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5.肺的保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观察、体验活动的基础上,认识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器官、支气管和肺。2.能够用机械肺活量计,准确测量肺活量。3.通过对不同人群肺活量数据的分析,体会到生命在于运动。2学情分析我对本班学生进行了询问:1.什么是肺活量?2.你知道自己的肺活量吗?3.呼吸时空气经过哪些器官?你是怎么知道的?并让学生课下搜集资料。通过事后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学生掌握如下:(1)学生知道肺、鼻子、嗓子是呼吸器官,但没有学生说出咽、喉、支气管。(2)73%的学生记得上次体检时肺活量。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测量自己的肺活量过程,能够准确测量肺活量。教学难点:通过对肺活量概念的了解,能够用塑料袋设计测量肺活量的方法。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实践体验,知道“呼”和“吸”组成完整的呼吸。1.谈话:跟老师一起来做几次呼吸,放松一下。根据教师提示,学生集体进行“呼”和“吸”的动作。2.追问:你认为怎样算是一次完整的呼吸?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回答问题。3.小结:刚才我们做的“呼”和“吸”的动作,一呼一吸算是一次完整的呼吸。4.活动:测量每分钟呼吸的次数。(1)猜测:一分钟,你大约呼吸多少次?(2)学生示范要领。出示要求:举起手势表示次数。(3)学生测量一分钟呼吸计数。(4)按10次以下,10~20,21~30,31~40,41以上进行统计。小结:每分钟的大约都在10~30次之间,高过这个次数,就需要加强锻炼了。教学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先认识“呼”和“吸”的动作,进而推理得出“一次完整呼吸”,进一步检测一分钟要经历“一次完整呼吸”次数,逐步掌握呼吸的规律。活动2【讲授】二、设计情境,认识呼吸的路径。1.谈话:吸一口气,感觉一下空气到哪个部位?你是怎么知道的?用手扶着胸腔体验。2.提问:吸气时,空气还经过了哪些器官?(1).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吸气时空气的路径。(2)根据教师出示的呼吸道图片,介绍呼吸器官。学生说出吸气时空气的路径。小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3.谈话:呼气时,经过的器官呢?4.小结:从鼻腔到支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教学意图:通过观察人体呼吸道图片,知道人体的呼吸器官,了解呼吸时空气的路径概念。活动3【活动】三.模拟实验,理解最大气体量是“测量肺”。1.学生了解肺活量概念教师带领学生活动:尽力吸气,再尽力呼气。讲述: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得到的空气量叫肺活量。带领学生巩固一遍动作。2.了解肺活量计收集。谈话:你能用塑料袋,吹气嘴收集肺活量吗?A.学生猜测:要注意的事项。B.演示方法。C.全体学生进行实验。讲述:收集肺活量时,要尽力吸气,尽力呼气。小结:塑料袋可以收集肺活量,但有时很难比较肺活量的大小。3.测量肺活量师讲述:我们可以用肺活量计,得出具体的肺活量数值。(1)展示肺活量计(2)学生描述用法。师讲述肺活量计数值范围。提出注意事项:吹完气后要堵住口,以免空气跑掉;不能用手压,以免水跑出。(3)小组使用肺活量计,测量肺活量,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对照自己的肺活量,把磁力扣,粘到黑板对应统计表中。设计意图:教师主动地为学生搭“脚手架”,通过呼吸的过程,认识到肺活量概念,再通过实验“塑料袋测量肺活量”,理解肺活量计的原理。主动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建立比较完善的肺活量概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活动4【练习】四.类比数据,增强锻炼身体意识。1.“出示运动员肺活量”提问:运动员与一般人肺活量有什么不同?你对自己的肺活量数值满意吗?你有什么办法增加肺活量?2.介绍方法:扩胸运动、跑步、游泳、深呼吸。学生选择一种方法,约定一个月后重新测量。设计意图:通过对肺活量的测量,学生了解到肺活量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产生提高肺活量的意识,了解到提高肺活量的方法,并能有效进行实践。21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