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5.肺的保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人的呼吸器官有哪些,肺是人体主要的呼吸器官。2.了解肺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做“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多的实验。”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讨论、合作、交流的能力。2新设计激发兴趣,主动探学伊始,学生用双手摸自己的肺,感受吸气与呼气时的不同。接下来通过一段视频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肺的结构特点,了解肺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由于前期学生已经学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本课教师依着慢慢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形成认识“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多氧气少。”2·1·c·n·j·y激发兴趣,主动探究教学伊始,学生用双手摸自己的肺,感受吸气与呼气时的不同。接下来通过一段视频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肺的结构特点,了解肺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由于前期学生已经学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本课教师依着慢慢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形成认识“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多氧气少。”21cnjy.com3学情分析本科的实施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通过课前调查,他们对人体主要的的呼吸器官——肺的形态特征、作用和保健并不了解。本科的教学内容对小学生的健康有重要意义。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多。【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做“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多的实验。”5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谈话:我们在生活过程中,要不停地呼吸,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做个活动:吸气、呼气。像这样吸气、呼气叫呼吸。一吸一呼是呼吸一次。【来源:21·世纪·教育·网】探究新知一、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1、提问:我们在呼吸的过程中,气体主要经过哪了?学生可能会说出肺、气管等。还经过哪儿呢?2、讲解:这些气体首先从鼻腔进入,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最后到达肺。肺是我们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21·世纪教育网3、提问:肺在我们身体什么位置?讲解:肺位于胸腔内的两侧,分为左肺和右肺。左肺有两片肺叶,右肺有三片肺叶。学生吸气、呼气用手摸自己的肺,感受有什么不同?(学生会说出:吸气时肺部鼓起来,呼气时瘪下去。4、提问:肺具有什么样的结构,空气能够进去还能出来呢?5、讲解: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教师播放视频,使学生了解肺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6、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肺是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好像一个个小气球,外面包着密密麻麻的微小血管,血管壁非常薄。我们呼吸时,氧气和二氧化碳就是通过这些微小的血管进入体内或排除体外的。www-2-1-cnjy-com二、探究“与吸入的空气相比,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多”1、提问:人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空气相比,成分上有什么不同?估计学生会说: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教师引导:人吸进的都是氧气吗?呼出的都是二氧化碳吗?应该这样说: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人吸进的氧气多,呼出的二氧化碳多。2、谈话:你能不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设计实验证明我们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多呢?3、提问:你打算怎么做?如果出现什么现象,就说明什么?(思考一分钟)学生边回答边用器材演示实验方法。一个学生说完,方法相同的互相补充。方法不同的汇报。预测1:学生会先说到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怎样收集二氧化碳、怎样检验二氧化碳多、注意安全等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预测2:估计学生会说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用两个烧杯,一个吹入二氧化碳,另一个不吹入二氧化碳,实验结束后将两个烧杯里的石灰水做对比。21教育网4、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把实验方案写在记录单上。出示记录单,讲解记录单使用方法。如果还需其它材料可以自己填写上。教师巡回指导。21·cn·jy·com5、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方案,教师组织学生认真倾听,讨论交流。6、学生互相提建议,完善实验方案。7、分组领取实验材料,并进行实验,实验后填写记录单。教师分组指导。8、提问:你们组是怎样进行实验的?看到了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9、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用实验证明了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我们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多,氧气少。科学家经过准确测量,在干燥的空气中,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只占0.038%。而在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下降为16.4%,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为4.1%。二氧化碳大约增加了一百倍。www.21-cn-jy.com课后拓展:调查:肺有哪些常见的疾病?怎样保护我们的肺?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