁隆平 奋斗、拼搏和坚持不懈 的精神。(5)短文结尾说:“这是青年的承诺!这是民族的精神!”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来悼念袁隆平的师生络绎不绝B.青年应践行和传承袁隆平的精神,奋力实现复兴的中国梦C.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D.袁隆平的事迹感动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6)袁隆平是 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下面是给他颁奖词的一部分,你能根据短文内容推测出横线中的部分是 A 喜看_______,最是风流袁隆平。A.稻菽千重浪B.沃野千里丰C.水稻增长梦D.良田万亩绿【解答】(1)考查阅读策略和方法。借助关键词句阅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第三自然段围绕着第1句话“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下田实践”来写,所以这一自然段要讲的内容是袁隆平长时间亲自在稻田里实践着,由此可以加快阅读速度。(2)考查标题的含义及作用。题目中的“种子”是一种双关的用法,可以从词语本义和代表义上思考,本文讲述的是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奋斗史。“一粒种子的奋斗”在文中指的杂交水稻的种子从无到有,代指的科研人袁隆平的默默耕耘。(3)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为“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赞美戍边将士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精神。文中指袁隆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下田实践,不达目标决不罢休。(4)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形象分析。“头顶烈日,双腿浸泡在水中”说明他不惧炎热和艰苦的自然环境,坚持在田间工作;他能够忍受极端天气和身体上的不适,持续进行科研工作。“一行行、一垄垄、一簇簇”形容数量多,可见他在稻田寻找范围大、面积广;通过“一找就是6年”可以看出他持之以恒,不轻易放弃,展现了他坚忍不拔的精神。(5)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句子理解与赏析。“这是青年的承诺!这是民族的精神!”表层意思是很多青年来到袁隆平的雕像前献花寄托哀思;深层意义是指在袁隆平这种精神的影响下青年一代如鲜花般充满活力,预示着祖国美好的未来。故选:B。(6)考查选字词填空。颁奖词是根据人物的主要事迹来拟订的,袁隆平的主要事迹体现在他成功研制了杂交水稻,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选项中能体现“水稻”这一意思的是A句和C句,而A句更富有诗意,与下联相吻合。故选:A。故答案为:(1)1 袁隆平长时间亲自在稻田里实践着;(2)水稻种子 袁隆平;(3)袁隆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下田实践,不达目标决不罢休;(4)工作的艰苦和袁隆平的执着 稻田寻找范围大、面积广 奋斗、拼搏和坚持不懈;(5)B;(6)A。12.(14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直晒得大地冒烟,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后羿,他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这个苦难。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他对天上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落下,为民造福!”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儿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艺。有个逄蒙的,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哩。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逄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逄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逄蒙周旋。逄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嫦娥!嫦娥!”后羿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1)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嫦娥奔月 。(2)文中出现的三个人物分别是 后羿 、 逄蒙 和 嫦娥 。(3)找出描写后羿射日动作的词语,它们分别是 登上 、 运足 、 拉满 ,这几个词语说明了后羿 力大无比,具有为民造福的精神 。(4)说说你读完画“___”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5)读完本文,可以看出逄蒙是一个 奸诈贪婪 的人。(6)用自己的话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概括为:嫦娥奔月。(2)本题考查人物概括。结合“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儿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艺”“有个逄蒙的,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概括为:后羿、逄蒙、嫦娥。(3)本题考查动词分析。结合“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分析,描写后羿射日动作的词语,它们分别是:登上、运足、拉满,表现了后羿力善良勇敢、大无比,具有为民造福的精神。(4)本题考查人物分析。结合“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分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表现了嫦娥心地善良。(5)本题考查人物分析。“有个逄蒙的,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逄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逄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表现了逄蒙奸诈贪婪。(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本文记叙了后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为民除了害。逄蒙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趁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他手提宝剑,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担心他吃了长生不老药,要害更多的人。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一直朝着月亮飞去。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据此概括即可。故答案为:(1)嫦娥奔月;(2)后羿 逄蒙 嫦娥;(3)登上 运足 拉满 力大无比,具有为民造福的精神;(4)嫦娥心地善良;(5)奸诈贪婪;(6)本文记叙了后羿射下九个太阳,为民除了害。逄蒙奸诈贪婪,趁后羿带弟子出门,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将仙药一口吞了下去,一直朝着月亮飞去。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四、习作表达(共1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0分)13.(30分)习作。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活泼可爱的小松鼠,了解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试试看,运用你掌握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你最爱的动物。注意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有条理地写清楚,写具体,写生动。【解答】范文:可爱的小狗我家养了一只小狗,名字叫“雪儿”,它全身雪白雪白的,两只毛茸茸的大耳朵,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像两颗黑珍珠,水汪汪的。它的鼻子扁扁的,旁边还长了几根小胡须。四条健壮的小腿,有一条毛绒绒的尾巴摇来摇去可爱极了。雪儿特别能吃,饿了的时候总是来舔我的脚,我就知道它饿了。我拿它最喜欢的肉丸来逗它。雪儿眼里充满了乞求的目光,好像在说:“主人我求你了,快给我吧,我都快饿晕了。”我不忍心再逗它了,把肉丸放在碗里,雪儿连忙跑过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饱后,雪儿在沙发上缩成一团,呼呼大睡起来,像一个小绒球。有陌生人来时,雪儿会“汪汪汪……”叫,好像在告诉主人有人来了。有熟人来的时候,它就会摇头摆尾地欢迎你的到来。我喜欢这只小狗﹣﹣雪儿,你们喜欢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