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1.(10分)阅读倡议。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倡议广大师生参与阅读节活动。 阅读可以qǐ dí 智慧,让人克服dǎn qiè ,克服lǎn duò ,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走进书籍的diàn táng ,用阅读lián jiē 你我,jīn jīn yǒu wèi 地读起来吧!让我们触摸文字脉搏,在阅读中lǐng lüè 生活百态,读出shī qíng huà yì 的人生!二、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2.(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白鹭(lù) 汛期(xùn) 侵略(luè)B.冠军(guàn) 间隔(jiān) 眼睑(jiǎn)C.嫂子(sǎo) 珊瑚(shān hú) 纸屑(xiè)3.(2分)小吉发现来稿中常出现错别字,请帮她找出完全正确的一组。( )A.树梢 讯期 嗜好 同心胁力B.黎明 隐蔽 煤碳 难以致信C.崩塌 象征 烦锁 民不聊生D.渔船 爱慕 辛酸 金碧辉煌4.(2分)下列带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敏而好学(聪敏)B.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促)C.随意春芳歇(休息)D.九州生气恃风雷(气恼、气愤)5.(2分)许多成语与俗语意思相同,一庄一谐,一雅一俗。下列成语与俗语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A.鼻子都气歪了——气急败坏B.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C.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D.打开天窗说亮话——孤掌难鸣6.(2分)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民主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B.这部电影,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C.实现四化,需要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地奋斗D.他明知难以抵赖,但表面却从容不迫地抽着烟,看着审讯人员。7.(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B.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C.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D.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年产仔2~3次,一般在4、6月产仔较多。8.(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和括号里的词语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 )A.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个轻重缓急,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双管齐下)B.吃水不忘挖井人,爱党爱国爱人民,努力学习报党恩。(饮水思源)C.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习劲头。(刨根问底)D.如果做事过分小心,就会变得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9.(2分)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明九凤三龙嵌宝石金冠是贵州省博物馆的八大镇馆之宝之一。它高29厘米,宽38厘米,重1388.8克,其外形十分华贵,制作工艺非常精湛。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 D.举例子10.(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抓住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B.欧阳询的楷书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玄秘塔碑》是他的代表作。C.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感情。D.讲故事是可以变换情节顺序,先讲故事中最不可思议的地方。11.(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转眼间,天水相间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②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③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④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⑤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A.①④②⑤③ B.③①④②⑤ C.③②①④⑤ D.②⑤③①④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12.(10分)积累填空(1)自然之美。王维《山居秋暝》中的“ , ”一动一静,写出了山间月夜的清幽宁静。(2)万物有灵。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 , ,这情景着实迷人。(3)先贤遗训。朱熹的《观书有感》“ ? ”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不断进步。魏征的“ , ”道出了在平安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四、课外阅读积累。(共8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1分)13.(1分)《水浒传》中,最终迫使杨志上梁山的是( )。A.奉命押送财宝过黄河翻了船。B.卖刀时被逼无奈杀了泼皮牛二。C.向高俅讨官做被扫地出门。D.押送生辰纲被劫,被人诬陷勾结强盗。14.(1分)“鲁智深”是下列哪部名著里的人物。(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C.《西游记》 D.《水浒传》15.(1分)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四大名著的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C.《聊斋志异》 D.《西游记》16.(1分)《中国民间故事》中《白蛇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下面哪个情节是发生在这个传说里的。( )A.十八相送 B.哭倒长城 C.断桥相会 D.槐树做媒17.(1分)《昆虫记》中,蜘蛛知道蜘蛛网上的猎物的方法是( )A.用眼睛看到的B.用耳朵听到的C.用嗅觉感知到的D.通过猎物在网上振动感觉到的18.(1分)《田螺姑娘》这个故事中寄托的美好愿望是( )A.聪明幽默的人运气总不会差。B.勤劳善良的穷苦人通过努力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C.正义弱小的主人公有可能战胜强大的对手。D.做好事就会获得好报。19.(1分)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A.赤壁之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20.(1分)这学期我们读过很多民间故事,下列不属于民间故事中的人物的一项是( )A.田螺姑娘 B.织女 C.海力布 D.蔺相如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2分,每小题2分)21.(2分)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儿女的爱,但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假如我国要设立法定的父(母)亲节,请你选一位形象代言人,并通过场景或细节描写说清楚推荐理由。(50字左右)孟子的母亲 许地山的父亲 梁晓声的母亲 自己的父(母)亲…… 六、课外阅读。(共2小题,满分17分)22.(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三余”勤读 董遇①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②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③。”遇言:“当以④‘三余⑤’。”或⑥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⑦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⑧之余也。”注释:①董遇:三国时有名的学者。②而:反而。③苦渴无曰:苦,极为,极其;渴,渴望;无日,没有时间。④以:用,使用。⑤余:以外,剩余。⑥或:有的人。⑦岁:年。⑧时:指一年四季。(1)下面对文中加点字“从”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A.跟随B.顺从C.参加D.听从(2)文中“遇不肯教”的原因是 A.董遇也不懂,所以让学生多读。B.董遇认为学生应先把书读熟。C.董遇没有空闲时间教别人学习。D.董遇想考验学生求学的诚意。(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以下哪项不是董遇主张的学习方法 A.反复诵读B.利用三余时间C.向他人请教D.自主学习(4)董遇读书的方法和利用时间的态度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谈谈你的看法。23.(11分)阅读理解。_____ ①去看桃花的那天,我的心情很坏。满以为进入一个花团锦簇的“市”外桃园会给我的心灵一丝安慰,然而这里的桃花比我想象中的盛景却暗淡了许多。直到我爬上山顶,内心依旧难以逃脱那种忧伤的(袭击 侵袭)。看着山下泛着淡白的桃花和远处灰蒙蒙的天空,我似乎有一种备受欺骗的感觉。 ②至少在那位美丽的小女孩出现以前,我的心情一直如此。 ③那小女孩是什么时候到山顶的,我没有在意。直到那小女孩甜甜的声音出现在我的耳畔,我才意识到她的存在。 ④“妈妈,这到哪儿了?”她的声音美丽动听,就像鸟鸣那样清脆悦耳。 ⑤“孩子,你走到山顶啦!你现在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妈妈的声音轻柔而温和。 ⑥那小女孩听了妈妈的话,兴奋得跳起来拍着手。 ⑦我这才发现她双目失明。我的心不禁有种被针扎的感觉。 ⑧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她穿着一条粉红粉红的连衣裙,头上扎着两条羊角小辫,随着她兴奋的欢呼,那小辫子在肩上一起一落,就像春风里两只美丽的小燕子跳跃于花间。她的脸也是粉红的,这使她更像一株亭亭玉立的桃花了。我出神地盯着这位可爱的小女孩,心中不觉(惊叹 慨叹)起命运来——也许命运之神本身就是残缺的吧,再美丽的东西都会留下永恒的缺陷。 ⑨“妈妈,这里有好多好多的桃树,有大片大片的桃花,是吗?”那小女孩高兴地问妈妈。从她兴奋的话语中,我似乎感觉到了她心中那片美丽的桃林。 ⑩“是的,孩子。”妈妈轻抚着孩子的头。 “啊!让我听听……哟,好多的花在开哟!妈妈,你听,到处都是花开的声音!这声音轻轻的,柔柔的……”那小女孩真像一位陶醉在梦境中的诗人。 看见她(沉浸 浸润)在这美好的诗意中,我不禁泪光涟涟了。我真想告诉她————这山顶根本没有成片的桃树,也没有繁茂的桃花。但是,我没有勇气也更不愿去打破她心中那方完美的世界! 小女孩的妈妈轻轻地搂着自己的女儿,说:“是的,孩子。这里有好多好多的桃花正在开放,还有许多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小女孩的微笑更加灿烂了…… 我的心情一下子喜悦了起来,当我再看这山稀疏的桃花时,我发现它一下子变得鲜艳多姿了。(1)最适合做文章题目的一项是 A.花开的声音B.可爱的小女孩C.美丽的桃花(2)给文中三处画线部分选择合适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 A.袭击 慨叹 浸润B.袭击 惊叹 浸润C.侵袭 惊叹 沉浸D.侵袭 慨叹 沉浸(3)从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文章对桃花的描写别具匠心,作者想象中的桃花是 的,看到的桃花却是暗淡的、 的,后来,听完母女对话,作者眼中的桃花变得 。(4)看花前后,作者的情感不断发生变化,请结合文中的关键词句简要概括出来。去看桃花那天,心情很坏→爬上山顶, →初见失明的女孩, →听完母女对话后,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变化,所以桃花在他的眼中也发生了变化。B.小女孩的妈妈在骗小女孩,这样不太好。C.作者泪光涟涟,原因是他被小女孩的言行感动了。D.作者受到了小女孩的感染,也学会了接受自己生活中的缺陷,学会了去发现和寻找生活中的美。(6)下列说法不是文章结尾的作用的选项是 A.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B.借助对桃花的描写,抒发作者有所感悟后愉快的心情。C.升华主题,让读者感受到“只有善于发现美、寻求美,才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D.抒发作者对桃花的喜爱之情。(7)“也许命运之神本身就是残缺的吧,再美丽的东西都会留下永恒的缺陷。”请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七、表达与交流。(共1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0分)24.(30分)题目:我的 是我的奶奶是“消防员”,因为她古道热肠,经常帮助别人解决邻里纠纷;我的爸爸是“森林之王”,因为他是护林员,视“树”如子;我的妈妈是“侦探”,因为我和爸爸做错了任何事她都能发现……我们熟悉的人真是各有特点!请你选一两件能突出这一特点的事件展示一下他的风采吧!别忘记先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哟!400字左右。2024-202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题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答案 C D A D D A A A B B D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C D B D D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1.(10分)阅读倡议。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倡议广大师生参与阅读节活动。 阅读可以qǐ dí 启迪 智慧,让人克服dǎn qiè 胆怯 ,克服lǎn duò 懒惰 ,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走进书籍的diàn táng 殿堂 ,用阅读lián jiē 连接 你我,jīn jīn yǒu wèi 津津有味 地读起来吧!让我们触摸文字脉搏,在阅读中lǐng lüè 领略 生活百态,读出shī qíng huà yì 诗情画意 的人生!【解答】故答案为:启迪 胆怯 懒惰 殿堂 连接 津津有味 领略 诗情画意二、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2.(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白鹭(lù) 汛期(xùn) 侵略(luè)B.冠军(guàn) 间隔(jiān) 眼睑(jiǎn)C.嫂子(sǎo) 珊瑚(shān hú) 纸屑(xiè)【解答】A.有误,“侵略”的“略”正确读音为“lüè”,此处读“luè”错误。B.有误,“间”有两个读音,分别是“jiān”和“jiàn”。读 jiān 时:表示方位词,指中间,也有一定的空间或时间范围等意思。读 jiàn 时:有隔开、不连接,空隙等意思。“间隔”的“间”应读作“jiàn”,读“jiān”错误。C.正确。故选:C。3.(2分)小吉发现来稿中常出现错别字,请帮她找出完全正确的一组。( )A.树梢 讯期 嗜好 同心胁力B.黎明 隐蔽 煤碳 难以致信C.崩塌 象征 烦锁 民不聊生D.渔船 爱慕 辛酸 金碧辉煌【解答】A.有误,汛期:洪水季节,江河定时性的水位上涨时期。故“讯期”的“讯”错误。同心协力:统一认识,共同努力。故“同心胁力”的“胁”错误。B.有误,煤炭:即“煤”。植物残体经受不同程度的腐解转变而成的一种黑色或褐黑色固体可燃矿物物质。故“煤碳”的“碳”错误。难以置信:不容易相信。故“难以致信”的“致”错误。C.有误,烦琐:繁杂琐碎。故“烦锁”的“锁”错误。D.正确。故选:D。4.(2分)下列带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敏而好学(聪敏)B.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促)C.随意春芳歇(休息)D.九州生气恃风雷(气恼、气愤)【解答】A.正确。B.有误,“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出自朱熹《训学斋规》。这里的“急”不是“急促”的意思,而是“重要、要紧”。原句强调在读书的“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里面,心到是最为关键、重要的。C.有误,“随意春芳歇”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歇”在这里不是“休息”,而是“消散、凋谢”的意思。诗句描绘春天的芳菲随着季节消逝,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变化。D.有误,“九州生气恃风雷”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生气”在这里指的是“生机勃勃的局面”,“恃”是依靠。整句诗意思是要使国家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必须依靠疾风迅雷般的改革。故选:A。5.(2分)许多成语与俗语意思相同,一庄一谐,一雅一俗。下列成语与俗语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A.鼻子都气歪了——气急败坏B.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C.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D.打开天窗说亮话——孤掌难鸣【解答】A、B、C对应正确。D.不对应,打开天窗说亮话:直率而明白地讲出来。对应的成语应该是“直言不讳”。故选:D。6.(2分)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民主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B.这部电影,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C.实现四化,需要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地奋斗D.他明知难以抵赖,但表面却从容不迫地抽着烟,看着审讯人员。【解答】D,D项从容不迫的意思是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是褒义词,不能用来形容被审讯的7.(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B.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C.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D.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年产仔2~3次,一般在4、6月产仔较多。【解答】A.有误,并列词语间用顿号,如: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B、C、D正确。故选A。8.(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和括号里的词语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 )A.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个轻重缓急,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双管齐下)B.吃水不忘挖井人,爱党爱国爱人民,努力学习报党恩。(饮水思源)C.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习劲头。(刨根问底)D.如果做事过分小心,就会变得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解答】A.有误。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双管齐下:原指手握两支笔,同时作画。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同时从两方面进行。B.正确。吃水不忘挖井人:比喻得到幸福或利益时,不忘记带来幸福或利益的人。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来源,比喻人在幸福的时候不忘掉幸福的来源。C.正确。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刨根问底:指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底细。D.正确。前怕狼后怕虎:形容顾虑重重,畏缩不前。畏首畏尾:怕这怕那,形容疑虑过多。故选:A。9.(2分)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明九凤三龙嵌宝石金冠是贵州省博物馆的八大镇馆之宝之一。它高29厘米,宽38厘米,重1388.8克,其外形十分华贵,制作工艺非常精湛。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 D.举例子【解答】句子中使用了具体的数字来描述明九凤三龙嵌宝石金冠的尺寸和重量,例如“高29厘米,宽38厘米,重1388.8克”,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故选:A。10.(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抓住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B.欧阳询的楷书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玄秘塔碑》是他的代表作。C.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感情。D.讲故事是可以变换情节顺序,先讲故事中最不可思议的地方。【解答】A、C、D正确。B.有误,《玄秘塔碑》并非欧阳询的作品,而是另一位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代表作。故选:B。11.(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转眼间,天水相间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②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③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④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⑤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A.①④②⑤③ B.③①④②⑤ C.③②①④⑤ D.②⑤③①④【解答】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接着写“转眼间,天水相间的地方出现了道红霞”,然后写“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再写“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最后写“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故选:B。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12.(10分)积累填空(1)自然之美。王维《山居秋暝》中的“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一动一静,写出了山间月夜的清幽宁静。(2)万物有灵。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 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 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 , 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这情景着实迷人。(3)先贤遗训。朱熹的《观书有感》“ 问渠那得清如许 ? 为有源头活水来 ”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不断进步。魏征的“ 居安思危 , 戒奢以俭 ”道出了在平安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解答】(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2)通过描写不同夜晚的景色,展现了自然之美,并强调“万物有灵”。暗夜中萤火虫的飞舞,以及细雨夜晚萤火虫的微光,都为夜晚增添了独特的魅力。(3)引用朱熹和魏征的名言,阐述了学习和生活的智慧。朱熹的诗句强调了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活力。魏征的名言则倡导居安思危,节俭生活,体现了古代贤人的智慧和道德观念。故答案为:(1)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2)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 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3)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四、课外阅读积累。(共8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1分)13.(1分)《水浒传》中,最终迫使杨志上梁山的是( )。A.奉命押送财宝过黄河翻了船。B.卖刀时被逼无奈杀了泼皮牛二。C.向高俅讨官做被扫地出门。D.押送生辰纲被劫,被人诬陷勾结强盗。【解答】结合对《水浒传》的阅读可知,最终迫使杨志上梁山的原因是押送生辰纲被劫,被人诬陷勾结强盗。故选:D。14.(1分)“鲁智深”是下列哪部名著里的人物。(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C.《西游记》 D.《水浒传》【解答】“鲁智深”是《水浒传》里的人物。故选:D。15.(1分)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四大名著的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C.《聊斋志异》 D.《西游记》【解答】 四大名著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中国古代小说。 故《聊斋志异》不属于四大名著。故选:C。16.(1分)《中国民间故事》中《白蛇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下面哪个情节是发生在这个传说里的。( )A.十八相送 B.哭倒长城 C.断桥相会 D.槐树做媒【解答】根据积累可知,“断桥相会”是发生在《白蛇传》这个传说里的情节。故选:C。17.(1分)《昆虫记》中,蜘蛛知道蜘蛛网上的猎物的方法是( )A.用眼睛看到的B.用耳朵听到的C.用嗅觉感知到的D.通过猎物在网上振动感觉到的【解答】《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 卡西米尔 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根据阅读可知,蜘蛛知道蜘蛛网上的猎物的方法是通过猎物在网上振动感觉到的。故选:D。18.(1分)《田螺姑娘》这个故事中寄托的美好愿望是( )A.聪明幽默的人运气总不会差。B.勤劳善良的穷苦人通过努力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C.正义弱小的主人公有可能战胜强大的对手。D.做好事就会获得好报。【解答】《田螺姑娘》这个故事中寄托的美好愿望是勤劳善良的穷苦人通过努力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故选:B。19.(1分)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A.赤壁之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解答】《赤壁之战》是指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八十万曹军并由此奠定三国三足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三顾茅庐》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才识,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他出山辅佐。这天恰巧诸葛亮不在,只能失望而回。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的。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负荆请罪》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故选:D。20.(1分)这学期我们读过很多民间故事,下列不属于民间故事中的人物的一项是( )A.田螺姑娘 B.织女 C.海力布 D.蔺相如【解答】A、B、C都属于民间故事中的人物,D属于历史故事中的人物。故选:D。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2分,每小题2分)21.(2分)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儿女的爱,但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假如我国要设立法定的父(母)亲节,请你选一位形象代言人,并通过场景或细节描写说清楚推荐理由。(50字左右)孟子的母亲 许地山的父亲 梁晓声的母亲 自己的父(母)亲…… 我选择的形象代言人是我的母亲,因为我的母亲会在我生病的时候细心地照顾我,给我冲药喝;会在考试前耐心地陪伴我复习;会在每天早上上学前为我做好可口的早餐。妈妈的爱一直伴随在我的身边,她对我的爱,就是最伟大的爱。 【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围绕着“爱”的主题,注意写出你选择的形象代言人的推荐理由,并用场景和细节描写的方式表现出来,作答时注意保证语句通顺合理。示例:我选择的形象代言人是我的母亲,因为我的母亲会在我生病的时候细心地照顾我,给我冲药喝;会在考试前耐心地陪伴我复习;会在每天早上上学前为我做好可口的早餐。妈妈的爱一直伴随在我的身边,她对我的爱,就是最伟大的爱。故答案为:我选择的形象代言人是我的母亲,因为我的母亲会在我生病的时候细心地照顾我,给我冲药喝;会在考试前耐心地陪伴我复习;会在每天早上上学前为我做好可口的早餐。妈妈的爱一直伴随在我的身边,她对我的爱,就是最伟大的爱。六、课外阅读。(共2小题,满分17分)22.(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三余”勤读 董遇①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②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③。”遇言:“当以④‘三余⑤’。”或⑥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⑦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⑧之余也。”注释:①董遇:三国时有名的学者。②而:反而。③苦渴无曰:苦,极为,极其;渴,渴望;无日,没有时间。④以:用,使用。⑤余:以外,剩余。⑥或:有的人。⑦岁:年。⑧时:指一年四季。(1)下面对文中加点字“从”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A A.跟随B.顺从C.参加D.听从(2)文中“遇不肯教”的原因是 B A.董遇也不懂,所以让学生多读。B.董遇认为学生应先把书读熟。C.董遇没有空闲时间教别人学习。D.董遇想考验学生求学的诚意。(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以下哪项不是董遇主张的学习方法 C A.反复诵读B.利用三余时间C.向他人请教D.自主学习(4)董遇读书的方法和利用时间的态度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谈谈你的看法。【解答】(1)考查了字词解释。“人有从学者”意思是有想要跟随董遇学习的人,“从”是跟随的意思,所以选A。(2)考查了内容理解。文中董遇说“必当先读百遍”,意思是要先把书读熟,这就是他不肯教的原因,所以选B。(3)考查了内容理解。文中提到“必当先读百遍”体现反复诵读;“当以‘三余’”体现利用三余时间;让学生先读百遍,也有自主学习的意思。文中并没有提及向他人请教是董遇主张的学习方法,所以选C。(4)考查了积累拓展。结合文章内容及自己的学习情况谈谈看法,合理即可。示例:董遇读书的方法和利用时间的态度给我很多启示。在学习方法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告诉我们,对于知识要反复诵读、深入钻研,不能浅尝辄止。比如学习语文课文,初读时可能只是了解大概内容,但多读几遍后,会对文章的结构、情感、写作手法等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利用时间方面,董遇提出的“三余”时间,让我意识到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平时学习也比较忙碌,但可以像董遇一样,利用课余的碎片时间,比如课间休息时背几个单词,晚上睡觉前回顾一下当天学的知识点。我们要珍惜时间,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故答案为:(1)A;(2)B;(3)C;(4)董遇读书的方法和利用时间的态度给我很多启示。在学习方法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告诉我们,对于知识要反复诵读、深入钻研,不能浅尝辄止。比如学习语文课文,初读时可能只是了解大概内容,但多读几遍后,会对文章的结构、情感、写作手法等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利用时间方面,董遇提出的“三余”时间,让我意识到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平时学习也比较忙碌,但可以像董遇一样,利用课余的碎片时间,比如课间休息时背几个单词,晚上睡觉前回顾一下当天学的知识点。我们要珍惜时间,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不断提升自己。23.(11分)阅读理解。_____ ①去看桃花的那天,我的心情很坏。满以为进入一个花团锦簇的“市”外桃园会给我的心灵一丝安慰,然而这里的桃花比我想象中的盛景却暗淡了许多。直到我爬上山顶,内心依旧难以逃脱那种忧伤的(袭击 侵袭)。看着山下泛着淡白的桃花和远处灰蒙蒙的天空,我似乎有一种备受欺骗的感觉。 ②至少在那位美丽的小女孩出现以前,我的心情一直如此。 ③那小女孩是什么时候到山顶的,我没有在意。直到那小女孩甜甜的声音出现在我的耳畔,我才意识到她的存在。 ④“妈妈,这到哪儿了?”她的声音美丽动听,就像鸟鸣那样清脆悦耳。 ⑤“孩子,你走到山顶啦!你现在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妈妈的声音轻柔而温和。 ⑥那小女孩听了妈妈的话,兴奋得跳起来拍着手。 ⑦我这才发现她双目失明。我的心不禁有种被针扎的感觉。 ⑧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她穿着一条粉红粉红的连衣裙,头上扎着两条羊角小辫,随着她兴奋的欢呼,那小辫子在肩上一起一落,就像春风里两只美丽的小燕子跳跃于花间。她的脸也是粉红的,这使她更像一株亭亭玉立的桃花了。我出神地盯着这位可爱的小女孩,心中不觉(惊叹 慨叹)起命运来——也许命运之神本身就是残缺的吧,再美丽的东西都会留下永恒的缺陷。 ⑨“妈妈,这里有好多好多的桃树,有大片大片的桃花,是吗?”那小女孩高兴地问妈妈。从她兴奋的话语中,我似乎感觉到了她心中那片美丽的桃林。 ⑩“是的,孩子。”妈妈轻抚着孩子的头。 “啊!让我听听……哟,好多的花在开哟!妈妈,你听,到处都是花开的声音!这声音轻轻的,柔柔的……”那小女孩真像一位陶醉在梦境中的诗人。 看见她(沉浸 浸润)在这美好的诗意中,我不禁泪光涟涟了。我真想告诉她————这山顶根本没有成片的桃树,也没有繁茂的桃花。但是,我没有勇气也更不愿去打破她心中那方完美的世界! 小女孩的妈妈轻轻地搂着自己的女儿,说:“是的,孩子。这里有好多好多的桃花正在开放,还有许多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小女孩的微笑更加灿烂了…… 我的心情一下子喜悦了起来,当我再看这山稀疏的桃花时,我发现它一下子变得鲜艳多姿了。(1)最适合做文章题目的一项是 A A.花开的声音B.可爱的小女孩C.美丽的桃花(2)给文中三处画线部分选择合适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 D A.袭击 慨叹 浸润B.袭击 惊叹 浸润C.侵袭 惊叹 沉浸D.侵袭 慨叹 沉浸(3)从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文章对桃花的描写别具匠心,作者想象中的桃花是 花团锦簇 的,看到的桃花却是暗淡的、 泛着淡白 的,后来,听完母女对话,作者眼中的桃花变得 鲜艳多姿 。(4)看花前后,作者的情感不断发生变化,请结合文中的关键词句简要概括出来。去看桃花那天,心情很坏→爬上山顶, 忧伤 →初见失明的女孩, 被针扎的感觉 →听完母女对话后, 喜悦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变化,所以桃花在他的眼中也发生了变化。B.小女孩的妈妈在骗小女孩,这样不太好。C.作者泪光涟涟,原因是他被小女孩的言行感动了。D.作者受到了小女孩的感染,也学会了接受自己生活中的缺陷,学会了去发现和寻找生活中的美。(6)下列说法不是文章结尾的作用的选项是 D A.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B.借助对桃花的描写,抒发作者有所感悟后愉快的心情。C.升华主题,让读者感受到“只有善于发现美、寻求美,才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D.抒发作者对桃花的喜爱之情。(7)“也许命运之神本身就是残缺的吧,再美丽的东西都会留下永恒的缺陷。”请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解答】(1)本题考查标题的拟写。通读文本,从文本中第 段“‘啊!让我听听……哟,好多的花在开哟!妈妈,你听,到处都是花开的声音!这声音轻轻的、柔柔的……’那小女孩真像一位陶醉在梦境中的诗人”,可以看出小女孩虽然双目失明,却以独特的感知,构建出心中美好的花海世界。这一意象贯穿了小女孩相关情节,承载着小女孩对美的向往与感知,也成为触动作者内心的关键因素,进而推动作者情感发生转变,是连接全文情感脉络的重要线索。所以用《花开的声音》作题目更适合。而“可爱的小女孩”和“美丽的桃花”只是文章中的部分元素,不能全面地体现文章的核心内容。故选:A。(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袭击”指突然打击,强调动作的突然性和猛烈性。“侵袭”指暗中侵入、破坏,侧重渐进性、持续性的影响。结合语境“我的心情很坏”“内心依旧难以逃脱那种忧伤”,说明忧伤是持续地对“我”的内心产生影响,是一种慢慢侵入的状态,而不是突然的打击,根据释义应选“侵袭”。“惊叹”侧重于惊讶、赞叹,通常是对某种事物的奇妙、伟大等表示惊奇和赞赏。“慨叹”则更强调感慨、叹息,往往带有一种对事物有所感触而发出的无奈、惋惜等情绪。结合语境“也许命运之神本身就是残缺的吧,再美丽的东西都会留下永恒的缺陷”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对命运的无常和缺陷发出感慨和叹息,而不是单纯的惊讶赞叹,根据释义应选“慨叹”。“沉浸”指完全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浸润”有滋润、熏陶的意思,更多地是指一种外在的、慢慢渗透的影响。结合语境,小女孩“陶醉在梦境中”“在这美好的诗意中”,表明小女孩完全投入到自己想象的美好世界中,是一种内在的、专注的状态,根据释义应选“沉浸”。故选:D。(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结合第①段中“满以为进入一个花团锦簇的‘市’外桃园会给我的心灵一丝安慰”可知,作者想象中的桃花是“花团锦簇”。从第①段“然而这里的桃花比我想象中的盛景却暗淡了许多”和“看着山下泛着淡白的桃花和远处灰蒙蒙的天空,我似乎有一种备受欺骗的感觉”可知,实际上作者看到桃花是暗淡的、泛着淡白的。结合第 段“我发现它一下子变得鲜艳多姿了”可知,“我”被小女孩所感动,眼中的桃花变得“鲜艳多姿”。(4)本题考查情感分析。从第①段“直到我爬上山顶,内心依旧难以逃脱那种忧伤的侵袭。看着山下泛着淡白的桃花和远处灰蒙蒙的天空,我似乎有一种备受欺骗的感觉”可知,爬上山顶“我”的内心是忧伤的。从第⑦段中“我这才发现她双目失明。我的心不禁有种被针扎的感觉”可知,作者发现小女孩双目失明,却兴奋地感受着心中美好的桃林时时,内心被触动,有种被针扎的感受。从第 段“我的心情一下子喜悦了起来,当我再看这山稀疏的桃花时,我发现它一下子变得鲜艳多姿了”,表明作者受到小女孩的感染,心境发生转变,心情也随之变得喜悦,看待桃花的视角和感受也截然不同。(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C、D.正确;B.有误,小女孩的妈妈并不是在骗小女孩,而是为了呵护小女孩心中美好的世界,让她能在自己的想象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快乐。这是妈妈对小女孩的爱与保护,是一种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做法。“小女孩的妈妈在骗小女孩”说法有误。故选:B。(6)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A、B、C正确;D.有误,文章结尾主要是通过桃花的变化来体现作者心情的变化和主题的升华,而不是单纯抒发对桃花的喜爱之情。结尾呼应了开头作者对桃花的看法,使文章结构完整,同时借助桃花抒发了作者有所感悟后的愉快心情,也升华了主题,让读者感受到要善于发现美、寻求美才能感受世界的美好。表述有误。故选:D。(7)本题考查句子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本文主要写了一个眼盲的女孩,积极乐观的生活,勇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虽然她的身体有缺陷,但她依然美好。生活中的人或事不会十全十美的,我们要勇于发现美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即可。示例: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有时候缺陷也可以成为一种美,仍可以放射出光彩。例如张海迪,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自学了多种语言,并翻译出大量的作品;史铁生,双腿的残疾让他有了对社会清醒的思考,再大的困难也无法阻挡他向文学道路迈进的步伐。不能不说他们的人生是有缺陷的,是不完美的,可正是他们的缺陷,激励他们前进,让他们拥有常人难以想像的勇气和毅力;让他们的人生因为缺陷而更加绚丽。故答案为:(1)A;(2)D;(3)花团锦簇 泛着淡白 鲜艳多姿;(4)忧伤 被针扎的感觉 喜悦;(5)B;(6)D;(7)生活中再美的人、事或物,都可能有不尽人意之处。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寻求美,学会珍惜眼前的美好。众所周知,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爱和美的女神,她的雕像却残缺了双臂。恰恰是这份残缺,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让维纳斯雕像成为了经典。七、表达与交流。(共1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0分)24.(30分)题目:我的 是我的奶奶是“消防员”,因为她古道热肠,经常帮助别人解决邻里纠纷;我的爸爸是“森林之王”,因为他是护林员,视“树”如子;我的妈妈是“侦探”,因为我和爸爸做错了任何事她都能发现……我们熟悉的人真是各有特点!请你选一两件能突出这一特点的事件展示一下他的风采吧!别忘记先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哟!400字左右。【解答】范文:我的爸爸是工作狂叮铃铃闹钟响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妈妈做好了早餐,疲惫不堪的爸爸说:“让我多睡一会儿,昨天因为工作只睡了两小时。”说完爸爸又开始呼呼大睡了。“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伴随着好听的音乐,爸爸的老板打来了电话,他起床去工作了。我的爸爸,他是一名货车司机,有时候为了赶货,要连夜开车,几乎常年在外奔波。一天早上,我刚背好书包准备去上学,突然,一个人闯入了家中,只见他黑眼圈,像只大熊猫,皮肤黝黑,我疑惑地问妈妈:“这个人是谁啊?”“这是你的爸爸呀。”啊?爸爸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啦?紧接着,爸爸饭都没吃,脸也没洗,一股脑跑到床上,3、2、1,呼……巨大的鼾声像咆哮的狮子,爸爸这是多少天没睡觉呀。6小时、12小时、24小时,爸爸还在睡。终于过了一天半的时候,爸爸醒了,他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挠了挠快要飞上天的头发,接着随便扒拉了几口饭,又奔向他的工作岗位了,留下的只有他那忙碌的背影。望着爸爸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爸爸工作这么疯狂,其实是为了这个家,为了省钱,他只能吃点咸菜,煮点泡面凑活,每天不分昼夜地穿梭于公路上,睡觉时间很少,而且经常黑白颠倒。我的爸爸,他就是个工作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