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12小题,满分38分)1.(2分) 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4分)阅读倡议。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倡议广大师生参与阅读节活动。 阅读可以qǐ dí 智慧,让人克服dǎn qiè ,克服lǎn duò ,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走进书籍的diàn táng ,用阅读lián jiē 你我,jīn jīn yǒu wèi 地读起来吧!让我们触摸文字脉搏,在阅读中lǐng lüè 生活百态,读出shī qíng huà yì 的人生!3.(4分)组词语。哨 叮 霞 浸 销 钉 暇 侵 烦 4.(2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家雀(qiǎo) 嫩茎(jīng) 溃败(guì)B.宁(nìng)可 洞穴(xué) 即使(jì)C.殷(yīng)切 分量(fèn) 违抗(wěi)D.哄(hōng)堂大笑 成熟(shú) 角色(jué)5.(2分)小吉发现来稿中常出现错别字,请帮她找出完全正确的一组。( )A.树梢 讯期 嗜好 同心胁力B.黎明 隐蔽 煤碳 难以致信C.崩塌 象征 烦锁 民不聊生D.渔船 爱慕 辛酸 金碧辉煌6.(2分)小吉想鼓励同学们在春节假期也能早起阅读,她用哪句话最合适?( )A.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B.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C.居安思危,戒奢以俭。D.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7.(2分)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是( )A.《落花生》这篇课文作者借花生比喻无私奉献、朴实无华的人。B.《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陆游。C.“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D.《长相思》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8.(2分)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一旦发生战争,就免不了生灵涂炭,最苦的还是老百姓。B.诸葛亮七擒孟获,真是兵不厌诈,足智多谋。C.要想解决这件事,咱们得打开天窗说亮话,不要遮遮掩掩。D.司马迁处心积虑地编写《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9.(8分) 诗词我们的文化宝库。《示儿》中有陆游浓浓的爱国情:王师北定中原日, ;《己亥杂诗》中有龚自珍深切的呼吁: , ;《山居秋暝》中有王维笔下的美景: ,清泉石上流;《枫桥夜泊》中有张继回荡千年的钟声: , ;《观书有感》中有朱熹读书的感悟:问渠那得清如许? ;《长相思》中有纳兰性德夜不能寐的乡愁:“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10.(4分)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篇一律 心 理得 失魂 魄 应接不 珍异宝 大 身手 一知 解 津津有 11.(2分)先从下面的成语中用“√”选择一个,再回忆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情景,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句中不出现这个成语)无微不至 苦口婆心 牵肠挂肚 任劳任怨 12.(4分)请根据“拐弯”一词的不同意思写句子。(1)行路时转变方向: (2)形容思路发生转折或说话委婉: 二、阅读与鉴赏。(共3小题,满分32分)13.(7分)课内阅读。圆明园的毁灭(节选)①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②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③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1)选文第①自然段主要介绍了 ,第③自然段主要介绍了 。A.圆明园宏伟的建筑B.圆明园独特的布局C.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D.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2)选文中画“____”句子的作用是 。(3)第③自然段中的“凡是”“统统”写出了 ,“破坏”“毁掉”写出了 。(4)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运用大量笔墨写圆明园的辉煌,其目的是 A.让大家了解当年的圆明园,从而喜欢祖国的名胜古迹。B.再现圆明园当年的美景,激起人们对圆明园的留恋。C.说明圆明园当年损失多么惨重,希望侵略者给予赔偿。D.凝结着中国人民心血的珍宝遭到无情毁灭,更能引起读者的痛惜,告诉我们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14.(10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莺 ①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树木长叶开花时,这些小鸟来到了我们身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荫大道和树丛,有些钻进了大树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 ②我们不仅喜欢它们无忧无虑,还希望它们漂亮美丽;但大自然似乎只赋予了它们可爱的性情,却忽视了装扮它们。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略能点缀,其余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 ③它们居住在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豆、青豆等的菜园里,一般在蔬菜架子上栖息;它们在这里玩耍、搭窝,不停地出入,直到收获的季节。这时,它们迁徙的日期临近,该离开这块乐土,离开爱的家园了。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莺是轻浮爱情的象征,如同斑鸠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一样。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它们实际上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④莺生性胆小,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然而危险一旦过去,一切便抛至脑后,用不了一会儿,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它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 ⑤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合唱团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了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材料]莺是雀形目莺科鸟类的统称。共48属281种。中国有19属83种。旧大陆著名的鸣禽。仅少数种类(如戴菊、北极莺)越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但冬季仍返回菲律宾和马鲁古群岛越冬。此科鸟类体型短小或中等;嘴形尖细,有时微具缺刻;体羽大都呈纯色。[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1)梳理短文内容,并把有关莺的信息分条写下来。(每条不超过10个字)(2)用“ ”在短文中画出与“材料”中画“_____”部分相照应的语句。(3)短文第③自然段中“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材料中“共48属281种。中国有19属83种”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4)下面是两位同学阅读短文和材料后的对话,请根据语境,把对话补充完整。 我喜欢阅读短文,比如第④自然段括号内的句子,作者抓住了莺 的特点,读来很有情趣。还有这个自然段中的“洗淋浴”一词,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 之情。 我觉得短文和“材料”都把莺的特点介绍清楚了,但是语言风格不同。短文的语言比较 ,“材料”的语言比较 。15.(15分)阅读《童年闻香》,完成问题。童年闻香张琳 6岁那年的夏天,爸妈给钱让我买冰棍吃,我偶尔买一根,更多的时候,我把钱存着。终于有一天,我攒够了钱,趁爸妈午睡时跑出去买回那本心仪已久的书。当我从热浪滚滚的街上飞奔到家门口时,已经汗流浃背。推开门的那一瞬间,我开始紧张,我把拿着书的手背在身后,心跳得怦怦响。 当我不得不从背后把书展示给爸妈的时候,妈妈笑了,摸了摸我的头。爸爸也笑了,说:“买书是多好的事啊,怎么紧张成这样?” 6岁的我已经认识不少字。我买回来的书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每次翻开阅读,我都不由自主地抚摸书页,小心翼翼地把鼻子贴在纸上细闻墨香。那股墨香让我感到幸福。 一年多后,我上学了。上学的细节大都模糊了,但我清晰记得我们在一个小院里读书的情形。那时候班里有个同学的父母时常给她买课外书,而且买的都是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有叶永烈的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还有国外的儿童文学作品《木偶奇遇记》。我们经常放学后去她家,一位同学捧读,其他同学围坐成一圈。小院里总是洒满金色的阳光,我们的头顶和后背都被晒得热烘烘的。书的每一页纸张和那上面的文字,也都在太阳的映晒下散发出一种美妙的馨香,而那些故事里的神奇情节,就随着阳光融进我们的心里。世界在我们的眼前打开了许多扇新的窗户…… 后来,我还迷上了唐诗宋词。我把一首首诗词抄在小纸片上,上下学的路上也一直背。清晨,我背着小纸片上的唐诗。傍晚,纸片上的宋词和一盏盏暖黄色的路灯一起,温暖着回家的路。节假日我也从不睡懒觉,带着《唐诗三百首》跑到公园。我最爱做的是在湖边来回走动着朗读、背诵唐诗。在那儿我找到了诗里的意境,也闻到了每一句诗的味道,那是与众不同的香味。湖边的一切都让我心潮澎湃,我大声地又读又背,旁若无人,陶然自醉。 春夏时节的公园里树木郁郁葱葱,还有延伸而去的葡萄架长廊,翠绿的叶片在风中颤动,弯弯曲曲的嫩绿色葡萄丝儿细巧柔软。用心观察,我觉得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美。回家之后我把所见所感写成作文。 早早地遇见并爱上阅读,才有了后来我和儿童文学写作的一见钟情。童年是盛开的,和童年有关的一切后来都盛开了。(摘自《陇东报》2023年6月8日,有删改)(1)文章主要是按照什么顺序叙写的? A.时间B.空间C.事情发展D.分总(2)文章第1自然段中“我”心仪已久的书是哪一本书? A.《木偶奇遇记》B.《唐诗三百首》C.《小灵通漫游未来》D.一年级语文课本(3)下列对第2自然段中爸妈的“笑”,理解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A.炫耀的笑,爸妈为“我”自主买书的行为感到很得意。B.失望的笑,爸妈为“我”胆小的行为感到无比的失望。C.无奈的笑,爸妈对“我”攒钱买书的行为感到不理解。D.欣慰的笑,爸妈为“我”喜欢读书的行为感到很欣喜。(4)文章第4自然段写道:“世界在我们的眼前打开了许多扇新的窗户……”句中“新的窗户”指的是什么? A.认识世界的新途径B.院子里新开的窗户C.故事里的许多扇窗D.故事里的神奇情节三、表达与交流。(共1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0分)16.(30分)题目:我的 是我的奶奶是“消防员”,因为她古道热肠,经常帮助别人解决邻里纠纷;我的爸爸是“森林之王”,因为他是护林员,视“树”如子;我的妈妈是“侦探”,因为我和爸爸做错了任何事她都能发现……我们熟悉的人真是各有特点!请你选一两件能突出这一特点的事件展示一下他的风采吧!别忘记先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哟!400字左右。2024-2025学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题号 4 5 6 7 8答案 D D B B D一、积累与运用。(共12小题,满分38分)1.(2分) 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解答】故答案为: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2.(4分)阅读倡议。请根据拼音填写词语,倡议广大师生参与阅读节活动。 阅读可以qǐ dí 启迪 智慧,让人克服dǎn qiè 胆怯 ,克服lǎn duò 懒惰 ,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走进书籍的diàn táng 殿堂 ,用阅读lián jiē 连接 你我,jīn jīn yǒu wèi 津津有味 地读起来吧!让我们触摸文字脉搏,在阅读中lǐng lüè 领略 生活百态,读出shī qíng huà yì 诗情画意 的人生!【解答】故答案为:启迪 胆怯 懒惰 殿堂 连接 津津有味 领略 诗情画意3.(4分)组词语。哨 口哨 叮 叮咛 霞 晚霞 浸 浸泡 销 销毁 钉 钉子 暇 无暇 侵 入侵 烦 烦恼 烦心 【解答】例如:“浸”与“侵”,形近,音不同,义不同。浸:泡在液体里。可组词:浸泡。侵:侵入。可组词:入侵。烦:烦闷;烦躁。可组词为:烦恼、烦心。故答案为:口哨 叮咛 晚霞 浸泡销毁 钉子 无暇 入侵烦恼 烦心4.(2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家雀(qiǎo) 嫩茎(jīng) 溃败(guì)B.宁(nìng)可 洞穴(xué) 即使(jì)C.殷(yīng)切 分量(fèn) 违抗(wěi)D.哄(hōng)堂大笑 成熟(shú) 角色(jué)【解答】A.有误,“溃败”的“溃”应读作“kuì”。B.有误,“即使”的“即”应读作“jí”。C.有误,“殷切”的“殷”应读作“yīn”,“违抗”的“违”应读作“wéi”。D.正确。故选:D。5.(2分)小吉发现来稿中常出现错别字,请帮她找出完全正确的一组。( )A.树梢 讯期 嗜好 同心胁力B.黎明 隐蔽 煤碳 难以致信C.崩塌 象征 烦锁 民不聊生D.渔船 爱慕 辛酸 金碧辉煌【解答】A.有误,汛期:洪水季节,江河定时性的水位上涨时期。故“讯期”的“讯”错误。同心协力:统一认识,共同努力。故“同心胁力”的“胁”错误。B.有误,煤炭:即“煤”。植物残体经受不同程度的腐解转变而成的一种黑色或褐黑色固体可燃矿物物质。故“煤碳”的“碳”错误。难以置信:不容易相信。故“难以致信”的“致”错误。C.有误,烦琐:繁杂琐碎。故“烦锁”的“锁”错误。D.正确。故选:D。6.(2分)小吉想鼓励同学们在春节假期也能早起阅读,她用哪句话最合适?( )A.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B.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C.居安思危,戒奢以俭。D.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解答】A.“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意思是多少人世间的事都是急忙忙地匆匆而过,天地不断旋转,光阴紧迫。B.“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意思是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C.“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意思是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D.“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意思是一点点衣服与粮食都来的很不容易,应当时常想到物力的艰难而加以珍惜。根据语境应选B。故选:B。7.(2分)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是( )A.《落花生》这篇课文作者借花生比喻无私奉献、朴实无华的人。B.《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陆游。C.“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D.《长相思》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解答】A.该句子正确。《落花生》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一家人花生收获时谈论花生好处的经过,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B.该句子错误。《示儿》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C.该句子正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D.该句子正确。《长相思》是清代纳兰性德的作品,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的情感。故选:B。8.(2分)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一旦发生战争,就免不了生灵涂炭,最苦的还是老百姓。B.诸葛亮七擒孟获,真是兵不厌诈,足智多谋。C.要想解决这件事,咱们得打开天窗说亮话,不要遮遮掩掩。D.司马迁处心积虑地编写《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解答】A、B、C恰当。D.不恰当。处心积虑:存着某种念头,早就有了某种打算。多指蓄意已久,费尽心机地谋算。不符合语境。故选:D。9.(8分) 诗词我们的文化宝库。《示儿》中有陆游浓浓的爱国情: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己亥杂诗》中有龚自珍深切的呼吁: 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材 ;《山居秋暝》中有王维笔下的美景: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枫桥夜泊》中有张继回荡千年的钟声: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夜半钟声到客船 ;《观书有感》中有朱熹读书的感悟: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长相思》中有纳兰性德夜不能寐的乡愁:“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解答】分别出自陆游的《示儿》;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王维的《山居秋暝》;张继的《枫桥夜泊》;朱熹的《观书有感》;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故答案为: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明月松间照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为有源头活水来 聒碎乡心梦不成10.(4分)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千 篇一律 心 安 理得 失魂 落 魄 应接不 暇 奇 珍异宝 大 显 身手 一知 半 解 津津有 味 【解答】千篇一律 心安理得 失魂落魄 应接不暇奇珍异宝 大显身手 一知半解 津津有味故答案为:千 安 落 暇奇 显 半 味11.(2分)先从下面的成语中用“√”选择一个,再回忆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情景,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句中不出现这个成语)无微不至 苦口婆心 牵肠挂肚 任劳任怨 无微不至:每天晚上,妈妈总是把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把被子铺得软软的,还在旁边放上一杯热水,等我来睡觉。 【解答】“无微不至”的意思是: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周到、细致。“苦口婆心”的意思是:形容恳切耐心地再三劝告。“牵肠挂肚”的意思是:形容非常挂念,很不放心。“任劳任怨”的意思是: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根据题干要求,回忆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情景,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故答案为:无微不至:每天晚上,妈妈总是把床铺收拾得整整齐齐,把被子铺得软软的,还在旁边放上一杯热水,等我来睡觉。12.(4分)请根据“拐弯”一词的不同意思写句子。(1)行路时转变方向: 到了一个岔路口,她说:“往右边拐弯。” (2)形容思路发生转折或说话委婉: 道是那么直,他的心更不会拐弯。 【解答】要根据所给出的词义造句,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1)行路时转变方向:到了一个岔路口,她说:“往右边拐弯。”(2)形容思路发生转折或说话委婉:道是那么直,他的心更不会拐弯。故答案为:(1)到了一个岔路口,她说:“往右边拐弯。”(2)道是那么直,他的心更不会拐弯。二、阅读与鉴赏。(共3小题,满分32分)13.(7分)课内阅读。圆明园的毁灭(节选)①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②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③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1)选文第①自然段主要介绍了 A ,第③自然段主要介绍了 D 。A.圆明园宏伟的建筑B.圆明园独特的布局C.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D.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2)选文中画“____”句子的作用是 承上启下 。(3)第③自然段中的“凡是”“统统”写出了 侵略者的贪婪 ,“破坏”“毁掉”写出了 侵略者的残暴 。(4)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运用大量笔墨写圆明园的辉煌,其目的是 D A.让大家了解当年的圆明园,从而喜欢祖国的名胜古迹。B.再现圆明园当年的美景,激起人们对圆明园的留恋。C.说明圆明园当年损失多么惨重,希望侵略者给予赔偿。D.凝结着中国人民心血的珍宝遭到无情毁灭,更能引起读者的痛惜,告诉我们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与概括。结合第①段中“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可知,这段主要介绍了圆明园宏伟的建筑,故选A。结合第③段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可知这段主要介绍了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故选D。(2)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可知,承接第一段的内容,引起下文的内容,故起承上启下的作用。(3)本题考查字词语段在文中的含义。结合第③段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可知,从“凡是”统统”等词看出英法联军的贪婪无耻;从“任意破坏、毁掉“这些词语写出了侵略者践踏人类文化的残暴面目,突出八国联军的可恶,体会到了英法联军的贪婪、野蛮,更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侵略者的仇恨。(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联系全文,作者将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与现在的圆明园产生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之情,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作者用更多笔墨写辉煌,毁灭就让人觉得惋惜,说明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描写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故选D答案:(1)A;D;(2)承上启下;(3)侵略者的贪婪 侵略者的残暴;(4)D。14.(10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莺 ①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树木长叶开花时,这些小鸟来到了我们身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荫大道和树丛,有些钻进了大树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 ②我们不仅喜欢它们无忧无虑,还希望它们漂亮美丽;但大自然似乎只赋予了它们可爱的性情,却忽视了装扮它们。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略能点缀,其余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 ③它们居住在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豆、青豆等的菜园里,一般在蔬菜架子上栖息;它们在这里玩耍、搭窝,不停地出入,直到收获的季节。这时,它们迁徙的日期临近,该离开这块乐土,离开爱的家园了。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莺是轻浮爱情的象征,如同斑鸠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一样。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它们实际上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④莺生性胆小,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然而危险一旦过去,一切便抛至脑后,用不了一会儿,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它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 ⑤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合唱团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它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了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材料]莺是雀形目莺科鸟类的统称。共48属281种。中国有19属83种。旧大陆著名的鸣禽。仅少数种类(如戴菊、北极莺)越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但冬季仍返回菲律宾和马鲁古群岛越冬。此科鸟类体型短小或中等;嘴形尖细,有时微具缺刻;体羽大都呈纯色。[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1)梳理短文内容,并把有关莺的信息分条写下来。(每条不超过10个字)(2)用“ ”在短文中画出与“材料”中画“_____”部分相照应的语句。(3)短文第③自然段中“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主要运用了 打比方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比作看一场节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莺的可爱,表现了作者对莺的喜爱之情。使说明更生动形象 ;材料中“共48属281种。中国有19属83种”主要运用了 列数字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莺科鸟类的种类之多。使说明更准确,更具体 。(4)下面是两位同学阅读短文和材料后的对话,请根据语境,把对话补充完整。 我喜欢阅读短文,比如第④自然段括号内的句子,作者抓住了莺 生性胆小 的特点,读来很有情趣。还有这个自然段中的“洗淋浴”一词,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 喜爱 之情。 我觉得短文和“材料”都把莺的特点介绍清楚了,但是语言风格不同。短文的语言比较 生动 ,“材料”的语言比较 平实 。【解答】(1)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从第二自然段可知,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从第四自然段可知,莺生性胆小;从第五自然段可知,黑头莺叫声流畅,美妙动听。故②羽毛暗淡,缺少光彩;④生性胆小;⑤叫声流畅,美妙动听。(2)考查句子理解。从短文第二自然段“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略能点缀,其余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可知,莺科小鸟体羽大都呈纯色,与材料中“体羽大都呈纯色”一句相照应。(3)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从“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一句中的“好似”可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比作看一场节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莺的可爱,表现了作者对莺的喜爱之情,使说明更生动形象。从“共48属281种。中国有19属83种”一句中的一系列数字可知,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莺科鸟类的种类之多。使说明更准确,更具体。(4)考查句子理解。修辞及说明语言。结合第四段整体内容,可知,第④自然段括号内的句子,作者抓住了莺生性胆小的特点。从“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中可知,把莺摇晃树枝摇落雨滴落在身上比作洗淋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短文内容及材料内容,体会语言风格,短文趣味性强,语言风格比较生动,材料专业术语较多,语言风格比较平实。故答案为:(1)②羽毛暗淡,缺少光彩 ④生性胆小 ⑤叫声流畅,美妙动听;(2)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略能点缀,其余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3)打比方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比作看一场节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莺的可爱,表现了作者对莺的喜爱之情。使说明更生动形象 列数字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莺科鸟类的种类之多。使说明更准确,更具体;(4)生性胆小 比喻 喜爱 生动 平实。15.(15分)阅读《童年闻香》,完成问题。童年闻香张琳 6岁那年的夏天,爸妈给钱让我买冰棍吃,我偶尔买一根,更多的时候,我把钱存着。终于有一天,我攒够了钱,趁爸妈午睡时跑出去买回那本心仪已久的书。当我从热浪滚滚的街上飞奔到家门口时,已经汗流浃背。推开门的那一瞬间,我开始紧张,我把拿着书的手背在身后,心跳得怦怦响。 当我不得不从背后把书展示给爸妈的时候,妈妈笑了,摸了摸我的头。爸爸也笑了,说:“买书是多好的事啊,怎么紧张成这样?” 6岁的我已经认识不少字。我买回来的书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每次翻开阅读,我都不由自主地抚摸书页,小心翼翼地把鼻子贴在纸上细闻墨香。那股墨香让我感到幸福。 一年多后,我上学了。上学的细节大都模糊了,但我清晰记得我们在一个小院里读书的情形。那时候班里有个同学的父母时常给她买课外书,而且买的都是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有叶永烈的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还有国外的儿童文学作品《木偶奇遇记》。我们经常放学后去她家,一位同学捧读,其他同学围坐成一圈。小院里总是洒满金色的阳光,我们的头顶和后背都被晒得热烘烘的。书的每一页纸张和那上面的文字,也都在太阳的映晒下散发出一种美妙的馨香,而那些故事里的神奇情节,就随着阳光融进我们的心里。世界在我们的眼前打开了许多扇新的窗户…… 后来,我还迷上了唐诗宋词。我把一首首诗词抄在小纸片上,上下学的路上也一直背。清晨,我背着小纸片上的唐诗。傍晚,纸片上的宋词和一盏盏暖黄色的路灯一起,温暖着回家的路。节假日我也从不睡懒觉,带着《唐诗三百首》跑到公园。我最爱做的是在湖边来回走动着朗读、背诵唐诗。在那儿我找到了诗里的意境,也闻到了每一句诗的味道,那是与众不同的香味。湖边的一切都让我心潮澎湃,我大声地又读又背,旁若无人,陶然自醉。 春夏时节的公园里树木郁郁葱葱,还有延伸而去的葡萄架长廊,翠绿的叶片在风中颤动,弯弯曲曲的嫩绿色葡萄丝儿细巧柔软。用心观察,我觉得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美。回家之后我把所见所感写成作文。 早早地遇见并爱上阅读,才有了后来我和儿童文学写作的一见钟情。童年是盛开的,和童年有关的一切后来都盛开了。(摘自《陇东报》2023年6月8日,有删改)(1)文章主要是按照什么顺序叙写的? A A.时间B.空间C.事情发展D.分总(2)文章第1自然段中“我”心仪已久的书是哪一本书? D A.《木偶奇遇记》B.《唐诗三百首》C.《小灵通漫游未来》D.一年级语文课本(3)下列对第2自然段中爸妈的“笑”,理解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D A.炫耀的笑,爸妈为“我”自主买书的行为感到很得意。B.失望的笑,爸妈为“我”胆小的行为感到无比的失望。C.无奈的笑,爸妈对“我”攒钱买书的行为感到不理解。D.欣慰的笑,爸妈为“我”喜欢读书的行为感到很欣喜。(4)文章第4自然段写道:“世界在我们的眼前打开了许多扇新的窗户……”句中“新的窗户”指的是什么? A A.认识世界的新途径B.院子里新开的窗户C.故事里的许多扇窗D.故事里的神奇情节【解答】(1)本题考查写作顺序。根据短文中“6岁那年的夏天”“一年多后,我上学了。”“后来,我还迷上了唐诗宋词。”可知,文章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叙写的。故选A。(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短文中“6岁的我已经认识不少字。我买回来的书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可知,文章第1自然段中“我”心仪已久的书是一年级的语文课本。故选D。(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根据短文中“当我不得不从背后把书展示给爸妈的时候,妈妈笑了,摸了摸我的头。爸爸也笑了,说‘买书是多好的事啊,怎么紧张成这样?’”可知,爸妈的“笑”是欣慰的笑,爸妈为“我”喜欢读书的行为感到很欣喜。故选D。(4)本题考查句子理解与分析。根据短文中“书的每一页纸张和那上面的文字,也都在太阳的映晒下散发出一种美妙的馨香,而那些故事里的神奇情节,就随着阳光融进我们的心里。世界在我们的眼前打开了许多扇新的窗户……”可知,“新的窗户”指的是认识世界的新途径。故选A。故答案为:(1)A;(2)D;(3)D;(4)A。三、表达与交流。(共1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0分)16.(30分)题目:我的 是我的奶奶是“消防员”,因为她古道热肠,经常帮助别人解决邻里纠纷;我的爸爸是“森林之王”,因为他是护林员,视“树”如子;我的妈妈是“侦探”,因为我和爸爸做错了任何事她都能发现……我们熟悉的人真是各有特点!请你选一两件能突出这一特点的事件展示一下他的风采吧!别忘记先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哟!400字左右。【解答】范文:我的爸爸是工作狂叮铃铃闹钟响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妈妈做好了早餐,疲惫不堪的爸爸说:“让我多睡一会儿,昨天因为工作只睡了两小时。”说完爸爸又开始呼呼大睡了。“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伴随着好听的音乐,爸爸的老板打来了电话,他起床去工作了。我的爸爸,他是一名货车司机,有时候为了赶货,要连夜开车,几乎常年在外奔波。一天早上,我刚背好书包准备去上学,突然,一个人闯入了家中,只见他黑眼圈,像只大熊猫,皮肤黝黑,我疑惑地问妈妈:“这个人是谁啊?”“这是你的爸爸呀。”啊?爸爸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啦?紧接着,爸爸饭都没吃,脸也没洗,一股脑跑到床上,3、2、1,呼……巨大的鼾声像咆哮的狮子,爸爸这是多少天没睡觉呀。6小时、12小时、24小时,爸爸还在睡。终于过了一天半的时候,爸爸醒了,他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挠了挠快要飞上天的头发,接着随便扒拉了几口饭,又奔向他的工作岗位了,留下的只有他那忙碌的背影。望着爸爸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爸爸工作这么疯狂,其实是为了这个家,为了省钱,他只能吃点咸菜,煮点泡面凑活,每天不分昼夜地穿梭于公路上,睡觉时间很少,而且经常黑白颠倒。我的爸爸,他就是个工作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