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1.(10分)阅读倡议。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倡议广大师生参与阅读节活动。 阅读可以qǐ dí 智慧,让人克服dǎn qiè ,克服lǎn duò ,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走进书籍的diàn táng ,用阅读lián jiē 你我,jīn jīn yǒu wèi 地读起来吧!让我们触摸文字脉搏,在阅读中lǐng lüè 生活百态,读出shī qíng huà yì 的人生!二、中华文化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请你完成下面的题目,寻一把打开宝箱的钥匙。(共16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1分)2.(1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家雀(qiǎo) 嫩茎(jīng) 溃败(guì)B.宁(nìng)可 洞穴(xué) 即使(jì)C.殷(yīng)切 分量(fèn) 违抗(wěi)D.哄(hōng)堂大笑 成熟(shú) 角色(jué)3.(1分)小吉发现来稿中常出现错别字,请帮她找出完全正确的一组。( )A.树梢 讯期 嗜好 同心胁力B.黎明 隐蔽 煤碳 难以致信C.崩塌 象征 烦锁 民不聊生D.渔船 爱慕 辛酸 金碧辉煌4.(1分)下列各组词语感彩相同的是( )A.臭名远扬 智勇双全 B.足智多谋 顾全大局C.呕心沥血 处心积虑 D.视死如归 贪生怕死5.(1分)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一旦发生战争,就免不了生灵涂炭,最苦的还是老百姓。B.诸葛亮七擒孟获,真是兵不厌诈,足智多谋。C.要想解决这件事,咱们得打开天窗说亮话,不要遮遮掩掩。D.司马迁处心积虑地编写《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6.(1分)下面选项中,两句话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植物要从土壤里吸收水分。他爱吹牛,话里有很大的水分。B.这件家具是明朝时传下的老古董。她思想古板,真是一个老古董。C.牡丹花开了,姿态万千。天上的白云不时地变换姿态。D.松鼠的窝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你不要勉强我做不愿意做的事。7.(1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B.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C.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D.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年产仔2~3次,一般在4、6月产仔较多。8.(1分)下列俗语与成语意思表达不同的一项是( )A.鼻子都气歪了——气急败坏B.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C.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D.一个巴掌拍不响——了如指掌9.(1分)下面句子所描述的情景表现的成语是( )渐渐地,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已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我每天一放下书包就直奔那里。几个月的工夫,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A.应接不暇 B.牵肠挂肚 C.如饥似渴 D.不求甚解10.(1分)下面关于古诗书写格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B.横向书写古诗时,从左到右,逐行排列,落款在右下角。C.每一行诗句都居中写,注意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D.竖向书写古诗时,从上到下,从右到左,逐列排开,落款在左上角。11.(1分)关于民间故事,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故事语言平实,情节生动,深受人们的喜爱。B.为了让民间故事有新鲜感,也不能来点儿小创作。C.《田螺姑娘》是中国民间故事,不是欧洲民间故事。D.民间故事,是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12.(1分)小林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创造性复述故事”比赛,下列哪种方法你不建议小林使用?( )A.代入角色,入情入境。 B.变换顺序,灵活复述。C.脱离文本,生动演绎。 D.大胆想象,补充细节。13.(1分)下列句子中朗读节要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 B.五岭/逶迤/腾/细浪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14.(1分)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列数字 ②举例子 ③打比方 ④作比较(1)地球的表面积约是5.1亿平方千米,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只占其中的大约五分之一。(2)日光灯和普通电灯比起来,具有功率小、亮度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3)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耳目和哨兵。A.④②③ B.①④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15.(1分)下列四句话中,使用的表达手法和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A.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B.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C.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D.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16.(1分)扬帆中队的同学举行了民间故事读书分享会,下列发言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也可以变换情节,先讲故事中最吸引人的地方。B.读《孟姜女哭长城》时,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收看了影视视频,我对这个故事更熟悉。C.读《猎人海力布》时,我直接跳过了很多过程中的场景描写直接看结尾,我的阅读速度很快。D.当我们读到一个比较长的好故事,想把这个故事简要地介绍给别人,就需要缩写故事,让它变得短一些、简单一些。17.(1分)以下是莫言小时候的读书故事,对这段话的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 )莫言童年时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他最大的乐趣,一有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他看“闲书”,怕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他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班主任家访时对他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他适当地看一些“闲书”,这样形势才略有好转。A.莫言童年时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B.父亲反对莫言看“闲书”。C.莫言童年时迷恋看“闲书”。D.莫言的班主任支持他看书。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1分)18.(9分)(1)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事一遍,却我的母亲发现不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用“成熟”的不同意思各写一个句子。①成熟: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 ②成熟:人或事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3)添加表示动态和静态描写的语句,把下面这句诗所呈现的画面写具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4)连一连,并仿写一组。明月照戈壁 孤掌难鸣千山鸟飞绝 饮水思源一个巴掌拍不响 一盘散沙吃水不忘挖井人 鸦雀无声 (5)体会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并用这两个词语各写一个句子。呕心沥血 处心积虑 (6)读一读,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境表现出来。例:左右为难 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气急败坏 19.(7分)根据课文原文填空。①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之一分则嫌长, 之一分则嫌短, 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②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 到、 到、 到。20.(5分)学校六年级开展“探寻艺术之美”主题研学活动,请和同学们一起来完成研学任务。任务一:访故居,我策划材料一 阿炳(1893年﹣1950年),本名华彦钧,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他一生经历坎坷,八岁出家当道士,随父学习笛、二胡、琵琶等乐器,后来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以街头卖艺为生。 阿炳演奏技艺精湛,代表作有《二泉映月》《听松》《大浪淘沙》等。其中,二胡曲《二泉映月》广为流传,乐曲旋律时而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蜒而来;时而升腾跌宕,表达了对走过的人生道路的思索,对命运的抗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材料二阿炳故居参观指南故居地址:无锡市图书馆路30号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门票信息:免费开放,无需购票出行方式:①乘坐地铁1号或2号线至三阳广场站后,步行前往。②乘坐12、81、87、118、216、611、763路公交车至大东方百货站后,步行前往。③自驾前往。音乐研学组的同学要去寻访阿炳故居。根据以上两则材料,你建议他们做好哪些活动准备?(1)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阿炳生平。(3) 任务二:读故事,我借鉴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①者,虽②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③乎?君子是以④务学而好问也。——选自《书黄筌画雀》注释:①审:仔细观察。②虽:即使。③大者:做大事的人。④是以:因此。(4)有人指出黄筌画作中的错误是 。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的启示是: 。任务三:听评论,我归纳 书法研学组的同学用下面这段话表达了对书法作品的认识。请你概括一下他们的观点。 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疏密关系,以及通篇布局上的彼此照应,呈现出结构布局之美。作品还体现着书法家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具有端庄刚健之美;王羲之的《兰亭序》,正是他崇尚自然的体现。(5)他们的观点是: 。四、昌昌在参观过程中,学校准备了两篇阅读,请你一起研读。21.(11分)课外阅读。父亲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但是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看到别人的父亲关怀女儿,便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父亲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可是,我考上了县一高,这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花掉。母亲望着父亲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哪能!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她读书!”听到这句话的我,第一次被父亲感动了。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上学。我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我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等翻过两座山,骄阳更加炽烈,我找到小树荫劝父亲休息一会儿。【A】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还不及放到嘴里,便被父亲劈手夺去,他瞪我一眼说:“这是卖的。有你吃的。”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这不一样吃吗?”他停了停又说:“住校可不比家里,你一定要吃饱。星期天不要往回跑,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接着他自个儿笑了:“没想到俺妮子还挺聪明。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兴许能挣几个钱,你要有本事啊,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看得出他很高兴。到学校门口,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他则去卖那筐桃子。等我报到完去找他,他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得走二十里地啊!三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岔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B】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中午,我们爷儿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是中午,我把晾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口气就喝一大缸子。他向来都是当天来当天走。三年里,他走了他原来几十年走过的路程。这个朴素的农民父亲把他深沉的“爱”都隐藏在他脚下的路程里。(1)请根据短文内容梳理出两件“我”被父亲感动的事。① ② (2)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的两处细节描写,请任选一处说说你的体会。我选 处,我的体会: (3)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次被父亲感动了”说明父亲过去不关心“我”,直到“我”考上县一高才开始关心。B.“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说明“我”被父亲的付出和深沉的爱所打动,自己则由于成绩不好而愧对父亲。C.短文首尾呼应,开头写“我”曾经认为父亲不懂“爱”,与结尾“我”懂得了父亲爱“我”的方式相照应,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4)生活中,你的父母肯定也有打动你的细节,请联系生活,简单写写当时的场景吧。 22.(12分)阅读普通人 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是由于他那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白,谁见了都对我说:“梁晓声,你老父亲的一把大胡子真帅。” 父亲第一次当群众演员,副导演先找了父亲,父亲说得征求我的意见。父亲希望我替他做主,判断他到底能不能胜任。我替父亲拒绝了,我之所以拒绝不是因为酬金低,而是因为 。 导演李文华亲自来找我,说他这部影片的群众演员中,少了一位长胡子老头。“放心,我吩咐剧组工作人员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他这么保证。无奈,我只好违心同意。 父亲演的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角色”,说那也算“角色”,是太夸大其词了。不同的服装,使我的老父亲在镜头前成为老绅士、老乞丐或摆烟摊的……不久,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父亲做什么事情都认真极了。但那也算“演戏”吗?我每每地一笑置之。然而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父亲,内心里总是高兴的。 一次我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而导演们坐在摄像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有群众场面要拍的样子。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你还坐在这儿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可以打发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我还用得着他。”父亲的语调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搭在背上,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 我细思忖,都愿请我的老父亲当群众演员,当然并不完全因为他的胡子……(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①一笑置之: ②正襟危坐: (2)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一自然段中详细描写父亲的胡子?请简要分析。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我”替父亲拒绝当群众演员的原因是什么?补写在文章第二自然段的横线上。(不超过25个字) (4)文章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好处? (5)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结尾的妙处。 五、活动最后,昌昌想参加征文比赛,一起来看一下吧!23.(30分)题目:我的 是我的奶奶是“消防员”,因为她古道热肠,经常帮助别人解决邻里纠纷;我的爸爸是“森林之王”,因为他是护林员,视“树”如子;我的妈妈是“侦探”,因为我和爸爸做错了任何事她都能发现……我们熟悉的人真是各有特点!请你选一两件能突出这一特点的事件展示一下他的风采吧!别忘记先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哟!400字左右。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题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D D B D C A D C D B C题号 13 14 15 16 17答案 C B B C C一、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1.(10分)阅读倡议。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倡议广大师生参与阅读节活动。 阅读可以qǐ dí 启迪 智慧,让人克服dǎn qiè 胆怯 ,克服lǎn duò 懒惰 ,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走进书籍的diàn táng 殿堂 ,用阅读lián jiē 连接 你我,jīn jīn yǒu wèi 津津有味 地读起来吧!让我们触摸文字脉搏,在阅读中lǐng lüè 领略 生活百态,读出shī qíng huà yì 诗情画意 的人生!【解答】故答案为:启迪 胆怯 懒惰 殿堂 连接 津津有味 领略 诗情画意二、中华文化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请你完成下面的题目,寻一把打开宝箱的钥匙。(共16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1分)2.(1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家雀(qiǎo) 嫩茎(jīng) 溃败(guì)B.宁(nìng)可 洞穴(xué) 即使(jì)C.殷(yīng)切 分量(fèn) 违抗(wěi)D.哄(hōng)堂大笑 成熟(shú) 角色(jué)【解答】A.有误,“溃败”的“溃”应读作“kuì”。B.有误,“即使”的“即”应读作“jí”。C.有误,“殷切”的“殷”应读作“yīn”,“违抗”的“违”应读作“wéi”。D.正确。故选:D。3.(1分)小吉发现来稿中常出现错别字,请帮她找出完全正确的一组。( )A.树梢 讯期 嗜好 同心胁力B.黎明 隐蔽 煤碳 难以致信C.崩塌 象征 烦锁 民不聊生D.渔船 爱慕 辛酸 金碧辉煌【解答】A.有误,汛期:洪水季节,江河定时性的水位上涨时期。故“讯期”的“讯”错误。同心协力:统一认识,共同努力。故“同心胁力”的“胁”错误。B.有误,煤炭:即“煤”。植物残体经受不同程度的腐解转变而成的一种黑色或褐黑色固体可燃矿物物质。故“煤碳”的“碳”错误。难以置信:不容易相信。故“难以致信”的“致”错误。C.有误,烦琐:繁杂琐碎。故“烦锁”的“锁”错误。D.正确。故选:D。4.(1分)下列各组词语感彩相同的是( )A.臭名远扬 智勇双全 B.足智多谋 顾全大局C.呕心沥血 处心积虑 D.视死如归 贪生怕死【解答】A.不同,分别是贬义词、褒义词;B.相同,都是褒义词;C.不同,分别是褒义词、贬义词;D.不同,分别是褒义词、贬义词;故选:B。5.(1分)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一旦发生战争,就免不了生灵涂炭,最苦的还是老百姓。B.诸葛亮七擒孟获,真是兵不厌诈,足智多谋。C.要想解决这件事,咱们得打开天窗说亮话,不要遮遮掩掩。D.司马迁处心积虑地编写《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解答】A、B、C恰当。D.不恰当。处心积虑:存着某种念头,早就有了某种打算。多指蓄意已久,费尽心机地谋算。不符合语境。故选:D。6.(1分)下面选项中,两句话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植物要从土壤里吸收水分。他爱吹牛,话里有很大的水分。B.这件家具是明朝时传下的老古董。她思想古板,真是一个老古董。C.牡丹花开了,姿态万千。天上的白云不时地变换姿态。D.松鼠的窝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你不要勉强我做不愿意做的事。【解答】A.不同,第一个“水分”的意思是含在物体内部的水。第二个“水分”比喻叙述中不切实、虚夸的成分。B.不同,第一个“老古董”的意思是古老的或过时的东西。第二个“老古董”指思想陈腐或生活习惯陈旧的人。C.相同,“姿态”指姿势。D.不同,第一个“勉强”指将就;凑合。第二个“勉强”指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故选:C。7.(1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B.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C.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D.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年产仔2~3次,一般在4、6月产仔较多。【解答】A.有误,并列词语间用顿号,如: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B、C、D正确。故选A。8.(1分)下列俗语与成语意思表达不同的一项是( )A.鼻子都气歪了——气急败坏B.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C.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D.一个巴掌拍不响——了如指掌【解答】A、B、C表达的意思相同。D.表达的意思不同,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引起冲突的双方都有责任。对应的成语是“孤掌难鸣”。故选:D。9.(1分)下面句子所描述的情景表现的成语是( )渐渐地,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已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我每天一放下书包就直奔那里。几个月的工夫,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A.应接不暇 B.牵肠挂肚 C.如饥似渴 D.不求甚解【解答】A.应接不暇:原形容美景很多,来不及观赏。现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多,应付不过来。与题干语境不相符。B.牵肠挂肚:形容非常想念。与题干语境不相符。C.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如同饿了渴了急需饮食那样。与题干语境相符。D.不求甚解: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入了解。与题干语境不相符。故选:C。10.(1分)下面关于古诗书写格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B.横向书写古诗时,从左到右,逐行排列,落款在右下角。C.每一行诗句都居中写,注意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D.竖向书写古诗时,从上到下,从右到左,逐列排开,落款在左上角。【解答】ABC.正确。D.有误,竖向书写古诗时,从上到下,从右到左,逐列排开,但落款通常是在左下角,而不是左上角。故选:D。11.(1分)关于民间故事,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故事语言平实,情节生动,深受人们的喜爱。B.为了让民间故事有新鲜感,也不能来点儿小创作。C.《田螺姑娘》是中国民间故事,不是欧洲民间故事。D.民间故事,是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解答】A、C、D正确。B.有误,为了让民间故事有新鲜感,不能来点儿小创作。故选:B。12.(1分)小林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创造性复述故事”比赛,下列哪种方法你不建议小林使用?( )A.代入角色,入情入境。 B.变换顺序,灵活复述。C.脱离文本,生动演绎。 D.大胆想象,补充细节。【解答】A、B、C方法合适。C.不合适。创造性的复述,不能改变原故事的主要内容,不能脱离文本。故选:C。13.(1分)下列句子中朗读节要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 B.五岭/逶迤/腾/细浪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解答】C选项的“金沙水拍云崖暖”的意思是: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给人温暖的感受。根据诗句的意思可知,本句的正确朗读节奏应该是:金沙水/拍云崖/暖。本题是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C。14.(1分)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列数字 ②举例子 ③打比方 ④作比较(1)地球的表面积约是5.1亿平方千米,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只占其中的大约五分之一。(2)日光灯和普通电灯比起来,具有功率小、亮度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3)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耳目和哨兵。A.④②③ B.①④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解答】(1)从“5.1”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从“日光灯和普通电灯比起来”可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3)把”环境监测“比作”环境保护的耳目和哨兵“,可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故选:B。15.(1分)下列四句话中,使用的表达手法和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A.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B.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C.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D.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解答】A.从“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可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B.从“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C.从“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可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D.从“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可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故选B。16.(1分)扬帆中队的同学举行了民间故事读书分享会,下列发言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也可以变换情节,先讲故事中最吸引人的地方。B.读《孟姜女哭长城》时,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收看了影视视频,我对这个故事更熟悉。C.读《猎人海力布》时,我直接跳过了很多过程中的场景描写直接看结尾,我的阅读速度很快。D.当我们读到一个比较长的好故事,想把这个故事简要地介绍给别人,就需要缩写故事,让它变得短一些、简单一些。【解答】A、B、D说法正确。C.说法不当,要想了解故事,不能直接跳过了很多过程中的场景描写直接看结尾。故选:C。17.(1分)以下是莫言小时候的读书故事,对这段话的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 )莫言童年时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他最大的乐趣,一有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他看“闲书”,怕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他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班主任家访时对他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他适当地看一些“闲书”,这样形势才略有好转。A.莫言童年时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B.父亲反对莫言看“闲书”。C.莫言童年时迷恋看“闲书”。D.莫言的班主任支持他看书。【解答】从原文信息可以看出,莫言童年时的生活环境较为艰苦,没有电影、电视等娱乐设施,于是阅读成为了他最大的乐趣。尽管父亲反对他阅读所谓的“闲书”,但由于班主任的支持,他依然有机会阅读各种书籍。因此,选项C最为全面地概括了莫言童年时的读书经历。故选:C。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1分)18.(9分)(1)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事一遍,却我的母亲发现不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2)用“成熟”的不同意思各写一个句子。①成熟: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 树上的果子成熟了。 ②成熟:人或事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小明越来越成熟了。 (3)添加表示动态和静态描写的语句,把下面这句诗所呈现的画面写具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鱼肥美。 (4)连一连,并仿写一组。明月照戈壁 孤掌难鸣千山鸟飞绝 饮水思源一个巴掌拍不响 一盘散沙吃水不忘挖井人 鸦雀无声 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 (5)体会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并用这两个词语各写一个句子。呕心沥血 处心积虑 周恩来总理为了人民的幸福呕心沥血,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敌人总是处心积虑地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千万不能中计。 (6)读一读,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境表现出来。例:左右为难 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气急败坏 他又生气了,平时那充满笑意的大眼睛,此刻射出两道寒光,咄咄逼人,牙齿咬得吱吱响,鼻子里喘着粗气。 【解答】(1)考查修改病句。“扫事”的“事”错别字,应为“扫视”。“却我的母亲发现不了”,语句不通,改为“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2)考查造句。用“成熟”的两个不同意思造句。本义是谷物成熟,有收成。引申为人的成长,如,公德心的成熟,意志力的成熟,民族心的成熟,气节和大义的成熟等等。(3)考查情景写话。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鱼肥”出自张志和的《渔歌子》。(4)考查歇后语、古诗和词语仿写。孤掌难鸣:一个巴掌难以拍响,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来源,比喻人在幸福的时候不忘幸福的来源。根据成语意思连线。(5)考查造句。“呕心沥血”、“处心积虑”都是写名声的。第一个是褒义词,是表扬赞美,第二个是贬义词,是批评。(6)考查情景写话和造句。气急败坏指人因为恼羞成怒,表情扭曲,失去常态的样子。气急败坏出自施耐庵《水浒全传》。故答案为:(1)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2)①树上的果子成熟了。②小明越来越成熟了。(3)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鱼肥美。(4)明月照戈壁————一盘散沙千山鸟飞绝————鸦雀无声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5)周恩来总理为了人民的幸福呕心沥血,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敌人总是处心积虑地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千万不能中计。(6)他又生气了,平时那充满笑意的大眼睛,此刻射出两道寒光,咄咄逼人,牙齿咬得吱吱响,鼻子里喘着粗气。19.(7分)根据课文原文填空。①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增 之一分则嫌长, 减 之一分则嫌短, 素 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②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 心 到、 眼 到、 口 到。【解答】①选自《白鹭》。②选自《古人谈读书》故答案为:①增 减 素;②心 眼 口。20.(5分)学校六年级开展“探寻艺术之美”主题研学活动,请和同学们一起来完成研学任务。任务一:访故居,我策划材料一 阿炳(1893年﹣1950年),本名华彦钧,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他一生经历坎坷,八岁出家当道士,随父学习笛、二胡、琵琶等乐器,后来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以街头卖艺为生。 阿炳演奏技艺精湛,代表作有《二泉映月》《听松》《大浪淘沙》等。其中,二胡曲《二泉映月》广为流传,乐曲旋律时而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蜒而来;时而升腾跌宕,表达了对走过的人生道路的思索,对命运的抗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材料二阿炳故居参观指南故居地址:无锡市图书馆路30号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门票信息:免费开放,无需购票出行方式:①乘坐地铁1号或2号线至三阳广场站后,步行前往。②乘坐12、81、87、118、216、611、763路公交车至大东方百货站后,步行前往。③自驾前往。音乐研学组的同学要去寻访阿炳故居。根据以上两则材料,你建议他们做好哪些活动准备?(1) 熟悉阿炳故居的参观指南。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阿炳生平。(3) 设计访谈问题,准备记录工具。 任务二:读故事,我借鉴 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①者,虽②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③乎?君子是以④务学而好问也。——选自《书黄筌画雀》注释:①审:仔细观察。②虽:即使。③大者:做大事的人。④是以:因此。(4)有人指出黄筌画作中的错误是 画飞鸟时,颈和足都展开了,而实际上飞鸟不会同时展开颈和足 。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的启示是: 艺术创作需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在做任何事情时,都需要有认真细致的态度,才能取得成功 。任务三:听评论,我归纳 书法研学组的同学用下面这段话表达了对书法作品的认识。请你概括一下他们的观点。 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疏密关系,以及通篇布局上的彼此照应,呈现出结构布局之美。作品还体现着书法家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具有端庄刚健之美;王羲之的《兰亭序》,正是他崇尚自然的体现。(5)他们的观点是: 书法作品呈现出结构布局之美,也体现着书法家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 。【解答】任务一:考查开放探究。音乐研学组的同学准备寻访阿炳故居,建议他们做好以下活动准备:(1)既然要寻访阿炳故居,那么对于故居的具体地址和时间等基本信息就一定要有了解。因此,第一个准备活动应该是熟悉阿炳故居的参观指南,包括故居的地址、开放时间等信息。(2)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阿炳和他的音乐,我们需要提前了解阿炳的生平和音乐作品,以便在参观时有更深刻的体会。(3)我们还需要设计访谈问题,以便在参观时向故居的工作人员或讲解员了解更多关于阿炳的信息和故事。准备记录工具,如笔、纸、相机或手机等,以便记录参观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和感受。(4)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黄筌画作中的错误是飞鸟颈足皆展,不符合实际观察。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在艺术创作和生活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不能仅凭主观臆断和想象,否则可能会出现错误和偏差。同时,我们也要善于向他人请教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5)考查概括文章主旨。文中提到:“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疏密关系,以及通篇布局上的彼此照应,呈现出结构布局之美。作品还体现着书法家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这句话主要描述了书法作品的结构布局之美和书法家的审美趣味、精神追求。因此,他们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书法作品呈现出结构布局之美,也体现着书法家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故答案为:(1)熟悉阿炳故居的参观指南;(3)设计访谈问题,准备记录工具;(4)画飞鸟时,颈和足都展开了,而实际上飞鸟不会同时展开颈和足 艺术创作需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在做任何事情时,都需要有认真细致的态度,才能取得成功;(5)书法作品呈现出结构布局之美,也体现着书法家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四、昌昌在参观过程中,学校准备了两篇阅读,请你一起研读。21.(11分)课外阅读。父亲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但是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看到别人的父亲关怀女儿,便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父亲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可是,我考上了县一高,这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花掉。母亲望着父亲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哪能!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她读书!”听到这句话的我,第一次被父亲感动了。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上学。我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我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等翻过两座山,骄阳更加炽烈,我找到小树荫劝父亲休息一会儿。【A】我随手抓起两个桃子,还不及放到嘴里,便被父亲劈手夺去,他瞪我一眼说:“这是卖的。有你吃的。”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这不一样吃吗?”他停了停又说:“住校可不比家里,你一定要吃饱。星期天不要往回跑,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接着他自个儿笑了:“没想到俺妮子还挺聪明。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兴许能挣几个钱,你要有本事啊,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看得出他很高兴。到学校门口,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他则去卖那筐桃子。等我报到完去找他,他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得走二十里地啊!三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岔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B】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中午,我们爷儿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是中午,我把晾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口气就喝一大缸子。他向来都是当天来当天走。三年里,他走了他原来几十年走过的路程。这个朴素的农民父亲把他深沉的“爱”都隐藏在他脚下的路程里。(1)请根据短文内容梳理出两件“我”被父亲感动的事。① 父亲不顾家境贫困,不偏心,坚持让“我”上学。 ② 父亲送“我”去县城上学,那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感动了“我”。 (2)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的两处细节描写,请任选一处说说你的体会。我选 A 处,我的体会: 通过对父亲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父亲的节约。为了凑足“我”的学费而如此细致和尽心付出。 (3)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A.“第一次被父亲感动了”说明父亲过去不关心“我”,直到“我”考上县一高才开始关心。B.“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说明“我”被父亲的付出和深沉的爱所打动,自己则由于成绩不好而愧对父亲。C.短文首尾呼应,开头写“我”曾经认为父亲不懂“爱”,与结尾“我”懂得了父亲爱“我”的方式相照应,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4)生活中,你的父母肯定也有打动你的细节,请联系生活,简单写写当时的场景吧。 妈妈盛好饭,把它放在窗边凉一凉,再端给我。 【解答】(1)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概括。“我”对父亲看法的改变源于“我”的两次感动。第一次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虽然家庭贫困但父亲却坚持让“我”上学,父亲的“哪能!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咱们不能太偏心。”这句话第一次感动了“我”。这是不偏心的父亲。第二次感动是父亲挑着我的行李和一筐桃子,送“我”到县城上学,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这是为女儿不辞劳苦的父亲。(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A通过对父亲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父亲的节约。为了凑足“我”的学费而如此细致和尽心付出。(3)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A.有误,“第一次被父亲感动了”说明父亲一只关心我,只是我没有深刻体会到。B.有误,“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说明“我”被父亲的付出和深沉的爱所打动,下决心要好好学习。(4)考查情景写话。结合生活实际来写出一个场景。故答案为:(1)①父亲不顾家境贫困,不偏心,坚持让“我”上学。②弯 父亲送“我”去县城上学,那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感动了“我”。腰低头缝补 艰难地爬过铁道。(2)A 通过对父亲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父亲的节约。为了凑足“我”的学费而如此细致和尽心付出。(3)C;(4)妈妈盛好饭,把它放在窗边凉一凉,再端给我。22.(12分)阅读普通人 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是由于他那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白,谁见了都对我说:“梁晓声,你老父亲的一把大胡子真帅。” 父亲第一次当群众演员,副导演先找了父亲,父亲说得征求我的意见。父亲希望我替他做主,判断他到底能不能胜任。我替父亲拒绝了,我之所以拒绝不是因为酬金低,而是因为 第一段中详写父亲胡子的长度、颜色,突出了父亲的胡子惹人注目,交代了父亲当群众演员的最初原因,为下文写导演与父亲合作并不完全是因为他的胡子作铺垫。 。 导演李文华亲自来找我,说他这部影片的群众演员中,少了一位长胡子老头。“放心,我吩咐剧组工作人员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他这么保证。无奈,我只好违心同意。 父亲演的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角色”,说那也算“角色”,是太夸大其词了。不同的服装,使我的老父亲在镜头前成为老绅士、老乞丐或摆烟摊的……不久,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父亲做什么事情都认真极了。但那也算“演戏”吗?我每每地一笑置之。然而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父亲,内心里总是高兴的。 一次我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而导演们坐在摄像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有群众场面要拍的样子。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你还坐在这儿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可以打发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我还用得着他。”父亲的语调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搭在背上,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 我细思忖,都愿请我的老父亲当群众演员,当然并不完全因为他的胡子……(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①一笑置之: 笑一笑就把它搁在一旁,表示不拿它当回事。 ②正襟危坐: 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2)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一自然段中详细描写父亲的胡子?请简要分析。 第一段中详写父亲胡子的长度、颜色,突出了父亲的胡子惹人注目,交代了父亲当群众演员的最初原因,为下文写导演与父亲合作并不完全是因为他的胡子作铺垫。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我”替父亲拒绝当群众演员的原因是什么?补写在文章第二自然段的横线上。(不超过25个字) 不愿我的老父亲在摄影机前被人呼来挥去的。 (4)文章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好处? 动作和细节描写。表明父亲担心弄皱演员服,而一直保持着非常端正的坐姿,以及端坐时间之久,表现了父亲极其认真的工作态度。 (5)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结尾的妙处。 结构上:与开头相呼应,照应前文。内容上:作者认为人们愿意请父亲当群众演员,不只是因为他的胡子,更是因为父亲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表现出作者对父亲演员生涯的认可和对父亲的崇敬之情。 【解答】(1)考查词语的解释。①一笑置之:笑一笑就把它搁在一旁,表示不拿它当回事。②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2)本题考查原因概括,筛选本段重要信息,注意和后文联系即可解答。题干中“详细写父亲的胡子”一句已说明需要从人物形象入手,从前句“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后句“谁见了都对我说”“梁晓声,你老父亲的一把大胡子真帅!”可得出父亲胡子的特点“十分惹人注目”,还可知“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的原因;联系后文“都愿请我的老父亲当群众演员,当然并不完全因为他的胡子”可知胡子也并不是父亲能和导演合作的根本原因,这是铺垫,表达了对父亲品格的赞颂。(3)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合“一次我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而导演们坐在摄像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有群众场面要拍的样子”可知,“我”替父亲拒绝当群众演员的原因是不愿老父亲在摄影机前被人呼来挥去的。(4)考查描写方法及作用,结合“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搭在背上,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可知是对父亲的动作和细节描写。表明父亲担心弄皱演员服,而一直保持着非常端正的坐姿,以及端坐时间之久,表现了父亲极其认真的工作态度。(5)考查句段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方面来分析。从结构上分析:与开头“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是由于他那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相呼应,照应前文。从内容上分析结合“我细思忖,都愿请我的老父亲当群众演员,当然并不完全因为他的胡子……”可知,人们愿意请父亲当群众演员,不只是因为他的胡子,更是因为父亲那种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故答案为:(1)笑一笑就把它搁在一旁,表示不拿它当回事。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2)第一段中详写父亲胡子的长度、颜色,突出了父亲的胡子惹人注目,交代了父亲当群众演员的最初原因,为下文写导演与父亲合作并不完全是因为他的胡子作铺垫。(3)我不愿我的老父亲在摄影机前被人呼来挥去的。(4)动作和细节描写。表明父亲担心弄皱演员服,而一直保持着非常端正的坐姿,以及端坐时间之久,表现了父亲极其认真的工作态度。(5)结构上:与开头相呼应,照应前文。内容上:作者认为人们愿意请父亲当群众演员,不只是因为他的胡子,更是因为父亲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表现出作者对父亲演员生涯的认可和对父亲的崇敬之情。五、活动最后,昌昌想参加征文比赛,一起来看一下吧!23.(30分)题目:我的 是我的奶奶是“消防员”,因为她古道热肠,经常帮助别人解决邻里纠纷;我的爸爸是“森林之王”,因为他是护林员,视“树”如子;我的妈妈是“侦探”,因为我和爸爸做错了任何事她都能发现……我们熟悉的人真是各有特点!请你选一两件能突出这一特点的事件展示一下他的风采吧!别忘记先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哟!400字左右。【解答】范文:我的爸爸是工作狂叮铃铃闹钟响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妈妈做好了早餐,疲惫不堪的爸爸说:“让我多睡一会儿,昨天因为工作只睡了两小时。”说完爸爸又开始呼呼大睡了。“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伴随着好听的音乐,爸爸的老板打来了电话,他起床去工作了。我的爸爸,他是一名货车司机,有时候为了赶货,要连夜开车,几乎常年在外奔波。一天早上,我刚背好书包准备去上学,突然,一个人闯入了家中,只见他黑眼圈,像只大熊猫,皮肤黝黑,我疑惑地问妈妈:“这个人是谁啊?”“这是你的爸爸呀。”啊?爸爸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啦?紧接着,爸爸饭都没吃,脸也没洗,一股脑跑到床上,3、2、1,呼……巨大的鼾声像咆哮的狮子,爸爸这是多少天没睡觉呀。6小时、12小时、24小时,爸爸还在睡。终于过了一天半的时候,爸爸醒了,他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挠了挠快要飞上天的头发,接着随便扒拉了几口饭,又奔向他的工作岗位了,留下的只有他那忙碌的背影。望着爸爸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爸爸工作这么疯狂,其实是为了这个家,为了省钱,他只能吃点咸菜,煮点泡面凑活,每天不分昼夜地穿梭于公路上,睡觉时间很少,而且经常黑白颠倒。我的爸爸,他就是个工作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