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共27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共27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1
能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能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说出免疫三道防线的组成
能举例说明免疫系统的功能
右图所示是我们在医院里常见的情景。
1. 医生为什么要检查患者的扁桃体?扁桃体肿大意味着什么?
一方面,肿大后可以起到指示机体是否被病原体感染的作用,能用于判断疾病状况;
另一方面,扁桃体充血肿大后易形成脓肿,表现出吞咽食物时有疼痛感等症状,同时引发其他并发症状。
扁桃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主要作用是抵御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医生通过检查扁桃体能够初步判断患者的患病情况。扁桃体肿大意味着扁桃体有炎症,患者可能被病原体感染了。
2. 扁桃体肿大对机体的健康是有利还是有害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6页,免疫系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各种免疫器官的分布位置和功能?免疫细胞分别有哪些功能?免疫活性物质分别由哪些细胞分泌?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迁移到胸腺成熟)
(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地方)
(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
(安全保卫部队)
(军事基地)
(战士)
(武器)
Ⅰ、免疫器官
资料
扁桃体
胸腺
淋巴结

骨髓
01
免疫器官主要指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淋巴器官包括中枢淋巴器官和外周淋巴器官,二者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构成免疫系统的完整网络。
1、中枢淋巴器官
骨髓
胸腺

淋巴结
扁桃体
(1)骨髓
骨髓是免疫细胞的(包括淋巴细胞)的发源地,也是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分裂分化为各种细胞,例如: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
中枢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发育、成熟的主要场所,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中枢淋巴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
(2)胸腺
骨髓
胸腺

淋巴结
扁桃体
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在骨髓分化形成的T细胞迁移至胸腺后,在胸腺微环境下经过筛选,约99%的发生凋亡,剩下的发育成初始T细胞并经血液循环运输至外周淋巴器官。
2、外周淋巴器官
骨髓
胸腺

淋巴结
扁桃体
(1)淋巴结
淋巴结是广泛分布于全身非黏膜部位的淋巴通道汇集部位,身体浅表部位的淋巴结常位于凹陷隐蔽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内脏的淋巴结多成群分布于器官门附近,如淋巴门结节。
骨髓
胸腺

淋巴结
扁桃体
(2)脾
脾是对胚胎时期的造血器官,后来骨髓开始造血,脾演变成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脾是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脾还可以合成并分泌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如细胞因子等。最后脾还含有吞噬能力很强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可清除自身衰老损伤的血细胞及其他异物,发挥过滤功能。
免疫器官 分布与特征 功能
骨髓 骨髓腔和骨松质内 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胸腺 胸骨的后见,呈扁平的椭圆形,分左、右两叶,胸腺随年龄而增长,在青春期时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退化 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脾 在胃的左侧,呈椭圆形 含大量淋巴细胞,也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
淋巴结 沿淋巴管遍布全身,主要集中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处;呈圆形或豆状 淋巴细胞集中的地方,能组织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
扁桃体 咽腭部,左右各一,形似扁桃 内部有许多免疫细胞,具有防御功能
Ⅱ、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和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T细胞又可以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成熟时具有分支;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8页,什么是抗原和抗原呈递细胞?
病原体在进入机体后,其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等物质,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这些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因此,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APC)。
大多数抗原是蛋白质,它既可以游离,也可以存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胞上,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Ⅲ、免疫活性物质
概念: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
疫作用的物质。
实质:分泌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是胞吞胞吐。
常见类型: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
1、抗体
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称为抗体。抗体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即一种抗体只能与特定抗原结合。抗体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能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
2、细胞因子
主要由淋巴细胞(非免疫细胞也可以分泌)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调节免疫过程的小分子蛋白质。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是几类主要的细胞因子。
3、溶菌酶
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细菌细胞壁的酶,导致细菌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使细菌溶解,多种细胞如淋巴细胞、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都能合成。
免疫系统的组成 在“部队”发挥的作用 包括
免疫器官 骨髓、胸腺
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免疫细胞 白细胞,如淋巴细胞、树
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
大本营、训练基地
作战战场
士兵
武器、书信
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
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皮肤腺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是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体系,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以及体内的屏障,如血脑屏障、血胎屏障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皮肤角质层的阻挡作用
皮肤和黏膜表面正常菌群对病原体的阻止
2.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第二道防线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是指体内的非特异性保护作用,由某些血清蛋白和天然免疫发免疫胞构成,是生理保护,通过非特异性反应实现,如溶菌酶、巨噬细胞、补体、干扰素等。
天然免疫细胞包括粒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胞)等。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组成
皮肤、黏膜
(及其分泌物)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
吞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等)
人人生来就有,是机体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将病原体阻挡在外界环境
第二道防线在人体内环境中发挥杀菌作用
组成
2.第三道防线: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因而具有特异性,叫作特异性免疫。
这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实现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三大基本功能。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防御
免疫防御是机体排出外来抗原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这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能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异常时,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缺失、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等问题。
2、免疫自稳
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若该功能异常,则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3、免疫监视
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若此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一、概念检测
1. 依据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细胞因子可以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 )
(2)人体内的白细胞可以抗击多种细菌,因此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


2. 被免疫细胞识别的外来分子是 ( )
A. 抗体 B. 抗原 C. 细胞因子 D. 溶菌酶
3. 某患者被确诊为肿瘤, 则这与该患者免疫系统的功能低下有关的是 ( )
A. 免疫防御 B. 免疫自稳 C. 免疫监视 D. 免疫识别
B
C
二、拓展应用
1. 某人不慎右足底被刺伤,因伤口小,不以为意,未作任何处理。3天后伤口有轻度肿痛,第5天开始发高热,右侧腹股沟疼痛、行走明显感觉不便。经医生诊断,此人为右足底外伤性感染并发右侧腹股沟淋巴结炎及菌血症。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该人右足底被刺伤后,局部感染,为什么右侧腹股沟淋巴结会出现肿大、疼痛?
淋巴结等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细胞构成,并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互相联系。该人右足底被刺伤后,病原体进入体内,不断繁殖,并通过循环系统到达机体的其他部位,如腹股沟等处,产生免疫反应,诱发淋巴结发炎等;右侧腹股沟与右足底相对较近,因此,该人右足底被刺伤后,局部感染也能引发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
2. 某同学的扁桃体经常反复发炎,医生建议他将扁桃体切除。请你判断分析:医生为什么给出这样的建议?这样做对身体是有利还是有害呢?
医生给出切除扁桃体的建议是基于该同学的扁桃体经常反复发炎。扁桃体经常反复发炎,有可能引起邻近器官的感染,产生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等,也有可能引起机体其他系统产生病变,如心肌炎、关节炎、肾炎等。反复发炎的扁桃体已经不能作为正常工作的免疫器官,而是成为病灶了,因此需要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